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商场试衣间里,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
在河南信阳的一家商场内,一名女子在试衣间里换衣服的时候,刚把外衣脱掉,就突然有两个男孩猛推遮挡帘,还试图往里钻。
被吓了一跳不说,她制止了半天,不仅没能阻止孩子们“调皮”的行为,还与对方家长发生了争执。
对方家长一边责问女子是哪里人,为什么和几岁的孩子计较,一边破口大骂,字眼还特别难听,甚至说这名女子是做特殊职业的。
因为一直被辱骂,这名女子实在气不过,于是拿出手机,准备拍下视频留作证据。
结果对方突然冲过来,抢走了她的手机。

在试衣间换衣服的时候,无论是谁冲进来,试衣服的人都会被吓一跳,哪怕对方是孩子,也会出言制止。
可对方家长不仅没能给与教育和理解,还换来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回应”:
但凡是孩子犯错的事情,几乎无可避免的都能听到一句“你和孩子计较什么”。很多人都会给孩子贴上不懂事、年纪小、无意识的标签,从而忽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教育真相。身为家长,咱们虽然无需将孩子的行为,错误贴上“故意”的标签,但背后反映的问题,也确实需要引起重视。据女子回忆,对面的小孩看起来也不是两三岁的孩童,而是身高能达到家长腰部的大孩子(5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理应要有一定的性别意识和隐私意识了。动手推动他人试衣间的帘子,核心问题并不是对方有没有走光,而是咱们的孩子,需要开始培养“尊重他人的身体和隐私”的意识了。与此同时,也是在警示家长,需要回家加强关于尊重和性别的教育。
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大家的观点都不自主的分为两派:在这个问题上,晨妈认为,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区别对待。对于4岁以前的孩子,年纪较小,没有自理能力,并且也还未到达性别意识萌芽的时期。所以,无论是公共浴室还是前往卫生间,一定是需要父母陪伴的,这一年龄段是可以给予理解的。但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再前往异性厕所、更衣室、浴室,就明显不太合适了。前不久,山东烟台就有一位妈妈,趁着放假,带自己的儿子去温泉酒店泡温泉。因为孩子个子较高(约一米二左右),再加上比较活泼好动,一直在洗浴中心打闹、奔跑。引起了当时30多名女士的不满,纷纷向酒店工作人员投诉。站在母亲的视角来看,自家孩子小、自己带儿子出来不放心、工作人员小题大做。但换个角度来看,对于洗浴中心里30多名光着身子的女士来说,泡澡时旁边有一个陌生男孩,确实会感到尴尬难堪。身为父母,不能只站在自家的角度出发,也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心情。并且,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没有提前做好性教育,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老话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反映出的,就是上面两个事件的本质。打孩子4岁开始,他们就已经逐渐进入“两性朦胧期”了。他们会好奇男女的不同,好奇异性的身体,他们会不自主的想要探索和了解,这就是所谓的性别意识萌发期。而孩子天生对于性别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并不理解男女为什么不一样,更不存有所谓的边界意识。张亮就曾在综艺《新生日记》中,提起了自己育儿观,明确表达了对性别意识的看重。“我现在亲她(女儿)都得亲脑门,或者亲手背,我觉得女孩还是应该从小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让他们通过对性别的正确认知,从而产生界限感,懂得自身保护,也能懂得保护他人。以免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因为越界而不自知,从而受到伤害。
其实,性别意识不仅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也是决定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在孩子性别意识形成前,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通过其他渠道去接触了解。所以,与其等孩子自己从不安全的渠道探索,不如父母们先主动做好三件事:👇1.免异性家长带娃洗澡,不在孩子面前裸露身体;
2.不带孩子前往异性厕所、浴室、更衣室等场所;
3.主动展开性教育,帮助孩子了解男女的不同之处。
别看着三件事说着容易,如果父母没有做到,无论自家使儿子还是女儿,长大后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情景的时候,尤其是当孩子提出一些带有“性别意识”的问题时,咱们也需要给予一些正确的回应。A:男孩和女孩的身体构造是不一样的,妈妈的乳房是女生特有的部位,需要遮挡保护,不能轻易触碰。男孩不能随便摸女孩的乳房,如果有任何人摸了自己的乳房,也要及时制止,并告知父母。A:孩子3岁以后,尽量完成独自入睡的过渡阶段,帮助孩子完善自我意识,更好地发展独立性。这个时候,孩子最好不要再和异性父母同睡了,保留一定的隐私空间。A:和孩子一起洗澡,是帮助他们认识身体构造的最好时期。爸爸&儿子、妈妈&女儿,可以大方地向孩子袒露身体,并告知孩子身体部位的各个名称(尤其是生殖器官)。认识身体器官后,再明确哪些是“私密部位”,是他人不可随意触碰的地方,帮助孩子加深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
“性教育还应包括培养对性问题的真诚尊重,即所谓的纯洁态度。约束你的情绪、想象力和欲望的能力。
性别意识没有建立好的男孩,长大后很难学会尊重女性,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不尊重女性的行为。而性别意识薄弱的女生,也会不懂得自我保护,受到欺负和侵犯时也会容易作出懵懂、隐忍等错误反应。这些危害在孩子幼年时期的表现并不明显,但当孩子长大后再浮现出来,便为时已晚。所以,在正确的时间里,帮助孩子搭建好性别意识的围墙,其实是对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保护。而不是靠一句“我孩子还小”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借口。
看完今天的文章,希望父母们都能增强自身教育意识,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给一个“点赞”和“在看”哦~咱们评论区见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ID:jqfans),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