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屡被诺奖忽略,她才是最先用实验观测到量子纠缠的科学家

屡被诺奖忽略,她才是最先用实验观测到量子纠缠的科学家

科学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为量子纠缠提供实验证据的三位物理学家,但颁奖仪式并未提及历史上首次观察到光子纠缠现象的吴健雄-萨克诺夫实验,这并不是吴健雄第一次被忽视。1957年她用实验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但同年颁布的诺奖也没有她的姓名。纵观“消失”的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一直被反复提及,因为她非凡的工作总会跨越时间显示她的重要性。

在这篇节选自《环球科学》5月新刊的文章中,米歇尔·弗兰克将带着我们了解一位屡被诺奖忽视的女性科学家:吴健雄。


《环球科学》5月新刊销售中


撰文|米歇尔·弗兰克(Michelle Frank)
翻译|杨晓菲

194911月,吴健雄和她的研究生欧文·萨克诺夫(Irving Shaknov)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平大楼的地下室内开展了光子测量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借助回旋加速器来产生反物质(正电子)。整个实验设备重达数吨,体积极为庞大。


回旋加速器可以将粒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在地下实验室中,吴健雄和萨克诺夫用加速的氘核轰击铜箔来产生不稳定核铜-64。-64可发生β+衰变产生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因此可以作为正电子源。电子和正电子碰撞后会快速湮灭,产生一对运动方向相反的γ(伽马)光子。其实,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在几年前就曾预测,物质和反物质湮灭时发射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两个光子,它们的极化方向是相互正交的。而吴健雄和萨克诺夫当时就是在为惠勒提出的“对理论”寻找关键性实验证据。


在实验中,吴健雄和萨克诺夫将铜-64核素装入一个8毫米长的微腔内,然后用两套由光电倍增管、蒽晶体闪烁体(利用核辐射使闪烁体原子电离激发后产生的闪烁光子来探测电离辐射,可用于探测β粒子)组成的探测器系统,测量正负电子湮灭后在实验装置两端发射的γ光子


最终,他们得到的数据量相比此前几个实验团队要多得多,而他们观察到的结果也十分令人信服。实验表明,正反物质湮灭发射的光子对的极化方向始终成一定的角度,似乎它们以某种方式关联在一起,即使相隔较远的距离也是如此。这一实验最终验证了惠勒的“对理论”。1950年元旦,吴健雄和萨克诺夫将他们的实验结果以一页篇幅的快报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上。这篇文章后来也被认为是首次观测到量子纠缠现象的实验证据。纠缠是指一对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总是彼此关联的。这种现象如此诡异,以至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始终都认为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不完备性的体现。


1978年,物理学家吴健雄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以及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利用纠缠光子实验证伪了贝尔不等式,开创了量子信息学。通过分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实验,他们为量子纠缠现象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实验证据。在逐一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后,他们最终证明量子纠缠是目前唯一可能正确的解释。尽管吴健雄1949年的实验并没有试图去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但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在她的实验中,人们第一次观察到了纠缠的光子对。然而,2022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并没有提及1997年逝世的吴健雄。而这当然也不是她的工作第一次被忽视。



求学之路


1912年,吴健雄出生在中国长江流域的一个小镇上。她的父亲吴仲裔是一位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革命家,提倡男女平等。1912年春天,吴仲裔举办了一个聚会来庆祝爱女的诞生,并宣布要创办当地第一所女子小学。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名字都偏向柔美、清雅或芬芳等意象,吴仲裔却为他的女儿取名健雄

吴健雄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湍流中长大。1936年,24岁的吴健雄登上了开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胡佛总统号轮船,准备前往海外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这之后,她将在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 Segrè)、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Lawrence)和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等物理学家的指导下继续学习。


吴健雄很快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下文简称为伯克利)一位优秀的学生。她博士论文工作的一部分是关于铀核的裂变。由于她研究的内容在当时高度敏感,这项工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被解密。然而,即便当时她已经有重要的研究成果,毕业后仍旧很难找到工作。两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导师的课题组里做博士后研究员。事实上,当时全美国排名前 20的研究型大学中,没有一所大学的物理系有女性教职工。


性别偏见并不是吴健雄学术生涯中唯一的障碍。在她来到美国一年后,二战愈演愈烈,中美之间的联络中断,美国西海岸地区针对亚洲移民的种族歧视也随之加剧。1940年,伯克利分校的代理审计长就写信通知吴健雄的导师:“对吴健雄的聘任只能是临时性的。”不到一年之后,他再次写信通知吴健雄的导师:“根据最新规定,吴女士已经不再具有被聘用的资格,应该立即将她解雇。”1942年,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他离开伯克利时带走了他的许多学生。尽管吴健雄的工作已备受赞誉,却没有受到邀请。


后来,吴健雄移居到美国东海岸,在美国史密斯学院获得了教职。第二年,她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第一位女性教师。不久后,她加入了曼哈顿计划,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低调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被掩埋的工作


量子纠缠提供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概念:一旦某些粒子或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就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实验也表明,在纠缠粒子对中的任意一个粒子被观测之前,它们似乎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状态。而在被观测的一瞬间,这对纠缠的粒子就会彼此同步——即使彼此已经远隔星河。这就是“最遥远的星际之恋”,但似乎很难直观地理解。


1935年,爱因斯坦、鲍里斯·波多尔斯基(Boris Podolsky)和纳森·罗森(Nathan Rosen)试图通过指出量子力学违背直觉,从而找出量子力学理论的漏洞,这就是著名的EPR佯谬(以三位物理学家姓氏首字母命名),其矛头直指量子纠缠。


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Bohm)和爱因斯坦有同样的想法,他也认为量子纠缠的本质不该如此诡异,这种现象可能与所谓的“隐变量”有关,物理学家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来寻找隐变量。1957年,玻姆和他的研究生亚基尔·阿哈罗诺夫(Yakir Aharonov)提出了结合EPR佯谬和纠缠光子对的研究来寻找隐变量的实验方法。玻姆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应该知道,已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间接地验证了这个理论。”巴西费拉德桑塔纳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史教授印第安纳拉·席尔瓦(Indianara Silva)说,这个实验正是指1949年的吴健雄-萨克诺夫实验。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席尔瓦非常关注一些女性科学家被忽视的故事。她找到了其他物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发表的一系列出版物。根据这些文献资料记载,他们都认为1949年吴健雄的实验观测到了纠缠光子对。席尔瓦追踪的科学家跨越了几十年——从1957年的玻姆到20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的蔡林格。后者在1999年写道:“吴健雄和萨克诺夫的实验(1950年)证明了空间分离的粒子之间存在纠缠。”


席尔瓦一直在研究吴健雄在1949年和1971年的实验对后续量子纠缠实验研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的《牛津量子解释史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Quantum Interpretations)上。席尔瓦指出,正是1957年玻姆关于隐变量的文章(引用了吴健雄的实验工作)启发了约翰·贝尔(John Bell),贝尔才提出可以预测和计算粒子之间的符合计数(记录具有时间相关性的两个入射粒子的方法)。1964年,在一本大家不熟知的期刊《物理》(Physics Physique Fizika)中,贝尔讨论了玻姆在1957年对吴健雄实验结果的引用,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新理论“贝尔定理”(Bell's theorem,也称贝尔不等式)。几年后,年轻的约翰·克劳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读到了贝尔定理。在这个理论的启发下,他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希望能够证明贝尔定理,进而证明隐变量的真实性。


1969年,克劳泽提出了一个能检验贝尔理论的实验。在文章中,他非常谨慎地描述了吴健雄-萨克诺夫实验与他的实验的区别。克劳泽原本打算证明隐变量是存在的,但他在1972年发表的实验结果并不支持隐变量的存在,反而比较确定地证明了量子纠缠。按照贝尔的方法,他测量了符合计数,但得到的统计远远超过了隐变量能解释的范围。克劳泽的工作推动了阿斯佩和蔡林格后续的一系列实验工作。这些实验弥补了之前实验中的一些漏洞和局限,更进一步验证了量子纠缠。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了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忽视的科学家


在玻姆发表提出隐变量理论的论文之前,吴健雄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结了婚,搬到了美国的东海岸,还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第一位女性教师。她有了孩子,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后来,她终于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正式教职,虽然当时还不是正教授。


1956年,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李政道找她咨询问题。他和他的合作者杨振宁想知道,宇宙中是否存在一些基本粒子可能会违反宇称守恒定律。对此,吴健雄和李政道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可能检验这一问题的实验方法。


然而,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理论物理学家,不可能自己去开展实验。半个世纪后,在西蒙斯基金会(Simons Foundation)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中,杨振宁提到他和李政道当时都不太相信他们提出的假说——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能很快被实验证明。在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前的几十年里,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对称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但杨振宁和李政道关于宇称不守恒的假说指出,β衰变中原子核发射β粒子的行为在镜像变换下并不会完全保持不变。显然,这个想法与传统的科学观念或常识相悖。


吴健雄和她的父亲一样敢于挑战。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她知道如何验证它。为了验证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假说,她放弃了原本定好的回国行程,马上着手设计和准备实验


吴健雄设计的实验需要利用绝热去磁方法将放射性核钴-60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并通过磁场使原子核极化。她需要研究β衰变中是否会以完全对称的模式发射β粒子——也就是像物理学界公认的那样,还是说发射的β粒子在一个方向上会比另一个方向多。


1957年1月,在与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紧密沟通中,吴健雄和她在美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简称NBS,现称NIST)的合作者获得了惊人的发现。出乎大家的意料,β衰变的粒子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发射的更多。这个消息一经宣布,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以及其他后续开展验证实验的物理学家开始频繁受邀在全美参加会议,他们的名字和照片在大众媒体上被广泛地报道。那一年,美国物理学会在纽约酒店举办会议时,他们在一个巨大的会议厅里介绍了他们的实验成果。


同年10月,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根据诺贝尔奖评选规则,每个奖项每年可以允许有三名获奖者,然而吴健雄并没有共同获奖。吴健雄实验结果推翻的物理定律被称作对称定律(宇称守恒定律)再恰当不过了,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却并不“对称”。它就像一块棱镜,将个人身份元素像光谱一样区分开来,放大了性别对能否获奖的影响。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的次年,哥伦比亚大学才将吴健雄提升为正教授。


在那年12月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杨振宁指出了吴健雄实验的重要性,他在诺贝尔委员会以及与会嘉宾的面前直言道,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离不开吴健雄团队的工作。李政道后来也极力争取,希望诺贝尔委员会肯定吴健雄的工作。奥本海默也公开表明,吴健雄应该共同分享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格雷称,打破宇称守恒定律或许是“二战后物理学领域取得的最大突破”。


很多科学家也对此事表达了看法。1991年,《哥德尔、埃舍尔、巴赫》(Gödel, Escher, Bach)的作者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联合了众多科学家一同写信给诺贝尔委员会,建议授予吴健雄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数千名研究人员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递交了一封公开信,他们指出了当今物理学界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吴健雄的名字也被提及。公开信中提到:“到目前为止,至少有四位(吴健雄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位)从事核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女性科学家深孚众望,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她们的一些男性合作者却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荣誉。”


在打破了宇称守恒定律后,吴健雄成为首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科姆斯托克物理学奖(Comstock Prize)的女性科学家、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性会长、首位沃尔夫物理学奖(Wolf Prize)得主,也是首位在世时就有以她命名的小行星的科学家。她的学术成就为女性和有色人种科学家打开了西方国家大学教职的大门。2021年,美国邮政局发行了印有吴健雄肖像的永久性邮票。今天,吴健雄验证宇称不守恒的实验被认为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它也为理解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分布等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然而,吴健雄早期关于量子纠缠的实验工作还是被掩埋在了故纸堆中。有时候,只有当我们去探索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才能了解到那些遥远的故事和羁绊。在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一系列相互关联却又在时间上相隔甚远的实验被重新发掘。即使吴健雄已经不可能再获奖,她早期的研究也最终会为人所熟知,成为那段“纠缠”历史中的重要一环。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归功于席尔瓦等历史学家。这个社会也许更偏好英雄主义的叙事或是孤独天才的传奇,但一旦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非凡的科学成就,就像纠缠本身一样,根本上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



本文节选自《环球科学》2023年5月刊《吴健雄:诺奖背后的身影》

封图来源:Pixabay


《环球科学》5月新刊正在热卖

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点击【在看】,及时接收我们的内容更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初代网红芙蓉姐姐现状曝光:从万人嘲笑到身家过亿,她才是最清醒的那一个为什么大学招生不光看你的成绩演过三级片,霸屏央视,她才是真正的大女主论古装仙侠,她才是退圈10年无代餐吧…北京量子院量子工程研究部招聘半导体微纳加工工程师1名(支持半导体量子计算团队)90岁女私教激情带课,全程让人乍舌,她才是健身行业之光!我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科话量子不再神秘,你能体验到的量子技术——量子计算云平台|彭承志天文学家观测到宇宙中迄今最大爆炸;广西一地发现“冥界之花”丨科技早新闻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寻找粒子自旋与引力的耦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量子科话南澳散记 (增订本) :第二十六章:我的中文学生(下)可观测性也“卷”起来了!过去十年,我们在阿里云如何建设可观测体系? | 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昨天高层特指的“高手在民间”, 牵出当下中国最纠缠的难题用量子纠缠当GPS,无信号地区也能精准定位了重磅!“知行合一”的本质竟是“量子纠缠”!近日高层特指的“高手在民间”, 牵出当下中国最纠缠的难题李彦宏回应文心一言没用实时,新iPhone或将有最薄边框,特朗普回归油管,马斯克称CEO最先被AI取代,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晶体位错亦可量子纠缠? | Ising专栏美国率先用后量子密码保护卫星数据通信纽约中央公园,休闲宝地科学家也要失业了?AI成为主脑科学家,AI主导的科学革命已来别小瞧10岁小孩!她们做出的科学发现,甚至超过了科学家通用量子计算实用化又进一步,俞大鹏团队实现量子纠错领域重大进展,首次超越盈亏平衡点|Nature林志玲自曝「主动求婚」,她才是真正的豪门山东“历史事件”探究之三突传大消息!印度终于出手,人民币走出三个"首次"!耶伦与谢锋会晤,她才是大变数?最容易被ChatGPT抢饭碗的科学家,竟然真的是数学家???西湖大学研究:AI可作为实验的主脑科学家,一场新的科学革命正在发生?临床前数据未达预期,眼科基因治疗明星初创关停,前身曾被诺华2.8亿美元收购天文学家观测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宇宙爆炸被侮辱的科学家,他是最接近神的人【印式奶油鸡块】 Butter Chicken (Murgh Makhni)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深的鱼,生活在约8336米的深海,承受的压力超过80兆帕|环球科学要闻BPDA批准Brighton全新生命科学项目!在New Balance总部旁边,提供3.7万平米最先进的实验室空间科学家构建迄今最先进人造人类胚胎,完全由人类干细胞制成,发育情况与天然胚胎相当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