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周总理、邓颖超的遗嘱,为什么这么感人?
文|丰 詹
2月4日,是邓颖超邓老的诞辰纪念日。
1904年2月4日,邓颖超出生在广西南宁。
1992年7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
革命斗争时期,邓颖超长期在艰苦的革命环境工作。
这导致她的晚年,身体状况十分糟糕。
她晚年疾病缠身,患有心脏病、肺结核以及胆结石等等。
大大小小的各种病,加起来就多达17种!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邓颖超的丈夫,我们尊敬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一生操劳国事,身体也透支严重。
对周恩来来说,当中国的总理,从来就不是一种高官、一种享受。
而是付出!
殚精竭虑地付出!
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周总理的常态。
最后,他累得病倒了!
并且,是癌症!
周总理就是这样不要命地工作。
即使他住院后,仍旧停不下来!
尽管,他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尽管他深深地知道,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沉重的精神压力,会让他的病情恶化得更快。
但是,他仍然选择了不要命地工作!
带病接见外宾、病床上批阅文件……
周总理,真的太累了!
他去世时,瘦得不足60斤!
周总理1976年1月8日,不幸去世。
他去世后,邓颖超非常悲痛,导致原本就生病的身体更加虚弱。
在病重时期,邓颖超就立下了遗嘱。
其中包括:
——将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后火化。
——不留骨灰。
——不搞遗体告别与不开追悼会。
——将夫妻俩所住房屋全部上交给国家。
另外,邓颖超更是在遗嘱中提到:
希望组织不要因为我与周总理的关系,给予两人亲戚特殊照顾。
死后,把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
即使放在今天,绝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做出这个选择!
而邓老,却主动在遗嘱中明确这个做法,真的让人感佩!
火化后,不留骨灰。
同时,也就没有墓地,没有立碑。
邓颖超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
因为周总理在去世后,就做了同样的选择!
周总理生前曾说:
人不在了,就不占着一块地方了,生来为人民服务,死后就将我的骨灰撒向中国大地,撒在水里可以喂鱼,撒在土里可以当作肥料滋养土地。
邓颖超按照丈夫的遗愿,亲手奉上周总理的骨灰盒。
拜托飞行员,将周总理的骨灰,撒向他热爱并为之操劳一生的祖国大地!
撒完骨灰后,邓颖超做了一个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她把曾装过周总理骨灰的骨灰盒,珍藏了起来。
邓颖超生前,再三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
我死后,你们用恩来用过的骨灰盒,装我的骨灰。
骨灰盒只是一个形式,骨灰撒掉了,骨灰盒就没用了。
如果再买新的太浪费,有一个就行,这也是为国家节约一点钱。
1992年7月11日早晨,邓颖超陷入昏迷,没有再醒来。
工作人员含着泪,仔细擦拭精心保存了16年的周总理的骨灰盒。
邓颖超的骨灰,就是装在这个骨灰盒里,由工作人员撒入天津海河的。
中华民族传统讲究,夫妻生同衾,死同穴。
邓颖超把周总理的骨灰盒珍藏了16年,自己逝世后,也装在了同一个骨灰盒里。
除了节约外,这个细节,也寄托了邓老对周总理深深的爱吧。
敬爱的周总理、邓老,他们没有留下墓园、墓地、墓碑,供我们后人祭拜。
但是,他们两位为中国操劳一辈子,我们中国人会永远记住他们!
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国为民,甚至没留下一儿一女。
但他们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早已深深印入国人的心里!
敬爱的周总理、邓老,你们的骨灰,撒在了祖国的山河、大地。
那你们,也就相会在了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里了。
一生一世。
永生永世!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