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三把刀”,上演“空手套白狼”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来,战局依然胶着,但美国借战争渔利的丑陋面目再次暴露无遗,俄乌美欧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因此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参考快评”栏目推出“起底俄乌冲突背后黑手”系列述评,一组三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二篇。
俄乌冲突爆发后,看似毫不相干的冲突升级与美联储激进加息交织呈现。在美元霸权的加持下,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收割全球利益,转嫁国内危机,不断印证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随着战争的升级,美联储频频加息,美元汇率飙至20年来未有的水平。美元走强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全球各地引发通胀,加剧保护主义趋势,拖拽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欧元、日元、英镑跌跌不休,美元作为“避险资产”地位企稳。美国市场上更涌现大量欧洲来的避险资本,这些资本保证了美国经济能更好抵御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此外,美元走强也降低了进口消费品的成本,这有助于抑制美国国内通胀。
拜登上任之初,美国国内的通胀便因新冠疫情期间“放水”刺激经济而处于高位。理论上讲,加息能缓解通胀,但美联储“放水”就是为了让市场上有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从而保障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如何在加息背景下保证美国经济增长便成为拜登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美国不断煽动下的乌克兰危机升级直至爆发,这些问题似乎有了解答。
▲资料图片:俄罗斯士兵(视觉中国)
而放眼全球,许多新兴经济体却遭受了更大伤害。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是以美元计算的,美元走强令它们负债增加,经济深陷衰退,恶性通胀甚至遭遇主权债务危机。
这一幕并非首次上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1987年股灾、2001年互联网泡沫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其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不断利用美元霸权托举美国经济,将每一次重大危机变成美国收割全球财富的收获期。
美元霸权始于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元和黄金挂钩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美元全球硬通货的地位。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世界货币也不再与美元挂钩。这一公然“违约”之举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此后,伴随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借中东乱局将石油贸易结算货币与美元绑定,“黄金美元”至此演变成“石油美元”,美元霸权地位得以确立。
美元霸权收割全球利益的第一把刀便是所谓“铸币税”。美元既不与黄金挂钩,也非实物,一张百元美钞,生产成本只需几美分,但别国却需拿出价值100美元的商品或服务才能得到它,“空手套白狼”也不过如此。
美元回流机制则是美国在全世界“割韭菜”的第二把刀。通过“开闸放水”、“落闸限流”,大量美元回流,美元实现国际大循环。美国货币政策处于扩张周期时,大量资本流向全球,助推资产价格泡沫,美国获取高额增值收益;美国货币政策进入收缩周期时,资本则回流美国,并将货币贬值、资产价格崩盘的恶果留在他国。
美元霸权横走全球的第三把刀便是制裁等金融武器。美国控制下的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记录着全世界与美元相关的交易,这个结算体系甚至被形容为金融界的GPS。美国借此掌握着金融交易的大量基本信息,这便赋予了美国极大的权力。美国频频将美元霸权用作地缘政治武器,制裁别国、冻结资产、阻碍交易,严重破坏国际秩序,威胁经济金融稳定。
凭着这三把刀,美元霸权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经济基础。它与战争相伴而生,助长美国的狂妄,滋养美国的贪婪。一旦其地位收到威胁,美国更不惜发动战争。
欧元诞生不久后,美国便在欧洲腹地挑起科索沃战争,重挫国际资本对欧元的信心。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及2011年利比亚战争,都是在伊拉克和利比亚表示考虑不在石油贸易中用美元结算之后,被触动奶酪的美国便不惜寻找各种借口发动战争。正如西班牙《起义报》所言,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等国进行军事打击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维护“为其债务提供资金的石油美元体系,以及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货币的统治地位”。
只不过“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冲突伊始,俄罗斯数千亿海外资产遭美西方冻结,美国近日更批准将制裁俄罗斯商人而没收的钱转移到乌克兰。契约精神、社会共识统统荡然无存,美元更是信誉扫地。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前官员、现任瑞信全球短期利率策略主管佐尔坦·波扎尔认为,从美国和欧洲联合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那一刻起,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就已瓦解,美元已经丧失了可信度。他更断言,“我们正在见证布雷顿森林体系Ⅲ的诞生——一种以东方的、以大宗商品为锚的新国际货币秩序”。
此次俄乌冲突中,美元种种“劣迹”更坚定了各国“去美元化”的决心。美国霸权虽在美元滋养下横行全球,但也终将因此遭到反噬。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
监制 | 陈鹏
审核 | 田欣
编辑 | 许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