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大模型催生产业合作新模式
自2022年年末ChatGPT掀起大模型热潮开始,业界迎来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爆发点。近日,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在媒体活动上表示,通用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通用人工智能是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必将成为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底色。
2000年左右,人工智能的训练应用范式得到统一;2017年,谷歌大脑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结构,从而实现了模型结构的“大一统”;去年11月末,随着ChatGPT的问世,业界终于迎来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爆发点。冯俊兰表示,到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所有模型的底座都有了一个基础模式,这也就意味着训练基础模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微软、谷歌、百度、华为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科技公司纷纷布局代表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涵盖了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和结构化数据等多个应用领域。“以前说自然语言是人工智能或智能机器皇冠上的明珠,现在看来它应该不只是明珠,而是所有智能的基础。”冯俊兰说,“无论是用来理解视觉、物理环境,还是语音、数据,都需要自然语言作为桥梁。所以目前自然语言模型的比重是最大的,也是效果最好的。”
“人工智能领域迎来的是5000年不遇的文明变局。” 冯俊兰表示,作为一项试图复现人类大脑运行模式的技术,大模型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将深刻改变科学技术体系、产业布局及社会治理模式,为世界发展催生全新范式;而构建坚实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打造普适安全的人工智能服务和运营能力,是实现智能泛在及智能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大模型重塑智能服务运营范式,中国移动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新模式:
一是新的运营供给模式。出于成本、技术难度与资源方面的种种考量,冯俊兰认为,未来,智能化的服务一定会回到基于基础建设的运营模式中;为此,涵盖了全场景、全要素的能力供给与运营就成为中国移动在通用智能时代下的新定位。将算力、网络、数据、模型、能力等多种智能化要素作为运营与供给对象,通过整体性的规划、建设、维护、优化等实现多种要素的融合管理,通过一体化编排、调度和安全把控实现智能化服务能力的构建和输出,通过对全要素体系化运营,为个人用户和千行百业的全场景智能需求提供真正无所不及的智能服务。
为了支撑大规模的智能化服务换代,冯俊兰表示,中国移动开创性地提出了“体系化人工智能”的原创技术体系,依托泛在的网络和AI算力,在开放环境中实现对AI能力进行灵活且高效的配置、调度、训练和部署。“体系化质量系统能够大大缩短从业务需求到业务实践之间的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冯俊兰告诉记者。
二是新的业务赋能模式。“X+AI”是相对传统的业务赋能模式,是指在现有行业业务流程中,以智能化技术提升业务成效;而“AI+X”则指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业务内核,实现全新的业务形态与模式。冯俊兰表示,中国移动将实现从“X+AI”转向“AI+X”的根本性变革,后者的核心是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然语言与机器、数据之间的沟通。
三是新的产业合作模式。实现向体系化协同创新方式的转变。“体系化与大模型间的关系,就是把大模型转换为很多小模型,专注于其子任务,并将其学习成果汇聚到大模型中。”冯俊兰这样解释道,“通过小模型之间的协作,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
冯俊兰表示,目前,大模型在通信、政务、客服、工业、医疗、司法等行业上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各行业将以通用基础大模型为基座,充分利用行业场景的专业知识、专家经验和生产数据,采用协同共建的方式打造实现行业标准的专用智能大模型,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反复磨炼,真正让智能转化为生产力跃升的根本。
中国移动高度重视行业大模型的发展。冯俊兰表示,基础大模型作为通用智能的核心,其具备的泛理解能力、生成多样性和知识无边界的鲜明特点,正为行业大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基础。“如果把基础大模型看作是大学通识教育,行业大模型就是研究生加工作经验锤炼的专业训练。”冯俊兰生动地形容道。
在今年7月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打响了中国移动进军行业大模型领域的“第一枪”。冯俊兰表示,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根据自身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以及行业合作伙伴的需要,攻关更多原创大模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