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期待之书展望中,我们看到了在2023年,关于女性、关于边缘人的书籍和个人传记将会填补个体缺失的视角。而今年,文学、历史和社科的新书依旧是出版界的重头戏:埃莱娜·费兰特、杨本芬等作家再出新作,中国通史的新写法值得读者期待,社科类书籍继续被大量引进,毕竟同处一个世界上,发生在同一片天空下的社会现象有些正是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的。
世界变更,日历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前行的途中或许有迷茫,但还好还有书籍。因为有书籍,纠葛与欢喜得以被文学记录,记忆与变革得以被历史讲述,现象与问题得以被社科分析。书籍,依旧可以为我们驱散前行的迷雾。
近些年来,很多新锐小说家开始在文坛冒尖,他们依然活跃在2023年。比如李唐将出版以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上京》;去年因被抄袭而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默音也将推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尾随者》;年轻而锐利的索耳,在新著《非亲非故》刻画着新生人类因种种历史因缘、代际更迭、文化基因而背负的匮乏错位、失语焦灼、隐痛怪诞,讲述着年轻一代如何面对内心的竦立。李静睿最新短篇小说集《木星时刻》,不仅刻画着粗粝现实的都市生活,也想象着被AI统治的未来生活。
实力青年作家陆源全新小说集《南荒有沛竹》,书写了北伐、抗战之间的广西地方志和妙人异事。马华文学代表人物张贵兴的《沙龙祖母》,将探险与言情进行巧妙揉杂,传递出雨林里欲望、屠戮、血腥、暴烈的浓稠气息。建筑设计师唐克扬的小说《洛阳劫》,着眼于北魏洛阳的兴衰及那个时代给予普通人的忧患。还有晚年才开始创作的杨本芬,在今年将会推出她的第四本书,名字就叫《四》,收入四个中短篇,写了四个不同的人。同样以四篇作品为体量,描述人生四个阶段的《留灯》是邓安庆最新中篇小说集,意欲展现每个阶段的人生遭遇和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状态。
《一一》剧照韩国文学是这些年国内阅读的热门之选,金惠珍的《9号的工作》书写了中年失业的打工人如何独立面对结构性不公;赵艺恩的《爱、鸡尾酒与行尸走肉》则用文学的想象力书写了东亚家庭的女儿的复仇故事,用文学小说揭示日常生活的隐形暴力。姜禾吉的《他人》则书写了被男友施暴、被妈妈抛弃、被异性唾弃的三个女孩的故事,她们本想竭尽全力放弃自我、成为他人,却没想到心底的伤痕成了伤害他人的武器。
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最新长篇小说《偷水果的姑娘》也将被译介,这部作品像是一部作者离开巴黎后在法国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公路小说,他豪言壮语地自称此书为“最后的史诗”。另一位诺奖得主赫塔·米勒似乎更直面现实,《独腿旅行者》讲述着东欧与西德的异乡漂泊与感情纠葛,随笔集《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运用冷峻诗性的语言记录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想。此外,值得关注的外国文学还有大家熟知的埃莱娜·费兰特,她用《被遗弃的日子》讲述了中年家庭主妇遭遇丈夫离家出走后重拾生活信心的故事。凭借非虚构作品《黑箱》和纪录片《日本之耻》而闻名全球的日本独立记者伊藤诗织,用随笔集《裸泳》讲述着内心深处解放的感情、纤细柔软的友情、与家人的时间、全新诞生的人际关系等生活体验。
大家苦等了三年之久的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无尽的玩笑》也终于再度发出预告了,这部百万字巨幅长篇全景呈现了被欲望与娱乐操控的当代社会和人类困境的根源。
《玩乐时间》剧照在诗歌方面,刘文飞翻译的《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全集》收录了9部诗集,400余首诗按照出版时间排列,清晰呈现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的创作过程,让我们得以一次性感受诺奖委员会所称赞的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马克·斯特兰德的《一个人的暴风雪》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后半生(1980—2012年)几乎所有重要诗集;他的《词语的天气》则探讨了照片和诗歌之间的关系、抒情诗的性质等问题。特德·休斯因西尔维娅·普拉斯之死而成为众矢之的的“渣男”,他在风暴眼中的25年来写下了88首悼亡普拉斯的诗歌,这部日记式的《生日信》真实展现了休斯真实的内心世界与情感记录。《明亮的星》剧照在诗歌评论的成就上,海伦·文德勒堪称硬核大家。近几年国内也出版了她的多部诗歌评论著作,豆瓣评分也非常之高。在今年的出版预告中,有研究19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爱尔兰和美国诸多重要英语诗人及其作品的《大海、飞鸟和学者:文德勒论诗和诗人》,还有她解读弥尔顿、济慈、艾略特和普拉斯四人诗歌风格的《诗人的成年》,分析这些诗歌如何标志着每位诗人掌握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这位出生于1933年的诗歌评论家,至今仍然活跃在美国各大媒体杂志。文学访谈方面,《巴黎评论》系列丛书中文版已然初具规模。在2023年,该系列将继续推出出版人和编辑的访谈合集《巴黎评论·出版人/编辑访谈》,在和出版人与编辑的谈话中了解上世纪中叶以来欧美文学出版业的整体生态;而《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将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近半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悉数集于一册,足以令读者集中领略7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最伟大作家的风采。中信·大方在2023年引进出版的“最后的访谈”第二辑,收有美国传奇歌手比莉·荷莉戴、德裔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美国最高法院前任大法官鲁思·巴德·金斯伯格、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美国作家琼·狄迪恩和美国小说家托妮·莫里森等人的最后访谈。《汉娜·阿伦特》剧照说到中国史,大家会想起剑桥版、哈佛版与讲谈社版的中国史丛书。在今年,备受关注的新锐出版机构新行思将陆续引进出版法国隽文版的“中国通史”系列十卷本,另一种中国通史的新写法值得我们期待。在古代史方面,王炳文的《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着眼于杜甫的前半生,时间跨度从武则天后期的杜甫家世写到安史之乱爆发。张诗坪、胡可奇的《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借由重要战事来讲述安史之乱的来龙去脉,辨析被篡改和偷换的历史记忆。吴铮强的《宫廷:宋朝政治三百年》从宫廷政治斗争的角度,切入宋朝三百年的关键历史。柯启玄的《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探讨了清朝的皇帝如何设法避免重蹈宦官专政的覆辙,以及宦官在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是如何步步高升的。《妖猫传》剧照在近代史的著作中,奥斯丁·迪恩的《中国与全球白银的终结,1873—1937》聚焦于近代中国如何改变货币体系,又如何受到国际影响而改变了中国货币改革的方向。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 [美] 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 著,张朋亮 译莫亚军的《“全国”的诞生:旅游与近代中国》,通过考察近代旅行与文学,发掘“全国”的概念和观念是如何深入人心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行感受与“全国”概念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汉学家柯丽莎的《铁路与中国转型》探讨了铁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作为科层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铁路。在乔纳森·考夫曼的《最后的上海王:共同创造现代中国的两大犹太家族》中,两大犹太家族在政治阴谋与夹缝中生存做出道德妥协,也因此成功参与到营救和保护18000名犹太难民逃离纳粹迫害。雅克·当斯的《黄金圈住地:广州的美国商人群体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1784—1844》,研究了居住在广州的美国商人和传教士的生活,记录着那个年代的广州商业环境和中美贸易史。以出版世界史著称的甲骨文工作室,在2023年引进了大量中国研究方面的汉学著作——《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木兰与麒麟:中古时代多元文化的中国》《中国古代的财政与国家》《隋唐帝国及其草原邻居》《上游之旅:大迁徙与中国南部的帝国》《明朝末期的军事崩溃》《撒马尔罕的荣光》《哪吒、火山与龙涎香:全球史的九炷香》等;在出版计划中,关于印度方面的著作非常之多——《无政府:东印度公司史》《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印度五十英杰》《最后的莫卧儿人:德里1857年,王朝的陷落》《白莫卧儿人:发生在18世纪印度的爱与背叛》。在2022年,失业率经常登上热搜,不妨在书里顺便看看其他国家的失业潮下的生活漂流者们。卡丽·莱恩的《劳无所依:不稳定、独立和白领失业的新世界》,记录了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科技工作者们在职业心态、身份认同、失业认知等方面的社会转变。小林美希的《就业冰河:被剥夺稳定工作的年轻一代》,讲述的是失业潮下那些认为工作有价值却很难继续的年轻人、为工作的内容感到烦恼而离职的年轻人、因过劳而落下一身病痛的年轻人。《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同属东亚,日韩社会曾经出现的社会现象,有些恰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的。近些年来,日韩社科方面的图书被大量引进,也备受读者喜爱。《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描述了“大叔文化”如何滋生职场和生活中的性别歧视。岩渕功一的《流行文化与日本跨国主义》描述了日本流行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互动与认知接受及这些流行文化又是如何影响了亚洲各区域之间的交流的。而在韩国,那些乐意独食、独饮、独处的独自生活之人被称为“Honjok”,《独身主义》便对近年韩国流行的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迷失东京》剧照独身主义者在国内也越来越多,我们似乎陷入了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受到伤害的矛盾旋涡。伊丽莎白·冯·塔登的《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试图以情感上的脆弱来解释后现代社会普遍的孤独感。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的《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通过分析各类约会交友网站、脱口秀节目、杂志、电影、心理咨询等行业,希望能为21世纪的人类情感问题给出一份诊断说明;而她的《爱的终结》则想直接指向了年轻一代的“孤独之疫”:为什么人们越发希望独居而不愿生育,甚至越来越不愿拥有性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纽带是如何崩溃和瓦解的?《长假漫漫》剧照在有关中国的社科著作方面,王笛将24年来的田野调查笔记集结成《坐茶馆:一位历史学家的田野笔记》;王明珂的《毒药猫理论》在中国台湾出版时便备受瞩目,此书意在反思人类在社群认同之下为何会滋生恐惧、猜疑与暴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县中的孩子》,剖析县域教育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张珺的《驶向现代性: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从私家车的社会角色出发,考察着一部车子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与社会之间的空间建构、道德观念和身份意识的。罗伯特·达恩顿的《诗歌与警察:18世纪巴黎的交流网络》终于被译介成中文了,这部著作回到18世纪的巴黎街头,聆听被遮蔽的民众之声,研究当时的口传文化。感官史大家阿兰·科尔班的《疫气与黄水仙:18至19世纪的嗅觉与社会想象》《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声音与感官》将嗅觉、听觉引入历史研究,从城市的气味来考察社会发展与民众心理,从乡村的钟声里窥探着社会的权力关系与地方秩序。《理知与情感》剧照最后一部是希拉里·弗里德曼的《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她对美国的兴趣班家长群体进行了深度采访:兴趣班到底能为孩子、家长带来什么?最后发现,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在兴趣班得到的最宝贵成长,并不是什么“增长知识”等实用、功利的好处,而是培养好胜心、抗压能力、抗挫能力等社会品质。不知道上面的书中,有没有一本说出了你对世界的体验与观察,不妨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也期待着大家在留言区写下你眼中的2023年最值得期待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