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一种文化,会发现阿汤哥也是个屌丝
文 | 王重阳lp
渡边谦是我比较喜欢的日本演员之一,他后来几次出现于美国电影中,且多以战争片为主。可能因为美日同盟的关系,在大多数美国电影中对日本人的刻画并不是统一的死板,至少还保留了一些欧美人为之不解的杀人成仁的精神。
渡边谦主打的就是演出一种开明同时保留传统的日本军人形象,最经典莫过于《硫磺岛的家书》。这部二战电影中有颇多值得称道之处,将二战时对阵双方的战术、装备和东西方文化之于两边军人的影响刻画得十分到位,难得的是这部电影毫不避讳地把战争时期美军“杀俘”也表现了出来,并没有一味塑造“正义之师”的形象。
渡边谦在这部电影中的结局是走到悬崖上自杀,结束军人的生命。
而在此前的《最后的武士》里,他饰演的角色也是同样的命运。
我觉得日本文化中特别崇尚一种“凋零的美”,在《菊花与刀》中,同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日本对“死亡”的诠释似乎和我们不太一样,中国人讲究“忠孝仁义悌”,日本人似乎保留了奴隶制时代的特质,把“忠”放在第一位,也始终强调这个服从属性。
所以如果看一看历史题材的日剧(主要以大河剧为主)并对照美国人视角下的日本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两者参照对比能看出许多有趣的地方:
对于没有君主历史的美国而言,“忠诚”的固执,或者说固执的“忠诚”让他们有些着迷,并为之拍了一部电影,一部关于阿汤哥化身废柴退伍军人被派去训练渴望全盘西化的日本军队的故事。
1
如果你认真看完美国人叙述自己“亲临”日本的故事,可能会感到一丝“欣慰”:
一、在欧美人眼里,降临日本和降临中国区别不大,都是屌丝亲赴东土,文明溶解蒙昧。
二、东方男人对美国人的态度永远是从敌视到欣赏,东方女人则一直是从迷惑到爱慕。
三、永远需要靠一个美国的小人物去指点东方的皇帝们做事,让他们恍然要保留自己的文化。
四、大家在美国人眼里,其实都一样,人家真分不出来。
最后遗憾地发现,遍阅近代史和现代史乃至影视文化……
以上,都是事实。
所以今天中日民间如何提倡恢复传统文化,其前提都是经济上开始平视甚至俯视西方后,大陆和列岛上的新一代人才会渐渐找回自尊和自信,并开始从“学生”的姿态渐渐扭转。
所谓“穷人”变回“富人”后,想想过去那段时间的屈辱和隐忍,大概都有些不甘,这也解释了一种现象:
为什么许多人发迹后愿意修族谱,并把自己跟历史上的某位名人扯上关系。心态可能是“我们祖上阔过,如今准备再阔一把。”
我说过,在这种心态的体现上,中日韩三国都所见略同。
不过在20年前,渡边谦也要第一次在电影里讲英语,至于汤姆克鲁斯……
人家才是统率日本武士们的真正主角。
《最后的武士》以电影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纳森(汤姆克鲁斯 饰),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守旧派的森胜元(渡边谦 饰)俘虏,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 ,最后调转矛头直刺日本新军,失败后在皇宫呈刀日皇,提醒他不要忘记祖先的荣耀和传统。
电影中反映的这段历史让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它发生的时代背景:
守旧窒息等级森严的日本幕府时代终于被美国海军一炮轰碎,旧时的日本人忽然发现自己所谓的“万世一系”在西方科技面前摇摇欲坠,此时整个日本社会发生了思想上的剧烈动荡,迫于美国的通商日本不得不大开门户迎纳各国商船。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开始改变,他们也发现原来“蛮夷”竟比他们先进了不止一点,一种新的思想开始在日本各阶层,包括统治阶层内部开始蔓延。
改革或继续守旧?成了所有人面临的问题。
由这个问题引发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战争,当“大政奉还”后,掌握了实权的日皇还要面临此前幕府将军面临的问题——
如何在不失去尊严和传统的情况下让自己强大,重新回到平视的状态?
这段历史与清末面临的境况不能说天差地别,只能说一模一样。
实际上在后来许多日剧,包括历史题材的日漫中,主人公们都以上帝视角向旁人述说自己的顾虑:
“你看看隔壁大清,我们再不变革就会像它一样拉胯……”
只是在后来的日本人眼里,风云际会中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他们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走向,让自己的国家跻身列强中。继而挥刀转向曾经的“老师”,对于我们,则产生了《末代皇帝》《霍元甲》《精武英雄》和《厨戏痞》的故事。
这就是历史上的“蝴蝶效应”。
记住这个词,我后面会提到。
2
电影中的阿汤哥和渡边谦(我直接用演员来替换角色名吧,不然我自己写着都头晕)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是“蝴蝶效应”,他们自顾自地演绎了一场用美式英雄主义讲述日本武士的故事。
整个故事放在今天看,对于我而言其实有些无聊,因为它让我有些反感。
我不太喜欢欧美人总是站在一个高度上对东方传统指手画脚,尽管我内心承认历史的趋势和结果就是如此,但具象到个人时,我不认为一个退役的美国屌丝凭什么要影响到一个东方国家皇帝的决策。
而且在细节上它极不尊重历史:
首先,任何人进入日本皇宫都不得佩戴武器,电影《天皇》里就有对此的详细细节表现。不可能让一个外国人携带武士刀径直走到日皇面前跪下献刀,然后说“你不能忘本啊!”
再次,日本明治时期真正对日本陆军影响最深的是彼时欧洲的普鲁士军队,不是美国人。“海军学英国,陆军学德国”,才是近代日本军队的发展起源。
最后,日本武士自杀都充满了仪式感,不太会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让美国人捅死自己。然后在阿汤哥的眼中幻化出一片凋零的樱花。
但《最后的武士》同样也有一些精彩的细节:
渡边谦带着阿汤哥来到京都与改革派谈判,他的儿子依旧留着以前武士的蓄发习惯,在街上被警察拦住后,警察们要强制割掉他的头发,年轻的武士因此放声大哭。
谈判破裂后,渡边谦打算与新政府决战,这边是战国时代的武士铠甲阵列,那边是换上新军装使用热武器的西式军队,两边实力一望便知。可渡边谦在阵前跟大家说:
“我跟他们聊过了,他们拒绝投降。”
众人笑。
十足的豪迈,我很喜欢。
此外,对阿汤哥的爱情归宿——影片开始他在战场上杀了一个武士,被渡边谦生擒后安排在自己妹妹家里接受照料,结果发现这女人的丈夫就是他杀掉的武士,而且还是渡边谦的妹夫。阿汤哥问“为什么?”渡边谦说“我有种感觉,你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胜利(大意)”时,曾有影评批驳这种荒诞安排。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确实有可能。
和如今大多数国内民众的印象不同,根据西方人的记录,当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驻守过一段时间,军纪最严明的就是日本军队,军纪最涣散的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俄国和德国。
而根据日俄战争中俄军战俘的回忆,当时的日本军队居然还会给高级军官提供慰安妇……
所以如本文前述,“忠”在二战战败前的日本可谓深入人心。
何况美国英雄如果不抱得东方美人归,实在浪费了阿汤哥当年的俊美。
3
《最后的武士》最直接体现的结果是作为一个外国观众,我看到其上映后在西方世界造成的影响:
让许多普通观众了解到了东方世界的文化和魅力。尽管它依旧建立在一种“高高在上”的视角,但结合历史看,它并不矛盾,除去前面提到的历史硬伤外,它的确通过台词、细节和悍不畏死的战斗场面让西方观众产生了一些关于“武士”的理解。
后来在文化传播这一块,日本人还做了一些比较有意思又让人印象深刻的推广:
让身穿日本铠甲的竞技运动员们在巴西玩滑板和冲浪。
我无法精准形容当时看到广告的心情,只能说泰裤辣。
客观地说,《最后的武士》也通过“外人”的描述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特质,尽管电影之外,后来的历史让我们多少有些一言难尽,但它也同样让我后来莫名思考起一个问题:
如何不落俗套的、不仅以自己的眼光评判历史、容许让外人看待一场变革,最后让人在表述“这些人真固执,但我也真的尊重他们”后多少获得一些满足?
因为这个问题也存在一种“蝴蝶效应”。
我对这个词的记忆很深刻,因为某一年我在上海跟某位知名导演开会,忘了说到什么话题了,这位导演碰巧也在拍一部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的电影,我提到这个词,他很认真地问我:
“什么是蝴蝶效应?”
好吧……
这个问题无法深究,讲多了便又是“冒犯”。
只能说:
作为一个大老粗,我还是喜欢跟有文化的人多聊几句。
另外,通篇我都没有提“天皇”这个词,因为“天无二日”,我心中的“天皇”是孙笑川。
后记——
在真实的历史中,《最后的武士》依然有其不得不忽略的一面:
《仁医》中提到一个情节:
男主穿越回到幕府时代后费心医治好的女人最后被试刀的武士砍死。
而武士造反的动力来源于门户大开后其地位的一落千丈。
那么如果武士继续置于高位的话又是什么样呢?
拿百姓试刀,用活人祭旗。
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遗迹必须被记住。“荣耀”有很多种解读,在现代文明看来,“忠勇”或许是一种荣耀,但野蛮和残忍肯定不是。
所以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和趣味。
但前提必须是——
要有文化。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