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凭什么?妈妈要当业余儿科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学家、教育家......(专家观点)

凭什么?妈妈要当业余儿科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学家、教育家......(专家观点)

母婴育儿

爱贝睿编辑推荐

编辑这篇文章时,爱贝睿育儿群里关于全职妈妈的讨论正热闹。有家长把全职妈妈比喻成一种职业,有的妈妈并不认同;也有妈妈就在前天辞职,全身心陪伴孩子。关于全职妈妈的讨论一定会继续下去,因为每个妈妈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

在之前的文章,郭歆老师为爸妈们介绍了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对现代社会的 「精细养育」 现象的分析,包括对现象的描述(是什么),对现象原因的分析(为什么),以及对可能后果的讨论(会怎样)。很多父母在反馈中都表示这个现象一方面也很符合中国父母的当下心境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更希望知道是否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呢?

发送「精细养育」到爱贝睿科学早教公众号👇,可以阅读郭歆老师的前两篇文章哦~


现在,郭歆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和反思,跟大家聊聊「解决之道」,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鼓励父亲分担育儿压力


西方社会探讨与实践的解决「精细养育」方法

在西方社会,目前有三种提出的解决方法:

第一,最被经常提出的方法就是「呼吁」父母「减压」或「放轻松」。 这种方法有效性有限,因为,导致精细养育的原因是个体父母所难以掌控的社会政治因素。

第二,近些年,随着心理学对儿童「抗压能力」(resilience)研究的兴起,一些专家开始指导家长增加孩子的「抗压」能力。 但是,关于儿童抗压能力的研究是针对处于非常突出的逆境儿童的,并不适用于直接搬用于普通家庭。另外,这类研究至今还在争论是否能够通过「教」的方式来增加儿童的「抗压能力」。最后,这个理论其实非常强调不要将「抗压能力」仅仅视为儿童的个体特质,它更是与儿童处于逆境时的当下社会文化环境(contexts)相关联的。因此,一些育儿专家对「抗压能力」的强调,反而使得家长更加依赖「专家指导」,而并没有起到减压的作用。

第三,一些社会性别专家看到母亲仍然是所有焦虑与压力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提出了社会需要一些友好的制度来鼓励父亲更多地分担育儿压力。 这是一种表面上可以部分缓和女性压力的策略,但是,仍然不会扭转社会上对「精细养育」理念的广泛追捧所带来的道德压力。

这些策略的问题在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仍然强化了「精细养育」的核心理念——父母的行为要围绕孩子的最优化发展来组织,并且忽视父母之外的扩展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父母行为的影响。 简言之,这些策略仍然支持育儿的「私人化」发展趋势,而不是「公共职责」。

还有一些学者悲观地表示——「精细养育」和类似理念的影响已经太过深广,现在的父母深信「科学化」的育儿方式,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大众化也让我们的育儿「话语」心理学化。比如,「带孩子」(childrearing) 叫做「亲职教育」 (parenting); 与孩子一起玩耍叫做「亲子互动」……

今天的父母很难单纯地享受与孩子一起活动的喜悦,而总会考虑这个活动对孩子的「长期影响」。专家与社会一再地向妈妈们强调「爱」的功能性: 爱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助人心 (helpfulness) 和可依靠性(dependability),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残忍以及其他偏离「正常」行为的特征。

爱,从一种由人类感情自然生发的温暖感情,转变成了一种亲职教育的功能和技能。


放下书本和理论


我远离「精细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上述西方较为悲观的结论,在中国也部分适用。但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一样的历史条件也许可以带给当下父母更多的可能性?

我下面用自己的例子来跟大家探讨是否有可能让今天的父母与「精细养育」 拉开一定的距离,给自己一个「返身回观」的机会。

「返身回观」这个概念类似于「反思」,但「返身」与「回观」两个强烈的身体动作,让我们迫使自己扭转整个视角,并在扭转的同时,给自己和当下制造一个空间。这两个词,最早由夏林清提出,并多次用在她自身的社会实践中。


机会一,有一个无法按照教科书的方式养育的宝宝,打破我对书本和学科知识的迷信

我从怀孕到宝宝的第一年,经历了与大多数妈妈不一样的过程。不论我如何用中文和英文去搜寻知识,发现最后都无法在我家宝宝身上使用,尤其是两件事情上——喂奶和睡觉。  我们家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几乎「长在」我身上。无论喂奶多久/喂奶多频繁,小家伙似乎永远吃不饱;夜里每个小时喂一次奶算是好的(一直到一岁以前!)。而且白天夜里都精神超好。

看遍市面上所有的书籍,询问身边所有的亲朋,得到的结论是,这个宝宝太特殊了(或「高需求宝宝」),潜台词是——你只能熬吧。这个熬,还要抵抗医生的怀疑,我最后根本就不会跟医生说宝宝睡觉吃奶的事情。原因是,他们的回答只能增加我的焦虑。

这个经历,彻底打破了我过去对书本和学科知识的迷信。真正让我从高度焦虑和近乎崩溃的情绪中恢复的是接受宝宝不符合教科书的行为。放下认为宝宝一定要怎样怎样的标准,只看一个尺度——宝宝是否精神好,心情愉快。 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也不再管宝宝是否一定要独立睡觉、一定几点睡觉、吃奶应该吃多久……我的救星是当时一个母乳会朋友的丈夫自制的「背巾」(当时在国内还买不到,而且要舒服又方便喂奶的,还真不多见),我可以背着宝宝到处走,他想吃了,我随时喂。我可以带着他去久违的咖啡馆,去公园,去购物,开始看书工。当我想尽办法去规划他的生活表并彻底失败时,我的生活不再以他睡觉和吃奶为重心时,他也变得不再那么与我为难了。

也正因为此,我开始反思那些教科书中的知识都是以怎样的样本来研究的?这些知识是为什么样的家庭服务的?它的生产过程如何影响了它的结果?所有这些都成为了我后来博士研究的方向。这是后话。总之,当你有一个无法按照各种科学知识的建议来应对的宝宝时,庆幸吧,她迫使你与流行知识拉开距离。

机会二,对女性「大我」追求的理念影响,反思是否需要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我在早期曾经是国际母乳协会的信徒,自己也成为母乳喂养和亲密育儿法的忠实“宣传员”。但是,当我看到身边大量非常优秀的妈妈(企业高管、优秀的记者、特级教师,甚至刚毕业不久的经济学博士……),为了在当下的职场和社会环境下,坚持「纯母乳喂养」、「自然离乳」、抵制奶粉等做法,而离职,甘愿在家里实现「最自然」地养育方式时;我脑子里的警钟响了。

难道,为了宝宝最好的发展,妈妈就一定要全职在家吗?宝宝的需求与妈妈的需求是冲突的吗?还是一些其他因素建构了这种「冲突」?在有宝宝之前,我有幸和一些早期的中国女性主义者一起工作,一直都在努力争取和推动中国女性的自我发展和对公共领域的参与;这一经验,与我当了母亲之后的经验产生了直接的冲突,也让我开始逐渐重新反省自己对「亲密育儿法」和母乳喂养的迷信。

有了冲突和疑惑后,我去问了身边的上一代甚至上两代母亲的经历;她们帮助我看到了育儿经历的多面性。比如,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师长告诉我,她当时怎么在生下孩子2个月后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的经历。她说,当然舍不得。但是,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你为了孩子而放弃更高的追求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反而在做这样的选择时,没有那么多的负罪感。而当年的这个「留守儿童」,今天不仅与妈妈之间建立可能让我们很多人都羡慕的积极母子关系,而且性格开朗与健康,工作优秀而成绩卓越。 有了这些对比,才让我看到自己痴迷于当下一些流行理论的狭隘之处。

这一次的返身回观,给我的冲击是最大的。我想,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我们与积极鼓励女性参与公共生活和劳动的历史阶段还不算太远,我才有机会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看到了不一样的事实。

机会三,请阿姨帮助带孩子,创造与老人「和平相处」的空间

为了避免跨代际育儿所带来的压力(理念冲突,生活习惯冲突等),我从刚开始就坚持请「阿姨」帮助带孩子。 幸运的是,第一,中国相对便宜的人力资本使得不是那么富裕的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奢侈的帮助;第二,我和我老公都对这些阿姨们非常信任,坚决相信这种选择好于依靠于老人。

于是,我和老人之间在生孩子前就达成一致意见——为了维持家庭和谐,她们可以随时来家里看望宝宝;但是,她们不用负责带宝宝。当然,在老人来的时候,我自然会让老人尽可能地与孩子相处,这个时候,就会包容一些她/他们的做法,因为,我和孩子都知道,老人的影响是暂时性的。

以上三种机会,都让生活在当下中国的我,得到了一个返身回观我的思想与做法的机会。

小结

  • 宝宝的个性特点,迫使我放下书本和理论,回到对他的观察与回应中;

  • 在上两代积极工作女性的影响下,我接受了对女性「大我」的追求,这让我与宝宝的世界拉开了距离,放下「儿童中心」的思想,回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中去;

  • 能够支付得起的「阿姨」们给我创造了一个能与老一代人「和平相处“的空隙。

而这三者其实是互相作用的——放下理论和「儿童中心」的思想让我看到生活的多面性和可能性;这些都让我越来越对自己的做法有信心,对两代人的冲突也看得更轻。

以上的这些「机会」 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妈妈。这个例子也并非说明我完全没有焦虑,而是体现了我怎样用其他方式来与自己的时代焦虑感「斗争」的。但是这个个体例子,希望能够展现的是即使在面对一个现代性的焦虑环境中,普通的父母仍然能通过一些策略来平衡我们自己的生活。

另外,我说的放下书本和理论,并不是说不读书(这在今天的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建议大家读一些不同领域的书。育儿当然与儿童心理学相关,但是,它与家庭关系也相关;它与一个民族与家庭的自身发展与文化特色也有关;如果你是名女性,它还与社会对母亲角色的建构相关 ……因此,社会学,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等领域的书也许可以成为你寻找平衡的出口,比如夏林清老师的《斗室星空》,怎么推荐也不为过。


    🔥 百分大脑,暑假陪娃秘籍🔥
    为了让更多中国父母,快乐高质量陪伴孩子,Dr魏领衔心理学与脑科学专家团队出品「百分大脑」系列桌游。
    暑期超值别错过!想让孩子更聪明,家长不用费脑筋!针对 3-9 岁孩子,甄选了百分大脑系列优质桌游,从执行功能到记忆力,从空间能力到推理能力,玩中锻炼孩子的大脑核心能力。三款百分大脑认知套装启蒙到拔尖,幼儿园、小学都能玩!直接打包折上折。

    👉《动物嗷嗷叫》围绕执行功能三大核心,锻炼孩子大脑综合能力;
    👉《消失的地球》掌握多重科学记忆策略,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好!
    👉《怪兽方块》打造核心运算能力,规则切换+空间挪移,越算越灵活
    👉《算力大作战》锻炼条件推理、学习数值推理、加强策略思考;
    👉《狗狗特技团 2.0》结合图形组合、空间转换,培养孩子空间能力;
    👉《纸箱猫》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从萌萌哒纸箱猫开始!

    打包买直接折上折是个什么优惠力度?小爱忍不住掐了掐手指算个小账,直降再加折上折,妈妈立刻省下:137 元!
    这个钱💰约等于白送2款桌游(@ο@) 哇哦,这个优惠力度,不说了,小爱赶紧去喊闺蜜下单!

    ▼认知启蒙 

    「百分大脑」中小班套装

    6 岁前孩子大脑可塑性强,怎么给孩子认知启蒙?不用万元培训班,「百分大脑」中小班套装,每天和孩子开心玩几轮,轻松锻炼大脑核心能力!


    认知优化
    「百分大脑」幼小衔接套装
    幼小衔接不用愁!「百分大脑」幼小衔接套装两大抓手,知识准备+学习品质,玩中做好入学前准备!


    认知拔尖

    「百分大脑」小学套装

    为什么有些小孩明明一二年级成绩很好,但一到三年级,就开始往下滑?「百分大脑」小学套装 4 大维度打造学习力,早玩早受益!

    暑期下单,套装(4 个桌游)原价 436 元,直降满减后到手价 299 元这个优惠力度,赶紧下单!
    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國兩制模式下:香港的民生應該更好免费领 | 牛津金奖教材Oxford Discover第二版全套资源,含练习、教材、音视频、教师指导!儿科医生提醒,阿奇霉素不能长期吃十一 沈小【悬案】亚裔心理学家、高盛银行家相继浮尸布鲁克林河中,同一地点失踪后溺亡儿科医生提醒:擦伤不能先涂酒精,容易留疤痕!关于自由意志,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美营养学家解释饮食十大误区Shein(希音)凭什么?快时尚鼻祖Zara丢盔弃甲孩子发烧不要慌,儿科医生教你怎么做→十二 互助组AI大模型通用好还是专用好?专家观点来了上次性生活是什么时候?妈妈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劲爆儿科医生提醒:这几种食物会损伤孩子大脑,要少吃!“本科不是心理学,如何跨专业申请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台湾走走(三):山月村和小眼睛村长的故事问诊案例丨孩子突然夜醒哭闹怎么了?看儿科医生分析指导这些儿科医生强调禁止的小点心,伤害大脑还可能导致性早熟!别再给娃吃了!纽约这家医院又出事!上次是华裔肠胃科医生,这次是男科医生对谈书法教育家程一墨: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和妈妈都过上有意义、有意思的生活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司徒雷登人生三阶段与金陵女大的不解之缘医生儿科医生谈: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说中文儿科医生!奥克维尔的爸妈看过来!可以walkin,快速专业!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⑤儿科医生: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小秘诀补觉一时爽,上班用命扛!欧洲营养学杂志:首次发现睡眠不规律与肠道有害菌群有关,疾病风险也增加!贝勒大学,提供全奖PsyD的大学(上) | 临床心理学PsyD、教育心理学(通用/ABA)硕博介绍《人工智能法示范法1.0(专家建议稿)》发布;稚晖君将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华为讯飞合推大模型一体机《人工智能法(示范法)1.0》(专家建议稿)起草说明和全文如何进行对孩子的自然教育?英国著名教育家这样认为……这个世界有两种人,懂点心理学vs不懂心理学|seed入门明日开课揭秘学校心理学:比临床心理更注重教育,比教育心理更注重实践(上) | 对话心理人“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儿科医生教你一招,孩子脾胃好吃饭香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校园外就是海岸线 | 心理学博士/认知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介绍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