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2022-06-07
从今天(2022年5月27日)开始,准备重启公众号。
当朋友圈去发。
分几个版块:
第一、每天分享一篇已完成的作品。(提供WORD原版,可直接扫码阅读,开放式版权,可自由修改、发表、出版、制作音频,均可。)
第二、每天的跳绳数据。(目前,风雨无阻,我们有健身群,欢迎加入)
第三、每天的定投数据。(百万利润马上跌没了)
第四、每天的健身数据。(基本风雨无阻)
以后,我的焦点用于学习+写作(作品),目前有两个群。
第一、学习群,每天分享学习笔记+当天的写作内容。(收费群,每月10元)
第二、健身群,我每晚6点到10点都在群里,陪伴大家。
都比较安静,学习群为全天候静音,健身群为工作时间静音,不会打扰到您的正常工作,只给您加分,不给您减分。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小姐姐。(二维码在文章最下面)
好了,开始正文:
第一、文章。《懂懂学历史》第十一章之谢安,门阀政治。
下载/阅读链接:
第二、跳绳。
第三、定投。(静待花开,虚拟账号,非真钱,莫跟投)
第六、懂懂私人微信:2361456
第七、今天文章段落摘抄:
我问,在古代战役中,谋士的作用有多大?
他说,你可以把谋士简单理解为足球队主教练,主教练战略部署以及临时战术调整都很出色,但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都不行,就不可能赢得比赛。战术归战术,战场上要真刀对真枪,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战术都白搭。你就是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喊来,他能带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吗?又不是没请过。
我说,就是仅限于旗鼓相当时才能看出优秀教练的水平。
他说,是的。
我问,可是历史上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他说,在谈李广时,我跟你分享过一个观点,冷兵器时代,或者说肉搏战状态下,战力与人数是呈指数正比的,我们五个人打你们两个人,看似是五比二,其实战力是二十五比四。历史上的以少胜多案例,多是文学家创作出来的。其真相要么是实力相当,要么是人数碾压。
我说,那淝水之战呢?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他说,关于淝水之战的记载主要是《晋书》与《资治通鉴》。《晋书》成书于初唐,距离淝水之战两百多年;《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距离淝水之战六百多年,引用的是《晋书》内容。现在让你凭空去写两百年前的历史,你除了想象还能怎么还原?因此有学者认为,淝水之战压根没发生过,纯粹是编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史学家迈克尔·罗杰斯,他运用后现代的分析方法,对《晋书》中的《苻坚载记》进行了系统的解构,得出的结论就是淝水之战是初唐史家们用隋唐当代事实与想像混合而编成的一个虚构的故事。我倒觉得,说纯粹是编的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对战争内容的描述,肯定大有出入,若真的是八十万大军对八万大军,人数少的一方绝无胜算,你们八十个人去砸场子,对方只有八个人,不打得他们嗷嗷的?!
我问,淝水之战,是胡人准备吞并东晋?
他说,秦始皇给后人打了样本,之后不管是汉人政权还是胡人政权,大家都想搞大统一。五胡十六国不久,有个叫前秦的国家就降服了十六国,基本实现了北方统一,领导人叫苻坚。统一北方后,他肯定想趁热打铁拿下南方。
我问,后来,苻坚为什么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
他说,实际上苻坚比秦始皇还难,秦始皇统一的是黄河流域,这一片原本就是一家人,是华夏民族的基本盘,就算他不出现也早晚会统一的。但是苻坚统一的全是少数民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统一的语言,有点类似大苏联,解体是必然的,这才是根本原因,至于淝水之战,充其量是个引子。
我说,看了史书对淝水之战的描述,感觉苻坚完全是个草包,根本不懂军事。
他说,真是不懂军事的草包,他统一不了十六国。在军事方面,苻坚是真正的实战家,一个久经沙场的老猎手咋可能被一个纸上谈兵的谢安吓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呢?这都是文人杜撰的。只是他有些急了,若是做个百年计划,有可能真的完成南北统一了,而他刚站稳脚就想一统天下,这个太难了,秦始皇都站不稳,他能站稳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