最新通报:胡某宇系自缢身亡,现场勘察、尸检、录音笔鉴定详情公布
◆ 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 遗体符合长期暴露在室外的特征
◆ 警方:胡某宇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
◆ 警方回应胡鑫宇下落为何100多天后才发现
◆ 警方回应两根鞋带是否能承载胡鑫宇缢吊重量
◆ 胡某宇录音笔内容公开:“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
今天(2月2日)上午10时,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铅山县召开,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发布胡某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
据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介绍,2023年1月28日,胡某宇尸体被发现。在国内权威刑事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下,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通过开展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鉴定等工作,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尸体发现地位于铅山县河口镇金鸡山区域的某粮库院内。中心现场位于粮库院内北部洼地竹树杂林中,洼地高低落差约6.3米,竹树杂林呈不规则狭长条形,面积约9300平方米。
中心现场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围墙,紧靠围墙外有一渣土堆,渣土堆高度低于围墙约1.5米,渣土堆与围墙间有两棵树木,树木高于围墙。围墙内侧墙体上生长一棵向内斜生的树木,树干直径约11厘米,胡某宇尸体缢吊于该树树干凸起处,悬挂点距离地面4.5米,与围墙顶端垂直距离0.61米。
尸体上身穿黑白相间的连帽运动服,前后反穿,下身穿黑色运动长裤,双脚穿深色袜子。尸体颈部缢索由两根白色鞋带相接而成。尸体足尖自然下垂,距地面1.47米,尸体下方地面发现两只白色回力牌高帮帆布鞋,鞋上均无鞋带且落有较多枯叶。左鞋内侧鞋尖部、鞋底跟部粘有绿色苔藓,右鞋内侧鞋尖部有苔藓擦痕,鞋底部粘有大面积绿色苔藓。经检验鉴定,与围墙内侧生长的苔藓一致。
在靠近尸体头部的围境内侧红石凸出部位,发现黑色录音笔一支。
在中心现场没有打斗、拖拽痕迹。
▍胡某宇尸检情况公布:遗体符合长期暴露在室外的特征
据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介绍,胡某宇的尸体检验情况如下:
胡某宇尸体高度腐败,大部分皮肤皮革样化,头皮未见出血;全身骨骼完整,颅骨、脊椎及胸肋骨均未见骨折,部分牙齿因牙龈腐败脱落于现场,牙槽骨未见破损;胸腔、腹腔未见出血,各脏器在位无缺失,但均腐败,睾丸未见损伤;经毒物检验,胃组织和肝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的农药、鼠药、安眠镇静类成分。
缢索为活套,绕颈形成闭环,颈部残存皮肤皮革样化,可见条形索沟一条,索沟边缘软组织见出血,出血部位与死者缢吊体位相吻合,符合生前缢索压迫形成。
胃内空虚,推断死亡时间距末次餐后4小时以上;根据尸体腐败程度,结合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胡某宇尸体符合长期暴露在室外空间的各种特征。
▍警方:胡某宇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
据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介绍,经公安部鉴定中心对录音笔内音频文件进行恢复,与胡某宇生前留存的语音进行声纹比对,结合调查情况,确定在现场提取封存的录音笔系胡某宇持有使用。通过对录音笔中的音频文件进行综合分析,录音内容不存在人为合成、篡改情况。2022年10月14日17时40分、23时08分胡某宇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
▍警方回应胡鑫宇下落为何100多天后才发现
▍警方回应两根鞋带是否能承载胡鑫宇缢吊重量
答:经过检验鉴定,胡某宇自缢使用的鞋带系涤纶材质,单根长147厘米,宽0.8厘米。该材质与同类型棉质鞋带相比,具有不易腐、拉力强的特点。经侦查试验,同款鞋带在缓慢拉伸状态下最大承重量85公斤。此外,随时间推移,尸体腐败后水分丢失、体重会变轻,延长了鞋带的承重时间,所以没有发生断裂。
▍胡某宇录音笔内容公开:“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
总台央广网提问:公安机关如何确立录音笔是胡某宇本人持有和使用的?
胡满松:录音笔是胡某宇哥哥于2022年10月3号网上下单为其购买,物流记录显示,胡某宇10月6号下午收到录音笔。该录音笔在家属及其聘请的律师见证下,提取封存。并在家属见证下,送到公安部鉴定中心开展数据提取。
录制的音频文件21个,经综合分析音频数据,2022年10月15日录音内容5条,其中有两条内容清晰体现了自杀意愿。
10月14日17时40分,胡某宇站在宿舍5楼阳台上试图跳楼,犹豫不决。录音显示,胡某宇说,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不确定,跳下去了,应该也没人发现。现在至少不会被发现,以后过了几天,还是会被发现的。刚刚又不跳,不行,我应该是不想。
鉴于胡某宇系自杀,这两个原始音频是否公开?我们按照规定,已经征求家属意见,家属明确表示,可以适时公开。我们尊重家属意见。
▍胡某宇事件发生后,网上众说纷纭、真假难辨,出现了“熊猫血”“尸体双脚平行地面”“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尸体是后挂到树林中”等各类说法,对此公安机关是什么态度?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黄河、澎湃新闻、中新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