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下跪、磕头、扇耳光,这个韩国育儿节目然我大开眼界…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歇斯底里砸东西、一不开心就骂人、发起疯来还会扯头发进行殴打…」
你能想象,这些事情,会是一位14男孩对亲妈的行为吗?
最近韩国育儿节目《我金子般的孩子》让我大开眼界。
节目组把生活里那些「最让家长头疼、最惹别人讨厌、连老师都会放弃的‘问题儿童’」称作「金子」,跟拍他们的生活,并邀请育儿专家提供帮助。
上文那位孩子,就是「金子」中的一位。
他的表现能有多恶劣?
不合心意就会歇斯底里摔东西;
生气了会故意去踢妈妈做过手术的腿;
离谱的行为把嘉宾都看呆了:
妈妈跟他说进房间要敲门,他偏不,非得用脚踹;
踹门失败的他还换了招数:
先假装自己冷静下来了,让妈妈开门,
实则在身后拿了一杯水,等门一开就直接泼出去。
不仅在家里横行霸道,甚至在公共场合也经常一言不发就揪头发施暴。
试问,看到这种场景,天底下哪个父母的血压不会上升?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这部综艺里「最大的恶」,那可就「太天真」了。
《我金子般的孩子》这部韩综从2020年首播至今已有150+集,几乎每集都会有家长带「问题金子」登场。
金子们的父母希望节目能让自家孩子表现得更加「正常」,但我却发现,其中不少家长才是那个需要被「纠正」的对象。
1
逼孩子下跪道歉、自扇巴掌
窒息父母令人绝望
男孩东海出生在一个十分严肃的家庭里,父母一直以高标准来要求他和哥哥。
这天,东海和哥哥因为游戏机的音量出现争吵,听到吵闹声的爸爸立刻把他喊进了房间。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并没有感觉不对,父亲叫孩子顶多也就说两句,不会有啥大事。
可一进房间,东海就马上道歉:「对不起,我错了,我不会再犯!」
面对这样诚恳的回答,父亲并没有准备放过他,反而开始了「三连逼问」:
到底是什么样的「待遇」,我们不得而知,但孩子明显被吓到出现「膝跳反射式道歉」:
道完歉,回到客厅的东海只能看会儿手机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但母亲马上过来,要没收手机。
就算孩子说了这是约定好的休息时间,也没用,换来的只有批评。
母亲补了一句:「你要不满意,就去房间里关着吧。」
接下来,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东海快速跑到母亲面前,跪下来,不停磕头道歉:
甚至还开始扇自己巴掌。
看到孩子这样折磨自己,做父母的谁能不心疼?
但东海妈妈却异常淡定,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她还严厉批评起了孩子:
· 你这样做就是认错了吗?
· 你不是一直都没听话么。
· 别跟我来这套!
孩子用这种极端的方法道歉,母亲不仅没有安慰,反而催起了他的作业。
做题途中,因为介意儿子愁眉苦脸,母亲还当场动手打了他。
搞得东海十分委屈:「为什么突然打我?我明明在好好做题。」
母亲反问:「你摆脸色给谁看呢?」
在东海为自己的表情重新道歉后,母亲还觉得他态度敷衍:
孩子怕被骂,赶紧又扇了自己好几个耳光。
但他卑微的举动,并没有引起母亲注意。
闻讯而来的爸爸更是一脸无所谓:「他要打自己,就随便他好了。」
觉得孩子「表演过度」,甚至强行把孩子抓了起来,让他别假惺惺。
最后父亲PUA般说到:「比起学习好的孩子,爸爸妈妈更喜欢听话的。」
这里看得我当场毛骨悚然。
他们究竟是在养育孩子,还是说在养宠物?更别说宠物也有喜怒哀乐!
要求年幼的孩子顺从自己,不能有情绪,甚至对他的异常表现熟视无睹,真不知道要被治疗的究竟是小男孩东海,还是他傲慢自私的父母?
2
诬陷他人、霸凌妹妹
偏心妈妈养出「失败娃」
我们都听过溺爱会导致孩子过度自我,成为巨婴。
但你知道么,不注重分配、偏心的父母也会养出缺爱的「失败娃」。
女孩软柿是三姐弟中的老大,虽然是三个孩子中最懂事的一个,但她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偏爱。
这天妹妹抢了软柿的硬币,着急的她跟妹妹吵了起来,想拿回自己的硬币。
妹妹的哭声惊动了妈妈。
闻声而来的她看见妹妹的眼泪心疼地不行,没有听姐姐解释缘由,就直接训斥起来:
姐姐几次解释硬币本来就是自己的,妈妈也当作没听见,强硬地要她交出硬币拿给妹妹。
就算看到大女儿委屈流泪,妈妈也没有理会,反而当着她的面和弟弟妹妹玩起了游戏。
这心态「大条地」连嘉宾们都看不下去了。
到后来因为嫌弃大女儿的哭声太吵,直接不耐烦地赶人。
这种对妹妹的偏爱不止在家里出现,外出的时候也非常明显。
比如一家人出门买菜,当问到谁来负责给钱的时候,明明软柿举手了,妈妈却只看向妹妹,还把钱递给了她。
看着妹妹执掌付钱大权,作为姐姐的软柿羡慕不已。
她开始向妈妈诉苦:妈妈好讨厌…
不出意外,孩子的委屈又被妈妈无视了。
连熟悉的商家都察觉到不对劲:今天(软柿)怎么这么安静?
在谁来付钱这件小事上都能被区别对待,年幼的软柿对妈妈彻底失望了,大声喊出:我讨厌妈妈!
回到家后,没得到重视的软柿开始把怒火发泄到弟弟妹妹身上,拳打、脚踢一样不落。
为了能夺回被妹妹抢走的母爱,软柿还学会了「诬陷」。
先狠狠咬妹妹一口,等她哭着喊来妈妈,就恶人先告状地说妹妹把玩具弄坏了,而且自己也被妹妹咬了。
节目组问她为什么要对弟弟妹妹做那样的事。
软柿笑着回答:
· 为了获得更多的爱,
· 我才不管妹妹是不是真的善良,
· 我想要妈妈只喜欢我就好了。
这番言语,让人不寒而栗,很难想象如果软柿以这样的状态成长,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反社会人格。
原本最让人省心的孩子,却因为妈妈的忽视变得性格扭曲,与其指责软柿的恶行,或许妈妈更应当反思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不当举止。
3
这一代孩子,
怎么就越来越「娇贵」了
或许有家长会说:过去的孩子被打被骂,照样活得好好的,怎么到了这一代孩子身上,打不得骂不得、这体谅那关注,越来越脆弱娇贵了?
这也是很多老一辈家长的惯性思维: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孩子撒泼打滚,晾着别管就行。
这样的行为有用么?看起来是有用的,比如东海的跪地道歉,比如软柿的表面迎合。
但这不治本,东海的道歉成了「膝跳反射」,软柿几乎快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孩子们并不是真正的妥协与和解,他们只是恐惧暴力、害怕失去更多爱而已。
这让我想起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的经历。
他说自己小时候上学,老爸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话就打断你的腿」;上学时候老师也是张嘴就骂,抬手就打。
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这样了呢?
他们团队做了一项调研:
在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吃的喝的什么都缺,所以简单粗暴就是支持,一切以活下来为基准。
这也是为啥那时候棍棒教育能起作用,因为它的培养足够直接。
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孩子们吃的、喝的多,得到的爱也多,他们需要自尊和个性。
在这种情况下,以前的硬方法就不适用了。所以家长们要改变,要学会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育儿。
时代变了,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改变,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去教育现在的孩子,只会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就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其作品《园丁与木匠》里阐述的两种养育风格:
园丁是把一个花园打造成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而木匠则是把一堆木料打造成自己想要的物品。
以前的父母适合做木匠,因为能快速教会孩子如何适应贫瘠的社会。
现在的父母则适合做园丁,世界缤纷灿烂,更应该发掘孩子的特性,找到那条最适合他们的道路。
就像纪录片《零零后》里的大李老师(李跃儿)创办的「芭学园」那样,以爱和自由为教育理念,小心翼翼呵护着孩子们的天性,保护着他们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欲与好奇心。
女孩柔柔生性敏感,刚入园的三个月关键期,老师们给予了她无条件的爱与陪伴;
在她被同学们排挤独立的时候,老师们也是从她的隐私与自尊出发,没有出面强制干预,而是开会讨论如何悄无声息地介入处理。
男孩迟亦洋会欺负其他孩子,老师会制止他的行为,但却不会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相反,大家发现他之所以行为暴躁,是因为受到可许多「拥护」,内心开始膨胀,所以选择用暴力的方式让别人屈服。
园长与老师们从领导力出发,把他从人人讨厌的「熊孩子」塑造为人人喜欢的「领袖」,改变后的迟亦洋甚至还能帮助调节同学们间的各种矛盾,成了小大人~
尘世一遭,孩子和父母之间注定要有一场拉扯。
只是,当这种拉扯变成战争的时候,那无论是孩子或父母哪一方赢了,都只会是一场悲剧。
End.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小 爱 说
爸爸妈妈们,你觉得这些「问题教育」离我们的育儿远吗?你身边有这样的父母吗?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