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以功能丰富著称,但一定程度也为此所困的产品,突然可以清新到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机会在互联网产品的历史上可能都没有几次。在阿里云的语言大模型通义千问上线邀测后10天,4月18日,钉钉总裁叶军在钉钉峰会上现场展示了大模型加持后钉钉的样貌。一切由一个斜杠“/”激发:在线会议里,用“/”可以生成智能会议纪要,并提炼摘要、待办;海量群聊消息时,用“/”可以整理群聊关键信息、形成摘要;用“/”还可以自然语言或拍照生成应用,并直接发送到群聊内使用。这些功能过去需要用户从不同的稍显复杂的入口进入,有的则需要特定的开发技能。但今天它们都归于一个斜杠之后。而且,这些演示并非概念demo,它们全部是钉钉真实研发环境里的功能的实时演示。叶军将它形容为智能化魔法世界里的魔棒。盯着看久了,你可能真的会忘了这还是那个复杂的钉钉,它多样的功能供给被收集到了简洁操作背后。自从ChatGPT的横空出世,基于自然的人机对话的形态来完成高复杂度的推理、生成、协同等工作,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阿里云推出的大模型通义千问,同样展示出强大的生成创作、摘要提取甚至应用开发的能力,这些技术进步,真正让一款服务复杂客户的产品有了“少就是多”的可能。而从当天叶军的分享中也能感受到,钉钉并没有只把它当作改变产品样貌的工具。大模型带来的是人类生产力提升的巨大机会,而钉钉作为一个智能化的平台,一直在做的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工作。“用大模型重做一遍钉钉,我们的决心是非常大的。”在峰会前的一次对话中,叶军对我说。“钉钉今天展示的只是第一步。万事具备的钉钉,迎来了大模型
如此快速拥抱一个席卷一切的新技术(至少在如此广泛的应用普及速度上,它依然是新的),有时也让人心生疑虑:它会不会反而变成那个打乱既有战略的不安定因素,从而触动此前来之不易的积累的根基。“总体来说,我觉得战略的节奏倒没有被太多的打断。”叶军对我说。而且,他的核心团队达成共识的速度也很快,从战略到落地,再到原本就整体规划中的节奏,“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原来叫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开发平台,现在我们前面加了个定语——智能。做智能的协同办公平台和智能的应用开发平台。”钉钉此次展示的功能也都是从这样的定位中延伸出来。而这些功能快速进入真实环境的背后,是多部门的合作研发和产品能力的快速迭代。“我们一开始就是要选择最高频的场景。而这其实也很难。”叶军对我说。“你看ChatGPT的核心场景就是Chat,而我们肯定区别于它,因为我们不是只是聊天,我们是工作。所以我们和达摩院的同学基本上每周都会开会一起聊这个可能的场景在哪里,痛点在哪里。”多团队密集沟通,快速的脑暴,迅速做出demo,但效果一开始并没有让叶军感到满意。“我们比较担心它有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过程中就是不停的碰,我们说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不过,随着模型的不停迭代,他发现,这些功能前两天还不行,过两天马上升级上去了。“几次碰撞下来就发现,只要我们的场景找得准,后面给它点时间,结果会越来越好。”他说。“这个过程非常快,基本上一两天我们就能把一个想法摸一遍。”这是一个基于大模型调优小模型的过程,钉钉需要把这个产品本身积累的各种业务场景、人事、财务、报销、行政、生产制造等这些模板都交给大模型去学习。其中最惊艳的拍图生成应用功能,钉钉给模型学习了此前积累的低代码能力,让它有了更智能的功能。“我们想生成一个用餐的统计。除了能将手绘的图片直接变成统计表单以外,大模型还会推荐几个新的字段。这跟微软的CoPilot很不一样,技术上的这个难度也比较大,需要一个多轮学习的过程,光这一个场景前后就用了两个多月。”这些技术攻坚,并非只是从钉钉自己的产品角度做出的决定。对于钉钉建立起来的国内最大的协同生态来说,叶军认为,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也是在既定路线上加速。对于生态来说,这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新的强大的武器。“原来的生态我们只是给他通用的API,通用的基础组件权限,账号这个连接器,现在又给了他个AI的能力,所以生态是很开心的。”他对我说。“有各种各样的客户每天都在问我,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他说。以往钉钉的新功能需要主动找客户试用,而这一次,客户纷纷要求自己“必须第一个试用”。在阿里云的峰会上,对大模型带来的改变,阿里巴巴再次强调了MaaS(模型即服务)的概念和模式。叶军认为,钉钉一直强调的PaaS First战略,正是其中演化过程的一部分。“智能化首先会增加我们的PaaS的厚度,我们会增加一个AI PaaS,它比API输入输出更加智能。以后SaaS会更加碎片化,直到分解成为一个个小模型。而现阶段当MaaS不够成熟的时候,通过AI PaaS,我们给上面的SaaS提供服务,通过AI PaaS来自己把它局部功能进行模块化模型化。”从生态到客户再到战略连贯性,一个万事俱备的钉钉,终于等来了大模型。用大模型重造自己
叶军最近几个月也一直在体验和研究大模型产品,他付费了多款最热门的产品,不停地和核心团队讨论,听客户和生态不断提出的需求和反馈。前几天,在出差飞机上他还在和朋友聊大模型,其中的一个对话成了让他最近印象深刻的比喻。“我朋友做了一个形容。”他对我说。“当我们觉得一个事情变革了人类社会的时候,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变革的。比如电梯是一个变革。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来从这里走到那里要爬楼梯,突然有一天出现了电梯,你不觉得你的习惯改变了,你还是上去了,且没有什么难度,没什么特别需要学习的东西,顺其自然。”这种顺其自然的感觉已经先发生在科技行业共识确立的过程里:似乎所有人都开始用技术革命来定义大模型带来的改变。但共识来的太快,总是让人好奇——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往往是后来的人们定义的,但这一次似乎所有人都提前给自己定义了一场革命。当我向叶军抛出这个问题时,他认为,这背后首先是因为互联网——“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这么快被传播”;而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这次的技术革命不是突然来临的,它其实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的一部分,是铺垫许久后最剧烈的那部分。“因为前面有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了,大模型让这个渗透的速度加快,它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层智能化。以前的几次工业革命并没有通用层面上的覆盖,现在相当于汽油已到处都是了,就差一个火苗。”这样拉长看待大模型的意义,也让竞争从模型的具体功能上脱离出来。叶军认为,最终参数足够大,足够深入调优后,并不存在谁做不了的问题。“我认为同行目前在共识层面来讲,就是能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这个是有点卷的。但核心竞争力我觉得不在这个地方。”他认为,真正的竞争,还是对智能化这个机会的把握程度。钉钉从移动化的范式变化中成长,抓住了移动化的机会。叶军表示。智能化是下一个颠覆的机会,钉钉要用重造自己的方式抓住它。“钉钉6.0时代已经是留给这个时代的一个作品,我们用了两年让低代码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东西。现在凡是采购钉钉这个产品,一定会同时采购低代码,现在它已经变成一定程度上的控标项。”叶军说。而7.0时代钉钉的目标就是变成一个全面智能化的产品。这需要全面改造,叶军认为它分两步走。“我理解重做一遍这件事,首先是交互。目前所有的交互都是过于工程化的,重做一遍首先在工程化这个界面上要全部转换成自然的方式。不要告诉你你进电梯了,应该是你感觉啥都没进。”他说。“其次,原来我们的模型是靠人的脑子理解然后建模。今天要学会让计算机自动理解然后建模。也就是先交互变革,后模型理解能力升级,到这一步,我认为是重做完成了。”这个改造的实现过程是“审慎推进”的,但同时他也有了一个很有野心的日程表——一年内一定要完成产品的全面布局和生态接入,三个月内至少能看到一个场景的功能的上线。任何一种被定义为“革命”级别的技术,它的普及过程往往不会是均衡的。谁能做执牛耳者,与背后一系列技术积累相关,也与关键的变量相关。而对于大模型来说,它深入民间需要的是应用化,而应用化背后是数字化技术的一系列积累,是与自然交互场景最天然的接近,现在,钉钉都站在了前沿。“AI时代也需要有配得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工具。”叶军说。在大模型改造生产力这事上,钉钉要给各位打个样了。
2023年#品玩x声网RTE Plus城市系列沙龙#成都站
探讨实时音视频互动在泛娱乐社交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
时间:2023年4月20日 13:30-17:30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参会,到场签到即可领取限量精美伴手礼
· 发送关键词 转载、合作、招聘 到品玩微信公众号,获得相应信息。· 您亦可在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百家号上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