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业余男星,没人舍得嘲了电影2023-07-19 12:07王宝强导演的新片《八角笼中》杀疯了,截至到今天上午11点票房已破16亿,豆瓣7.4分。有意思的是,评论区不似寻常好片一边倒的彩虹屁,满屏“虽然但是”的矛盾感。大意都是,虽然片子不够好,但我就是要夸。说白了,《八角笼中》的票房和分数,是大众对王宝强明目张胆的偏爱。对比他的首部导演作品《大闹天竺》,豆瓣3.7,观众颁给他金扫帚奖,6年后的今天,王宝强靠什么赢回观众?很多人说是真诚,飘觉得,不止。《八角笼中》的故事取材于大凉山格斗孤儿事件。向腾辉(王宝强 饰)早年是个格斗冠军,但因被教练骗吃违禁药愤而殴打教练,从冠军沦为阶下囚,格斗成为他不愿触碰的心头刺。但因有个老板请他物色小孩组建青少年格斗俱乐部,为卖货造势,让他想起前不久在山里打劫他的那群体格强健的野孩子。为了挣钱,他找来这群小孩假意组建格斗俱乐部。没想到老板因卖假货入狱,这帮孩子却至此缠上他,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他本想找其父母讨说法,却发现他们竟都是孤儿。因为自己也曾是山里的孩子,他竟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收养这帮孩子,带他们靠搏击改变命运。一开始,是去酒吧打假拳挣点吃饭钱,后来甚至开始勒紧裤腰带他们正规训练,参加比赛。眼看彼此的命运都渐渐好起来,没想到好景不长,之前孤儿们在酒吧打假拳的视频被有意者大量传播。向腾辉被媒体质疑利用未成年人牟利,一度被警方调查……到这,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对,很像《泰囧》系列深度合作过的老友徐峥的《我不是药神》。故事选择上,同样是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真实事件,同样聚焦的小众弱势群体。就连人物线很相似:徐峥《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一开始只为牟利,后动了恻隐之心成为为病友提供平价救命药的救世主,结果反遭社会质疑,是不是和向腾辉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地对上了?除此之外,不顾质疑坚持训练孩子们练习格斗只为逆天改命的情节,又像极了《摔跤吧,爸爸》。上《摔跤吧爸爸》下《八角笼中》在桥上的训练场景上《摔跤吧爸爸》下《八角笼中》在市井中的训练场景这种类型片,在选题本身就容易博好感。另外,你还能清晰看到一些常见英雄商业片的骨架。向腾辉从颓废,到受到刺激,奋起,再次遇到挫折,再奋起的过程,是最常见的剧情片人物成长脉络。当中,必须采用恶人的一句杀伤性和侮辱性兼备的垃圾话,才能激活主角人生。一旦磨难降临,必须用迷雾,大雨烘托迷茫和落魄,而且雨下得必须比依萍找她爹借钱那晚还大。而一遇到情绪沉重需要煽情时,又会有稍显突兀的伴奏响起;主人翁“龙场悟道”时又必须抛出一两句金句给观众敲黑板。当然,中间穿插几个商业片常见的小笑点调剂,设计多次反转以增加戏剧性更是少不了……总之,你几乎能在电影的每个环节看见王宝强向经典大片学习的痕迹,这也导致整部片看下来,标准得中规中矩,毫无惊喜。换做是别人的作品,你大概会骂骂咧咧,甚至质疑是不是借鉴得太明显太密集,反显出笨拙。可当他是王宝强呢?在不蹲号子就相当于三好公民的内娱,作为艺人的王宝强的大众口碑一直优异。而作为导演,他或许从未给我们创造过惊喜。可他却是唯一一个亲自到场领金扫帚奖的大明星,且发自真心地因拍了烂片而感到亏欠。王宝强的诚意摆在那里,所以现在看他的二作,你已经很难纯粹只去看电影,你会感觉自己是在检查一个差等生苦学六年后交出的作业。但凡有进步,你都准备开口夸,片中那些清晰痕迹反而成为你明确感受到他临摹作品时认真琢磨过的注脚。作为批卷老师,且不论市面上真正优秀影片,只和他的好友比,徐峥陈思诚的导演作品技术层面都比他成熟,但和他自己相比,从倒数成为成绩中等的标准生,已经进步巨大。这很难让人不露出姨母笑。徐峥说,王宝强总是有办法让人觉得心疼,让人自觉想来支持他。没错,确实如此。除了电影本身,从一些花絮物料也能看出他在所有可以努力的缝隙中都塞满了努力,一点没放过。为贴近故事,专门搬到故事原型地四川住;电影中饰演孤儿的孩子都是他在大山里一个个找的。宣传上,他也几乎动用了所有人脉为这电影造势。合作过《天下无贼》的刘德华、刘若英为其唱主题曲,合作过《新喜剧之王》的周星驰为他叫好,《泰囧》徐峥为他路演站台……王宝强式的努力清晰且具体,我们很难熟视无睹,特别当他的作品确实因努力达到水平线时,大家明知可能他没清华北大生优秀,也决不可能踩一个辛苦考上本科的差生。再到电影本身,观众对王宝强的好感和共鸣,也很容易无意识嫁接给角色。向腾辉是一个憋屈到极点的人。一个差一点就通过搏击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山孩子,只因为投机取巧的教练一句话,被骗着吃下违禁药而前功尽弃。这种擦肩而过本身已是憋屈,片中还有个细节。这个罪魁祸首的教练并没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贼喊抓贼地把责任推到向腾辉一人身上,反过来叫嚣:你瞪我干什么,把金牌摘下来!(大意)面对一旁跪下求人的母亲,向腾辉几乎被逼到了无处伸冤的最角落。即便他最后靠打人一泄心头恨,换来的不过是叠加的buff:成了阶下囚。出狱后他甚至发现母亲受的刺激太大,已精神失常认不得人。有个细节,他回老家时,他的姐姐总是沉默着,就像没看见他这个人,无表情地走开了。这种死寂,就像他倾尽全力却被害得走向无解的死局,无人负责,无人在意的人生前半程,这是他的第一大憋屈。人生后半程,在他帮孤儿通过搏击改命却被质疑以此牟利,人们落井下石,审判苛责,却没人真愿意听他说一句真心话。甚至最亲的孩子们也误解他时,有口说不出的委屈,是他的第二层憋屈。这种被剥削,被质疑的巨大憋屈感,在王宝强早期跑龙套期间同样清晰。当群演一天只有20,但因为王宝强个子小,他连这微薄薪水都要被借口此理由而被苛扣,20变15。手中掌握一些决定权的小人根本没把他当人看,在他睡觉时拿着大喇叭冲进来轰他去当群演,就像赶牛赶羊一样。同行群演会攻击他的外在条件,侮辱他的梦想:个子矮长得不好看,也没学过表演,发明星梦等于痴人说梦。甚至觉得他好欺负还总想挑事打他。一些明星前辈也劝他别痴人说梦,只不过说辞比较委婉:回去读书吧,不可能的。唯一一次"鼓励”,是《大腕》片场,葛优在一票群演中随机摸了一下他的头。他自己脑补出万里挑一的“天选”感,当晚兴奋得睡不着觉。后来他问过葛优,葛优根本不记得。没人尊重他,没人看得起他——如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草芥”,无人在意。即便到他成名已久的这几年,王宝强的这种憋屈感还在。有人说他只能演一种类型,有人说他不可能当导演……向腾辉越像王宝强,越憋屈,观众就越希望他赢。除了向腾辉,其实孤儿们演的也是王宝强。他们一比一还原了王宝强艰难史的另一个侧面:卑微地珍惜着改变命运每一丝希望。有个花絮,因为镜头只需呈现半个馒头,于是工作人员正打算把馒头掐掉一半时,孩子因为不想浪费,低头吃掉了半个馒头。王宝强留意到这细节时哭了,他说想到以前的自己。孩子们很淳朴,很想走出去有发展,看到谁都觉得是导演,看到谁都觉得有希望,和他当年一模一样。所以很拼命,比很多成年演员都不怕累。只有6岁的最小演员在拍完水中训练的戏后不适,王宝强问他才说他不会游泳。在此之前,一直默默坚持。孩子们说很喜欢王宝强,因为他选择了他们。他们很清楚这种选择,几近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所有他们很珍惜。戏拍完后,他们甚至哭着说不想回去。这种心情,王宝强曾经也经历过。《盲井》的导演找他聊,交代他9点前到就行,他要从很远的地方跑步过去的,可他6点就到了,因为他天没亮就出发了。到剧组后,他说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所以,看着看着你会觉得,你不是在看电影,也已经不是在批改王宝强作为导演的二作了,而是被他拽着一起经历一遍他的真实历史。当有一个人把伤口剖开来供你观察时,你根本没法客观做什么鬼评价,啊你这伤口偏上还是偏下,结痂得是否完美。你只会想给他个拥抱。最后,观众的那份疼惜,是对自己的。飘认为,这部片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部写实纪录片。全片最亮眼的不是那些适时出现,明显地宛如用荧光笔标注的金句,而是一句略显粗糙的旁白。在带着孤儿假拳挣钱的初期,有人为断他们前路,故意砸他们场子,当众揭穿他们打假拳。孤儿们在和对方打架时,竟差点拿刀刺向了对方。“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了马虎(孤儿)眼中的杀机,那眼神我永远也忘不了。”(大意)谁阻止他们走出大山,他们甚至会连命都不要地捍卫改变命运的希望。这种凶狠得近乎野蛮、血腥的极端念头,不似“逆袭”给人带来的常规想象那般正面,它残酷、原始得甚至有些登不上台面。可又是那么真实、细微,让我在看到那个眼神和听到这句话时,联想到了《狗咬狗》中为生存不惜代价的杀手鹏。恐惧和怜惜同时涌向我,我被王宝强描绘底层人物的精准震撼到了。不似其他出身优渥家庭的导演,只能通过了解的二手资料去想象。王宝强这一洞察不因为敏锐,只因为他自己作为底层人时,就有过这个不算体面却很真实的念头。他最穷时,身上剩下20块,北京好像留不下,回老家也回不去。从来报喜不报忧的他只能写信向家里求助,要200块钱。200块,已经难道难倒了他们家。要知道,他们当时连买油盐都要向小卖部赊账,最终,爸爸叫来哥哥姐姐召开家庭会,勉强给王宝强凑齐这200块。直到他拍完《盲井》,拿到了工资2000块,他才第一次从演员这份工作中挣到一笔对全家来说都很大的“大钱”。他拿出大半给家里还债,只留下几百给自己,并用其中一百买了一支二手手机。可终于不用再写信和家里联系时,他却遇到混混要抢他手机。对方手里拿着刀,王宝强一个人打跑了他们四人,因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命可以给你,但手机不行。《八角笼中》孤儿的一念杀意,一比一照实记录了王宝强曾经作为底层人,有过的同样可怜的偏执。实际上,今年刚好是王宝强出道20周年。观众看着他从草根走来,成为好演员,到今天成为一个交出及格答卷的导演。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成为大家的“养成系明星”。虽然如今王宝强根本不需要我们投票出道,但大众仍然忍不住关心他的成败,在208万们彻底寒了大众的心后,大家却罕见希望他多挣几个亿。有帖子在讨论电影成功后他本人能挣多少钱他从一个农村来的素人,开始连看台词都需要查字典。到有很多代表作的大明星,再到票房16亿的导演,一步步都是每一个努力改变命运的普通人都渴望完成的童话般的完美逆袭。而片中故事不就如实记录了他的曾经吗?而那些他山里找来的小孩,更是天然真实地呈现了草根想要逆袭的渴望。王宝强甚至强调,不用调教,让他们玩就行,看到他们那一刻就觉得电影成功了一半,不止是他帮助了孩子们,更是这群孩子帮助了他和他的电影。这群孩子,和剧中他们饰演的孤儿,和剧中的向腾辉,现实中曾经的王宝强,现在想证明自己能当导演的王宝强,银幕前每一个草根观众同步实现了同频共振。在观看片尾时,我甚至从未如此强烈地渴望故事走向老套的Happy Ending,因为这样,才能给剧中孤儿,向腾辉一个好结局。我代入了我自己,所以我想要他们赢下奖杯,想要剧外的王宝强赢下掌声。说白了,针对《八角笼中》的高分和好票房的这场偏爱,折射的不止是王宝强的质朴,更折射出中国电影观众的质朴。只要你努力,欣慰于你进步的姨母笑,拥抱你伤疤的温暖和代入作品与你共鸣,中国观众都会那么毫无保留地给到你。可现在还剩多少人会担心辜负观众呢?你一票我一票,宝强今晚就出道↘↘↘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