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在孩子的语言战争中,无论是攻击的一方还是被攻击的一方,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阻止孩子之间的语言暴力,是帮助孩子走上品行正轨的重要的一环。
远远的,我就看她跟三五个女孩子一起叽叽喳喳地聊着往外走。三年级后,比之以往非常明显的,孩子们开始有点小团体了。出了校门,临分别,一个女孩子从书包里拿出一包零食,分给了周围人一人一个,唯独没分给离她最近的那个女孩。带零食的孩子说“你不会自己买吗?你怎么那么馋,张嘴给别人要你怎么好意思的”。要零食的那孩子,肉眼可见的笑容消失,低下了头,踢着脚边的石子。《女孩们的地下战争》那本书里,好多可怕的画面突然蹦出来,女孩们的战争,可能没有男孩子们那么显性,但是细思极恐。越是隐秘、越是看似都是小事,杀伤力越强,就像温水煮青蛙,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被暴力”了。说实话,比起女儿的成绩,我更重视的是她的社交健康。有一种社交中的隐秘暴力,没有欺凌那么张扬明显,没有动手那么残酷血腥。你说那个没被分到零食的孩子,真是就是特别馋那口吃的吗?她张嘴要的,其实是一种群体认同,每个人你都给了,怎么偏偏绕开我呢?结果她不但没被争取到认同,还遭到了无情的羞辱和耻笑。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老师、家长都意识不到,语言也是一种暴力。很多孩子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哪怕是被欺负的那一方,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身处一场“暴力”。“别人要是打你一拳你觉得疼吗?”
“当然疼啊,我又不是钢铁侠。”
“你看,如果别人对你说一些不好的话,就像是在你心上打了一拳,虽然表面上没有受伤,但是心里也会感觉不舒服、难过。对不对?”
“这也是一种‘暴力’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人身攻击你”、“说你坏话”、“起羞辱外号”、“煽动别人孤立你。”
比起拳打脚踢这种实打实的暴力,语言暴力这种“软暴力”往往更为隐形。如果我们都不加重视,总是一带而过地敷衍过去,那被暴力孩子可能永远也不认为,别人是在伤害她,又谈何反击和自洽?他甚至会成为受害者,被欺凌孤立,永远带着阴影生活。而暴力别人的孩子,也会毫无心理负担,甚至成为毫不负责的“键盘侠”。想想前段时间的热搜,先是红头发女孩因为网暴去世,后是女中学生因百日誓师发言时的表情被喷。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真的有必要提前预知风险,帮孩子绕过这个“坑”。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面对语言暴力,被施暴者多数选择沉默。我见过有些家长,在处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总会劝孩子“大度”,让孩子别在意。“只是一个外号,干嘛那么在意?”
“不就说了你几句,人家已经跟你道歉了,快说‘没关系’。”
就开篇那“要零食的事儿”,要回家跟父母说,父母铁定回答“他们吃得啥?干嘛非要人家的?妈这就给你买一筐!”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报道,韩国35.3%(13889名)的学生向外界表示自己受到语言暴力,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正是因为老师、家长的不以为意,让孩子越发觉得,因为几句话的事儿就向家长、老师“告状”,是不是太“斤斤计较”、“没事找事儿”了?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我被人攻击了也没事儿,我心里难过也没关系,我的感受不重要。并不是非要演变成所谓的“流血事件”,才能被叫做暴力。很多孩子都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试图通过辩解,说服对方,证明我不是你嘴里的样子:你说我丑,我不丑,我好看着呢!
你说我胖,那我瘦下来给你看!
你说我眼睛小,我去拉个双眼皮!
别傻了,当一个人选择攻击你的时候,他想获得的只是攻击的快感,想看的只是你挣扎的乐趣,他才不在乎真相呢!所以,如果对方的本意就是攻击,那就永远不要解释,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你管别人说什么呢?你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跟不值得人浪费精力。”
因为她很快会发现,自己的隐忍退让,换来的必然是得寸进尺。你忍一次,就会有下次,最后全班都来捏你这个软柿子。千万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恶,学校就是小江湖,并且这些江湖成员还十分“初级”,没学会成年人的理性和克制,它们遵循的只是最基础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前几天给女儿读BBC神作纪录片《王朝》的同名绘本。所以,我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感到别人对你使用语言暴力,让你感到不舒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就要反击!她说你的缺点,你也可以一直输出她的缺点啊,重点带上“我们”,我们都觉得你......大家都认为你......我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塑造出一种你背后一群人的气势!教孩子反击的意义,不是一定要赢,甚至嘴架输了也没关系。重点是,让对方知道你不是软柿子、有点不好惹、有点难缠。上一条是正面应战,有些孩子没有这样的攻击性,或者不屑去浪费这样的精力,还可以曲线救国。碰见那种把语言伤害人当乐子,你越当回事他就越兴奋的,真认真你就输了。一位研究语言暴力的心理学家说过:“你越是愤怒,对方就觉得越有趣。”所以,取胜的方法就是,不要变得沮丧,那么霸凌者就输掉了。(以上两种方法建议提前在家练习,确保孩子一遇到语言暴力的情况就能脱口而出)以上是受害者心理,我们也不能放任孩子,无意中成为加害者!哪怕对方的一些行为让你不喜欢,我们也不该上来就用攻击、欺凌性、不尊重的语言来表达。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过一个“非暴力沟通”的概念:意思就是我们在一句话说出口之前,一定要清楚这是观察到的事实,还是带自己主观感情的评价。假如你刚收拾书桌,妹妹又把你桌子上的东西搞得乱七八糟,你很烦对吧,那应该怎么跟他说呢?
A:“你真讨厌,又把桌子弄的这么乱。”(这是带有个人情绪的观点)
B:“你把桌子弄乱了,你一会儿自己收拾好哦。”(这是观察到的事实)
“那我觉得应该选B。”女儿说。
其实,当你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摆在孩子面前时,她自己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利弊。哪种可能会伤害别人,引发更多的冲突;哪种能让问题更好地解决。因为家里两个孩子,每一个我都不希望受到伤害,所以,经常刻意引导孩子去做这种「选择练习」。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家娃没办法一下子做到“不带个人情绪的表达”,不如先试试像我这样,提供选择题。来源:CC爸妈(ID:cc-bama),“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著有《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
我们的视频号每天都有导师分享一个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记得关注视频号,欢迎关注和点赞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