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爱买洗碗机和烘干机?
前一阵有个大V朋友在文章里写每天跟老公争论谁去刷碗的问题,她想表达的是夫妻间的小情趣,我关注的点却完全跑偏了:
年入几千万的家庭,竟然没有洗碗机。
我之前在文章里聊过,洗碗机和烘干机是懒人之光,人类智慧的结晶。
一个把吃过的锅碗瓢盆一股脑扔进去,再用时就亮碟如新。
另一个把洗好的衣服放进去一个小时,就有热烘烘、软乎乎、香喷喷的干净衣服穿了,打开绒毛收集器,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皮屑尘螨,常用烘干机,家里的落灰会越来越少。
以前洗完四件套要费劲巴抱到阳台,晾上去还得需要俩人,床单被罩挂上去,采光再好的房子也会立即黑压压一片。如今全扔烘干机,阳台只读书养花,幸福感直接拉满。
但这两件家电在中国的普及率之低难以想象。
我们小区房价常年在十万上下浮动,属于比较典型的中产小区,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安装洗碗机和烘干机。
昨天跟一位年入百万+、靠自己在北京买三居的女性朋友聊天,她是几年前装的房子,我顺口就问了她有没有装洗碗机和烘干机的问题,结果也没有。
可能上述房子的装修都有段时间了,新装修的房子洗碗机和烘干机应该是现代人标配了吧?也不尽然。
楼下邻居跟我们同期装修,装修期间大家互相参观学习了几次,我发现他们也完全没考虑过安装这两台机器。
某书上,有人评论说这些机器都是新兴科技,不成熟所以不敢用。
恰逢前几天我读【冷血】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处情节:克拉特一家吃完饭,随手把碗放进了洗碗机。
这是写于上世纪60年代的书,而其中的真实新闻事件发生在五十年代。
两相对照,带给我的震惊程度不亚于书中的灭门惨案。美国80年前已经家家普及的东西,在今时今日的中国还被有些人认为是“新兴科技”。
如果说倒退三十年,那真是经济上的差距。
我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赴美留学后定居的华人,九十年代初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回大陆探亲的时候,阵仗堪比元妃省亲。
给我奶奶买的一台29寸日本进口索尼画中画电视,是当时普通人好几年的工资。
给我一支能画出十二种颜色的圆珠笔,在同学中引发一阵惊呼。
就连我表妹用的印着卡通图案的纸尿裤,我都觉得好高级(那时中国的小孩主要用尿布)。
但是如今,这些东西我们家家户户都不缺。大家的消费水平早已拉平了,我们甚至还更“有钱”。
不信你看看全球奢侈品市场占有率就知道了,很多美国人一辈子存款都不一定有五万刀,还不如中国一个刚进大厂的应届生。
要说差什么,差的可能是消费理念。
我们宁愿花几万买包装点门面,却不愿花同样甚至更少的钱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如今买一只香奈儿2.55的钱已经购买一整套美诺的洗烘和洗碗机,但是你让很多人选,她们宁愿选择自己洗碗和晾衣服,也要买一只还不如珑骧能装的香奈儿。
我去楼下邻居家,看到架子上、椅子上搭着好几个香奈儿和LV的手袋,再一抬头,瞥见阳台上晾着的几条裤衩。
不止内地,香港烘干机普及率也很低。
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有阳台晾衣服的都算豪宅。但人家有阳台要晾衣服,没阳台创造条件也要晾衣服。
要么想方设法挂根绳子出去,要么干脆就在屋里阴干。回南天本来就潮湿异常,再晾上衣服,有多潮多压抑不敢想象,最多用抽湿机再去吸水气。
别说,抽湿机在这些南方家庭普及率倒是很高。
(图片来自小红书)
国人对洗碗机和烘干机的排斥我总结了几点原因:
以我爸妈为例,我要装洗碗机,他们就觉得这东西怎么能比人手洗的干净?我用烘干机,他们又觉得自然晾晒才是最健康的。
她们甚至都没用过,就已经从心理上天然排斥了。
连小学生都知道“小马过河”,实践出真知,怎么大人就不懂了呢?
买得起和心理上用得起是两回事。
理想汽车的李想曾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有富豪朋友,私家游泳池的水每周都要换一次,但如果哪天他开车出了门才发现水龙头忘记关,会不会回去呢?
从经济学角度,没必要回去。但事实是,他一定会回去,否则也不会成为富一代。
大部分人会更在意高频使用的成本,无关多少或贵贱。
买包买表跟买洗碗机烘干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包和表是一次性的,买完放到那里不会产生额外的消耗,但是洗碗机和烘干机每用一次都会给人造成费水费电的错觉。他心疼的不是机器的钱,而是流动的水电费。
还有的人觉得不想做这些家务请阿姨就可以了,不需要买家电。在他们看来,阿姨一次只要百来块,机器却要上万。
实际上我算过一笔账,现在很多干衣机和洗碗机都是一级能效,用一次连一度电都用不了,水电成本都算上也就1-2元,用一年就把阿姨钱省出来了,还比阿姨效率高,干活漂亮。
我曾在某书搜到这么一条有意思的帖子:
有人说这位贴主为什么不买洗碗机,她回复说有,就是不习惯用。
你说她懒吧,她还愿做饭。你说她勤快吧,放着洗碗机不用宁愿这些碗变蟑螂窝。
有人说洗碗机洗的时间太长了,有这个功夫自己早就三下五除二刷出来了。
如果拼手速的话洗碗机肯定比不过人手,连洗烘带消毒基本俩小时起步,不带烘干的速洗还要二十多分钟。问题是,这个时间再长,那也是机器的事情,你的双手是闲着的啊!
像我们一家三口用的餐具不多,就把早中晚的都丢到洗碗机,晚上一起洗一次,齐活。
消费观是很私人很自我的事情,自己住着舒心就可以了,不应该judge别人。
但我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尝试着去接受“新鲜事物”,把钱花在能改善生活品质的科技上。
今天没广告,期待翻到最后看推荐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
当然,非常欢迎这方面的品牌来投放,这一块的潜在市场其实很大。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