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住5000平方米豪宅敢报低收入?华人夫妇被查税
广告
广告
摘 要
富人区住了很多低收入“穷人”?不仅大温豪宅区低收入比例高,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会看到。
最近意大利一对华人夫妇的豪宅曝光,报低收入的他们,受到税警调查。伦巴第大区一对华人夫妇因申报的收入与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匹配,引起意大利税警的注意。综合意大利Monzatoday网、Tgcom24网报道,这对华人夫妇在意大利已居住数十年,长期从事小商品批发零售贸易。居住的豪宅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
住这样的豪宅敢报低收入?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被扣押的别墅内装潢豪华,地面铺满大理石地砖,摆放着众多奢华家具和雕塑。整个别墅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共有20个房间,且配备了私人网球场、桑拿房和5个车库。
想逃税,这样的住宅太招摇了。
近日,当地税警对二人执行财产扣押令,查封多处不动产,其中包括1栋豪华别墅、2套公寓、3间车库,总值约160万欧元。
两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向税务部门申报的收入极低,但却享受着非常高的生活水平,从而引起伦巴第大区税警的怀疑和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华人男子为当地一家非营利协会的负责人,同时运营几家公司。他们通过这些公司从事进口贸易,并将产品主要分销给意大利境内的其他华商,但涉及假冒产品。逃缴税款逾400万欧元,并引发反洗钱犯罪系统的警报。
温哥华住豪宅报低收入比例高 住豪宅的穷人现象,在加拿大大温地区也很常见。
加拿大UBC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该论文指出温哥华和多伦多豪宅业主普遍缴纳低得离谱的收入所得税。
多份来自大温的研究报告指出,居住在大温富人区的居民往往反而比普通城区居民所申报的收入更低,纳税更少。
据postmedia报道,西蒙菲莎大学(SFU)城市项目主管Andy Yan指出,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前十名城市中,大温地区的低收入人口比例最高(16.5%)。而大温高比例的“低收入人群”中,既有如温市中心东区的真实贫困人口,也很可能有居住在高端社区内、但未完全申报海外收入的富人居民。
Yan在研究中发现,列治文市西北部的Westminster Highway 社区是高档新公寓大楼林立的地区,但当地却有33%-50%的居民申报低收入,远高于加拿大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的平均比例(14%)。
西温及温西的部分“贵族”地区也表现出了这一反常现象,包括西温的Ambleside、Sentinel Hill和Cedar Dale社区,以及位于温西的Kerrisdale、Arbutus Ridge和Oakridge社区。尽管此类社区内的独立屋房价高达200-600万加元,公寓价格达50-130万加元,但社区内有25%-33%的居民上报的收入在贫困线附近徘徊。
Yan的研究与资深地产研究员Richard Wozny和卑诗大学(UBC )地理学家Dan Hiebert分别推出的两篇报告的结论不谋而合。后两者的研究显示,大温地区中心城市房价高昂,但其居民纳税却往往低于房价较低的大温近郊城市。
此外,由 Garnett Picot和Yuqian Lu撰写的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报告显示,加拿大来自亚洲的移民申报“长期低收入”的人口比例远远高于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或本地出生的居民。因此,大温地区亚裔移民人口密集的特点也可能是造成大温“低收入人口”比例偏高的原因之一。
Andy Yan承认难以统计低报收入的情况,而大温地区许多住豪宅却报低收入的人可能与那些富人移民有关。
这一观点获得不少移民律师和学者的认同,许多人都认为,很多富有的海外人士用亲人名义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购买高端公寓、独立屋,同时却向加拿大税务局申报低收入。
这些房价高的豪宅小区的贫困户,比例远高于全国14%的平均值。这种“豪宅贫困户”通常被媒体描绘为加拿大税务制度的“漏网之鱼”,有媒体暗示说他们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豪宅区的低收入华人这样说 据报道,大温豪宅区的穷人有自己的说法,有华人介绍采访说“ 我们是有钱买豪宅,但是我们没工作真的是低收入。想报高收入也报不了。打工收入要T4,利息收入要T5,想瞒也瞒不掉,想编也编不出。不是我们想装穷,而是在加拿大税务制度下我们就是如假包换的低收入。”
争议比较多的是“空中飞人”家庭。丈夫在中国赚钱,老婆孩子在加拿大生活。丈夫是非税务居民,不需要在加拿大报税。妻子在加拿大没有工作或者工资很低,虽然住豪宅,但也货真价实的低收入。这种赚钱的人在国外不赚钱的人在国内,在税务上确实不公平。
过去加拿大税务制度的设计就是假定所有人都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所以只对“加拿大收入”征税。后来由于公民在国内外流动,出现了国外赚钱致富但在加国是低收入拿福利的现象。为了追求“税务平等”,加拿大开始对全球收入征税。于是出现了“非税务居民”这个概念。结果导致能在国外赚钱的富人纷纷切断与加拿大的联系成为非税务居民。
虽然可能有些住豪宅的在加拿大真是低收入,但生活富贵却少交税,真的容易被税局盯上。自求多福吧!
来源:Vansky
住这样的豪宅敢报低收入?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被扣押的别墅内装潢豪华,地面铺满大理石地砖,摆放着众多奢华家具和雕塑。整个别墅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共有20个房间,且配备了私人网球场、桑拿房和5个车库。
想逃税,这样的住宅太招摇了。
近日,当地税警对二人执行财产扣押令,查封多处不动产,其中包括1栋豪华别墅、2套公寓、3间车库,总值约160万欧元。
两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向税务部门申报的收入极低,但却享受着非常高的生活水平,从而引起伦巴第大区税警的怀疑和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华人男子为当地一家非营利协会的负责人,同时运营几家公司。他们通过这些公司从事进口贸易,并将产品主要分销给意大利境内的其他华商,但涉及假冒产品。逃缴税款逾400万欧元,并引发反洗钱犯罪系统的警报。
住豪宅的穷人现象,在加拿大大温地区也很常见。
加拿大UBC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该论文指出温哥华和多伦多豪宅业主普遍缴纳低得离谱的收入所得税。
多份来自大温的研究报告指出,居住在大温富人区的居民往往反而比普通城区居民所申报的收入更低,纳税更少。
据postmedia报道,西蒙菲莎大学(SFU)城市项目主管Andy Yan指出,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前十名城市中,大温地区的低收入人口比例最高(16.5%)。而大温高比例的“低收入人群”中,既有如温市中心东区的真实贫困人口,也很可能有居住在高端社区内、但未完全申报海外收入的富人居民。
Yan在研究中发现,列治文市西北部的Westminster Highway 社区是高档新公寓大楼林立的地区,但当地却有33%-50%的居民申报低收入,远高于加拿大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的平均比例(14%)。
西温及温西的部分“贵族”地区也表现出了这一反常现象,包括西温的Ambleside、Sentinel Hill和Cedar Dale社区,以及位于温西的Kerrisdale、Arbutus Ridge和Oakridge社区。尽管此类社区内的独立屋房价高达200-600万加元,公寓价格达50-130万加元,但社区内有25%-33%的居民上报的收入在贫困线附近徘徊。
Yan的研究与资深地产研究员Richard Wozny和卑诗大学(UBC )地理学家Dan Hiebert分别推出的两篇报告的结论不谋而合。后两者的研究显示,大温地区中心城市房价高昂,但其居民纳税却往往低于房价较低的大温近郊城市。
此外,由 Garnett Picot和Yuqian Lu撰写的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报告显示,加拿大来自亚洲的移民申报“长期低收入”的人口比例远远高于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或本地出生的居民。因此,大温地区亚裔移民人口密集的特点也可能是造成大温“低收入人口”比例偏高的原因之一。
Andy Yan承认难以统计低报收入的情况,而大温地区许多住豪宅却报低收入的人可能与那些富人移民有关。
这一观点获得不少移民律师和学者的认同,许多人都认为,很多富有的海外人士用亲人名义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购买高端公寓、独立屋,同时却向加拿大税务局申报低收入。
这些房价高的豪宅小区的贫困户,比例远高于全国14%的平均值。这种“豪宅贫困户”通常被媒体描绘为加拿大税务制度的“漏网之鱼”,有媒体暗示说他们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据报道,大温豪宅区的穷人有自己的说法,有华人介绍采访说“ 我们是有钱买豪宅,但是我们没工作真的是低收入。想报高收入也报不了。打工收入要T4,利息收入要T5,想瞒也瞒不掉,想编也编不出。不是我们想装穷,而是在加拿大税务制度下我们就是如假包换的低收入。”
争议比较多的是“空中飞人”家庭。丈夫在中国赚钱,老婆孩子在加拿大生活。丈夫是非税务居民,不需要在加拿大报税。妻子在加拿大没有工作或者工资很低,虽然住豪宅,但也货真价实的低收入。这种赚钱的人在国外不赚钱的人在国内,在税务上确实不公平。
过去加拿大税务制度的设计就是假定所有人都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所以只对“加拿大收入”征税。后来由于公民在国内外流动,出现了国外赚钱致富但在加国是低收入拿福利的现象。为了追求“税务平等”,加拿大开始对全球收入征税。于是出现了“非税务居民”这个概念。结果导致能在国外赚钱的富人纷纷切断与加拿大的联系成为非税务居民。
虽然可能有些住豪宅的在加拿大真是低收入,但生活富贵却少交税,真的容易被税局盯上。自求多福吧!
来源:Vansky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