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能否如期访中国?外交部口风变了……
布林肯访问中国原本是个板上钉钉的约定,但是现在,这颗钉子松了。
我们看外交部在不同时间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口风变化。
首先是1月17日汪文斌回答日本共同社记者时的回复,关键信息有两句,“中方欢迎布林肯国务卿访华。中美双方正就有关具体安排保持沟通。”
然后我们看1月31日毛宁回答彭博社记者时的答复,就一句话:“中美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这个答案变化不代表布林肯的访问行程被取消,但是他是否还能如期访问,这个不确定性,明显大大增加了。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外交部口风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答案肯定就在这段时间里找了。
这期间,美国方面做的以下三件事,很可能是导致事情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一件事是美国官员对外透露,新当选的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将在今年4月访问台湾,以实际行动兑现其“支持台湾的承诺”,之后麦卡锡本人“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麦卡锡为美国第三号政治人物,按照美国总统顺位排序,他的排名比布林肯还高。他如果访问台湾,不仅意味着在佩洛西之后,在这个位置上的美国要员在短短不到一年之内连续访问台湾,再度染指中国最核心利益,破窗效应破得比太平洋还大,给中国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在国际政治与舆论渲染上,更坐实了美国想要打造的“一中一台”政治想象。
去年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大陆围绕台湾划定六大区域进行了“锁岛演习”,空前抵近台湾本岛,如果麦卡锡真如传言在今年4月访问台湾,中国大陆怎么办?所以这件事,中国大陆是不能容忍的,在布林肯访问中国之前,美国需要就此给出一个相对较为确定的说法。
第二件事,在布林肯确定访华之前,中国已经多次表述“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道不能逾越的红线,任何时候,美方也不要试图突破。”然而,就在中国划出“红线”的同时,美国竟然做出了连续性的、非常有挑衅性的动作。
首先是美国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斯秘密飞抵台湾与蔡英文及台军方官员会面。
其次是众议院“中国委员会”主席盖拉格扬言要把该委员会有关两岸及对台军售的一场听证会放到台湾开。
这两件事,都是赤裸裸践踏中国“红线”的行为。前者意味着美台军事层面的合作更趋密切,后者等于是把台湾当成了美国本土。美方这样接二连三地往中国最敏感禁区里踩,中国怎么可能再对布林肯访华说出“欢迎”二字?
第三件事,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科技封杀。事实上,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就开始对中国科技行业进行制裁,拜登上任后,借助盟友体系做得更为系统与彻底。
两年多来,拜登政府一直利用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垄断优势,动用整个国家力量对中国进行科技封杀,芯片一直是封杀的重点。
除了拜登政府上任来一直努力构建的针对中国的"chip4",就在几天前,还传出美国威逼荷兰、日本政府达成禁止向中国出口光刻机等芯片制造领域关键设备协议的消息。
近几天,美国又声称,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和高通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
近日,美国政府已停止向美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包括5G级别以下的物品,如4G、Wifi 6和Wifi 7、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计算和云项目。如果这些消息属实,对华为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很可能这个公司就要被摧毁了。
从美国的在此时放出这些消息看,他们的意图可能是为布林肯访华增加谈判筹码。
如我所言“是美国为配合布林肯访华打出一组反向组合拳”,逼中国在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要访问台湾等问题上让步,换取美国放松制裁,如果不同意就趁机制裁下去,这是美国与其它国家谈判时一项惯用的手段。
但是在中国看,这是破坏谈判氛围,是非常不礼貌的、具有挑衅性的刺激性动作。
从两年前中美在安克雷奇的激烈交锋就可以看出,中国绝不会接受美国以这种方式与中国交往。
中国现在践行的是“平视外交”理念,不管对方是哪个国家,是欧洲还是美国,都必须以平等姿态进行交往,大家两不相求,谈判可以,但是想通过制造问题增加筹码施压中方让步,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种风格转变,拜登政府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还试图以原来的方式与中国交往。
这大概就是外交部口风变化的原因。
当然,我要再强调一遍,口风变化不代表布林肯访问被取消,只是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
现在球在美方一边,就看拜登怎么开球了。
延伸阅读:
访华前挥大棒,布林肯这一次真是来者不善?
来源:动态大参考
美国务卿访华在即,美国方面却加强了对中国的打压和威慑。显然还是在推动对中国的“棒杀”政策。尽管名义上是落实“会晤共识”,可在访华前频挥大棒,布林肯这一次真的是有点来者不善?
美方一边强调要落实会晤共识,一边却强化了对中国的打压政策。
在布林肯访华前,美方扩大了中企“黑名单”,强逼日荷达成联合芯片封杀协议,又拟批准美企全面禁止向华为出售产品许可证。同时,美军高官还对中国发出了2025年开战的战争威胁,而美军准备在台海和西太平洋一线加强对华军事施压。更严重的是,频繁有意无意透露麦卡锡将“窜台”。连北约秘书长都配合上阵,在访朝时对华发出“核威慑”。
在布林肯访华前做出如此多、如此大的动作,显然是在为布林肯访华造势。表明了布林肯这一次访华有可能走强硬路线。显然是妄想逼中国签“城下之约”。
胡罗卜加大棒,这是美国最擅长的外交手段。利诱不成就挥舞“大棒”,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尽管这一招术对中国不是那么好使,可是美国终究是不会死心。
尽管没有与中国全面冲突对抗的勇气,可也不能眼看着中国就这么顺利的复兴强国梦。特别是中国已经踏上了向现代化强国建设发起冲锋的新征程,如果不压制中国快速上升的势头,美国霸权时代将彻底终结。
然而,在中国复兴强国梦的最关键时刻或最后阶段,美国对华发起猛烈的攻势,这也是要冒全面冲突对抗风险的。尽管美国也想极力避免,可中国也绝不会牺牲核心利益换取中美关系的缓和。
正因为有引发中美冲突对抗的风险,也表明了美国目前真的是非常焦虑恐惧。摆出一付说服不了就冲突对抗的架势来威慑中国。
布林肯来华能谈什么?
无非是建立所谓的防冲突护栏。无非是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无非是说服中国改变对俄乌冲突的立场,甚至是站队美国。无非是想说明中国强科技、强军建设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危害性。
实际上就是来给中国划线的。不但要突破中国的底线,还要为中国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
所谓建立防冲突护栏,最主要是要中国接受美国霸权的无害甚至是有益论。
也就是美国优先原则。强调的就是美国可以基于实力领导世界。这样中国就不会对美国的无理打压甚至是侵犯中国核心利益做出强烈的反应。这就是护栏的作用。
而在所谓的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的合作,实际上就是想让中国帮助美国解决自身的难题危机。这样的合作必须要体现的是美国优先或美国利益第一。
目前,美国依然处于严重的衰退危机边缘。美国这一轮金融策略并没有明显收割到预期的利益。相反,中国金融政策稳定了市场。人民币的强势坚守,反而给了美元霸权重重一击。反而让世界看到了去美元化或抵制摆脱美元霸权的可能性。
目前拜登的对华政策,实际上是强化了特朗普时期对中国高科技和核心制造的打压。其实,目的也并非完全是为了“脱钩”,而是希望中国因此能够知难而退,放弃科技强国建设规划。美国人一定会说,只要中国放弃了高科技和核心制造发展规划,美国就会解除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封杀,就会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其实,美国对华高科和技核心制造的封杀或脱钩攻势,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阻止他国与中国的合作。对华强硬政策本身就是阻止和破坏中国对外合作大局。最终的目的还是落回到建立美国霸权联盟这一主题上来。
没有国家与中国合作,就会阻止中国的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自然也就失去了与美国的大国“竞争”力。以上这些就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思维逻辑。
冒着与中国冲突的风险向中国挥舞大棒,说明美国人非常焦虑和心急。
重要的是,美国已经把中国定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可拜登的对华战略到目前为止依然还只是一个架构阶段。
且不说拜登的印太战略无法推进,就是简化版的印太经济框架,到目前为止也没能推进。
美国目前已经不是与中国竞争地缘政治优势的问题了,而是如何阻止被中国影响力挤出亚太地区。
目前,拜登最头痛的是俄乌冲突问题。
尽管在不断削弱俄罗斯,尽管正在不断激化俄欧之间的敌意,可毕竟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能集中力量与中国竞争,实际上也就是给中国争取了战略空间和时间。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与其说是美国主动打压中国,还不如说是美国被动应对中国推动建立平等世界秩序的“攻势”。
美国的胡罗卜加大棒手段,对中国来说一点不好使。中国复兴强国战略坚定。既不会眼馋心动于“胡罗卜”这点小利,也不会惧怕大棒的威力。
这就是战略定力。
总之,美国是经济打压也好,军事施压也罢,又或是冷热战的威胁,都不会改变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
布林卡访华前的攻势,非但无助于他的访华结果和目的,反而有可能在中国吃鳖。
美国左一轮右一轮的攻势无果之后,不但整的自己身心疲惫不堪,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当中国威胁论变成真正强大的威慑力的时候,美国霸权就更无能为力了。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