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历史上的“两淮”究竟是指哪里?

历史上的“两淮”究竟是指哪里?

历史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6065字 | 阅读需14分钟

“两淮”这个名词,经常在历史典籍、论文、图书中出现。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两淮”究竟是指哪里?是淮东和淮西,还是淮南和淮北,还是其他什么概念?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厘清“两淮”在不同历史阶段内涵的嬗变。


时郡时国:“淮夷”“淮南国”与“淮南郡”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两淮”最早的概念发端于淮河流域,与淮河相关。淮河流域最早见诸史籍记载的以“淮”命名的部落群体是“淮夷”。淮夷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群体,从夏商一直到战国时期都生活在淮河中下游流域。《尚书·费誓》记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诗经·泮水》曰:“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憬彼淮夷,来献其琛。”《诗经· 宫》曰:“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蛮,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诗经 · 大雅 · 江汉》曰:“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这些古代文献从侧面反映了淮夷与当时的中央王朝或者诸侯时常进行相互攻伐。淮夷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一千多年,直到战国末期,楚国向东扩张,淮夷附于楚国。
“两淮”概念的起源要追溯到“淮南”的概念。“淮南”作为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里,齐国相国晏子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而作为一个建置概念,则在西汉才出现。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夺取天下后封开国功臣英布为淮南王,建都于六(今安徽六安)。英布的淮南国地域广阔,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五十县之地,北起安徽的淮河,南至江西的赣江,西起湖北的汉水,东至江苏的高邮,版图覆盖了今天安徽、江西、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并涉及河南、湖南、江苏诸省。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英布起兵反叛,最终失败。此后刘邦又立了自己的幼子刘长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汉文帝七年(前174年),刘长也预谋造反,但事情败露,被汉文帝流放蜀郡,死于途中。
此后汉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别分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刘长长子刘安成为新的淮南王,仍都寿春。但此时的淮南王国比之前小了很多,其西邻颍川,东至全椒,北起沿淮,南及长江北岸,纵横二三百华里,辖十五县。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安也学自己的父亲阴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自尽而亡。
刘安死后,汉朝便不复置淮南国,改淮南国为九江郡。东汉末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袁术死,淮南郡恢复为九江郡。曹魏黄初二年( 221年),又以九江郡为淮南国,四年复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年)又为淮南郡。

 

淮南市八公山的刘安及其八位门客雕像


两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成为政权争夺的战场,淮南郡的区域时大时小,但基本以寿春为核心,包括今天安徽中南部。


东向到海:唐朝“淮南道”的东扩


公元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州为郡,变三级行政体制为二级制,淮南郡领寿春、安丰、小黄、长平、霍丘五县。
唐代的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变革。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初为监察区,后逐渐发展成为行政区。淮南道是为贞观十道之一。至贞观十年(636年),领有扬州都督府(治今江苏扬州)、安州都督府(治今湖北安陆)及寿州(今安徽寿县)、濠州(今安徽凤阳)、楚州(今江苏淮安)、庐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潜山)、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申州(今河南信阳西,湖北北部)、光州(今河南潢川)等。
开元四年( 716 年),以扬州都督府长史兼淮南道按察使。至德元载(756年)设淮南节度使,辖有扬、楚、滁、和、舒、庐、寿等七州,治扬州。乾元二年(759年)又曾短暂设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长期领有申、光、蔡三州,鼎盛时期领有十六州,至大历八年(773年)废。唐代淮南道辖境相当广阔,因行政划分依照山川形便的原则,淮南道已基本符合“淮南”这个称谓,大致包括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直至东海,治所在扬州

 

寿县古城墙


从唐代开始,“淮南”的建置概念开始东扩,由过去以寿春为中心、以今天安徽南部为主体的区域扩展到以扬州为中心的今天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直达大海的区域。这个区域为后来宋朝的“两淮路”建置打下了基础。


一分为二:宋朝“两淮路”的形成


宋朝建立后,宋廷采取强化税收的手段以增加中央的收入,通过强化漕运管理以方便物资的交流,强化行政管理以保证社会秩序,在区划管理上也采取相应措施。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年),在唐朝“道”的基础上划全国为十五“路”,以加强对府州县的管理。江淮间设置淮南路,
统辖“东至于海,西抵濉涣,南滨大江,北界清淮”的大片区域,辖扬、和、楚、泰、海、泗、舒、庐、蕲、亳、濠、光、滁、寿、通、黄、安等十七州,以及无为军两军、高邮军、涟水军、建安军等四军(宋代“军”是在军事要冲设置的州级行政区,地位“同下州”),其统辖区域地跨今天的江苏、安徽长江以北地区、湖北东北部。
由于淮南路辖域过大,各类事务繁重,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廷将淮南路一分为二, 分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辖寿春府,庐、蕲、和、舒、濠、光、黄等七州,六安军、无为军两军,治庐州。淮南东路辖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等十州,高邮军、涟水军两军,转运司(掌行政)治楚州,帅司(掌军事)治扬州。
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并称“两淮”,这是“两淮”的最初概念。北宋两淮路相较于唐代淮南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地域范围不再局限于淮河以南,如其统辖的亳州、宿州、海州均跨过了淮河,由此原本因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而并称的“两淮”实际上又横跨淮河南北,为后世“两淮”概念的嬗变埋下了伏笔。
宋室南渡后,淮河以北的亳州、宿州、泗州、海州和寿州下蔡县在绍兴和议(1141年)中割让给了金国。淮南东路,只剩下扬、楚、泰、滁、真、通六州和盱眙军。淮南西路剩下庐、蕲、和、濠、光、黄、舒等七州以及安丰军、无为军。
“两淮路”变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战略地位大大抬升。为了加强江淮之间的经营,南宋朝廷在两淮路大大加强军事力量。淮南东路方面,升淮安军为淮安州,升涟水军为安东州,改盱眙军为招信军,增设新的淮安军、清河军。金朝崩溃后,宋军一度向北扩大淮东路,增设邳州。淮南西路方面,升舒州为安庆府,又在寿州增建安丰军、怀远军,依托巢湖建镇巢军,在荆山县增设怀远军。
为了加强两淮路军事指挥,南宋朝廷也开始下放权力,在两淮路设置军事统帅。建炎元年(1127年),宋廷任刘光世为江淮制置使,三年(1129年)改任淮南制置使,同年任胡舜陟为淮西制置使。绍兴四年(1134年),分任刘光世、韩世忠为淮东、淮西宣抚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任命张浚为两淮宣抚使,总辖淮东、淮西两制置司,此后宋廷多次任命官员出任这一职务。南宋末年,战争形势日益迫切,南宋朝廷往往授予一名制置使统领两大战区的权力,在这一阶段任命了一些官员为两淮制置大使、两淮安抚制置使等职,总揽两淮军事,这些官职也是最早以“两淮”命名的正式官职名称。


由横变纵:元代到民国“两淮”由行政区到盐政区的转变


元代“两淮”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两淮”从行政区向盐政区转变,并被明、清、民国所沿用,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才在政府部门和职官里被废止。

 

元兵围攻扬州,时任南宋两淮制置使的李庭芝苦守。图为秦腔剧目《烈火扬州》封面

元朝统一后,虽然在行政上也曾有淮西、淮东道宣慰司,但宣慰司在元代属于监司性质,且元代的行政管理体制以行省统路、府,以府领州、县。淮东、淮西被置于河南江北行省这片广大的区域内,因此在行政上“两淮”的概念逐渐被淡化。
与此同时,“两淮”在盐政中的概念逐渐开始凸显。虽然早在汉代就已经有均输官管理盐务,唐宋也设置过盐铁使、转运使、茶盐司等官职机构,但将食盐运输单独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则是元代开创的。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廷将提举淮盐使司更名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根据《元史 · 百官七》记载:“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秩正三品。国初,两淮内附,以提举马里范章专掌盐课之事。”这里“两淮内附”明显是沿用宋代“两淮”的说法,是指淮东路、淮西路归附元朝。理由是元代还设立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福建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四川茶盐转运司等,皆以行政区域命名。
但今天我们所指的“两淮盐场”绝大部分位于今天江苏长江以北的沿海区域(有的因海岸变迁也已不再靠海),淮西路并不是产盐区。因盐场分布于淮河南北,所以后世称之为淮北盐场、淮南盐场。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 在两淮设置了29个盐场,其中淮南25个,淮北4个。
因此,到了元代,“两淮”的区域范围由行政区转为盐政区,由宋代的淮西、淮东逐渐转为淮南、淮北。
明代于扬州沿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下设泰州、淮安、通州3个分司,共设30个盐场,其中通州11个、泰州9个、淮安10个,这些盐场也全部位于今天江苏境内。盐运有利可图,为了防止腐败,明代又设两淮巡盐御史,专司巡查盐务。
清沿明制,于扬州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淮巡盐御史衙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淮安分司改为海州分司,迁至灌云县板浦镇。道光十年(1830年)后,废巡盐御史,两淮盐政改由两江总督兼任。

 

位于扬州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如今只剩门厅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废两淮盐运使,改设两淮盐政局,后改为两淮盐运局。同年又恢复两淮盐运使旧制。1913年,北洋政府在扬州设两淮稽核分所,主管两淮盐税征收。次年,于仪征十二圩设淮南稽核分所,于灌云板浦设海州稽核分所。1934年,国民政府改两淮盐运使公署为两淮盐务管理局。1946年,国民政府改苏北盐务管理局为两淮盐务管理局, 驻连云港,下设淮南分局,驻东台县。

 

《两淮盐法志》书影(明嘉靖史起蛰等撰)

《重修两淮盐法志》书影(清王定安等纂修)

嘉庆《两淮盐法志》中的仪征天池图(巫晨/供图)


民国时期,两淮盐场绝大部分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沿海,但1933年山东日照县的涛雒、董家滩、廒头、安东卫等四个盐场并入临兴场,改称涛清场。因此,两淮盐场也一度延伸至山东境内。

 

位于仪征十二圩镇的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巫晨/摄)


1949年3月,中共华中工委决定,成立两淮盐务管理局,苏中、苏北盐务均归其领导。1950 年4月,华东区盐务管理局设立淮北盐务管理局负责苏北的盐业税收和制盐场管理。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又设立了江苏省盐务管理局。从此,“两淮”这个地理名词也就从政府官职机构中淡出了。

 

光绪年间的盐运执照(巫晨/供图)


化域为城:江苏、安徽各有“两淮”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两淮”的概念又有所改变,从一个宽泛的地域概念变成了两座城市的合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北日伪拒绝向我新四军投降。9月6日开始,新四军第三师先后发起了对淮阴、淮安的进攻,至22日两座城市解放,这就是我军战史上的“两淮战役”。这里的“两淮”是指当时的淮阴、淮安两座城市。

 

《申报》报道十二圩盐工赴省政府游行请愿,要求保护帆运(巫晨/供图)


当时的淮安、淮阴两座城市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互有区别。为了解释方便,这里以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淮安”“淮阴”为中心点进行叙述。
明代淮安城(今淮安市淮安区)叫山阳县,而淮阴城(今淮安市淮阴区)叫清河县,两县都属于淮安府,府治在山阳县。清代淮安府基本承袭明代,府治仍在山阳。
进入民国后,全国范围内排查重复的地名,因“山阳”和“清河”分别与陕西山阳县、河北清河县重名,于是1914年山阳县更名为淮安县,清河县更名为淮阴县,这就是“两淮战役”里“两淮”的由来。1948年12月“两淮”解放后,曾短暂设立“两淮市”。三个月后,两淮市裁撤。1950年将淮阴县城析出,设立清江市,淮阴县辖有农村地区。1958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地辖淮阴市。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再度实行市县分开。从1949年至1983年,清江市、淮阴县都归属淮阴专区(1970年后称淮阴地区)领导,淮安县在新中国成立初隶属盐城专区,1954年归属淮阴专区。
1983年,江苏省行政区划改革,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改清江市为地级淮阴市,淮安县、淮阴县都是其下辖县。由此,原来的“两淮”变成了“三淮”,即地级淮阴市、淮安县、淮阴县。1988 年,淮安县撤县改市,成立县级淮安市。
2001年开始,江苏省实行“三淮一体”战略,也就是地级淮阴市、淮阴县、县级淮安市走向一体化,共同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同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淮阴县为淮阴区,原县级淮安市成为新地级淮安市的楚州区。这一名称上的变动给当地人带来不小的混乱,因此到2012年楚州区再度更名为淮安区,实现了市区同名。
由于城市的发展变迁,当年的“淮安”“淮阴”已经连成一片,都变成了今天地级淮安市的一个部分,“三淮一体”战略让“两淮”走入了历史,江苏的“两淮”终变成了“一淮”。
然而直到今天,在安徽省的一些官方文件中仍然有“两淮”的说法,安徽省的“两淮”也是指两座城市,分别是淮北和淮南两个地级市。这两个能源型城市的产生、发展得益于“两淮煤矿”的开采。
今天的淮南市发端于1903年发现的大通煤矿。1903年,清廷派戴锦章率洋枪队到大通办矿,因井下水大无法排出,最终停办。1909年,段书云、牛云桥等人集资筹建大通煤矿有限公司,至1912年建立淮南第一座近代矿井,是为现今淮南城市的发端。此后经历民国几十年的发展,淮南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煤矿区。1949年3月,淮南地区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田家庵、九龙岗、大通)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直至今天成为安徽省的地级市。
淮北市的建立则稍晚。淮北地区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在烈山开采煤矿,烈山煤矿经历了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开采。1955年,华东地质局派出325地质队进驻烈山地区(当时属于濉溪县)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至1957年勘探出这一地区煤层的存储量约有 8亿吨。由此,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大规模开采淮北煤矿。当年11月,安徽省委成立闸河煤矿筹备处。1958年3月,改为濉溪煤矿筹备处,5月,改为淮北煤矿筹备处。到1959年底时,淮北矿区连同职工家属已超过6万人,符合了建立城市的标准。1960年4月濉溪县撤县建市,设立濉溪市。1971年3月濉溪市改名为淮北市,此后至今淮北市成为安徽省的地级市。由此,安徽也就有了自己的“两淮”。

 

淮安镇淮楼,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刘克明/摄)


结语


爬梳历史,“两淮”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代的地区虽然基本都在淮河流域,但“两淮”指代的地理范围随着时代的变迁时大时小,且政治中心总体上由西向东转移。南宋时期为淮东、淮西两路,元至新中国初大致为地跨淮河南北的苏北沿海地区,解放战争期间
又用来指代当时的淮阴和淮安两座城市。时至今日,安徽省在一些官方文件里仍用“两淮”来并称淮北市和淮南市及其辖域,而随着“三淮一体”战略的推进和城市的发展,江苏省官方文件中已停用“两淮”这个名词,“两淮”这个地理概念也就逐渐走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东京审判:当年判那些战犯死刑,究竟有多难?

走进宋画,看历史的风景

民族英雄,商业奇才

西奥多·沃尔斯的艺术:树立19世纪美国华人正面形象的标志

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司徒雷登人生三阶段与金陵女大的不解之缘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我经常忍不住想咬我老公,是变态吗?”(不是指那方面)中美舰机规避是指意外相遇,专门找上门来的就应承受风险收到NVC邮件,说不能有旅行安排是指什么?|移投路群问答废物箱设在哪里?等待您的“金点子”一起优化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中国投资者有了最新选择“翡翠狂潮"杜鹃花,永远属于你2023年5月6日历史上的今天上海“两车斗气”,后续来了!究竟是谁的错,专家解读“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独家|奢侈品牌的“下一个成都”在哪里?第一百一十四章 突围#重聚美国# 鹰小美在哪里?第12站:是哪里全年都可以过圣诞节?“九省通衢”武汉,指哪九省?[5月5日]科学历史上的今天——凯瑟琳·辛格·莫拉维茨(Cathleen Synge Morawetz)分享:人从哪里来,干什么,要去哪里?淘宝上的脑机接口究竟是不是正品?冷泡出香,年轻人追捧的“鸭屎香”究竟有多香?微博(22)—信用卡被刷了暑期都在抢!火出圈的“海D四大神器”北大小红书,究竟“神”在哪里?救命!“水果刺客”来啦(不是指贵) | 东邻日记[4月29日]科学历史上的今天——IBM第一台商用科学计算机诞生在永春,独自芬芳的“佛手香橼香”究竟是什么香?枪和抖音林徽因“私生活”究竟有多乱?钱钟书曾写文讽刺,一句话道出真相外国“高考”究竟什么样?流动之中,城市的“气场”在哪里?历史上的统一大业2023年5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美国霸权究竟指什么,又霸在哪里?沟通风格测试:你是指责型还是讨好型?让技师“打飞机” “特殊服务”究竟算不算卖淫嫖娼?司法是这样解释的比“鸭脖”更可怕的,是指鼠为鸭已成为思维定式和做事模式!爆火出圈的【海淀四大神器】北大小红书,究竟“神”在哪里?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杀[4月30日]科学历史上的今天——奥尔索·马里奥·科比诺(Orso Mario Corbino)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