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李树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常态化之后的腾飞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整个中国经济影响深远,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新发展格局”的最新定调有何深意?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会如何走?消费能否成为2023年乃至未来10年发展的动力?对此,中国基金报特邀请了六位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等畅谈我国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这六位分别为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唐小东,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鹏扬基金总经理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这些基金公司首席专家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资本市场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未来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长远看,中国经济完成2035年的远景目标,要求我们在保证经济增速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专精特新的制造业投资与新能源投资有望在未来接棒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资本市场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2023年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在逐步恢复,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力量。
鹏扬基金总经理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2023年大概率房地产行业将逐步企稳,回归到平稳发展的趋势上,将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也会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向好创造条件。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唐小东: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线下消费场景修复,经济复苏回暖,今年地产行业将显著修复,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2023年内需替代外需、“东升西降”成为大趋势,也是决定全球资产配置大趋势的主线逻辑,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会明显上升。
中国基金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资本市场影响怎么看?姚余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20年,我们在出口红利与房地产投资的推动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长远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2035年的远景目标,这要求我们在保证经济增速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专精特新的制造业投资与新能源投资有望在未来接棒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首先来看,专精特新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现阶段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框架已初有成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8997家,其中上市公司占比约8.5%,伴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将在未来迎来更大的生命活力。此外,能源结构转型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迈过的重要门槛,利用光伏、风电等新兴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新能源相关投资有望大幅增加,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李湛: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延续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其重要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力,从而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提高经济循环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资本市场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都需要资本市场参与其中。在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党的二十大中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进行改革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相应的,资本市场也能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深度参与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成长过程,并从中受益,实现双向促进。这也要求资本市场不断健全自身功能,更好地服务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产业与领域。唐小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指明了经济发展方向,同时打消了市场对于“发展是否是第一要务”的担心和怀疑,提振了市场信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过程中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方向将大有可为。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要求指引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日前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制度供给和多层次体系建设渐趋完备,将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等卡脖子关键领域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建设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魏凤春:高质量发展的国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首先,明确了资本市场生态发展的根本,并且阐明了资本市场现代化的基础和方向。第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的高质量,这意味着作为供给主体的上市公司也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其产业布局与治理结果必须符合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第三,从产业视角看,实业为本,制造业为根,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这成为资本市场所有投资者聚焦的蓝海,基于此进行的价值发现成为从业者共同的追求。陈洪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不仅是要求经济发展的量,更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背后是驱动因素的转变,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创新驱动型增长也是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其次,为了配合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需要更加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其中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是重点,近年来持续推动并将落地的全面注册制改革就是着眼于此的重大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及全面注册制这样一个制度创新下,资本市场将迎来长期向好的重大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优质上市公司,而全面注册制又为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将不断提升。中国基金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对 “新发展格局”最新定调,你怎么看?姚余栋:“新发展格局”包括了扩大内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诸多方面,其中重点关注新一届政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布局方向。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智能化、数字化成为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未来在企业端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如何深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优质企业,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李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国内外形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新发展格局”的最新定调,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和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出现了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发挥自身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的优势,增加国内经济发展的韧性。具体到2023年,稳经济增长、提升产业链韧性,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消费端可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等方式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和创新消费场景,从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投资端可继续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的实施,通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投资成为稳增长“压舱石”、托底经济增速的作用。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脱离国际大循环,而是基于当下国际形势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重点关注加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贸易协定以及“一进一出”两方面。“进”即引进外资方面,可以期待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和优化服务方面,主要通过落实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适应的准入机制和保障外资合法权益来实现。“出”则是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作用的拉动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外贸扩规模和优结构。唐小东: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所做出的重要的战略决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需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振信心,扩增市场的有效需求;二是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才能有效畅通国际国内发展双循环;三是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新改革,打通国民经济发展循环的堵点。同时,应当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紧抓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从投资视角看,可以围绕国家安全观布局,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具体可关注自主可控、国防军工、新能源革命等细分方向。魏凤春:新发展格局是相对于旧发展格局而言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新格局的前提是增强发展的安全主动性。从内部来看,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外部看,全球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国际分工体系在近年遭受了几次较大的冲击,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贸、金融、科技、能源供应链稳定的不信任感愈发提升,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体系式微,基于修昔底德国家安全的考量升温。阵营化、封闭化的供应链体系,资金、技术、产品的自由流动受限,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的外溢拉动和扩散、传播面临更多阻碍。全球能够享受到的国际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福利减少,各国需要进行许多独立自主的投资、研发和生产投入来重塑自己的供应链。这意味着基本物资供应链安全决定一国非常时刻的下限,科技、军工供应链安全决定上限。陈洪斌: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关乎到我国面对风险时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与持续力,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中断的重要战略决策。新发展格局首要就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其中国内循环对应扩大内需,国际循环则对应“一带一路”倡议。在经过长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一段时间扩大内需将成为增强内循环的重点领域。此外,科技自立自强将继续发挥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的主要方式,我国从建国开始就强调独立自主,其中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是独立自主的重要体现与保障。在总书记关于“新发展格局”的最新定调下,我国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科学的路径,是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中国基金报: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今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变化趋势,你对2023年财经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怎么看?姚余栋:2023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的诉求很足,年初无论是资金还是项目均有良好储备,全年看预计今年财政预算将更加积极,以应对今年卖地收入减少产生的表外收入压力,财政支出规模会适度扩大、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有所拓展。货币政策今年会将防风险放在首位,受到房地产问题与卖地收入减少的影响,信用风险今年有抬升的趋势,央行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仍会呵护流动性平稳,市场不必过度担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但需要持续跟踪超储率的变化情况,防止关键时点出现资金利率快速上行。唐小东:今年1月30日,财政部表示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主要体现在税费支持、支出强度、支出结构、中央转移支付和财经纪律五个方面。因此,今年财政政策在支持中小微市场主体,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从货币政策来看,2023年1月召开的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货币政策依然处于相对充足的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可发挥更多作用。此外,2022年下半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接续发力,弥补财政资金不足,推动基建持续高增。今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产业政策将更加有效配合,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向上。李湛: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财政任务的定调是加力提效,更多将通过专项债扩围、财政直达机制、财政贴息等手段以达到财政资金撬动杠杆的作用,从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由于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以及抗疫刚性支出增加,2023年财政政策总量继续大幅度加力空间相对受限,所以政策端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宏观政策协同。从2021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预计2023年也不例外,投资项目将更注重效率和效果,比如基建领域更多向新基建、数字经济领域倾斜。货币政策方面,2022年央行就公开提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也就是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往“财政管总量、货币管结构”的模式可能发生改变,央行是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节总量。所以我们看到,具有准财政属性的货币政策在2022年就已经得到使用,具体体现在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等,在2023年预计将在再贷款资金支持制造业和PSL资金支持基建两方面着手。2023年的再贷款政策可能在2022年创设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额度,央行也可能创设更多细分领域再贷款工具,实现更加有效的精准滴灌。PSL资金发力方向除了传统的狭义基建外,也可能大力投向学校、医院等市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新能源、通信相关的新基建方向。魏凤春:2023年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在逐步恢复,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政策的力量将会退居第二位。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延续了2022年的基调,通过提升效率来提振企业信心,并且化解市场风险。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不搞大规模的扩张刺激,保持合理流动性,目的在于结构性的调节经济运行,在稳定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取得动态平衡。财政政策方面,受疫情冲击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和地产政策带来的土地相关收入的减少,我们大致可以预判2023年的财政基调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下,政府进一步盘活存量限额,同时使用类财政的金融工具。货币政策基调是,资金面已经持续宽松2年多,很难再进一步宽松,考虑到基本面的弱势,至少一季度政策也很难主动收紧,但是政策组合拳的搭配弱化了宽货币的重要性。陈洪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全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以及各项政策均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其中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货币政策是精准有力。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表明财政政策将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同时要提升财政支出对于经济支撑的效率,而提效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减税降费的精准性,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与撬动作用,以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表明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作用,同时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导向。预计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并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今年财政政策节奏上来说依然是偏前置,靠前发力,开年以来财政政策中的专项债也适当扩大投向领域以及用于资本金的范围,对当前已经开工以及即将开工的一些重大项目持续落地提供有利条件。货币政策方面,为经济复苏态势的进一步确立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支撑,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下,预计我国经济将步步为营,稳步复苏向好。中国基金报:房地产行业政策和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对于房地产行业2023年发展趋势和对经济、资本市场的影响,你怎么看?姚余栋: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地方政府固有的土地财政模式虽不可持续,但是卖地收入锐减将导致局部地区城投平台风险高企。人口负增长也将直接导致购房需求逐步萎缩,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形势严峻,保有稳定的购房需求有望带领房地产市场进入“白银时代”。当前需要尽快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刺激居民购房贷款需求,不光是要加快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降,首套房贷利率还要在LPR的基础上大幅度下降,定价应略高于10年期国债利率(3.3%左右)。要提高房贷利率定价机制的灵活性,逐步与LPR报价脱钩,银行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此外,可以设立首套房贷支持工具,通过设立首套房贷支持工具支持刚性购房需求,例如工具总量规模共计1000亿元,实施期限为三年,以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引导银行对低收入群体、年轻人、新市民首次购房进行补贴,地方财政也可直接贴息。李湛:202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维持宽松,但效果仍需观察。2022年出台了包括22个热点城市在内的大部分首付比例下调、全国LPR及其加点下限下调、部分城市限购政策放松以及二手房交易税费支持等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展望2023年,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不变情况下,预计调控政策阶段性企稳,但短期内或难以出台更大力度的调控放松。比如,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就是去年年中央行阶段性下调利率下限机制到期后的延续,并无显著的政策增量。这是因为全国房价分化态势明显,尤其是一二三线城市房价走势的分化,使得全国性调控放松政策难以出台,精准调控难度增大,因此决策层继续按照“一城一策”方式逐步推动放松。同时居民部门购房信心企稳还需时间以及宏观环境整体改善。对于收入及其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叠加房价走势预期仍弱,使得居民部门在购房决策时仍显谨慎。房地产行业在2023年开发投资有望逐步企稳,对经济不会再形成大幅拖累。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企稳恢复的动力来自于保交楼逐渐取得效果后楼市成交的恢复和政策端对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房地产是一个支柱性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企稳可以带动上游的钢铁、建材和下游的家电、家具等行业好转,也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在2023年房地产虽然难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点,但在稳固经济发展大环境上仍将扮演重要角色。2023年房地产行业将不再是制约资本市场表现的掣肘。在2022年,房地产企业集中出现的债务风险对股债两市都形成了明显的阶段性冲击。随着保交楼政策逐渐从救项目转向救企业,2023年房企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有望得到改善,企业暴雷风险大幅缓解。但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行业基本面反转最快可能需要2023年下半年才能出现拐点,可以耐心等待权益配置机会。唐小东:2022年全年由于疫情反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持续面临较大压力,最显著的体现就是房地产链条。2022年11月以来,房地产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支箭”悉数落地,多渠道向房产企业提供融资,房地产行业最差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线下消费场景修复,经济复苏回暖,今年地产行业将显著修复,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从资本市场来看,地产行业整体出清显著,地产链相关行业,例如银行、非银、建材、家电、轻工等,基本都处于估值偏低位置,伴随着经济复苏和景气度改善,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魏凤春:目前看,地产经济正在恢复,但距离过去引领经济,成为资本市场聚焦的目标还差得很远。房地产曾经是过去的主导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房地产的角色将会发生变化。虽然估值便宜,但将不会成为主力的配置目标。陈洪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对于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一些年,房地产市场存在粗放发展、杠杆率过高、投机性过强的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能否定房地产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也不能否定房地产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必要性。近几年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种种政策,出发点均是为了解决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问题。经过几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步走向健康平稳发展的道路,并且租售并举、商业地产与保障住房并重的长效机制也逐步开始建立, 2023年大概率将房地产行业逐步企稳,回归到平稳发展的趋势上,将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利支撑,也会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向好创造条件。邓海清:房地产或将成为2023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力量。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此次房地产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是出于消费目的的房地产购置需求,由此带来的政策发力点与过去出于投资目的的房地产购置需求的政策发力点有很大不同。消费型住房需求最主要的是刚需、改善型住房需求、养老住房需求,这类房地产消费型需求与居民收入、居民就业有很大的直接关系。近两年居民失业情况较为严重,年轻人失业率较高,结婚买房、生娃买房等消费型住房需求都被延迟了,大量的具有消费属性的房地产购置需求其实是被压抑的。随着2023年被压抑的房地产需求得到恢复,作为消费品的房地产或将出现上涨甚至是报复性反弹。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包括生娃群体中,可能是最大的消费支出项。在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的政策思路下,原来以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为特征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向以低库存、低杠杆、低周转为特征的新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可能导致供需失衡,局部房价有可能再现较大幅度上涨,头部优质地产公司迎来“苦尽甘来”的春天。中国基金报:关于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中央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于2023年内需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你怎么看?姚余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3年整体经济将呈现一个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路径,既然内循环是主要的发展动能,那么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成为2023年经济的重要抓手。从年初以来消费的恢复情况看,上半年消费表现有望在环比与基数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个高斜率的复苏,全年消费同比增速有望冲击7%。从消费能力看,本轮超额储蓄使得居民增加了大量可支配现金,后续因场景缺失积累的被动性储蓄有望快速释放,而预防性储蓄则会在居民收入及现金流稳定后有条件释放;从消费意愿看,当前年轻人消费表现高于中老年人,而疫情放开将直接刺激年轻人消费意愿回暖;从消费场景看,此前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将得以释放,特别是线下消费将成为发力的主要方向。唐小东:2022年受疫情扰动等多因素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受到严重抑制,社零增速大幅低于历史发展趋势线,内需部门潜在修复空间极大。随着疫情过峰和经济活动的修复,1月PMI和CPI数据显示,居民的出行、餐饮和酒店旅游等体验式消费复苏明显。后续随着经济进一步回暖,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超额储蓄逐步释放,我国内需的发展趋势稳中向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将进一步增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李湛:2023年内需复苏的先决条件是国内疫后复苏的进程。我们在春节期间已经看到了居民生活半径的快速恢复,无论是全国铁路、民航、公路的发送旅客数量还是北上广深的客运量,都已经恢复至2022年9月水平,可以预见随着疫情影响持续消散,居民的生活半径继续扩展、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恢复。目前经济复苏出现一些较好的苗头,呈现出接触型服务业引领复苏的格局,具体表现是旅游市场和餐饮消费的快速修复。但全年来看,消费深层次复苏带动汽车链、地产链条全面复苏尚未全面启动,“超额储蓄”释放进一步拉动可选消费的逻辑有待验证。超额储蓄的释放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释放只需要居民生活半径扩大和消费场景修复,目前已经出现向好趋势,但主动释放要等到失业率下降和居民对收入预期改善之后,这一点还有待跟踪观察。2023年“扩需求,稳增长”政策助推内需积极向好发展。如果完全由居民部门自身修复三年以来疫情对消费的不利影响,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政策端在“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表述下,将会继续出台政策加速消费内生修复过程。今年以来,各地已经开始陆续出台汽车消费补贴、绿色智能家电补贴、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持续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发改委日前也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各地公布的“扩需求,稳增长”方案中也部署了一系列的扩大有效投资措施,通过以工代赈和扩大投资的方式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和稳定居民就业预期,从而激发内生消费动力。2023年随着发达经济体央行整体上维持较高利率抑制需求,我国今年将面临较大的出口压力,并且即使海外央行停止加息,出口下行的惯性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扭转外需贡献可能较2022年继续下降,因此内需将为全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从内需结构上看,2022年投资对GDP增长拉动贡献占50%,而2023年消费对GDP增长拉动贡献有望向疫情前逐步回归,再次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魏凤春:内需发展将是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全球经济进入衰退预期,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渐弱化,不拖累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单纯从数据上看,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会占绝大部分。陈洪斌:经过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新形势下,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与“新发展格局”中对内循环的要求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以及2023年推动经济全面好转的经济目标下,恢复与扩大在疫情中受到极大压制的消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2023年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将明显提高。展望未来5年甚至10年,内需对于经济增长贡献比例的中枢有望逐步抬升。邓海清: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疫情前8—9%的水平降至3%左右。随着各种消费场景的恢复,消费复苏是2023年的主旋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电影票房、小客车流量等数据也佐证了人流和消费的恢复。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一路上行,成为稳增长、托底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柱。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将继续保持投资增速的合理稳定。2023年,内需替代外需、“东升西降”成为大趋势,也是决定全球资产配置大趋势的主线逻辑。相较于中国经济的“春暖花开”,西方发达经济体在高通胀、加息等因素影响下,2023年存在经济衰退风险,这对我国的外贸也会产生不利冲击。2023年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大概率会下降,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明显上升。2023年促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二是推出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消费;三是增加汽车牌照发放,扩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为住房、汽车等消费提供税收优惠;五是加强优质医疗、养老、教育等资源的供给,满足消费需求;第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比例;第七,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稳定房价预期;第八,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稳定基建投资增速。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央重磅发布!万字重磅解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