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华裔市长7月12日就职 邹至蕙治理多城面临挑战多
多倫多市長補選6月26日晚揭曉,前新民主黨國會議員和前多倫多市議員鄒至蕙(Olivia Chow)以37.17%得票率當選多倫多第66任市長。她是多倫多建市189年來的首位華裔市長,也是多倫多六市合並以來的第一位女市長。據悉,她將於7月12日宣誓就職。
至此,加拿大已位產生過6位市長,最先是卑詩省甘祿市的吳彼得(Peter Wing),跟著是緬尼吐巴省達芬市的麥鼎鴻(Inky Mark),安大略省濕比利市的黃彼得(Peter Wong),卑詩省溫哥華市的沈觀健(Kenneth Sim)和喬治王子市的余星友(Simon Yu),現在的多倫多市長鄒至蕙。當選副市長也有不少華人,其中去年底當選的就有安大略省萬錦市的陳國治、烈治文山市的陳志輝。而今年又是加拿大1923 年頒布的種族主義和歧視華人的《排華法》100週年。為什麼加拿大又能產生這麼多華裔議員、市長?鄒至蕙主政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市後會面臨什麼挑戰?《加拿大商報》特別專訪社區名人,看他們怎麼樣評論。
鄒至蕙當選彰顯社會多元包容
多倫多社區活動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碩士林達敏認為,與排華法頒布的哪些年代相比,鄒至蕙當選為多倫多市長說明加拿大進步了、華人社區也進步了。他表示,鄒至蕙曾於2014年參選多倫多市長不果,當時有人對我說「她已不能再翻身,你也不必跟她再來往。」各人有各人的困難,也有各人的辦法,不必棒打落水狗。堯有九年之水,不失為帝;湯有七年之旱,不害為王。我憤怒之餘寫了《誰敢說敗局已定?》一文,預言八年之後,如果她採取「左進政策」可以當選為市長。現在給我言中了,只是時間上是九年,比我所預料只多了一年。加拿大的市選名義上是沒有黨派,其實背後有政黨積極的參與,多倫多市溫和的左派政治有龐大堅固的群眾基礎,市政每八年一個左右週期。偏左的苗大偉,做了八年;偏右的福特和莊德利已做了九年,潮流又再偏左,因應時勢,作為新民主黨非正式的侯選人,鄒至蕙有很大機會當選市長。
林達敏表示,我與鄒氏相識三十年,她對社會的熱心,是眾人所稱讚的。鄒至蕙1957年出生於中國香港,13歲時隨父母移居多倫多,大學畢業於貴湖大學,1985年起在多倫多公校教育局任職六年,1991年當選多倫多市第一位亞裔女性議員並任市議員長達14年,2006年至2014年間出任新民主黨國會議員。2014年她為了競逐多倫多市長而辭去國會議員席位。她這次參加多倫多市長補選的承諾是:讓這個城市對每個人來說都更有愛心、更可負擔、更安全。一個屬於每個人的城市。她對公益事宜克己耐苦,能幹有為,我自始即認為她是很有前途的「民選官員」。她的功業以支持弱勢群體、扶持民間團體稱著。每當不利移民的政策出台,她都敢於仗義執言。她常常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為移民爭取各種權益。她從社工到教育委員到市議員、國會議員,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她可作為多倫多市長而無愧。
多倫多著名時政評論員曉瑜認為,鄒至蕙當選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市長,說明這個社會的多元包容性,100年前的排華黑暗歷史已經過去,今天的並加拿大不存在排華,未來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華人在這裡都可以自由參政議政,盡情享受多元文化的幸福生活。鄒至蕙的這次當選,完全與她的種族背景無關,因為她所得20多萬票中,大部分是不同族裔選民選票,而且她也是僅以多出不到5%選票險勝排行第二的候選人貝安娜(Ana Bai Lao),並不是完全依靠華人的支持。因為多倫多大部分華人選民並不特別認同鄒至蕙的施政理念,很多人擔心日後大幅加稅及怎麼解決租霸問題,因此並沒有傾力支持她,反而華人社區不少人在這次市選中公開支持非華裔的貝安娜和桑德斯(Mark Saunders),鄒至蕙的當選沒有任何特定族裔背書,純粹是每張不分族裔的選票的個別決定。另外,鄒至蕙長期為弱勢群體發聲、建造25000套低租房的激進表態、不作跟隨通貨膨漲加稅的保證,以及租客為中心的承諾,讓多倫多低收入人士相信她才是窮人「守護神」,加上新民主黨NDP在工會和性小眾方面的立場,讓鄒至蕙得到了LGBTQ社區及工會大力支持,成為她勝選的重要因素。
鄒至蕙兌現競選承諾之難
林達敏表示,多倫多是加拿大貧富不均最嚴重的城市,這是三級政府無法否認的事實,也無從掩飾。在住豪宅、開平治汽車的美好生活周圍,有餓著肚子上學的孩子,失業的青年,住不起房子的家庭,而且情況日趨嚴重。2005年人口普查的中層小區(neighbourhood),比1970年少了不止一半;目前貧窮的小區,是富裕小區的兩倍。另外,市政府大部分工作是對地產管制和服務,影響到地產的價格。為了取得暴利,全世界的大發展商都處心積累企圖控制市政,把地價、房價、租金提升到最高,指使他們的從僕參選為市議員,進入市議會為民意代表,透過法律和法規操縱市議會。在這方面,加拿大可說毫不例外,大小城鎮議會中代表大發展商利益的最少有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或者超過一半。這使得有時有些市長以市民的力量當選,但上任後無法支配市議會,其行政權無法牽制議會的立法權,理想無法實現,被罵騙人,這是廣東人所說的「好心給雷打」,實屬無奈。鄒至蕙這次競選的宣傳重點是怎樣不會大花錢,怎樣在擔任多倫多市財政委員五年期間以嚴謹的手法去平衡預算,她的雪伯-芬治輕鐵計劃可省十億元,她的全盤交通計劃可避免三十年加稅等等,可惜商人和中上階層的人聽之渺渺。如果不使用安省省長福特給市長的「濟代議政治之窮,矯選舉制度之弊」否決權,她的「住房、住房、住房、住房」政策將很難實現。
林達敏表示,鄒至蕙把推進社會住房項目作為多倫多市長的首要任務,建設更多經濟住房,保護租客免受迅速驅逐。她要設立安全經濟住房基金(SAHF),年撥款1億元,用於經濟出租住房收購、維修和轉讓,將經濟出租住房供應商改成非盈利社區和原住民住房供應商;在市府土地上開發2.5萬套租金管控住房;加強租客支持和保護、協助租客應對房東驅逐和漲租;加強反驅逐條例修訂;鄒至蕙承諾讓市政府直接參與建設,建造2.5萬套市屬和非營利性運營的租金管制出租屋,其中最少7,500套低於市場租金。另外,沿士嘉堡輕軌走廊設公交專用快速道;將嘉甸拿東調整改建成從櫻桃街(Cherry Street)到頓河谷花園大道(Don Valley Parkway, DVP)的地面林蔭大道,可省錢並能開闢5.4英畝土地用於8,000多套住房開發。全市擴建多倫多社區危機服務,設緊急反應轉型小組。延長市圖書館開放時間。在這樣的政綱之下,市民的體力和智力,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工作,多倫多成為更安全、更繁榮的城市,有著持久的安全、實際的幸福,重塑了她支援弱勢社群、扶持民間團體的形像,重新組合勞工、族裔、婦女的支持,她推行的「左進策略」獲得了重大勝利。雖然鄒至蕙早前宣稱不會使用省長福特賦予的所謂「強大市長權力」,但要在一個包括競選對手和其他支持者的多倫多市議會中爭取兌現自已的競選承諾,她在適當時候還是必須運用否決權。
曉瑜認為,在這次多倫多市長補選中,排位前六位的候選人對解決多倫多市令人擔憂憂的城市貧困問題、可負擔住房問題、交通基礎設施殘舊問題都作出承諾,其中鄒至蕙為弱勢群體發聲爭權益的形像極其鮮明。但現在多倫多的問題是已經幾十年積重難返,財政缺口非常嚴重,鄒至蕙現在應該做的是縮小甚至補上這個缺口,而不是進一步擴大它,要兌現競選承諾將面臨很大困難和挑戰。
曉瑜表示,多倫多市政府現正面臨10億元財政缺口,誰在補選中獲勝都將應對市府的財政困難。安省省長雖然表態祝賀鄒至蕙當選市長,並期待未來合作應對多倫多市的問題,但同時明確表示不會財政援助多倫多市,「要錢找總理杜魯多去、不要找我」,並要求多倫多市將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刃上」;而聯邦政府至今也未有支持多倫多市的表態。這樣看來,鄒至蕙就處於一個要「開源」與「節流」去兌現競選承諾的兩難境地。「開源」就要加稅加費,溫哥華的華裔市長沈觀健上任後就被迫將地稅加了12.5%,但弱勢群體和低收入家庭負擔更重,他們不會答應,所以鄒至蕙在競選時對加稅不作表態;「節流」 就要凍結或減少福利、服務,尤其是控制議員、公務員、工會的薪酬,這又會損害這些支持鄒至蕙的人和群體利益。鄒至蕙就只能與安省和聯邦政府搞好關系,爭取得到更多支持去盡力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
曉瑜認為,鄒至蕙過去是反對黨議員,從未執過政,也未在公司任過高管,都是為民喊喊口號就交差!現在要在多倫多這個加拿大第一大城市當家,千頭萬緒、百廢待興,要為民做出業績實屬不易,但只要努力了,在三年半時間裡未能全部兌現自己的競選承,市民也不會怪她。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