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征召的纳粹科学家数量两倍于美国,为何成果少得多?
二战结束时,美国曾制定著名的“回形针”计划,以征召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被认为是战后美国军事科技腾飞的关键原因。
一直以来普遍认为,美国征召的纳粹科学家的数量和成果都大大超过了苏联,但部分历史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美国国防和外交学者亚历克斯·霍林斯撰文指出,美国曾经因为大量招募纳粹科学家备受争议,此举被认为是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军事能力”,但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唯一这么干的国家。相比之下,苏联征召的纳粹科学家数量更多。
据大致统计,美国在二战结束时曾经征募了大约1600多名纳粹科学家。美国几个备受瞩目的科研项目,前纳粹科学家都参与其中,甚至身居高位。
例如,库尔特·H·德布斯,原V-2火箭科学家,后来成为了美国宇航局局长,1962年坐在了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之间,参加卡纳维拉尔角火箭试验的报告会。
还有著名的沃纳·冯·布劳恩,曾经研制世界第一枚实战用弹道导弹V-2,后来成为美国宇航局新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主任,并担任“土星五号”火箭的首席设计师,该火箭最终将在1969年将美国人带上月球,从而赢得冷战的关键太空竞赛。然而,冯·布劳恩却是名副其实的纳粹党徒。
此外还有沃尔特·多恩伯格和克拉夫特·埃里克,战后被美国贝尔飞机公司招募,开发了X-20实验飞机。这架火箭动力的外大气层飞机旨在为美国提供高超音速轰炸机的验证。
英国也有类似计划,称为“外科医生行动”,但规模要小得多,只有大约100名纳粹科学家在英国研发机构工作。相比之下,苏联的“奥索阿维亚基姆”行动规模和范围却大得多。据不完全统计,战后苏联征召的纳粹科学家至少有2500-3000人。
美国学者声称,苏联人的征召往往是“在枪口下”进行的。亚历克斯·霍林斯声称,1946年10月22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估计有6500名纳粹专家和其他人员在“苏联军队的押解下”被装上92列货运列车,转移到了苏联境内。其中数百人被送到距离莫斯科大约300英里的塞利格湖一个岛屿上,专门从事核物理和弹道导弹相关的工作。
据称,这些德国专家在那里至少待了五年,最终被释放。因为苏联军备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曾报告说,这些德国人的“监禁状态”损害了他们对苏联导弹事业的价值。“由于长期与现代科学和技术隔绝,德国专家的工作变得不那么有效。”乌斯季诺夫报告称。
亚历克斯·霍林斯认为,这是纳粹科学家在苏联很少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关键原因之一。
以“突击步枪之父”雨果·施迈瑟为例,他是德国著名的枪械工程师,他研发的StG 44是世界第一种真正的突击步枪。但是雨果·施迈瑟在苏联工作期间,没有任何像样的成果。
西方曾认为,AK-47是在德国人雨果·施迈瑟的指导下研制的,但事实上卡拉什尼科夫在1946年就已经完成了AK-47的设计,并在当年通过了严苛的官方测试,而雨果·施迈瑟当时还没进入苏联。
另外,苏联还征召了埃里希·阿佩尔和赫尔穆特·格勒特鲁普,两位火箭工程师都曾在纳粹政权下与冯·布劳恩合作过。两人很可能在苏联P-1、P-2弹道导弹研制上出过力,但与冯·布劳恩等美国招募的德国专家相比,成绩要差得多。而且阿佩尔和格勒特鲁普几年后就回到了东德,前者成为了一名东德高级官员,格勒特鲁普则逃到了西德,后来发明了最早的智能卡(或带有微芯片的身份证)。
亚历克斯·霍林斯认为,上述历史现象证明,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可能曾经领先于盟军的科学家,但他们不是超人,不可能领先几十年,更不可能预知几十年后的科研内容。
这些前纳粹科学家在战后几十年的成功、失败和停滞不前的各种例子,都证明了一个事实:“科技领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纳粹德国的“科技领先”只是领先别人几年,而且需要科学人才与大量资金、资源的结合,才能不断推动研究的进步。
美国和苏联对待纳粹人才的态度,也决定了双方的最终成果:美国直接给予高官厚禄,冯·布劳恩等人最终变成了“美国人的一员”,而且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和资源,而苏联方面却只当雨果·施迈瑟等人是战俘,各方面都进行大量限制。
纳粹德国专家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积极性、学术交流、自身进步以及获得资金、资源都存在巨大差异,这才是苏联收获的成果远不如美国的关键原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