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星智造」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发国产原创空间多组学上游工具|36氪首发财经2023-08-09 08:08未来几年有望实现从科研到临床市场转向的关键拐点。文|海若镜封面来源|IC photo36氪获悉,空间组学公司“源星智造”Spatomics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险峰旗云领投,尚势资本和长安私人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公司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落地。继单细胞测序技术之后,空间组学通过提供细胞和其生物标记物的精确空间坐标、定量信息,使得科研、临床上对复杂生物学和疾病生理信息的理解再次提升了一个维度。2022年,空间组学被《Nature》杂志评为最值得关注的7大技术之一,空间组学是指在完全保留生物样本的全空间分布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标记物检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样本生物学信息,可应用于科研、转化医学、临床诊断(特别是肿瘤伴随诊断)的场景之中。目前主要面向科研市场,未来几年有望实现从科研到临床市场转向的关键拐点。在临床诊断中,传统的肿瘤病理诊断方法一次仅能检测1-2个标记物,且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对研究和诊断的指导意义有限。随着创新空间组学的发展,组织切片样本标记物检测能力得到拓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如:缺乏高质量、高通量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仪器耗材价格昂贵;多重性和灵敏度等关键测量性能无法兼顾;难以进行多组学同时测量;以及无法稳定测量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石蜡包埋(FFPE)样品等。针对上述痛点,源星智造开发了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单细胞空间多组学工具平台,在工程设计和试剂开发上实现了首创突破。在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FFPE)是最为常见的组学样本,FFPE样本可以最大化地保存原有的生物信息,但是背景噪声信号大,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求更高。据了解,源星智造自主研发的“单细胞空间多组学仪器”原理样机,能够完成组织切片预处理、抗原修复、染色、成像、图像预处理,能够实现多重检测的“样本进-结果出”,端到端全自动平台,以解决检测流程复杂、成本高昂的应用痛点。在性能方面,能够实现亚细胞级的分辨率,进行100重及以上蛋白+RNA同时检测,具备高灵敏、高通量的特点。针对多重荧光检测开发周期长的痛点,源星智造开发了“可剪切荧光探针技术”(CFP),能够兼容现有非改造抗体、核酸探针和现有灵敏度最高信号放大技术TSA等,可帮助用户实现低成本的技术升级。“在自动化和试剂的主要性能和成本参数方面,源星智造团队打造的原理样机和微流控芯片已经是best-in-class,特别在蛋白组超高重检测上,可实现临床级别FFPE样本的高通量应用。”源星智造创始人、CEO郑锐博士介绍道,源星平台能够解决当前转化医学研究、临床病理诊断中,对高重、多组学检测的迫切需求。“目前,我们已和多家国际头部空间组学CRO公司、试剂公司,开展了初步的商业合作。”据了解,源星智造(Spatomics)成立于2023年,创始人、CEO郑锐曾就职于赛默飞,主导开发了全自动二代测序建库仪、全自动端到端测序仪、半导体测序芯片、数字PCR仪等高端设备;其开发的产品总营收已超过10亿美元,并曾带领单细胞检测公司IsoPlexis的产品研发团队完成关键研发和商业化里程碑、成功上市。联合创始人郭嘉教授是二代基因测序化学方法的主要发明人,相关专利商用化后年营收超过40亿美元。现阶段,源星智造团队中5人拥有博士学历。“我们持续关注生命科学底层工具的创新带来生物医学产业革新的机会,空间组学是创新组学工具中关注度最高的赛道之一。该赛道过去几年在欧美发展迅速,国内尚且处于萌芽期,产业链上游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匮乏。”险峰旗云管理合伙人王云海博士表示,郑锐博士带领的源星智造团队掌握了上游底层技术,拥有全套的自主知识产权。其基于CFP技术的特有试剂、工程设计有望突破市场上现有产品的多个瓶颈,加速空间多组学产品的临床转化和规模化应用。险峰旗云深度参与了源星智造公司的孵化和创始团队的组建。空间组学在科研和临床场景中存在巨大潜力,根据DeciBio和摩根大通的市场报告,空间组学在2022年的全球市场空间可达150亿美元。广阔市场也吸引了多家产业巨头、行业新锐布局其中,如罗氏诊断、丹纳赫、单细胞测序头部公司10x Genomics、哈佛大学背景的初创公司Vizgen等。近两年,该领域累计收购、融资金额已超过10亿美元。独家、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36氪旗下创投公众号👇 真诚推荐你来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