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初的时候,美国“钟云号”驱逐舰带着小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号”护卫舰擅闯台湾海峡,结果被我“苏州号”驱逐舰(052D型)一个加速冲到前面给“拦停了”(减速至10节)。美国人向来把全球海洋当成自己的后花园,没事就到处挑衅,发生这样的摩擦并不奇怪。大家通过美方自己公布的一张照片发现,这艘美国军舰的甲板上居然满满的都是锈迹。该舰于2004年服役,是美国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简称“伯克级”)的第43号舰,实打实的高端货。这种级别的“大咖”居然锈成这个样子,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他们能不能换艘状态好点的船出来浪呢?这样至少拍起照来能好看点。“钟云号”的锈迹斑斑并非特例,这种“有碍观瞻”的画面对于美国海军来说早已是常态。甚至连服役才6年多的万吨级“科幻战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也是这个样子: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海军毕竟是全球海上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他们如此放任舰船生锈,是不是说明生锈除了降低军舰颜值以外,其实对战斗力没什么影响呢?军舰一旦生锈,锈蚀处就会吸入更多的海水盐雾,进一步加剧腐蚀,最终会大幅降低钢铁结构的强度。要知道这可是军舰,工作场所是炮火纷飞的战场,船体强度降低就意味着那些原本只能“擦破点皮”的攻击现在可能可以直接把你送进海底。而且军舰内部还安装有大量的精密设备,放任钢板锈蚀的深入也会严重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后果还是挺严重的,美国甚至有媒体宣称“生锈是美国海军眼下最大的敌人”。当然了,对于长期在海上工作的军舰来说,出现生锈的现象并不奇怪。任何国家的军舰都会生锈,但是“会生锈”不等于把整条战舰都搞得锈迹斑斑,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及时除锈。不过除锈这个活并不是什么高端业务,普通人找个师傅带一带就能上手。美国海军把军舰的维护工作都外包给了私人修理公司。军舰每次回到母港,这些公司来就会为它们进行除锈服务。军舰有些部位的锈蚀确实需要专业公司才能处理,所以让专业修理厂定期除锈是各国海军的通行操作。但军舰也存在大量可以靠人力进行日常维护的区域,如果什么事都扔给修理厂,就会面临这么一个问题:美军平时玩的是全球布武,他们的军舰每次出门都是满世界转悠,动不动就要在海外折腾个大半年。这意味着一艘军舰可能要熬上10个月才能等到一次除锈服务。而铁锈的发展可不会考虑你的时间安排,一旦出现锈点,锈蚀面就会在海风和水雾的“关照”下迅速扩展。等你在外面晃了大半年再回来的时候,很多地方已经积重难返了。在实际操作中,你是真的把锈蚀部分清理干净了再刷漆,还是直接刷个漆上去敷衍了事,别人也看不出来。因为这样一方面节省了人工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一堆随时会旧病复发的病灶,有利于生意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2月,美军的“维拉湾”号巡洋舰在跟随航母编队执行任务时突然发生燃料泄露事故,不得不赶紧返港维修。结果一通检查后发现,事故原因居然是盛放燃料的罐体被铁锈锈穿了。那么作为对比,中国海军是怎么应对军舰生锈问题的呢?对于船舷外侧等舰员够不着的地方,我们和美军一样主要靠定期保养。不过我们保养得更勤快,所以不会像美舰那样在船体上出现长期大面积的锈蚀。而对于船员能够得着的地方,我军要求舰上的官兵坚持每天除锈。 这其实是中国海军的一个传统,以前我国国力较弱,海军的经费比较紧张,所以就需要官兵自己扛起维护军舰的重任。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因此对于中国海军的官兵来说,除锈就是一项基本功,军舰上人均除锈达人。而正是因为日常保养做得到位,所以中国军舰的舰况普遍较好。比如说一口气执行了包括亚丁湾护航、中东参展、多国军演、苏丹撤侨、环游非洲等多项任务的南宁舰(052D型),在航行半年后舰况依然非常整洁:实际上中国海军即使是服役了几十年的老舰,在退役时也能做到光洁如新:在军舰上值班可不是闹着玩的,官兵如果把时间都拿去除锈了,会不会耽误正事呢?而且现在咱的经费也没那么紧张了,像美军那样把日常维护工作全部外包出去难道不是更专业一些吗?首先我军官兵的除锈工作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去完成的,并不会影响正常值班,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的军队有着很大的不同。另外,虽然像美军那样把所有的维护工作都外包出去看起来很专业,但也要考虑到军舰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日常维护”,关键就在“日常”这两个字上。而军舰大部分时候都在海上漂,你让人家外包公司怎么给你日常维护?最后,正如上文所说,除锈这个工作很容易敷衍,因此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而舰上的官兵无疑是最关心舰船状况的一群人,由他们来担负起日常除锈的工作再合适不过。所以我国靠官兵自己进行军舰日常维护的传统虽然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实也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总结下来就是除锈工作没那么难,无非是一方面投入更多经费提升定期保养的频次和质量,另一方面要求官兵担负起日常除锈的工作。然而就是这两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要求,美军愣是做不到。他们现在除了少数舰船会要求官兵偶尔除除锈外,大多数军舰的官兵对舰船锈蚀的局面都仍然保持袖手旁观的态度;至于提升舰船保养的频次和质量,那更是完全没谱了。除了美国外,世界上还有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国也面临着军舰生锈的问题,它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多年来的GDP都只和韩国或者我国的广东省差不多。因为经费匮乏,该国的军舰年久失修是常态,这些船如果有朝一日真进了修理厂,就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出来了。比如说1999年才服役的俄罗斯“最新”驱逐舰“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在2014年就瘫痪进了修理厂,然后一直趴窝到现在。造成这个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毛子国力衰落,另一方面也因为海军确实很烧钱。军舰的研发和制造、弹药的采购、设备的维护、能源的消耗、人力的成本、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钱。这个武器可以理解为一个高级高射炮,作用是拦截逼近军舰的导弹,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这个在各国军舰上都看到的常规武器成本有多高呢?近防炮的工作原理是在短时间内发射出尽可能多的炮弹,然后靠碰运气命中目标。所以这个武器既要射得快,也要射得远。同时因为导弹的速度太快,所以只能依靠一套复杂的系统进行自动追踪、瞄准和射击。美国的近防炮要好几千万美元一台,我国的更强更便宜,但也超过了一亿人民币。这还不算,一发近防炮的炮弹成本是几百到一千元(人民币),我国近防炮的射速能达到1分钟1万发以上,也就是说1秒能打出去180发。该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2022年的军费开销超过了8700亿美元,其中海军开销接近3000亿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全军正常的军费仅为几百亿美元一年,海陆空加起来也只是美国海军的零头。美国人愿意为海军掏钱并不奇怪,他们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军缔造者,但却是海权理论的开创者。按照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马汉的理论,一片海域的制海权只属于这片海域里最强的那支海军。所以对于美国这种全球霸主来说,苦谁也不能苦了海军。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海军手里的钞票虽然很多,但等待他们花钱的地方更多。除了军舰生锈以外,美国海军还要同时面对官兵欠薪、设备老化、军舰建造缓慢、军队规模难以维持等一系列其他问题。可以说现在的美国海军就像是个浑身都是窟窿的水罐,正在噗噗的往外喷水,整得跟个花洒似的,你都不知道先补哪个窟窿好。如果说俄罗斯海军这种贫困集团的窟窿多,那很容易理解。你美国海军可是每年几千亿美元的浇灌啊,这么多年下来就浇灌出一堆窟窿?所以美国海军很有必要去直面一个灵魂拷问:这些年的天量资金都花到哪里去了?美国政府虽然深知海军的作用,也愿意为海军的发展砸下重金,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在每次拨款的时候,国会老爷们还是会感到一阵肉疼。于是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美国便开始尝试缩减军费,比如说:- 美国陆军砍掉了科曼奇隐身武装直升机和十字军骑士炮等项目;
- 美国空军把作为王牌的B2轰炸机和F22战斗机的服役数量分别缩减到22架和187架;
- 美国海军被撸掉了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NATF和隐身舰载攻击机A12等项目。
在国会老爷们的“大刀阔斧”下,美国的军费在整个上世纪的九十年代都没有高过1990年的3061亿美元,直到2001年他们才重新开始“起飞”。不过仅就海军而言,当年国会砍项目的决定其实是很合理的。按照马汉的海权理论,海军的建设目标就是成为某个海域里的最强力量,进而主宰这片海域。而当时的美国海军不要说在某个目标海域成为最强力量了,他们在整个地球的海洋上都已经是最强大佬。而且这个“最强”还不是指“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强”,而是指“比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强”,具体来说是比所有国家加起来的5倍还强。你没看错,是5倍以上,巅峰时的美国坐拥15艘现代重型航母,大洋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七海所向披靡。马汉的海权论虽然证明了海军的重要意义和为海军砸钱的必要性,但什么事都得有个限度。你都已经强大到碾压五个全世界了,还有继续提升的必要么?这个诉求很合理,但海军一百个不愿意。这也不奇怪,哪里都有“本位主义”,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发展空间被砍。咱大美利坚海军有那么多大佬要分蛋糕,有那么多青年才俊要谋发展,你们怎么能对着我们的项目说砍就砍呢?不过钱袋子毕竟是抓在人家手里,不坐以待毙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跑到国会山去撒泼打滚吗?当然不是,要解决问题,就要先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国会老爷们为什么不愿掏钱啊?还不是因为他们认为现有的装备已经完全够用,没有新的需求了嘛。但这些国会老爷懂个屁的军事,他们说没需求,咱给他们发明个需求出来不就行了?这就是美国海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登上世界之巅后的思维方式,它本质上是一套“为了花钱而花钱”的逻辑。比如说美国的最新战舰“朱姆沃尔特”项目就是海军骗吃骗喝的集大成之作。我们都知道海军的作用是争夺制海权,而当时美国海军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全球制海权已经没有争夺的必要了。在这个情况下他们就算想发明个需求出来也非常困难。当你坐拥5倍于全球之和的海上力量时,你还能需要什么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关键时刻他们把心一横,干脆一脚踹翻了最基础的理论。1992年9月,美国海军司令、海军作战部长与海军陆战队司令共同颁布了“由海向陆”(From the Sea)的战略白皮书。1994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向陆”(Forward-from the Sea,FFTS)的概念。在他们这套理论下,舰队的作战任务不再是打击敌方舰队和争夺制海权,而是对深入陆地185公里以内的地面部队实施火力支援。他们把这个称之为“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战”。时代变了,未来的海军不再是为了争夺海权而存在了,咱要去争夺陆权啦!这一通惊世骇俗的理论把小学生军事水平的国会老爷们忽悠得七荤八素,他们纷纷感觉有点道理。要知道美国海军在“陆地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各种需求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不过这是废话,用海军去争夺陆权当然想象空间大了,因为压根就没人这么玩过。他们翻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第二舰队司令梅特卡夫提出的“21世界先进水面作战舰艇”方案(代号SC-21)。这个方案的理念就是在船上玩命堆砌导弹和火炮,其他设备一概不装,相当于是一个移动的军火库,因此又被称为“武库舰”。该方案的初衷是压制苏联海军,所以苏联解体后自然也就没了下文。现在又被“开拓新大陆”的美国海军翻了出来,打算用于向陆地倾泻火力。首先,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海军装备,于是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设计和制造,这意味着大量的拨款。因为该舰摈弃了大量除了武器以外的各类辅助设备,所以在行动中非常依赖其他军舰的保护和配合。因此建造这种军舰不会影响其他军舰的订单,甚至还会大量增加订单至于用途单一、生存能力差、功能容易被飞机替代等一系列技术上的明显缺陷,海军就不提了。不过这个疯狂的计划虽然忽悠住了诸位国会老爷,但却遭到了来自其他军种的代表们的强烈不满。毕竟他们一时半会还拿不出像海军这样规模庞大的系统性烧钱方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军费蛋糕要被这些海上“卖拐师”们一口吞掉。结果在1996年5月,主推该方案的海军作战部部长杰里米·迈克尔·布尔达在大批议员和媒体的施压下吞枪自尽。他们施压的理由仅仅是他佩戴了一枚他们认为不该佩戴的勋章(按规定只有在战地一线服役才能佩戴的“V字坠饰”)。该事件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内幕咱也不知道,反正他的继任者杰伊·L·约翰逊在上台后就放弃了疯狂的武库舰计划,而是选择了一个大方向相同,但更保守的方案:DD-21。该方案不再装备大量导弹,而是保留了常规军舰所需的各类辅助设备,这样它就可以独立行动,不再需要大规模的舰队护航。如此一来就减少了整个方案的成本,给其他军种留了口饭吃,皆大欢喜。只是在导弹数量被大幅削减后,“对陆火力支援”这个工作就只能寄托在火炮上面了。也就是说为了搞钱和平衡各方利益,美国海军硬是在二十世纪末确立了这么一个以火炮为核心的新一代战舰。这就是我们在后来看到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战舰的纸面技术十分先进,但整体评价却只能用“怪胎”来形容。它为了安装两门体积巨大的新式火炮,不得不在舰体中腾出大量空间;同时为了增强隐身效果还缩小了甲板面积,结果就导致导弹没地方放。而且为了控制成本,该舰还阉割了包括雷达在内的各种关键设备的技术指标。结果一算下来,朱姆沃尔特级的对空和对海战斗力甚至还不如上一代主力驱逐舰伯克级。这艘“新世纪战舰”的唯一亮点就是那两门所谓的“先进火炮”。按照海军的说法,朱姆沃尔特身上的这个“AGS火炮”非常牛叉,它能够精准命中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目标。以后哪个国家不听话,咱就把两艘朱姆沃尔特开到他们岸边去,然后哐哐一顿炮轰就完事了;没必要轻易动用昂贵的航母编队和巡航导弹,炮弹多便宜啊。国会老爷们听罢后是既兴奋又感动。还是海军体恤国库啊,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省钱。结果等账单出来后大家就都傻眼了,这个吹上天的“又便宜又先进的炮弹”居然一发要70万美元。要知道一枚能打2000公里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也就100万美元。这个炮弹虽然比战斧便宜那么一丢丢,但它的威力和射程还不到战斧的十分之一。就算在这个火炮的射程范围内,它也要命中很多发才能达到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效果,其毁伤能力成本远高于战斧。其实普通炮弹确实很便宜,一发也就几千美元,就算是安装了简易的制导系统,也不会超过几万美元。只不过普通炮弹的射程只有二三十公里,而且还不怎么准。你现在为了“卖拐”,非得要求这个炮弹能够精准命中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这就需要在炮弹上面安装非常高级的制导设备,然后让它依赖卫星和惯性导航系统去锁定目标。更糟的是这种远程火炮还是个“孤品”,它的炮弹没法跟其他火炮通用。所以军工厂只能专门为了这几门火炮去量身定制炮弹,这又导致订货量起不来,于是成本自然也无法摊薄,然后就更贵了。2016年,折腾了十几年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终于开始服役,但此时的美国人已经确定了一个现实:这货根本不堪用。在触目惊心的账单面前,国会老爷们的智商总算重新占领了高地,他们赶紧抽出砍刀及时止损,把这个无底洞项目给咔嚓了。2018年,等到第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建造完毕的时候,该项目也彻底走到了尽头。最终这个历时20年、原计划生产30艘军舰的大项目只生产了3艘就草草收尾。而所谓的“先进炮弹”的订单量也从最开始的几万发定格在了几百发(打完以后就改用普通炮弹)。在该舰未来的整改方案中,甚至还打算"腾笼换鸟",拆掉一门炮以腾出空间来装更多的导弹。三艘舰本来就只有六门炮,你现在还打算每艘拆掉一门,那最终就只剩下三门。这下保养维护和零件制造真成“私人订制”了,成本要高到天上去。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确实拿到了很多钱,但花钱的方向却非常儿戏。就拿这个不堪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来说,它的研发加建造总共烧掉了220多亿美元。平摊下来每艘的造价高达70多亿美元,比尼米兹级航母还贵。而该项目除了造成220多亿美元打水漂外,更大的问题是浪费了20年的时间成本。在这20年里,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的新一代主力战舰已经准备就绪。于是他们的上一代主力驱逐舰伯克IIA在2012年的时候就早早停产,然后在接下来的5年里该国愣是没有一艘堪用的新舰服役。大家就这么一起眼巴巴地等待那艘准备了20年的“新世纪战舰”。作为弥补,美国不得不把赶紧已经停产的伯克IIA型驱逐舰又翻出来重启生产,计划再造13艘。同时美军还在伯克IIA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研发出了伯克III型驱逐舰,并打算将该舰作为本世纪20年代的中坚力量。至于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驱逐舰”,则要拖到2032年以后了,这一下就被它的主要对手中国055型驱逐舰甩开了一个身位。而伯克III型驱逐舰虽然是升级后的产物,但它的底子毕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计,性能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即使是技术成熟的老款伯克IIA,生产过程也不顺利。因为包括巴斯钢铁造船厂罢工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舰船的建造进度出现了大幅拖延。所以美国海军现在不得不大搞“延迟退休”,强行对准备到点的旧军舰进行延寿处理。这样的结果就是现在美国海军的平均舰龄已经逼近30岁(正常军舰设计寿命30年),出现了大量超期服役的老舰。既然是超期服役,那么舰况差、出勤率低、故障多等问题自然也就免不了了。美国人先是每年砸一大笔钱去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然后又每年砸进去更多的钱去填这个坑。既然后果如此严重,那么那些挖坑的负责人不说受到法律的制裁,至少也应该成为“过街老鼠”,遭到大家的鄙视吧?比如说那个一手推动了朱姆沃尔特项目的海军作战部部长杰伊·L·约翰逊。然而如果我们翻开这位大佬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在2000年退役后不仅没有成为“过街老鼠”,反而还被请上了精英阶层的贵宾席。该部长在退役当年就进入了通用动力公司担当副总裁,然后一路平步青云,到2003年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通用动力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作为全美最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通用动力的这个选材标准着实让人迷惑,怎么找了这么个“挖坑达人”来当自己的领导?他们的选材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通用动力公司是朱姆沃尔特项目最主要的供应商。杰伊·L·约翰逊的“卧龙出山之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腐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2013年就查处了一起巨大的海军贪腐案,罪犯是一个军事承包商:马来西亚人伦纳德·格伦·弗朗西斯(因为此人体重高达360多斤,所以又被成为“胖伦纳德”)。这个大佬的手里握着价值超过4亿美元的军事合同,是美国第七舰队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唯一补给供应商。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向美国各级官兵行贿数千万美元。该案件造成美军400多名现役和退役官兵接受调查,其中甚至包括了60名海军上将。不过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这里面的大部分人是清白的。最终在该案中被定罪的军官有20多名,里面军衔最高的是一个少将(罗伯特.吉尔博),被判处18个月监禁。但是按照“胖伦纳德”的说法,很多受贿海军高官仍然逍遥法外。他当时为了减刑把那些高官都供了出来,但他们并没有受到制裁,自己也没能换来说好的减刑。为此“胖伦纳德”忿忿不平的表示“这才是真正的丑闻”。尽管处理结果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美国能加大这个方向的反腐力度,是不是就可以刹住军方胡乱花钱的行为呢?尽管在普通人看来,“胖伦纳德”案已经足够震撼,但这种级别的捞钱行为在美国其实根本上不了台面。这个胖子提心吊胆地砸出去几千万美元,偷偷摸摸地打点了数百名官兵,最终也不过是拿到了价值4亿美元的合同,而且还被抓了。而杰伊·L·约翰逊大手一挥,率领海军烧掉了220多亿美元,为通用动力公司带去了数十亿美元的合同,最后平步青云富甲一方,所有行为公开合法。美国军方高层退役后进入私人军火公司担任高管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比如说著名的美国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它的董事会就充斥着大量前国防部的高官,其中甚至包括前国防部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价在阿富汗战争的20年间增长了十几倍。高官们也顺利在退休后纷纷进入董事会并获得大量股份。比如说美军曾联合37所著名大学,投资十几亿美元,开发了一款新装备,叫“静音战术无源加强运输工具”,缩写是“STEED”。这台黑科技装备的售价高达17万美元,结果一看照片,长这样:这玩意在中国一般称之为“手推车”,类似的产品在某宝只需要几千块钱人民币。跟这类玩意比起来,朱姆沃尔特已经算是良心项目了,至少人家是真的堆了一些新技术上去。不过到了2016年,也就是朱姆沃尔特首舰服役的那一年,美国海军突然发现以后再也不需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明需求了。因为这一年在世界海军排行榜第二的位置上首次出现了一个来自非传统海军强国的选手: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海军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已经成为年下水主力舰吨位最大的国家。于是美国海军不得不改变之前那种以“骗经费”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被迫开始从战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去进行军队建设。其实之前也贵,朱姆沃尔特一艘就干出去70多亿美元。只不过当年的这些项目本来是为了骗经费而存在的,所以越贵大家越开心,压根不会焦虑,国会要是实在没钱了大不了就少造几艘。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在实战环境下,少造几艘舰船就不是少吃点经费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关系到海洋威慑力的平衡甚至战场上的生死存亡。再加上美国搞的是全球布武战略,所以他们在军舰数量方面的压力非常大。目前随着护卫舰的退役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老化,美军仅存的主力伯克级驱逐舰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忙中出错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经接连发生过多起碰撞事故。在日本海域被商船撞出大坑的“菲茨杰拉德号”伯克级驱逐舰(该事故造成7名美军官兵死亡):
更糟的是,如果是从实战角度出发,那么这个造舰的成本就不能只是自己跟自己比了,而是要跟主要对手去比。比如说美军为了弥补军舰数量的不足,专门研发了一款“低成本”的“星座”级护卫舰。作为一款“冲量”的产品,该舰的性能并不先进,仅有32个垂发单元,火力和定位跟中国054 A/B护卫舰差不多。按“田忌赛马”的逻辑,这个军舰在美国海军的阵容中属于“下等马”,比中国的“上等马”万吨级主力舰055低了两个档次。当你的下等马比对方的上等马还贵时,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下去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国海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曾拥有529艘军舰,能同时往一个地方派出去7艘以上的航母。如今他们只剩下不到290艘军舰(不包括潜艇),能够同时部署的航母不超过4艘。美国海军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先把现有的规模给维持住了,大家先别散架再说。在未来5年内美军将有20艘左右的主力舰要退役,而美国现在主力驱逐舰产能还不到2艘每年。如果美军不做出什么颠覆性改变的话,按现在的发展趋势,美国海军的规模将在10-15年内被中国海军超越。这帮人养尊处优20年,总算是成功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不过客观的说,美国海军走到今天这个尴尬的境地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虽然他们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但如果美国的造舰成本不像现在这么离谱的话,凭借其强大的国力,把挖了20年的坑填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美国目前正走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这才是真正压垮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拿造船业来说,中国整个造船业的年产能是2300多万吨,而美国还不到10万吨。美国超过30万吨的大型干船坞仅有3个,而中国有超过60个。至于1万吨级到20万吨级的陆地船台,美国不到10个,中国则超过了200个。其实中国军舰能够得到比美舰更多更好的保养,也跟中国拥有大量遍布各个港口和基地的修理厂有关。而美国的修理厂数量还没自己的基地多,除个锈修个船都得排队。至于能生产驱逐舰的大型船厂,那就更少了,全美拢共只有两家。其中生产朱姆沃尔特级和伯克级驱逐舰的美国巴斯钢铁造船厂,其厂区面积非常狭小,连大型船坞和龙门吊这样的重型设备都没有,效率堪称“磨洋工”。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军舰更是大规模产业链的集合,所以美国造船业的窘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美国制造业的缩影。也正因为如此,该国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推动制造业的复兴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依靠金融投资和对外掠夺所获取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制制造业。只要美国的霸主地位还在,投资金融和对外掠夺就是美国人的最优选,那么制造业就必然衰败。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在美国海军虽然手握全球第一的预算,却为了省钱开始把维护工作外包给其他国家。承接这项任务的是一个在人力成本上拥有巨大优势的东方大国:印度。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越来越抽象,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评价这个业务。除了把维护工作外包给印度外,美国还有人提出把军舰制造外包给日韩,因为这两个国家的造船业比美国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倒不失为一个解决之策,不过美国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那他们最好祈祷世界和平,因为日韩在谁的打击范围内一目了然。虽然问题很多,但美国海军的手中还有一个最后的王牌:他们的11艘航母。飞机对军舰是降维打击,所以只要有这11艘航母在,无论其他军舰的建造再怎么拉胯,美国的海洋霸权还是抓在手里的。和其他军舰一样,美军的现役航母也同样面临舰况老旧的问题。航母定期维护的工程量本来就大,再加上去工业化中的美国工厂效率越来越低,现在美军已经出现了多艘航母“趴窝排队等修”的情况。所以美国虽然号称手握11艘航母,但真正能健康使用的只有3-4艘。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新型的福特级航母赶紧批量服役,替换掉10艘站了几十年岗的尼米兹级。但第一艘福特级的服役过程可谓是磕磕绊绊,因为技术问题太多,所以入列后一直都没能形成战斗力。至于剩下的福特级什么时候能造出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按照美军一开始的计划,总共也就订了4艘,远不能弥补未来10艘老尼米兹退役后带来的空缺。如今为了应对中国海军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海军不得不调整计划,考虑把福特级的采购量从4艘增加到8艘。不过由于福特级实在太贵,一艘的造价就超过了130亿美元,所以美国海军也准备了个B方案,那就是保持4艘福特级的订购量不变,然后生产一些便宜的中型航母来凑数。也就是说未来美国航母部队的构成可能是8艘福特级或者4艘福特级+一堆中型常规航母。无论采用哪种方案,跟他们巅峰期的15艘重型航母比起来都是大幅缩水。而且即使是这些缩水的方案,也未必能真正实现。今天的美国在很多场合都宣称中国是一个主要对手,但如果我们回顾美国海军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就会明白,他们走到现在这个境地其实跟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自己作出来的。比如说换一些更聪明的海军高官上去,以后别再那么作不就行了?美国海军之所以这么作,并不是因为笨,而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他们的每一个选择对于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当下的最优选,是团体的最大公约数。想突破桎梏力挽狂澜,最关键的从来就不是“聪明”,而是“牺牲”。只要你无法停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换谁都一样,踢了约翰逊还有杰克逊,国库的羊毛该薅还是要薅。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不够专业,活生生的被“卖了拐”。那么是不是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上的培训就能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呢?当然不是,因为国会老爷们再怎么好学,也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比真正的专业人士更专业。他们“东市买拐杖,西市买轮椅”是常规操作,美国海军只不过是众多忽悠团队中的一个罢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国会老爷被忽悠,而是国会老爷被同一伙人长期反复忽悠。已经买了一次拐了,为什么下次还要接着买轮椅,甚至还有再下次的担架?这是因为虽然表面上看是美国海军在有求于国会老爷,但实际上却是国会老爷有求于美国海军。没有美国海军,就没有美国霸权;没有美国霸权,就没有国会老爷们手中的那些一本万利的生意。所以别看老爷们经常挥刀砍向美军的预算,但实际上总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口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国的军费就占了全世界的近4成(39%),金额甚至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的国家之和。所以历史发展的趋势从来就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帝国的衰落就如同滚滚而来的雪崩,等你听到震天动地的声响时,任何的阻挡都将是徒劳的。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