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孑然一身,不为功名,不为利禄,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但却留下了最激荡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富书作者:匣子;主播:李鑫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如果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1979年的中国,你想看什么?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那是一个太遥远或者完全没有记忆的年份。北岛曾在这一年写下:“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起大鼓”的诗句,欣喜于1979年的中国正在崛起和跃进。然而在这一年,枫叶渐黄的北京,秋风和煦的九月,有一位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故土。弥留之际,他不忘嘱托妻子,把所有的积蓄捐献给国家。捧出毕生的800元,他安心地合上了双眼,从此历史把他留在了1979年。他叫周立波,是位乡土作家、编译家,相比如今大火的海派青口创始人、主持人周立波,他似乎没什么名气。但细看他的一生,你会发现,相比名气的虚无,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是值得我们后辈追逐的“星”。
初出茅庐,妙笔生花
十九世纪初,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益阳县的一个小村落,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能读书、有书读,是许多孩子的奢望。周立波很幸运,他的父亲是当地一所私塾的老师,从小就很重视周立波的教育。父亲每每从私塾回来,总要拉上周立波聊上几句,给他讲授古今中外的奇闻轶事,每一次,周立波都听得异常的出神。少年的启蒙,也就从此开启。8岁的时候,周立波也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正式进入私塾就读,16岁考入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这期间他博览群书,亲历了动荡岁月中家乡的变化和乡亲们命运的起伏,已快成年的周立波,对世界和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坚持和看法。
他忧心于同胞们的苦难,因此在校期间常常参与革命活动,然而由于力量微薄,也常常遭到反对势力地驱逐和迫害。那时的他,心中抱负千万,但满腹的话语和呐喊却不知如何释放。20岁时,周立波因为频频为革命者伸张正义,而被反动派盯上。为了逃离迫害,他来到了上海,并考取了江湾劳动大学。人生地不熟的大上海,各种思想碰撞,革命和反革命势头此消彼长,追逐和平,立志救国的周立波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白天,他们活跃于各项活动,但到了夜深人静时,周立波一个人孤单冷清,常常望着明月思念起远方的故乡。实在睡不着的时候,他就伏案桌前,奋笔疾书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也正是那个时候,他写下了第一篇反映学生生活的散文《买菜》,文学创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30年,22岁的周立波与同道友人周扬合作翻译了苏联小说《狗胡同》以及苏联卢卡契论小说的论文,在《北新》半月刊上发表。这些作品都深刻揭露了时代的危机和黑暗,周立波无疑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露自己的救国情怀,同时也想通过文字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有志青年。由于在文学方面展露的才华,周立波经同学介绍,去了神州国光当校队员,接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在多地工人罢工期间,周立波参与了起草罢工宣言,而被抓进监狱。后来,因为国民党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议》后而大赦自行悔罪的犯人,周立波得以有机会出狱,但他拒不认罪,他想通过自己的坚守告诉国人,欺压工农的暴行不是区区几个月减刑就可以掩盖的。服刑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心中因为有世界文学的滋养,周立波并不觉得孤单,出狱后,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左翼联盟,并正式加入共产党,成为了《每周文学》的编辑,还肩负着左联秘密会刊编辑的工作。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升级,周立波参与了郭沫若发起的“文艺界战时服务团”,去街头募捐,为身处水深火热的国家,艰苦奔走。多年辗转的生活,他深谙人民与国家的命运生死相连,长期在一线的创作工作,也让正处壮年的周立波立下誓言,要用文字唤醒国人、用文字抚慰人心、用文字指引同胞走向光明。周立波说到做到,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一鸣惊人,先后创作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著作,让无数国人在风雨摇曳的生活中通过他的作品,看到希望和曙光。投笔从戎,勇上前线1937年9月,战争胶着,为了党内任务,周立波撤离上海,前往华北抗日前线,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从幕后到台前,周立波无比激动,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走访了晋察冀边区,前线的每一个场景都让他震撼不已,他亲眼见到了解放军战士多次冲破敌人的封锁线,为祖国而战,也亲耳听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白天他都及时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晚上点上煤油灯,把白天的片段一个个串联起来,写成日记。在这份经历的引导下,他的救国之心被再次激发出来,甚至萌生出弃笔从戎,做游击队员,参与抗日的想法。这一点,在他写给周扬的信中得到了证实。可是,与朱德的一次会面转变了他的想法,朱德也鼓励他通过文字把前线的战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并给他介绍了当时的抗战形势,周立波得以认清,自己应该在最擅长的“笔杆子”上发挥力量。他开始抛弃杂念,专注写作,还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揭露敌人的丑恶嘴脸,给国人传递信念和力量,先后创作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南下记》等文学作品。自从周立波知道文字在战争时期的精神力量后,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笔耕不止。他在前线写的小报和文章深受战士们的喜爱,疲惫的战时之余,战士们看他的文章吸取能量,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上前线。因为工作做得出色,次年,周立波调任到了周恩来身边工作。并与其他革命同志一起编辑《抗战日报》,并以《抗战日报》记者的身份走访湘西多次,不仅及时传播了党的声音,也对湘西的抗日运动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其作品《湘西行》、《湘西苗民的过去和风俗》积累了素材。随后,周立波被调任到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在此期间,他担任世界名著选读课程的教学工作。他对高尔基,歌德,托尔斯特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生动的分析,他的每堂课都座无虚席,掌声不断。此时的周立波也进入了文学创作的高潮,在参与文学社团“草叶社”期间,他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牛》、《麻雀》、《第一夜》等,每篇作品都饱含着浓厚的革命色彩。1944年,周立波调离鲁迅艺术学院,前往《解放日报》社担任副部长,为了更好的了解工农兵,他又再次亲临前线,传播战地实况,传播党的思想。这算是他真正投笔从戎的经历,两年多的枪林弹雨生活,让他更真实地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地残酷,他忧心人民、忧心国家。立志做钢铁般的文艺战士,一人起草,编写了《解放》小报,在战地传播。他的努力终于看到了短暂的曙光,次年,国共签署了《停战协议》,周立波又再次调任,彼时的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战士”,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无论多么劳累、多么奔波,周立波从未停止过创作,在这短短一年,他又写下了《南下记》等散文集。周立波的这半生,一边为党奔走,一边为国笔耕,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意志和信念,他文思泉涌般的作品,来源于人民,更回馈于人民,每一个文字都刻在时代的记忆里。回归乡土,创作巅峰停战后,周立波调到了松江省委宣传部工作,担任了《松江农民报》的编辑。当时的中国,虽然抗战胜利,但农村中残余封建势力依然不减,周立波还有着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把革命推广到每个角落。东北常年冰天雪地的生活,让他有时间和机会跟当地的农民唠嗑,了解他们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也开始着手第一篇长篇小说的创作。《暴风骤雨》就是以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他描述了土地改革工作队发动贫苦民众斗地主恶霸,最终踏上解放全中国征程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地点、故事都源于他在松江的工作经历,可谓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因为他这份深入农村的创作精神,《暴风骤雨》一经出版,便轰动全国,荣获了斯大林文学奖,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一直被后辈传颂。此后,他又连续创作了另一篇文学巨著《山乡巨变》,他以自己的家乡益阳为背景,深刻刻画了合作运动时期的农民和家乡。翻开小说,浓郁的乡土民情扑面而来,在蜿蜒绵长的湖南方言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眼前展开。这篇小说也得以获得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范”。周立波的一生,可谓围绕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展开,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然而就是这样纯粹而坚定的人,也逃脱不了病痛的磨难。多年的伏案和奔波,让他积劳成疾, 1978年,周立波重病卧床不起。无论大家多么想挽留他,1979年9月25日,他还是在北京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随着作品留下的,还有他平生的稿费和积蓄,他交代妻子要如数捐献给国家。徐志摩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世界,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孑然一身,不为功名,不为利禄,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但却留下了最激荡人心的精神和力量。点个在看,愿生活在和平和阳光下的我们,能铭记先辈们的浴血丹心,也愿如今这盛世,能唯他们所愿。作者简介:匣子,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