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私校家长的“推娃”之道
作者:小噗噗
转载:噗噗闯硅谷
前言
因为所在行业的关系,在还没搬来硅谷之前,我就对这里的私校做过一些研究。坐落在圣何塞市的Harker School当仁不让成为其中最响亮的一个名字。
“学费已经涨到6万美金一年”,“70%亚裔学生”,“中印高管子女学校”,“3年27人考入斯坦福”等等都是它的标签。
再后来我认识了A,他两个孩子都是Harker的学生,大女儿已经从Harker毕业。我们的学生中也有大量的Harker学生,这让我有机会对硅谷的教育行业一探究竟。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Vol.1/ 硅谷的卷
来硅谷前,我已经在国内接触过很多走在推娃前列的“卷王”家长。
有北京人大附中的妈妈跟我说,“可不可以劝劝我儿子去读数学PhD,我付出那么多不是让他去给别人打工的。” 也遇过某上海住在翠湖天地的妈妈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如果实在他最后不想做研究了,还可以去谷歌那样的公司做个程序员,那是他人生的底线。”
相比而言,海淀妈妈确实是推的最狠的,江浙沪这边总体还是佛系一些。所以当我刚搬来硅谷时,很多朋友很好奇地都问我,“怎么样,硅谷更卷吗?”
“是。也不是。”
先说说不卷的地方。
第一显然是教育资源丰富。以Harker考斯坦福的学生为例,根据它官网上的数据,过去三年间,Harker一共有27个学生考入了斯坦福。而整个中国大陆地区加起来一年录取斯坦福的学生人数也不过是20多个。
我常打这样的比方,这就相当于你在人大附中的理科实验班里考清华,和你在山东一个地级市重点高中考清华,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后者的难度成百倍的高于前者。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要走美本赛道的学生,我常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家庭做好了准备,读美高(尤其是顶级私立美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是相较于国内一些一线城市从小就课业压力大,硅谷这边的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的课业压力相对还是没那么繁重。我遇过从北京海淀带娃搬来硅谷的家长,说孩子刚来的时候觉得比起之前在海淀重点小学/中学的生活,硅谷的小学初中实在是太轻松了,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天天都在玩和浪费时间。
(图为Harker School。来源:小噗噗)
除此之外,一进入高中阶段,以Harker为代表的美国顶级私立高中的卷的程度绝对是碾压式的。成绩在第一梯队爬藤的孩子,平均会上14-16门AP课程。上这么多真的有用吗?不见得,但是同学都选这么多,同辈压力摆在那里,于是就卷起来了。
成绩好,全拿A+当然远远是不够的。因为美国大学是申请制入学,课外活动/竞赛/社工/文艺/体育都是衡量的纬度。
以A的女儿为例,她在Harker时除了选了16门AP课,还有4门post AP课程。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公益组织的co-founder,每周要和团队开会,策划活动;周末要打辩论赛,经常一打就是一整个周末;还加入了学校的排球队,每周也要花时间和球队一起训练。在上高中前,还学了很多年的钢琴。小时候还要学中文,现在中文讲的也很流利。
而这一切的代价是,从九年级开始,她就几乎每天都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这种巨大的身心压力在我看来也完全不输国内任何一个高考大省走高考赛道的学生。
而硅谷的特色导致了顶尖学校推STEM(理工科)学科推的很厉害,文商艺术的孩子在这里出路更有限。我甚至问过,在Harker这种以STEM闻名的学校,如果孩子是个文科选手,是不是很难生存。A思考了两秒,说,“是的。”
(图文Harker部分录取数据。来源:Harker School官网)
可以说,在硅谷,谷爱凌式的孩子和谷妈式的家长并不罕见。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如果像我们当年那样一考定终身倒反而容易了。现在什么都要推,孩子累,家长也累。你也不知道推的到底对不对。”
再加上亚裔在升学上完全不占优势,录取结果无法量化归因就导致华人家长在规划孩子路径时更加焦虑。最终很容易一不小心搞成军备竞赛,走向内卷的道路。
#Vol.2/ “她怎么可以不上藤校”
去年年底,因为组织了一场活动,我有机会和超过40个家长有了比较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其中90%的家长都坐标硅谷,剩下还有零星来自波士顿,洛杉矶,和中部小城。
这些家长的背景都惊人的相似。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 特写|离开硅谷的90后 里描写过在硅谷的90-95后群体画像。当我们把这个时代再往回拨15-20年,我依旧看到了那个之前离我有些遥远的群体的巨大共性。
他们是那个年代的顶级做题家,本科Top2比例极高。学了计算机,通信工程或者其它相关的理工科专业,跟着俞敏洪学GRE,然后拿着全额奖金学来美国读PhD。伴侣通常是自己大学时候的同学。毕业后,俩人一起在美国就业,一部分在大厂里爬梯子做高管,一部分人加入初创团队,也有一部人转去做了投资。
他们都很关注家庭生活,很多都有两娃一狗,家里至少有一辆车是特斯拉,度假想不到好去处时就去夏威夷。娃要么送10分公立,要么直接送顶级私立。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学钢琴。
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也很高,并且趋同。
A承认他是卷王。从中国的农村考到清华本科,再出来读博,一路都是Top 0.1%。
“我当时就想,你说,有个清华的爸爸,一个北大的妈妈,我女儿怎么能不进藤校?我怎么能甘心让她做一个普通的打工人?”
“现在想想,我们当时给到孩子无形中的压力太大了。我们会常夸她的优秀,她就觉得我必须得保持这种优秀。实际上我在她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每天晚上那么迟休息,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我知道的当下是非常难过的,觉得自己是个很不称职的父亲。”
当然也有很多更“佛系”一些的家长,“上个UCLA或者UCB的工程学院我们也就很心满意足了。”
事实上,由于这几年计算机专业爆火,加上一系列针对亚裔的不友好政策,UCLA和UCB的工程学院录取难度也逐年暴涨。
(图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新生族裔分布数据。来源:UCB官网)
让孩子在加州某个分校学计算机,然后毕业后回湾区进入一家大厂是更稳妥的期望。“医学院和法学院多难啊,工作还那么辛苦。他爸爸倒是当年天才少年,16岁考北大,但又如何呢?现在也只是资本家的一颗螺丝钉。除非是想让孩子完成阶级跨越,但那很难的。反正房子也都给他准备好了,回我们身边做个工程师不是也挺好。”
#Vol.3/ 夹缝中的一代与阶级跃迁困境
在一次跟家长的集体沟通中,有个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觉得我们的孩子这一代那么弱?动不动就感觉心理受伤了,动不动就觉得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了?动不动就一些议题就能跟我吵起来?好像是为了反对我而反对我。”
周围的家长也随声附和,说“感觉美国的大环境太liberty了,太强调个人意志了,孩子的三观被周围环境影响得跟我们太不一样了。有时候接受不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我作为一个还没有孩子的旁观者,觉得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面对这样的冲击和矛盾,他们各自要解决的课题都很难。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双方都能尊重对方的想法,并且不强迫将自己的意念强加在对方之上。而这一点,纵观整个社会,都没有多少家庭可以真正做到。
A在会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 “无条件的爱”。之所以你会因为孩子的观念而生气,发生争执,还是因为你想要改变孩子,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而这一切又和家长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又息息相关:家长们从小在国内长大,大概率经历的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且经济状况并不好的童年和少年。再加上大环境对人巨大的规训力量,“我的感受”甚至都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偏偏,他们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和他们自己当初的成长环境天差地别。在出厂设置即有巨大差异的大前提下,还想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成长经验显然走不通。
“我们之所以焦虑本质还是因为我们是中产。” 在经历了最初的鸡娃,非藤校不可,非奥赛金牌不可,到现在的完全放手尊重孩子的一切想法,把亲子关系从悬崖边拉回来后,A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因为我们都是靠劳动换取报酬,手停口就停。我们害怕我们的智慧/知识无法传给下一代,害怕他们如果不能像我们一样有一个好成绩,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很可能会生活质量还不如我们,从而阶级跌落。”
宁愿承担高昂的学费而把娃送进最好的私立,哪怕是在搞军备竞赛也要给娃上这么多课外班,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就是这么随大流的做了......一顿操作猛如虎,不过是把阶级跌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尤其是自己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把自己从原来的环境中连根拔起,扎根到异国从零开始,前后经历二三十年才完成这巨大的阶级跃迁,下一代任何一点儿阶级跌落的可能性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把下一代再向上推一个台阶更是难上加难。你甚至不清楚它的规则,玩法,门槛,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积累。有谷爱凌资质和出厂设置的孩子在硅谷虽然不少,但不是每一个都能等到一个完美的机遇。
那一次家长见面会聊到最后,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受启发。他们很同意A说的那个推娃的本质原因,有的也开玩笑说,“我想明白了。我们的孩子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他以后读一个社区大学也ok,我就给他在Cupertino再多买套房子,生活不愁,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图为Cupertino附近的房价。来源:Redfin)
虽然我没想到最后的画风变成了这样,但觉得家长们能更轻松地看待推娃这个问题好像也是个很不错的开始。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家长在探索把下一代再往上推一把的道路。他们想要入局更高阶玩家的游戏,他们在努力解读规则,摸索规律,并且小步快跑地实践。
有的是在自己工作的大厂创办官方认证的华人协会,以此扩大华人在社区的影响力;
有的是想把几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孩子攒在一起,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做创业项目,鼓励孩子们大学就开始创业,做企业家;
有的是想几个家长和各自的孩子组成一个团队,易子而教,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但是挑战和困难也依旧很多。
如何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想要摆脱中产阶级焦虑需要整个群体的努力?
如何让大家抵挡住大环境的影响,从无意义的卷中跳出来,再分配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
还有最难的一点,如何系统性地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毕竟这是很多这一代华人都无法突破的问题。
玩转游戏规则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想要摸清楚游戏规则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
美本早申数据大揭秘
欢迎扫码领取
报告完整版👇
作者:小噗噗,转载:噗噗闯硅谷。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