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二氧化碳为肥料、混凝土,「霖和气候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公司已研发出亚洲首套直接空气捕集系统。
文|吕雅宁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碳(ID:carbon_36kr)
封面来源|企业授权
36氪获悉,CCUS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霖和气候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建投资本,新材智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关键领域产品开发迭代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加速团队扩建、市场开发等。
CCUS,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和必然路径。
霖和气候科技成立于2021年,以全频段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为核心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广可复制、标准化的CCUS分布式场景方案。
霖和气候科技CEO周馥向36氪表示,目前碳捕集和利用端存在严重源汇不匹配的情况,掣肘CCUS大范围落地的核心原因是无法将捕集与利用场景有机结合。
在捕集侧,传统集中式捕集只覆盖大型集中式排放源,占地面积大且基础投入高。通常大规模排放源距离碳利用地距离较远,运输成本更高。由于传统碳捕集技术仅输出高浓度二氧化碳,与下游利用场景多浓度需求难以匹配,极易产生供需脱节和资源浪费。
在利用侧,当前行业还是以二氧化碳的埋藏封存为主,无法带来额外经济效益。如果利用场景单一或市场容量不够大,很难利用足量的二氧化碳。
基于行业痛点,霖和气候科技将全频段分布式碳捕集+多路径综合碳利用相结合,提出“以U定C”的理念,根据下游利用场景需求倒推出合理的碳捕集工程化路径和商业模式,实现就地捕集、就地利用,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周馥谈到,当前捕集、利用、封存三个板块中唯有利用板块能够通过市场化产生经济效益,故只有基于市场化利用场景的需求特性来选择捕集技术才能打造合理、可复制的规模化场景。利用端场景是分布式的,那么捕集端场景也只有分布式才能匹配。
霖和气候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碳捕集技术主要有两种:基于MSCCM材料的干湿法DAC(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气捕集)技术,以及撬块式烟气捕集技术。
直接空气捕集一直是二氧化碳捕集的难点,也是直接应对气候变化的工程化负碳方式。公司利用自研纳米材料打造亚洲首套工业化DAC系统,采用全球独创的变湿度碳捕集材料MSCCM,只需变化湿度即可实现吸附及脱附,输出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最大化借助空气的自然属性实现捕集。
周馥介绍,传统DAC技术没有利用空气特性,本质是沿用传统烟气捕集技术。霖和气候科技的干湿法碳捕集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空气自然流通及扩散特性,发挥分布式、全频段、低成本、按需捕集优势,突破传统路径的热力学天花板,为DAC进一步降本提效。预计霖和的干湿法DAC系统规模化后,将成为全世界最经济的空气捕集二氧化碳路径。
分布式烟气捕集是目前国内适应场景广泛的捕集技术。霖和气候科技研发的小型撬块烟气吸附系统设备结构紧凑,可成撬安装,方便转运,非常适应空间要求高的小型排放源,为陆上油田、海上平台,海上船只等空间有限的场景,提供捕集的可能性。相比传统捕集技术,霖和气候科技分布式小型撬块化烟气捕集的吸收效率可达85%-95%,设备体积减少30%-90%,运行成本、设备能耗可以降低10%,目前已通过客户验证。
分布式烟气捕集系统。图源:霖和气候科技
在碳利用环节,霖和气候科技主要面向固废处置、驱油压裂和富碳农业场景。
在固废处置场景,霖和气候科技从固废资源处置环节,切入下游建材市场:把各种固废+按需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霖和独有的碳减排协同碱性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后,通过气废的矿化反应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产品包括汇碳骨料、赋碳建材、汇碳混凝土浆料等系列,加上霖和独家的矿化建材防腐技术,形成建材行业“碳中和”解决方案。
在富碳农业场景,霖和气候科技首次实现了DAC和富碳农业的闭环,世界上首台规模化碳肥机可将空气捕集的二氧化碳提浓后应用于温室大棚,提升农作物光合速率,带动农作物增产增收和降本增效。目前霖和气候科技已与北京顺义农科院示范基地、天合光能等客户完成合作验证。实验数据显示碳肥机可提高光合速率约25%,提升番茄和甜瓜产量30%-40%。
碳肥机系统。图源:霖和气候科技
周馥提到,CCUS、DAC作为碳天平右端一种工程化固碳/碳汇技术,未来还可以融入碳价、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让DAC系统等负碳产品通过碳汇交易持续创造经济效益,打造多元商业盈利模式。
团队方面,霖和气候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陈曦是知名能源材料力学领域专家,任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曾获得多项国际力学科学家奖项。公司管理团队来自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横跨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和化工等多个交叉领域。
领投方中信建投资本表示,霖和气候科技作为碳中和及绿色新材料领域初创型科技企业,掌握全球领先的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独创变湿度碳捕集材料(MSCCM),技术优势突出,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明确,符合中信建投资本 “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原始创新”的投资理念以及 “走进实验室、拥抱科学家”的投资策略。中信建投资本将积极进行投后赋能,通过定期走访交流、产业资源对接、资本市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36氪旗下双碳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