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驳马克龙,“欧盟不应做中美之外第三极”,但他的话美国听了更慌张.......
事实证明,“多极世界理论”让中国成功隐身于世界地貌的复杂结构中韬光养晦,比马克龙畅想的“三极世界”更有利于消除美国警惕,更有力解构了美国的领导地位。
舒尔茨反驳马克龙,称“欧盟不应做中美之外第三极”,不过他的话美国听了更慌张.......
文/杭子牙
来源/杭子牙
德国总理舒尔茨本周在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呼吁在平等条件下开展更多全球合作,而不是努力将欧盟变成与美国和中国并列的第三个“世界强权”。
他说:“那些仍然怀念欧洲强权梦、为强权幻想服务的人都还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欧洲应该“抛弃过去几十年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
舒尔茨的这番表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呼吁欧洲,应该成为与美国和中国并驾齐驱的“第三极”,形成鲜明对比。
4月初,马克龙在结束访问中国后曾向媒体表示,欧盟应避免因为台湾问题卷入中美之间的冲突,必须维持战略自主,在军备和能源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马克龙认为,欧洲的首要任务不是“适应世界其他国家的议程”,欧洲须发展战略自主,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极”。
马克龙这番话当时在西方引起剧烈反应。
波兰国内安全局发言人Stanislaw Zaryn认为让欧洲与美国相斗是“死路一条”。
欧洲议会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Reinhard Butikofer炮轰马克龙的言论是“灾难”、已经再没资格担任欧洲领袖。
柏林《每日镜报》发表文章说马克龙寻求欧洲“战略自治”,试图扮演与美、中并驾齐驱的“第三个超级大国”角色的想法是自大狂。
《南德意志报》发表题为“误判现实”的署名文章认为,“马克龙在采访中并没有提出一个明智的战略构想,反而制造了一场全面灾难。”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Mike Gallagher甚至用“令人不耻”来形容马克龙的言论。
舒尔茨此番讲话即是在不点名情况下,对马克龙“第三极”设象的非正式回应。
舒尔茨在讲话中指出,“欧洲必须投入世界“,但是欧洲在与亚非拉国家建立起的新的伙伴关系时,应该“抛弃过去几十年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
在谈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时,舒尔茨说,尽管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仍然把北京看作是一个合作伙伴。他说:“我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伙伴、竞争者、系统性对手’来描述。但是显而易见,中国现在作为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的成分正在增加。”
舒尔茨还表示,他支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提出的欧盟不会与中国脱钩,但是应该去风险化。
不过,针对欧盟和德国均将中国视为“系统性对手”,应该“去风险化”的说法,中国已明确表示反对。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与外交部长秦刚表示,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为安抚美国,舒尔茨在讲话中还声称,“美国依旧是欧洲最重要的盟友”,欧洲的方向不是将欧盟变成与美国和中国并列的第三个“世界强权”。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不做“第三强权”的原因,不是要继续做美国的跟班,而是因为——舒尔茨认为,随着非洲、亚洲和南美经济体地位的提升,21世纪的世界秩序将会是“多极”,而不是“两极或者三极”。
欧洲人可能万万想不到的是,舒尔茨这个多极世界想象,正是中国在冷战结束后提出的“多极世界理论“雏形。
中国的“多极世界理论”认为,随着以美苏两极争霸为主要特征的冷战格局的结束,以及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已经不是一极或两极,而是多极世界。
正是在“多极世界理论”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既斗争又合作,几十年埋头发展,成长为当今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事实证明,“多极世界理论”让中国成功隐身于世界地貌的复杂结构中韬光养晦,比马克龙畅想的“三极世界”更有利于消除美国警惕,更有力解构了美国的领导地位。
不过,考虑到美德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以及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亲美情结,德国能否效仿中国,真正践行“多极世界理论”,尚值得怀疑。
推荐阅读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