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地产靠啥?央行这份调查,透露了趋势
◎智谷投研团队
◎作者 | 牛叫兽
不买房,不鸡娃,省下来的钱花掉,及时行乐。
这似乎颠覆了国人消费的刻板印象。
旧有的印象是,大家不太愿意花钱。
有钱更多还是攒起来,要么买房,要么搞点理财。
钱生钱,比直接花掉更重要。
但是最新这期央行的报告,确实打破了这种旧有印象。
跟一季度相比,存钱的意愿只微微增加0.1%,但消费倾向却增加1.2%,差距明显。
来源:人民银行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9日
哪来儿的钱?怎么突然就愿意花钱消费了?
都是从房子和教育抠下来的。
央行这份报告,每次还会调查大家,未来三个月的消费倾向。
问问大家,看未来更愿意在哪些地方花钱。
横向对比,教育、医疗、旅游,是居民花钱最多的前三大项目,疫情前后都比较稳定。
纵向对比,购房和教育支出占比持续下降,社交文娱消费则震荡上升。
下图是2019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各个项目的占比变化。
打竖看,颜色越红数值越大,颜色越绿数值越小,来观察各个单项在疫情前后的变化痕迹。
来源: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2019年Q1-2023Q2)
有些数据看似意外,实际上情理之中。
整顿教培后,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锐减,就算家长有需求,也报名无门,教育支出被动减少。
购房占比在21年末大降,政策雷霆出击,居民买房意愿主动收缩。
更有意思的是,社交文娱的消费占比,逐步提高,今年涨得尤其快。
这个,可能是解封后,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娱项目激增有关。
两个月前,五月天演唱会甚至火到上热搜。
各区域中心城市多数剧场上半年场次已排满,部分档期甚至排至2025年。
生活越不易,人们越想在音乐中寻找抚慰与解脱。
新钱和旧钱,新生代和老一辈,确实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消费观,价值观。
跟文娱消费相对应的,还有医美。
就是割双眼皮,隆鼻,祛斑祛痣这些。
客户不仅越来越年轻,甚至有家长将医美作为孩子的高考毕业礼物。
长沙有美容机构,按照高考分数,给高考毕业生减免优惠。
此前,一份行业统计显示,暑期来整形美容的人数比平时多50%以上,主力仍是高中毕业生(准大学生)、大学生等群体。
做医美的男客户也越来越多。
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女性医美消费者同比增长10.78%,男性医美消费者同比增长超过65%,增幅是女性的6倍。
而且,男人做起医美来,比女人更舍得花钱。
新氧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消费能力上,男性医美消费者的平均客单价为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
消费观念转变,更愿意花钱,解放自己,这不是坏事。
有公司新员工拿到工资后,去公司外边那个很贵的西餐厅吃牛排,才发现自己吃的一直是拼接的。
国内有个“原切牛排”的说法。
牛排就是牛排,咋还有“原切不原切”?
确实有,有很多商家把鸭肉和硅胶混在一起,做出来了拼接牛排。
为啥会有这么个东西呢?便宜啊。
那些便宜的明显不正常的,往往也是卖得最好的,大概率就是这种。
所以说“不买房,中国人的钱花到哪”,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
消费掉啊,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提高家人的水准,去体验这个世界,别在死前才发现自己白来了这个世界一趟,啥也没体验过。
这是很多朋友现在的心态变化。
但是从社会资金流转的脉络看,指望消费者多花钱,提升消费力,这事儿确实不容易。
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萎靡期的经济刺激,主要是靠投资推动,靠基建和地产。
而这些刺激动作,印出来的钞票,大部分流向央国企手里。
而央国企是国家的,导致有形之手的调节红利,跟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另外,求稳不出事儿,完成目标,是很多政策受益主体的目标,要稳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这就导致,对投资效率的容忍度比较低。
低效一点也没关系,别出事儿就好。
消费力难提升,也就容易理解。
要彻底扭转这个情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时代转身,你获取信息的方式要更新了。美国中产坚持的习惯,是教育、健身、阅读经济学人。智谷亦在致力为中国新中产、企业主、管理者提供高价值的趋势、研判。
国际冲突趋势、经济真相剖析、商业动向挖掘......加入智谷圈,每周万字调研和研究,浓缩出每周三高标准的内部研判,让你用最少精力获取最重要的趋势分析。
99元加入
即阅全年48期研判,及2023年往期内容
▼
付款后停顿3秒,添加您的专属通信官
↓↓↓点【阅读原文】,直达购买页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