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人「被咬」丧命!娃身上出现这种“小黑痣”,父母千万别大意!
几乎年年都有👇👇👇
02
小小蜱虫
却能威胁生命
蜱虫虽然只有米粒般大小,但其体内却携带着上百种病原体:
83种病毒 32种原虫 20种立克次体 14种细菌 18种螺旋体 2种线虫 衣原体、支原体、巴尔通体1种
03
如果被蜱虫叮咬
应该怎么做?
❌错误做法:「拍死」「火烧」「往外硬拉」
发现被虫子叮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虫子「拍死」或「往外硬拉」,但这些招数对蜱虫都没有用。
因为蜱虫在吸血时,头部会钻入皮肤,而蜱虫的口器上有倒刺。
如果拍打、火烧,蜱虫会因受到刺激继续往体内钻,并释放出更多有毒物质。
而往外硬拉,口器上的倒刺只会越勾越深,甚至还可能把蜱虫的头部残留在体内。
✅正确做法:用镊子夹除
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镊子夹除。
家长们可以参考美国CDC给出的操作方法:
■ 使用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夹的时候要连同蜱虫的口器一起夹住。
■ 使用平稳、均匀的力度向上拉,千万不要旋转、搅动蜱虫,容易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用镊子再次取出头部。
咱们再上真蜱虫演示一遍正确操作:
■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取出,建议立即去医院,让专业人士操作,将蜱虫取出。
■ 取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患处和手。
📑你可能想了解:取出的蜱虫怎么处理?
把它装入密封容器中憋死,然后丢掉。
切记:不要用手压扁取出后的蜱虫,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因为即便蜱虫被取出,也会继续分泌有毒物质,当皮肤接触后,也会有感染风险。
总体来说,蜱虫叮咬后,一般及时取出来问题不大。
必要时,可以在裸露的皮肤周围涂抹防虫制剂,如20%~30%的避蚊胺产品。
回家之后,重点检查下孩子的:耳朵、颈部、腋下、肚脐、大腿内侧、膝窝、腰部和头发等皮肤较薄且不易搔痒的部位。
仔细查看孩子的皮肤上是否有黑色或棕色的斑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育学园】
最新健康科普,每日更新不错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