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冲上豆瓣9.5,这良心国产快给我火出圈
之前有条热搜,看得鱼叔胆战心惊——
中国泛抑郁人数超9500万。
这个数字是在2019年公布的。
而疫情三年,数量只增不减。
很多人都知道,人在经历重大创伤之后,进行心理辅助十分有必要。
去年东航坠机事件一发生,就立马有一组心理专家前往事发地,对遇难者家属进行疏导。
但,心理疏导不只局限于具体的事故受害者。
就像过去三年的疫情,即便大多数人幸运地挺了过来,但心理方面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最近,一档高分节目,就探讨了疫情之后大众心理的相关话题。
一针见血的观点,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十三邀》第七季
《十三邀》这档节目,鱼叔说过很多次。
过去许多期的内容,都曾引发了网络热议。
最新的第七季已经开播数周,口碑依然很高,豆瓣评分9.5。
其中的一期,让鱼叔尤为感慨。
采访嘉宾,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如此重量级的嘉宾,与许知远见面的时间点也很特殊:
疫情之后,清华大学第一堂线下课程。
再次走入真实的校园,就好像一种特殊的仪式,拉开了彭凯平与许知远的对话。
清华大学封闭了三年之后,第一次学生在线下上课,有什么感觉呢?
我觉得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就是人其实还真的不是封闭的生物。
人是一个行动的、开放的自然生物。
他一定要跟人在一起,要跟社会在一起。
三年的疫情,最大程度上地扭转了学生上课方式。
师生双方,难以共处同一个实体空间。
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屏幕上一个一个小格子,建立在网络的虚拟教学空间。
在疫情期间,彭凯平做过两次大型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他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整个社会的情绪下降。
尤其是在去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彭凯平发现:
学生们的心理受到的伤害,更加明显。
学习没动力,生命无意义感,然后对这个社交丧失了能力。
这样的生活,又何止是学生呢?
这三年来,由于各种限制与恐慌,人们将自己的生活投入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与现实中存在的高高围墙不同,网络的无边界性让大家可以快速、安全的进行交流与信息获取。
但要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存在利弊共行的性质。
生活走向的失控,让不少人产生挫败感与不确定感。
就像钱理群曾经在节目中说的那样:
我们正在处于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的时代。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情绪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奏,也有了剧变。
可能这种情绪变得越来越(明显)。
好像让好多人感到非常无力。
等于互联网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舆论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产生并不是一时突然出现的。
网络技术发展这么多年,人们的生活已经无法与其分隔开来。
疫情就像一个催化剂,将人们的社会关系以最剧烈的速度向虚拟化转变。
正如彭凯平所言:
社交媒体,网络世界的一些工具的特性,现在开始变成我们的生活特性。
这种转变,对人们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首先就是人际的疏离。
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迅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们建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欲望与渴望,在网络世界中也可以迅速获得。
就像电影《她》中,男主奥西多与人工智能的感情关系。
这种被称作「即刻的满足」在疫情期间尤为迷人。
但实际上,这完全影响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的特性。
甚至在我们走出疫情之后,这种影响一直存续。
在前段时间热度不低的《网络迷踪2》中,投身于社交媒体中的女主角,不断地重新认识母亲,就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则是极端的自信。
这种心理的形成与上面一点有着紧密联系。
封闭带来一种盲目的自信。
永远认为自己没错,从而丧失自己的谦卑。
微博上关于某一话题的撕扯与骂战就最直白的例子。
人们很难产生共识,越来越难以对话、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走入断裂的状态。
然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不能全然归结于网络对于我们生活的侵蚀。
这也与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有关。
可以说,这是人们选择回应创伤的一种方式。
疫情带来的创伤,与其他创伤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生理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痛苦,这两者在任何自然灾害、战争危机、恐怖袭击,甚至是抢劫、强暴等这种加之个体的创伤中,都是「公平」出现的,无所谓大与小,轻与重。
面对创伤的反应,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
虚拟世界的慰藉,在许多人眼中就是一种「网络止痛药」。
在陈凯平谈到人们面对创伤的表现时,他提到了两种情况。
首先是遗忘。
在经历巨大痛苦之后,有人会主动选择遗忘、抹去这段记忆。
人是选择性记忆的。
这个记忆它就受到个人心理的影响。
就像《禁闭岛》中的男主角泰迪。
在接连经历了战争之痛,妻子杀子之伤,以及自己枪杀妻子的极端经历后,他忘记了一切。
即便是在恢复记忆后,他依旧选择通过「非自然方法」消除这段记忆。
因为不存在,就不痛苦。
其次是与遗忘完全相反的,反思。
有一部分人认为不应遗忘。
反思的那个小群体,把过去的事情,再用理性的方式、全局的方式、比较的方式、逻辑的方式再过一遍。
电影《巴黎记忆》的女主角就是这样。
她在一个普通的夜晚经历了恐怖袭击。
因为受到冲击,她丧失事发当晚的记忆。
家人、朋友都认为这不乏是一件好事,但她坚持要找回这些失落的片段,并希望能够复盘当晚的前后细节。
在女主看来,如果不去直面这个创伤,不去超越这个痛苦,她的人生将不再会有幸福这件事情。
还有新海诚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后所创作的「灾难三部曲」。
都是通过主人公积极面对痛苦的过程,来展示创伤后的心理建设问题。
除了彭凯平所言的这两种反应,其实还存在一种更为常见的应对创伤的状态:
颓废与崩溃。
前者是完全被痛苦打败,生活从此走向自毁。
2009年,由托比•马奎尔、杰克•吉伦哈尔与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兄弟》就全面展现了创伤是如何摧毁一个人的。
后者的样态则在去年大火的《她和她的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林晨曦愈发严重的「解离」状况,就是她灵魂破碎、精神崩溃后的应激反应,更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不论出现以上哪种反应,人们默认的是:
所有的痛苦情绪与应对机制都是来自「创伤」本身。
与此同时,很多人更会将这些创伤带来的痛苦扩大化与自我化。
疫情创伤就是这样:
我们有时候把整个的 ,比如社会的、集体的、甚至是制度上的困境,都最后变成一个自我化挺大的伤害。
「原生家庭的创伤」就是典型代表。
所有的困境、艰难、痛苦都可以归结于这种创伤。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痛苦的延续,使得人们很难走出这样的困境。
但是,如果说这种所谓的创伤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呢?
痛苦是不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呢?
在那本火遍全球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开篇就打出了一个挑战常识的理念: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这一理论的来源是奥地利精神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在他看来,所谓的精神创伤只是一种借口。
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的「人生谎言」。
这一理论乍听之下十分的「反人类」,就好像对着经历过911恐怖袭击或汶川地震的人说:
你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然而,阿德勒否认的并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在强调个人努力在其中的重要性: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亦如书中所写: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她和她的她》中的林晨曦,最终放下创伤,穿越黑暗。
正是因为她重新有了勇气,将曾经不堪的经历抛在了过去,直面现在的生活。
这些话听起来,很像是在给大家灌鸡汤。
或是在试图忽视现实的问题。
其实都不是。
鱼叔也和许多人一样,虽然还不太明白心理学的对错,但也确实在认真地思考一件事:
比起一味地归咎过去,我更想弄清楚自己的未来。
正如《十三邀》这一期的主题:
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
「心理学」在中国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冷门的学科。
尤其是个体的心理问题。
截至2020年底,我们国家仅有4万名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中仅有2.9名。
这个数字与英国、美国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甚至与中国香港也有着一定的差距。
彭凯平在节目中,引用了一名西方学者迈克尔•邦德的说法:
中国的心理学,其实永远是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一辈子的问题是:
如何在社会适应、社会成长、社会成功。
之所以如此,与中国的文化特点与社会结构脱不了干系。
我们深刻意识到大形势、大局势、大环境的影响,永远超过个人。
所以甭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是时代的产物。
这种心理在以前更加明显。
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国心理学界的大拿,彭凯平接触心理学只是一场意外。
当初考大学选专业时,他原本想要研究地震,选择了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
但因为调剂问题,误打误撞进入了北大心理学系。
彭凯平的中学老师听到这一消息差点哭了出来:
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前途被摧毁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心理学是边缘化的学科。
上学的时候,我们对面就是心理学系的学生。
我就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的,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就连彭凯平当时上大学时的专业老师都说:
你们学心理学早了二十年。
当时的中国人还在为温饱而奋斗,心理学只是一个调味品。
可是,疫情之后,心理问题愈发受到了关注。
2022年的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
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有心理问题,近7成选择心理服务。
彭凯平也说,自己有关心理学的书在疫情期间更加畅销。
当然,这也与彭凯平所研究的方向有很大的关联:
积极心理学。
何谓积极心理学?
一种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的学科。
我讲的积极心理学,对很多人在这个黑暗中挣扎,冰河中间徘徊,有一种希望感,有一种力量感。
钱理群曾说过:
疫情,是中国百年来的一个历史巨变,同时也是百年来未有的历史危机。
它给人带来的最大恐惧与不安,就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于是人们开始陷入到一种名为「意义危机」的困境中。
人找不着目标,找不到人生意义在哪里,开始无所适从。
于是人们开始渴求有什么能为自己的人生下定义。
就像这两年大火的16种人格测试,又称MBTI。
人们通过具体的文字意义与分类,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与处事依据。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和「心理创伤」相似的借口。
就像现在很多人将自己的不幸全部推给社会问题,结构问题。
诚然,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但,就算它们都存在,都很难改变,我们也应该拥有选择的勇气。
鱼叔犹记得,电影《比海更深》中有一段父亲与儿子关于棒球梦想的对话:
爸爸还没能实现梦想。
但是,是否实现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是否有勇气追逐梦想。
这与处在社会巨变中的我们一样。
灾难、疫情、侵害...所带来的创伤与心理迷茫,是身为个人的我们无法修正的事实。
但这些并不是重点。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从社会中找到,自我的心理认知与肯定更加重要。
这不仅体现在个人意义的确定,也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小的影响。
节目最后,彭凯平与许知远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
两人走到四座铜像前,他们分别是:
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与梁启超。
四位可以称作为中国心理学的奠基者:
赵元任教授语言心理学,梁启超教授佛学心理学。
王国维教授教育心理学,也是他最早翻译了「心理学」这个词。
而另一位当时的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更是曾在德国师从世界心理奠基人冯特。
一百年前的中国,恰是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坚信,改变社会要从改变人心开始。
一百年后的中国,仿佛又站在了一个新的时代节点。
刚刚劫后重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直视自己的内心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