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军的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因为一组路过市民拍到的照片,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张照片当中一架涂刷着深灰色涂装,机尾喷涂国旗的运-20呼啸而过,但与往日不同的是,其翼下挂的不是细长型的D-30/涡扇-18发动机,而是全新的圆粗酒桶涡扇-20。这也宣告着军迷期待已久的完全体版本运-20,终于带着新发动机开始入列我军了。新发能够给运-20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那自不必多解释,不管是航程,起飞重量还是载重量上那都是很大幅度的。而我军的军迷们长期关心我军战略空运能力上的短板,除了因为涡扇-20没能及时到位,带来的性能不足外,还有就是产量迟迟上不来这么个数量问题了。毕竟相比起美俄各自百余架,乃至数百架的大运规模来,我军这区区三个团左右的规模还是太少了,很多人都关心,新发动机到位之后能不能将产量也多向上提一提。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西飞172厂过去几年一直在扩建厂房提升产能,多个大型建筑已经完工多时,也有不少空着发动机的机体,正停在西飞的露天停机坪上等待着发动机的到位。之前运-20交付速度相对很多人的期待而言比较慢,抛开产能爬坡的因素不谈,一边是空军对于运-20A的性能确实不足够满意,更倾向于等待涡扇-20的成熟再加大列装规模。另一边是D-30KP2发动机咱们要进口,即使是通过逆向来国产化的涡扇-18产能也非常有限,这有限的发动机数量,还得保证轰-6K/J这型海空军轰炸航空兵的重要装备量产使用。在用户等待性能提升,发动机另一个用户又同样是战略空军的重点装备,那西飞的机坪上现在放着的大半打数量的运-20机体,也就很正常了。而涡扇-20一来,这个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性能达到了原定的指标,而且轰-6也用不上这个大涵道比的东西,涡扇-20的产能可以专供。运-20的量产与交付速度,当然会随着涡扇-20版本的列装迎来提升。不过虽然运-20的产能还没有达到最大化,但其依然已经是目前全世界交付列装速度最快,年产量最高的大型运输机了。甚至可以说其产能,已经达到了全世界剩余的全部大型运输机的合计之多。因为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事实,作为我国战略投送能力的直接对比与追赶对象,美俄现在在战略运输机领域,一个已经停产多年失去量产能力,另一个则好不容易重建了量产生产线,产能爬坡却迟迟不能完成。首先是俄军那里,苏联时代伊尔-76的生产线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所以从10年前开始,俄军就积极推进在本土建设伊尔-76的生产线,并专门研制了换新发动机全面升级的伊尔-76MD-90A这一现代化型号。但10年过去了,也一共就交付了19架飞机,直到最近才提升到每年4-5架的生产能力,还不及咱们运-20年产量的一个零头。美军那里问题就更大了,很多人印象中美军似乎有茫茫多的C-17运输机机队,但实际上C-17早在运-20尚未服役的2015年时就已经停产,现在早就连生产线与产线工人都不复存在了。而大型运输机的生产组织相当复杂,供应链涉及的企业与环节相当多,在停产多年之后,其中不少零部件子系统企业都已经转产的传产,歇业的歇业,想要重组生产线完全不可能,所以美国人现在是完全没有大运生产能力的。我们这里不妨提出一个指标,考虑到运-20B实际上,已经能运载包括99A在内的我军几乎全部主战装备,完成4000千米级投送,我们可以以载重总质量与载重总体积,来衡量各国的运输机产能,我国航空工业目前每年能够为全军新增1000吨以上的投送能力,俄国人新增量在300吨左右,欧盟为核心的北约还能另外凑个200吨,我国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年实力增长,已经远远快过了剩余国家的总和。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年运-20的生产交付就会发现,最近几年总体来说虽然目标发动机没能与飞机一起定型,始终困扰着运-20量产的相关工作。但是咱们也得承认,运-20本身的产量还是处在不断的爬坡,一年更比一年交付的快的节奏当中的。16年最早交付现西部战区某团的首批次只有2架,此后到2018年初,我们都还没能见到第10架量产型的运-20。而相比之下,中部战区某团从19年接装运-20,到20年咱们见到该团的第10架运-20,用时甚至不到1年。别忘了,同期西部战区也还在接装新的运-20呢,21年夏天时,大家对着卫星图数出运-20已经服役的,算上西飞机坪上没交付的,终于超过40架了。而等到22年秋生产编号51的运-20,已经带着20241的战术编号去奥地利参加了航展,光是中部战区首个运-20团,3年就接装了超过20架运-20。这些迹象都能显示出,我国运-20的生产速度在一年比一年更快,交付量在一年比一年更高,迅速的向着在前面领跑的美俄两国运输航空兵,大幅追近。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