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当他们在伴侣坟前被找到

当他们在伴侣坟前被找到

社会

文 | 周航

编辑 王一然



难以磨灭的记忆

对厦门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来说,每次出任务都在跟时间比赛。这天接到求助的时候,老人已经失踪半天,监控最后停留在傍晚时分,离家三公里多,她的背影消失于蔡尖山山脚,往左一条隧道,往右一条水渠。

水渠大概400多米,怀疑老人掉了下去,王刚带着志愿者们沿着水渠,电筒照亮了每一米,但来回两次都没有任何收获。监控排除了隧道的可能,只剩水渠一个选项,老人能去哪呢?看着水渠上方陡峭的山路,王刚想到了什么,打电话给老人家属,开口就问,之前是不是来过这?

老人孙子还在监控室,他回忆,确实来过,但那是十一二年前了,爷爷在山上落葬,当时走山路送葬。只走过那么一次,之后公路修通,每次祭扫都是开车上山。而老人80周岁了,患阿尔茨海默症,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和父亲都不相信奶奶上了山。

这条山路看起来很久没有来人了,起初还有石头铺成的阶梯,后面就是踩出来的土路,尽是蕨草、树丛,很难想象一个80岁的老人会独自往上爬。

但王刚很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讲了,往上面搜吧”,他用对讲机把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13个志愿者和家属兵分两路,沿着两条山路各自往上搜寻。

城市寻人变成了山地救援。他们带上钛合金救援担架、医疗包,用柴刀开路,这些装备常年在救援房车上装着。爬了一个多小时,到达老人丈夫坟墓,没看到老人踪迹——就在这时,老人儿子的呼叫引来微弱的呻吟回应。

声音就在周围三五十米,天太黑了,加之山地复杂,救援队又花了二十分钟,终于在一个山涧找到了老人。那是土路下方一处突出的平台,可能是不小心摔下来的,她脚踝擦伤了,正半卧在地上。

6月26日凌晨,救援队员在山上寻找老人

这是6月26日凌晨3点许,距离老人走失至少已经过去了十小时:她明显脱水,嘴唇发白发干,神智也不大清楚,王刚赶紧取来葡萄糖液,慢慢喂给老人。四个人将她放上担架,慢慢往下挪,下了山,老人有些恢复了,握着王刚的手不断道谢,“你们辛苦。”

如果不是多年经验,王刚不会做出这么准确的判断。五年前,王刚经历过一次几乎同样的搜寻,那是住在郊区山林里的一个90岁的老人,走丢后找了十多个小时,怎么都找不到,王刚突然想到,问家属这山上有什么跟老人相关的,老人儿子回忆说,母亲十多年前就葬在山上,后来去找,果然老人就靠在墓碑旁。

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特点,王刚说,他们总是从最近的事开始遗忘,反而对过去很多年的事留有记忆,拿这两件事来说,“可能老人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在弥留之际,会想要去陪在伴侣旁边。”

每个经验丰富的救援队员都知道这一点,那些保留于老人记忆深处的往往是最爱的人。副队长林愈静对一次城市寻人任务印象很深,那个老人原来住在厦门老市区,林愈静特地让家属找几个以前住的地方,又派了一组队员过去一块搜。直到找到后,家属才意识到为什么林愈静要这样做——不是在老市区,而在一个新区的疗养院,他们找到了老人,老人母亲以前住在那里,他说要去看母亲,其实母亲已经过世很久了。

“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就是这样,会一直以为还在年轻的记忆,还在那个空间里面。”林愈静说。

在这座500多万人口的海滨旅游城市,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类似求助。6月26日凌晨3点43分,把老人送上救护车,王刚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了这场救援。一刻钟后,新求助又来了,一个18岁少年在海边溺水,没时间睡觉,他赶紧再次出发往岛内赶。

救援队用担架把老人抬下山

任务状态:已结束

阿尔茨海默症,人们现在大概并不陌生了。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2》,中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超过1300万。这是一种神经性中枢系统退化疾病,就像岩石在风的吹打下一点点剥落,随着大脑萎缩,时间会让他们逐渐失去记忆、意识。

庞大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困境。除了日常繁重的照料,最具风险的便是外出走失。而当人们寻找无望,除了报警,想到最多的就是求助于当地民间救援队。

林愈静就是在一次求助寻找老人后加入了曙光救援队。那是2017年1月,他朋友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下午1点许走丢了,他帮着一块找,同时尝试性联系了曙光救援队,当时他想着救援队“应该是地震台风上山下海”,可能不会管这种事,没想到被接受了,陆续地有队员赶来和他们汇合。

监控永远有老人的身影,但永远是一两小时前的,那一晚,老人不停走,林愈静说,大家就跟在老人屁股后面一路找,但每次到了就消失了。只能继续看新监控,逐帧看,最多两倍速,再快人影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看到后面,只要看到那件有两条白纹的蓝裤子他就能认出老人。就这样一直找到第二天天亮,都还没找到,连家属都有点泄气了,林愈静也先回家休息,但救援队一直有人在,还有新的志愿者不断赶来加入。

到中午,林愈静听到了朋友传来的好消息,他们跟救援队一块,在万石植物园一个寺庙找到了老人,那里供奉着老人父母的骨灰盒。这里距离老人出发的家中大概只有五六公里,但他却足足走了将近一天,将整个老城区都走遍了,一些街道来回走了三四次。林愈静说,找到的时候老人觉得自己只是来看父母,并没有觉得自己需要救援。

后来参加任务多了,对阿尔茨海默症,林愈静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了解,除了对过去很多年的人和事留下深刻记忆,再有一点,就是他们好像不知道身体疲倦,很多时候只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就那么不停走,甚至走到血肉模糊都不会停下来。有人从岛内走到了岛外,甚至快出厦门了;有人散个步就走丢了,在接下来的106个小时里,走了大概50公里,最后在一个村庄里被找到。

2019年一起寻人任务,找到老人后,最小的志愿者10岁,一直陪在老人身边

2017年林愈静加入时,队里还没有专门的寻人海报,就是一张照片,一段信息,很多人转了一个忘了另一个,设计师出身的他帮忙设计了海报,他说,现在这个模版被很多救援队借鉴。

海报更迭了好几个版本。一开始有家属电话,但好几次碰到捣乱的,比如有打给家属, “老人在我这边,转一些费用过来,否则我带他去北京玩两天”,后来就撤掉了家属电话;本来也没有任务编号,有时候任务一多就显得混乱,他又给每一个任务都赋予了编号。

现在,林愈静是救援队400求助电话的第一接听人。所有求助都会来到他这,比如城市寻人,他就要确认信息,姓名、年龄、穿着、身高、地点、特征,没报警的要先去报警,拿着报警回执才能成立。

快的话10分钟就能确认,慢的时候,比如碰到老人孩子也上了年纪的,就可能花上一小时。等确认完信息,达到出队条件的,林愈静就要派任务,把相应的人拉进任务群,指定领队,对接家属。

他的微信置顶了十多个志愿者群,仅曙光救援队的就有好几个,另外还有的士互助群、外卖群、环卫群,每一张寻人海报都会散发到所有群里,分两次才能转全。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群,由曾经的求助者组成,他们在群里的昵称都是一个个当时的任务编号。

每次任务结束,林愈静都会问求助人愿不愿意加入,只转发一下朋友圈对救援队来说也是莫大的帮助。大部分人都很乐意加入其中,也有林愈静发消息过去,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刚开始他还很挺沮丧,后来“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

很多时候,找老人靠的就是人们提供的各种线索。林愈静记得最快的一次是大概四五年前,一个老人走丢了一天一夜,寻人信息发出去后,2分钟就找到了,一个在医院急诊室工作的志愿者说老人就在他们那,前一天晚上摔伤了被民警送来,说不出有效信息,正愁找不到家属。前两天,也有一次任务很快结束了,一个的士师傅说自己刚在隧道里看到了,老人正在逆行穿越隧道,就赶紧通知志愿者过去。

六年来,林愈静见识了城市林林总总的故事。用林愈静的话来说,厦门每天丢多少人,他都知道。经常有男女朋友吵架,有人离家出走,另一方来求助的;有人说自己老婆丢了,但拿不出结婚证跟户口本的。有一次,一个60多岁的老人跟老伴吵架完出走,他们出了任务,结果最后人是在派出所找到的,“跑去按摩被人家扫黄抓走了。”

一件件事下来,成立任务的标准越来越清晰。刚开始,对60岁以上老人没有限制,后面要求有阿尔茨海默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中年人离家出走,患抑郁症、有轻生可能的才会接。

只有1/3会成为正式的任务,拥有自己的编号。即便如此,这仍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过去六年,厦门曙光救援队确认成立的城市寻人求助就有1495起。疫情前的2019年达到峰值,一年407起,其中最多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老人走丢,几乎占到一半,有时一天就有好几个求助。

林愈静说,市中心的老人相对丢得少,他觉得是因为家人看护得紧,而同安区经常发生,那是一个工业区,外来人多,做生意亦或打工,有人也会把老人带来帮忙看孩子,他们自己为了生活顾不上。

其实,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痴呆患病人群之庞大(超过全国总人数9%),基本上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这样的老人。类似地,林愈静还帮同学找回过父亲,找到的时候摔得满脸都是血,好在没有大碍。在曙光救援公众号里,这些故事基本都不会被记录下来,它们都只是小小一段基本信息,再加上一句话,“任务状态:已结束。”

保护机制

王刚第一次参加救援是汶川地震,当时他开着越野车跟几个朋友在四川玩,地震后就进了汶川,那时候没有任何装备,就是徒手扒,扒到最后,“半个指头刨没了”,现在右手大拇指虎口还有明显缝合痕迹。

王刚说,中国的民间救援队正是始于汶川地震,他也是从此走上了这条道路。现年47岁的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当兵退伍后本来有一份公职,全心投身救援后辞掉了工作。2014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厦门曙光救援队,最开始的物资就是几个人的越野车。

一开始讨论收队员标准,王刚提了一个“要有一份正当的收入”。在曙光救援队,志愿者有上千人,但要经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队员,有资格自费穿上定制的蓝色队服。

王刚给救援队的定位始终是补充政府职能,一开始几年,他们还做过打拐营救,最近几年案例明显变少,就不做了。城市寻人在王刚看来是值得做的,就说6月26日这个凌晨,王刚说,如果没有及时找到走失的老人,在厦门潮热的天气中,老人补充不到水分,或许熬不过第二天。

事实上,根据一家媒体寻人平台2019年给出的数据,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后死亡率高达10.47%,远高于一般走失者死亡率3.1%。

王刚也说,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特点就是,他们没有躲避危险的意识,隧道中间、井下,甚至山上石块的缝隙里,他们都找到过老人。上一个冬天,一个老人摔在路边,骨头都露了出来,如果不是晚上及时找到,他觉得或许再也救不回来了。

这座海岛城市分成两个部分,一座岛屿,被一个扇形大陆包围,岛内外都有亚热带丛林山地,对游客来说意味着山海重峦的美景,但对救援队来说,那意味着搜寻和救援的艰难。

也有多位老人找到时已经过世了。但具体案例,王刚很难回忆起来细节,像是一种保护机制,他头脑里会“自动”删除这些画面。林愈静也说,老人走丢后遇难的情况在厦门并不多,他能记得的一个原因是遇到了车祸。

6月26日结束寻人任务后,救援队又在海边打捞一位少年的遗体

当年从汶川回来后,他就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综合征),至今那些惨烈的画面不时会重现。这几年,他开始有间隙性房颤,心率经常上160,健康手表三天两头报警。之前救援队统计过,有一年用掉的尸袋就有两百个。就说6月26日清晨,等他们找到,那个溺水的18岁少年已经罹难,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救生艇把遗体带回家人身边。

王刚曾说自己有英雄主义,后来有一年被评为厦门十大平民英雄,他上台发言,最后想出的一句话,“一个英雄不在于你战胜多少敌人,而在于你帮助和保护了多少人。”这是他理解的英雄含义。他和妻子有一个小产权房,不大,分割成出租屋,租金维持日常生活。他们的支出很少,一年四季穿着救援服,吃饭也都在任务上,最大开销是王刚“一天三包烟”。

他们的运转也来自于社会支持,2017年资金不济,账上剩的钱只够出两次任务,他们发出募捐,短短8天就达成了68万众筹。现在,救援队在全国几十个城市都授牌成立了队伍,大致保持了收支平衡,主要来自社会和民众的捐赠以及政府购买水域巡逻等服务的资金,据王刚说,每笔钱都会公示,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去查账。

和王刚的通话都是在他坐在指挥车赶往下个地点的路上。6月30日这天,他带队前往湘西救援水灾,接着是重庆万州。车里常年备着几箱泡面,一年超过300天,他说自己都住在这辆指挥车上。

说这些的时候王刚语气一如既往平静,就像在照片里,他总是面无表情,被其他人称为“扑克脸”。很多次都有人问,为什么要为了找一个人耗费这么大的精力,王刚的回复都是不值得。紧接着的回答是,“我会想如果这是我的亲人,还会觉得不值得吗?”

(图片、视频均由讲述者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休斯顿少年“失踪”8年被找到,真相披露令人震惊当我们在追“静奢风”,我们在追什么?痛心!温哥华29岁华裔小哥失踪一天,尸体在著名景点被找到!跌入瀑布的塔科马男子尸体被找到,水流湍急寒冷!野外落水如何自救?奇迹!加拿大16岁华人女孩林中失联,荒野求生两天后生还!列治文失踪华人女子也被找到...南加14岁少女失踪后在军营被找到,海军陆战队员被控性侵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随便说这四句话,切记“当他第一次叫妈妈”花儿痛心!加拿大17岁华人男孩尸体被找到!曾失踪8个月!妈妈绝望!痛心!又一人被找到,已牺牲血色紅杉 - 你帶來了美國人民的深情感人!墨尔本一只失踪三年的猫咪又和主人团聚了!“我儿子有自闭症,当他回到家里发现宠物不在时很难过”“就算被万人唾骂,我也要改国籍”,当他回到中国时,竟让美军的航母退后了100海里惊人反转!德州失踪8年被找到少年从未失踪……一直在家.....好惨!多伦多留学生桥底流浪!被找到时说只想给家里打个电话!疑遭强奸,南加14岁失踪女孩在海军基地被找到坍塌体育馆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找到突发!泰坦号潜艇碎片被找到 "灾难性内爆" 潜水器无人生还,CEO妻子是泰坦尼克遇难者后代确认了!他不幸遇难,遗体已被找到《紅杉樹》木心,陈丹青及王朔痛心!北京又一失联救援队员被找到,已壮烈牺牲【最新】泰坦号潜艇碎片被找到 所有成员遇难!专家:发生了灾难性事件[疯狂]逃离高房价!? BC一家三口搬进深山 被找到时已“木乃伊化”……好惨!多伦多留学生桥底流浪!被找到时说:只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当我们在讨论美国梦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随便说这三句话,切记16岁华裔女孩被找到 徒步迷路失踪54小时!当他讲历史时,钱穆、顾颉刚都得安静坐着听!换机油痛心!舒兰市常务副市长骆旭东等3人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因公牺牲!还有1名失联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当我们在讨论老钱风我们在讨论什么失踪两周的14岁美国女孩在军营中被找到!家人称被侵犯海南这个村一坟前跪着4个日军将领石像! 村里老人讲述当年悲惨一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