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寻

社会


"

找到被拐的母亲和弟弟,是刻在黎书琴骨子里的事,然而人海茫茫,僻居贵州大山深处的他无处着力。一晃33年过去,当他终于有机会与亲人重逢,也必须要面对永远失去母亲的事实。

重逢


黎书琴第一次开宝马,是找朋友借来的。

从贵州省正安县的老家出发,到重庆江北机场,200多公里的山路,要花费3个多小时。

他还特意穿了双皮鞋,换了身干净衣裳。在他模糊不清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穷,一家人挤在两间破瓦房里,缺衣少食,弟弟成天穿着肚兜到处跑。

打从看到弟弟书文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得齐齐整整地,接弟弟回家。提前两个月,他就花2000多块钱订好了机票。

这是时隔33年的一次重逢。

1988年,弟弟和母亲被拐卖到河南南阳。去年7月,兄弟俩隔着网络在视频里重新见面,“一眼就认出来是他,那眼睛和眉毛,简直跟我一模一样。”不同点是,哥哥胖些,弟弟身材窄瘦。黎书琴从未如此郑重地捧着手机,像是真的在捧着弟弟的脸,双手都有些颤抖。

受疫情影响,回家的日子定在了9月。天气微凉,黎书琴和几位表亲站在机场出口等待。当弟弟一家人出来时,他大步走过去,从弟媳手中接过1岁多的侄子,再与弟弟拥抱。他感觉自己身高都与弟弟一致,只不过臂膀宽阔一些。“弟弟,你终于回家了。”兄弟俩都没忍住抽泣。

驱车回到家已是夜里,弟弟抱着70多岁的父亲痛哭流涕。

图|寻回次子,老父亲乐开了花

父亲耳朵不好使了,说的贵州话他又听不懂,黎书琴便帮着翻译。父亲擦了泪,从抽屉里拿出户口本,翻到“次子”的那一页,是黎书文的名字。

黎书琴告诉弟弟,这些年他的户口一直没注销,“每次人口普查,爸都坚持要保留你的户籍,总有一天能找到你。”

消失了

亲人失踪,是压在黎家人心头的一块巨石。

黎书琴那时还不到10岁,只记得是春耕时节,天气还很湿冷,傍晚放学回到家,就没有妈妈了。

多年后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母亲原本带着弟弟在田里干活,光天化日之下被同村的一位男子拐走。

当晚,爷爷和父亲号召全村人四处寻找,一帮人举着火把上山,一夜之间爬完附近所有山头都没发现人影。次日,爷孙三人赶到七八十公里外的母亲娘家,舅舅表示他们没来过。此后几年里,爷爷带着父亲跑遍本县的每一个村庄,没钱坐车,就把家里养的几头猪、牛陆续卖掉,原本就拮据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图|黎书琴坚持不拆老房子

过了几年,村里另一位被拐的女孩突然跑了回来。她十二三岁,被人贩子卖到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兴隆镇。女孩已经被转过几次手,突然在路上撞见了黎书琴的母亲。

“是你妈妈救了我,不然我根本回不来。”女孩说,黎母让当时的丈夫报了警。她还告知,弟弟黎书文在河南已经改名张保全,养父叫张延华。

信息已经相当精确,黎家人却没能做出正确的动作。爷爷和父亲都没上过学,从未出过这片大山,那会儿连电话都没有。河南在哪里?真有一个兴隆镇吗?陌生的外部世界,就像一个黑洞般让人恐惧。他们仍局限在本县打听,期望能遇到一个去过河南南阳社旗县的人,可惜始终没有遇到。

丢失的人没回来,寻找的人也离开。1997年爷爷患病去世,父亲身体也不好,寻找母亲和弟弟的责任落到了黎书琴头上。因为贫困,黎书琴只上到小学二年级,18岁这年他开始去广州打工,干过工地,端过盘子,吃了很多苦。

这些年里,一遇到河南人,他就忍不住问:“你是河南哪里的?知不知道社旗县兴隆镇?认不认识一个叫张保全的人?”

黎书琴文化水平较低,性格木讷,不善与人沟通。他曾到多个部门查找信息无果,也想亲自去河南寻找,但寻人是个漫长的过程,交通、住宿、吃饭都需要钱,经济拮据的他,打工那些年一度连路费钱都凑不够。对远方的恐惧也让他不敢前往,镇上光他知道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就有几十个。有位老乡曾去孩子被拐卖的村子寻人,人没找到,自己还被暴揍了一顿。

而时隔多年,人事不断变迁,他担心去到那个镇子也很难摸到方向,如果被转卖了,就更无从寻找。

成家后就更难以脱身了,他还把寻找弟弟的任务传递给妻儿。1999年他结了婚,第二年儿子出生。妻子也帮着打听弟弟的下落,看一些寻亲节目,还拨打过寻亲节目组的电话。儿子成年后,一边在外面打工,一边打听叔叔的下落。黎家四代人都被困在了信息黑洞里,没有任何进展,就像苦难的生活本身一样忍受了下来。

两棵树

久而久之,黎书琴对弟弟和母亲的记忆已经不多。

支撑他一直寻找的动力,是房门口的两棵柚子树。那是母亲栽种的,一棵代表他,一棵代表弟弟。幼时兄弟二人常在树下追逐打闹,而母亲则追着光屁股的弟弟喂饭。随着树越来越高,枝蔓散开,黎书琴常想,弟弟不知道长多高了。

柚子树4月份开花,9月结果,几十上百个柚子坠在绿叶丛里,由小变大,由青变黄。第一年结果的时候母亲和弟弟已经不在了,等到果子成熟,黎书琴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味道,却发觉异常苦涩。从此他再也没吃过。

2014年,黎书琴回家创业,贷款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三层楼,开了家民宿。施工时,建筑队的工头建议把柚子树砍掉,不然会影响工人干活。黎书琴死活不让,他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想着,树在,人总有回来的一天。

图|黎书琴开的民宿和门前长大的柚子树

开民宿后,黎书琴就养成了一个迅速识别顾客信息的习惯。入住登记,他会率先辨别证件上地址是否有河南二字,如果有就会多问几句。与此同时,他还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公益协会,经常走访困难家庭,尤其是那些亲人被拐的残缺家庭。

希望出现在去年。黎书琴得知人贩子出狱,立即驱车赶了过去。此人坐了30多年牢,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且有些痴呆。他住在一间破房子里,屋里臭烘烘的,儿女全都离他而去。黎书琴试图从他口中获得具体地址,“我不追究责任,只要你告诉我,弟弟和母亲被你卖到了哪?”可老头支支吾吾,连话都说不清楚,连续几次,没问出个结果。

这回黎书琴真急了,自己已经年过四旬,不能再空等下去。

2021年7月,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抖音寻人成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给遵义本地的抖音达人王小鑫发私信求助,希望通过他的账号发布一则寻人视频。王小鑫果然答应。

7月16日晚上,王小鑫发布视频前,先定位到南阳市社旗县,这样能增加本地人刷到这个视频的机会。视频很快获得网友的转发,点赞数达到1.5万。两天后,王小鑫又追加了一条视频,这次终于有了好消息!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自称是黎书琴弟弟的外侄,黎书琴说的其他信息都对,但他叔叔不叫张保全,而是叫张保群。一字之差,差点就此错过。

第二天,相距1000多公里,兄弟二人通过视频见了第一次面。后来经过DNA鉴定,确认了他们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

30多年寻亲无果,上网2天就找到了,黎书琴十分震惊,满含热泪地发布了一条感谢网友的视频。

图|第一次视频见面,兄弟俩外貌极为相似

隐痛

难得团圆,黎书文在贵州住了整整一周。他对这个家的印象已经相当模糊,只记得那条石头台阶的小路,和家门口的两棵柚子树。亲戚朋友轮流请他吃饭,舅舅、表姐、表嫂们很热情,一人给他1000块钱红包,欢迎他的归来。

当初侥幸跑回来的同村女子也硬塞给他1000块钱,握着他的手说:“不是你妈妈,我怎么能回得来啊。”黎书文推脱掉后,她又把钱塞给黎书琴。

骨肉分离的隐痛,也终于到了撕开伤疤的时候。

被拐卖后发生了什么?黎书琴和父亲迫切想要知道。

被拐卖的终点,确实是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养父花2000块钱,买下了他们母子。黎书文说,母亲曾带他逃跑过几次,都被追了回去。由于母亲不识字,当时交通不发达,孩子还小不懂事,便不再逃跑。

她让养父承诺,不管再穷一定要让孩子读书。但是,1997年,年仅45岁的母亲便患白血病去世了。

黎书文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拐来的。同龄的小孩骂他是“拐来的娃”,有一次他十分恼怒,拿木棍往对方身上打。母亲也常跟他说:“你有个哥哥在贵州,长大了要去找他啊。”黎书文一直铭记在心。

母亲去世时,黎书文正在学校上课,没见到她最后一面。没了母亲在身边督促,黎书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去郑州卖早餐,到天津当保安,和养父一起凑钱勉强在村里盖起两层楼,将近四十岁才攒够结婚的彩礼钱。

他也想过寻亲,但生活的艰难使他无法抽身。而养父待他如亲子,母亲病时,养父每天拉着她去往县城治疗,四处借钱,总共花了四五万,终归没治好。这些恩情,他也一直记在心头。

兄弟团聚后,又遇到了新的现实难题。回河南,还是留在贵州?

亲戚们都想让黎书文留下来,毕竟这边的人才是他的血亲。而河南同村里很多人都刷到了那条抖音视频,不断有人问,“到时候你回去还是不回去?”黎书文不知该怎么回答,养父毕竟对他有养育之恩,如今已经八十多岁,还不小心摔断了腿,需要他在家照顾。他不想就这么一走了之,担心被亲戚朋友嚼舌根。

黎书琴尊重弟弟的想法。他和弟弟商议,弟媳在南阳没工作,可以先在贵州帮他照顾民宿生意。黎书文同意了,独自回到河南,在县里做焊工,一个月三四千块钱,日子还算过得去。下班回家,他要为养父洗衣做饭,并照顾几亩田地。他决定等养父百年后,再举家搬到贵州生活,或许能在遵义开一家搞电焊的门面。同时,他会和哥哥一起将母亲的坟迁回去,落叶归根。

图|团圆的一大家人

找到弟弟,让黎书琴备受鼓舞。近一年来,他加入了抖音寻人的队伍。有网友联系他,他就为他们发布寻人视频,目前已帮助两位网友成功找到失散的亲人。他还了解到,截至2022年7月,头条寻人已经帮助19000个家庭团圆,互联网让寻人不再困囿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以及经济条件。

今年2月,黎书文再次从河南来到贵州,黎书琴同样开车去机场接他回家。当时刚下完雪,兄弟二人搀着父亲在乡间小道上散步,山里空气清新,路边积雪皑皑。他们爬到高处,往前能看到连绵的山脉,往下能俯瞰整个小镇。这些年做各种生意,黎书琴的心态一直都是焦灼不安的,现有弟弟和父亲在身边,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踏实。

他是个恋旧的人,家里的老房子始终没有拆掉,紧贴着新盖的楼房,室内已经没人住,墙壁斑驳,地面还打扫得干干净净。黎书琴喜欢跟弟弟讲,他们儿时在老屋里干过些什么事,黎书文只能勉力回忆。

他们共有的记忆是那两棵柚子树。分别前,兄弟俩搬出两张藤椅,来到柚子树前,搀扶父亲坐在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放着母亲的遗照。他们面对镜头,一家四口在树下合影。

图|一张四分之三的全家福

母亲的遗照是黎书文从身份证上复制下来的。在那张重新办理的身份证上,改成了河南的地址和编号,年龄还改大了6岁。只有名字没变,叫赵桂英。

那是黎书琴从未忘记过的母亲。

↑影片《两棵树》根据黎书琴的真实故事改编

- END -

撰文 | 吴寻
编辑|雷军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