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刺激!全球 危机解除了
这几年就是这个情况。
2020年原油跌成负数,2021年全球供应链问题,2022年俄乌局势叠加美联储收紧流动性,2023年债务上限分歧,2023年6月要不要暂停加息.....
这些反复无常的大事,一会杀空头,一会杀多头,反复进行,韭菜恐怕都不够割了。
韭菜不够割那就割大佬,或者互相割。
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在2022年就遭遇了滑铁卢,旗下基金ARKK亏损了约65%。
2023年,硅谷风投大佬彼得·蒂尔的“取钱”建议加速了硅谷银行存款挤兑风波,留给硅谷银行股东们一地鸡毛。
当下,美国市场可能意识到大小韭菜都不够用了;于是,拜登政府、华尔街等各方参与者似乎达成默契,开始对市场拆雷、休生养息、呵护流动性。
财政部要“搞钱”了
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关于债务上限的问题,美国两党为了国家利益终究是和解了。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了满足政府的资金需求,美国财政部就要发行新的债券来“搞钱”了。
果然,美国财政部准备在未来6个月出售至少1万亿美元的新债。
这一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向市场卖新债券“搞钱”,不就是向市场“抽血”吗,本来美联储就在“抽血”,财政部发新债,万一消耗了流动性,怕是又要发生3月份硅谷银行那样的银行危机了。
甚至有机构估计,发新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等同于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这看起来是个大事了。
来源: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那么,真的又要出现流动性危机了吗?全球资产又要暴跌了吗?是不是真的可以准备做空了?
或许,事情远没那么悲观;解释下原因。
3月份硅谷银行的事还历历在目,美联储加息问题也还没有定论,财政部却要发新债向市场搞钱,投资者对“流动性危机”就显得格外敏感。
但1万亿美元“新债”会不会造成新一轮危机?这是个有点“陷阱”的问题,因为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不同的情况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市场影响。
先说第一种情况。
如果如市场预期,大部分新债发行是短期国库券的形式。
如果买这些新债的“钱”是来自货币市场基金,那么情况就是:这些基金原来是购买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现在只不过是转而购买新发的短期国库券,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
因为,目前美国货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已经远远大于1万亿美元的“新债”,可以说是供应大于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会造成像3月份硅谷银行那样的“流动性危机”,而且,反而会产生市场“预期差”的修正,随着债务上限问题的解决,市场情绪回暖,反而有利于股市。
危机解除 美股新高
接下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如果购买这些短期国库券的钱是来自银行存款人,也就是说,本来存在银行的钱,被取出来去买短期国库券,那么就会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本来美联储就在“收紧”流动性,储户又大规模地从银行提取资金,就会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大幅消耗。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是有可能引爆一次“流动性危机”的,继而又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股市又将大幅波动,韭菜又得遭殃了。
那么,到底哪一种情况的概率更大呢?
来源:FRED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之前市场的避险需求,货币市场基金一直在持续流入,截至5月31日已经达到5.42万亿美金,一旦美国债务上限分歧解决,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这些之前寻求“避险”的资金,很有可能会重新流入债券市场,甚至还有可能回到股市。
其中,5.42万亿美元货币基金中有相当一部分配置了隔夜逆回购。
而隔夜逆回购市场规模目前约有2.1万亿美元,也就说如果货币市场基金从其中腾挪1万亿美元,然后消化掉财政部新发的1万亿短期国库券,这个方案还是可行的,并且对市场的流动性基本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是基于财政部“理性发债”来做出的。如果财政部发债节奏过于激进或者发了太多长期国债,那么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能就会比较大了。
但是从耶伦曾掌管美联储的丰富经验来看,这次财政部新发债“搞钱”应该会呵护市场。尤其是在3月份硅谷银行的“惊险事件”之后,财政部在发债时的步调应该会更谨慎一些。
而据财联社的报道,在债务上限暂停后,为了快速增加手头的现金,美国财政部周二已经开始宣布提高最短期限国库券招标的规模。
所以总的来看,这次财政部发新债“搞钱”,不必过度担忧会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
在传出两党在就债务上限取得进展的利好后,市场开始预期美国政府并不会违约,危机最终将会解除。
美股随即做出了积极反应,纳斯达克指数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市场风险偏好回暖,认为危机已经过去。
并且,英伟达、苹果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创出历史新高,微软,谷歌似乎也在创新高的路上。
那么,你们认为这次危机解除了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