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读医学生,到拿到美国绿卡;有规划的人生多么强悍!
传递医生和生物研究者从中国内地直接申请美国绿卡最简单的方式。
无需美国雇主,只需有SCI论文。
Part 2
明确职业规划,摸索科研思路 - 渐入佳境
(大四-大五)
我们学校的安排是大四下临床,学习内外妇儿临床知识及临床操作的同时,会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
在大四、大五两年的时间内,
学校会安排完大大小小数十场考试和临床技能大赛,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学习节奏很快,需要背诵和记忆很多知识“应付”考试。
在这一阶段,我给自己的目标定在学校考试中等成绩就行(我知道自己不是考试型选手,即使像班中学霸那样疯狂刷题,学业排名上不会提高太多;同时国内医学院的考试题库更新慢,严重与临床脱节,这让我更加坚定这个策略:如果上课老师讲得好就多听听;不好但又不能逃课的,我就上课睡大觉;考试前则突击做题,保证成绩过关。(哈哈,这么说有点带坏学弟学妹们的意思;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把有限的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情啦)。
在调整面对学校学业的心态后,我自己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实现更长远职业目标上 - 科研与赴美行医。
对我个人而言,这两件事同时做好是很难的,我意识到我必须再次进行精力分配。
自己现阶段到底更看重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当时的自己也很纠结,也有过患得患失。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着要不还是准备考u吧;考u题库刷不动的时候,就想要不搞搞科研吧。
当时,我还不太知道其实身份也是个赴美行医中很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知道通过自己科研上的成果可以申请Eb1a/NIW,解决身份问题。
所以以我当时的阅历去选择继续科研还是考U哪个为主的时候更多的是学生常有的直线思维,认为就是二选一嘛。
而且我还有个和自己心里较劲的想法是:看过太多考U考经,那种复习效率特别高的,一年上岸的大有人在。
我想一个事情如果你可以用效率高低去衡量的时候,那它大概率是个有法可循的,可以通过短期或中长期的有效努力看到结果的事情。
而科研则不同,临床科研思维、敏感度的培养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随着时间积累,能匀速提升的一件事情。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她让我体会到在临床中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的乐趣,这让我最终选择想用几年的时间先以科研为主,决心想做出点成绩来。同时在此期间,我也有文章开始发表。
那种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伴随的延迟满足感给了我很多正向激励,这使得我在科研上更加有干劲。
Part 3
潜心科研 积累文章
(大六上)
这一年学校安排我们开始住院医规培,这就意味着我的科研时间(更不用说复习考u,此事完全搁置)不得不大幅度压缩。同为住院医的小伙伴们应该深有体会,平衡好课题与住院医规培又是一大考验。
住院医培训是一件很耗费心力的事情。
比如熟悉病例系统,熟悉常见疾病的诊疗过程,医患沟通,医护沟通等等。我意识到我必须及时调整方法和时间分配,才能完成我更大的目标。
所以那个阶段,我不断和师兄师姐们沟通规培经验,思考怎么才能更快适应规培生活;同时我也积极和我导师沟通我心里比较清晰的未来规划。
我的老师全力支持我的想法,并建议让我通过组建小团队的方式,提高科研产出效率,这样既帮助师弟师妹的成长,又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同时也为我后期考U腾出时间。
回头看来,主动地向周围前辈们ask for help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断与有经验的人沟通,广开言路,让我可以跳出自己一时工作生活中的纠结与苦闷,用更清晰及更宽广的视野来解决我的困惑。
Part 4
突临疫情,沉心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六下)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大年初二晚上紧急接到医院通知,全体在京住院医初三全部到岗,处理春节期间留院的患者。
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全社会的停摆,让刚刚建立好的规培和科研平衡生活又一次被打破。
当时,我虽然对原本工作节奏被打破很措手不及,但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认识不足所感受到的恐惧。紧接着而来的全世界范围大流行,让我隐约意识到这次疫情可能比2003的非典更加严重,其影响会波及全球,封控有可能成为常态。
我赶紧调整科研节奏,在短暂的封控期整理自己现有数据,实现科研产出最大化。
同时,我密切关注世界局势变化,中美贸易战、疫情隔离政策带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分裂问题、个体自由与隐私的让步争议等等,我感觉到疫情带来的外围效应将会非常深远。
这注定将是一个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时代了,我需要为我自己的发展做好更多准备。
职业发展上,我安慰自己要放平心态、把握可控因素,静心积累硬件条件,比如文章。
同时更重要的是,生活态度上,要活在当下,关注家人、爱人与朋友,努力去给予爱,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回看,我很感慨自己当时能有这样的认识,疫情三年时间里爆发了一起又一起黑天鹅事件,我体会到内心有定力是多么重要。
Part 5
与时间赛跑 - 绿卡申请的关键期
(大七-大八上)
因为临近毕业,我需要准备考u,为毕业后赴美做好准备。
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关注Healson团队公众号,了解到了很多Eb1A和NIW的申请知识,意识到长期在美国发展,身份问题是必须面对的。
我立刻预约了与Daniel、谢博士的咨询,并且线下见了Healson团队在北京的成员。他们的专业评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在和Healson团队沟通后,我自己又接触了几家美国本地律所的律师,但沟通效率和顺畅程度都没能令我满意。
我很明确自己的主要诉求就是和时间赛跑,这样我才能腾出精力去继续科研和考u。
2020年12月初,我做出决定:与Healson签约是我的最佳选择;准备先NIW,后条件成熟后,再提交Eb1A申请。
2021年5月中旬,我提交了NIW的I-140申请。
在将近半年准备的时间内,我实际参与的工作量很小,主要是前期与团队老师沟通自己材料中的亮点与找推荐信。所以我充分利用这半年时间,继续完成自己课题后续工作,文章撰写和发表,并且积极参与同行评议审稿 (截止到2021年8月底,共计完成70篇审稿)。
同时,我不断了解更多绿卡申请知识,和更多小伙伴交流进度;
我意识到:
1. 2021年是对于符合Eb1A要求的申请者是个好年份。
由于2020年的亲属移民配额没用完,大量配额转到下一个财年使用,这使得中国大陆Eb1a申请者突然在2021年4月后出现无排期;
2. 虽然Eb1A没有排期,但实际上对于需要走境内转换身份的Eb1A申请者,或多或少会有1年的隐性排期。
这主要是根据海外领馆的处理速度决定的,同样由于疫情带来的案件积压,很多PD在2019年、2020年的申请者都没有收到广领馆的面试通知。
所以我当时想为了实现我毕业前能够处理妥当身份问题,我需要在自己申请package条件成熟后,尽快联系Healson团队,开启Eb1A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
2021年9月中旬,我再次联系Healson团队,与大家商量了我的时间规划。大家一致认同我需要尽快开启Eb1A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
这一次,我的工作量同样很小,仅仅是更新了我的CV和审稿记录。其余工作全权交给Healson团队及律师。
3个月后,提交Eb1A。
抢占了2021年12月中旬的PD(事实证明 这次快速抢占到了2021年年底的PD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2022年新财年刚一开始,中国大陆Eb1A的申请者就再次出现了1年多的排期)。
之后,我又在2022年1月中旬递交了加急手续;
一周后,也是在我大学毕业的半年前,Eb1A的I-140申请获批。
Part 6
从境外转换身份切换到境内递交485
(毕业季-大八下)
2022年1月中旬Eb1A批准后,我当时的心理状态很放松,想着就踏踏实实等着case从USCIS转到NVC,收面试通知呗,顺便把该准备的公证材料准备好。
但随着我认识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我开始总结收集到的数据点。由于疫情案件积压,绿卡配额在2022年猛增,排队的申请者也越来越多。
我发现在2022年,
1. USCIS转到NVC变得非常慢,大致从140批准到收到NVC缴费通知,填写DS260表,平均需要2个月-4个月时间(而在正常年份,一般30天左右);
2. NVC审核材料时间倒是改变不大,如果申请者材料齐全,14-20天就能审结;
3. 等待面签信就更加漫长。大部分在2022年面签都是PD在2019-2021的申请者,新财年获批拿到面签的人非常少;
4. 广领馆面试后,对于stem专业大概率会check 2-3个月,甚至有拒签可能。
所以我在分析了这些情况之后,初步认识到在国内等待变数很大。但当时我在忙毕业的事情,就选择暂时被动等待吧,期望着能拿到9-10月份的面试。
等到5月初,我有些着急了。
我就把我了解的信息实时和Healson团队分享沟通,并且也初步商讨了可能的预后方案。
因为家庭及工作原因,我需要在11月底前赴美;主要是为了考察抵达美国后的居住地和潜在的长期生活、工作地点,以便为在国内获得绿卡后赴美居住做好准备。
对于这个阶段的赴美签证有多个选择,包括美国雇主支持H1b或O1签,或者b签;联系议员催促案件从USCIS转至NVC等。
5月21日,我相较于同期PD的小伙伴,较早收到了NVC缴费通知,但由于补充家属信息,我又等了近两个月(一般情况下3-4周可以更正完)。
在这两个月的等待时间里,Healson团队一直在帮我打电话催促NVC,一边和我进一步讨论预后方案。
因为口罩原因,广领馆CP程序的处理速度非常慢,意识到新财年获批的申请者大概率是约不上2022年的面试了。
与此同时,面对即将赴美的生活和工作,我在充满憧憬的同时,也心生忐忑;尤其是,带走何物、去哪定居、做啥工作等。
我迫切需要在移民之前体验一下美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于是我再次和Healson团队沟通使用B签赴美的可能。
这时候我想起自己当时有一笔2019年预存的B签签证费用,但后来因为疫情一直耽误了旅行计划。本着不浪费签证费,去试一试的态度,我决定以旅行为由申请B签。
Healson团队非常重视我的case,认为我如果B签获批会有更多主动权,没获批也没有任何损失,所以大家帮我预想了签证官可能提问的与移民倾向相关的问题及可行的答复。
于是,预约了7月底的面签。巧的是,面签前10天时,我收到NVC更正后的缴费通知。再次沟通后,我立即缴纳NVC费用;这样万一面签官刁难,我可以很从容地解释我旅行目的 - 访问几个城市、确定居住地。
很幸运,我的B签顺利获批。
就这样,在七月底的毕业季,我有了两个选择:
1. 在国内等待移民面签;
2. 先以B签访问美国,再回来走CP赴美。
Part 7
顺利赴美,开启新生活
(毕业后第一年)
2022年11月初,我和家人顺利抵达美国,开始了考察和访问在美国的生活地区之旅。
很不幸,这个期间国内爆发了新冠疫情,我们回国的时间一拖再拖,计划一改再改;转眼间,竟然在美国停留了数月之久,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这个期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宜居之地,有了自己的Baby,却发现回国之旅远比出国更加艰难。但身份又急需解决,无奈下递交了I-485。
之后的过程很顺利,USCIS办理没有拖拉,我们3个月收到工卡,2周后,正式收到绿卡。
收到绿卡,我感到既兴奋又平静。
我知道这对于我们全家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和挑战。站在这个更广大的舞台上,嘈杂的声音也会更多,我们需要更有定力,不忘初心地继续生活与工作,实现自己的目标。
致谢:
回顾整个过程,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父母和爱人,他们一直尊重我的独立思考,坚定地支持着我的每一个决定。
每当我在生活或工作中感到困难、纠结和胆怯时,他们总是能给我最中肯的建议和最强大的信心去继续前行。
其次我想感谢我的恩师,她是我事业上的指路人和榜样。
她纯粹、朴素、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她勤思好问、严谨求学的科学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的理想。
最后我要感谢Healson团队全体成员这两年多来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他们的医学专业和移民服务是我强大的后盾。
在医路移民,我获得一路相助;各位老师让我在这条很难的路上走得如此顺畅与踏实,我们也成了生活上的好朋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