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文王和姜子牙结识大揭秘其他2023-08-15 09:08作者:财精小哥原创:起点人文传统说法是啥?纣王残暴,文王灭商招揽贤才,姜子牙渭河垂钓愿者上钩,与文王遇,用而灭商,封齐国开国国君。现在我们根据李硕的名著《翦商》给了一个很有趣且有逻辑有依据的说法。“姜太公”,也就是姜尚。是羌人甲骨文羌和姜是同源的,羌是从人、从羊,姜是从羊、从女,字形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傅斯年甚至认为羌和姜就是一个字,《翦商》认为商朝灭亡后,周人和羌人学习商的文字,把羌人的族姓写作为“姜”。不过,按当时西土的习惯,族姓只能用于称呼女子不能用于男子,所以“当时不会有姜尚、姬昌等称呼。但在战国后,这些礼俗就被忘掉了。当时称吕尚,说明是羌人中的一个吕氏部族。同一个族姓之内,会有许多个氏 (氏族、部族) ,氏才是称呼男人用的,比如周文王家族,周就是他们的氏,所以应该叫周昌、周发。周人的始祖叫姜嫄,族姓也是称呼女子,说明周族也是羌人。《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神话传说她在荒野踏到巨人脚迹,怀孕生下孩子。羌人是商朝时期晋陕就是山西和陕西土著人群,羌的甲骨文,羊头人身,说明畜牧业在其生活里占重要地位但这些人仍然有农业经济,并未变成完全依靠牲畜的游牧人。商王祭祀最常使用羌人。 周族迁居周原后,始为商朝的附庸族邦,功能就是捕猎周边山地的羌人献给商朝充当人牲。商与周的这种关系跨度超过五十年,在史书和文献里,这段历史被周公抹去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唯独他爹写的《易经》没毁,里面有大量关于抓捕、运输、献祭羌人的记录。吕尚是个屠夫从战国到秦汉,有不止一种文献提及,吕尚曾经在殷都当屠夫,有人说是屠牛,也有人说他只是“屠佐”,也就是屠夫的助手,地位更低。由不过,秦汉时人已不知殷都在何处,结果就写成了“朝歌”:“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其实殷都在今天安阳的阴虚,朝歌只是行都。吕尚是贵族出身绝对不是无名之辈不然为啥文王要和姜子牙联姻,有一点历史记录的很清楚周武王娶了姜子牙的女儿,也就是周朝开国王后“邑姜”,《左传》“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邑姜和武王生了成平王和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今天太原晋祠是为纪念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这个“邑”字颇不平常,和文王长子周邑同名。周邑就是伯邑考,伯邑考三个字都是含义的,"伯",表示他是嫡长子,这是周人的家族排行用语(伯仲叔季),"考”,意为父亲,如如丧考妣,后世周王室祭祀时对他的尊称。所以这里应该不是巧合,说明周邑是邑姜的第一任丈夫,邑姜的名字很可能给就来自周邑,周邑不幸早逝后,邑姜改嫁其二弟武王周发。大儿子死了,二儿子要继续娶邑姜,维持姻亲关系,要知道商朝授予周文王的正式封号是“周方伯”,伯是异族酋长,商朝是不会给异族头领“侯”的称号的。所以姜子牙绝对不是个简单的平民出身的谋士,按《翦商》推测至少是个酋长级别的。依照以上我们就能推测文王和姜子牙初次见面的地点和时间了!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说明伯邑考生前只可能在殷都生活过,并且在殷都娶了邑姜,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文王和姜子牙的初期见面,就是在殷都(今天安阳殷墟)姜子牙所工作的屠宰场,为了伯邑考和邑姜的婚事。至于文王父子在殷都遇到贱民屠夫吕尚的具体情节,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虽然都是西土之人,但他们应该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毕竟周人和羌人已经连续三代为敌。《翦商》猜测有睽卦可能就是文王描述他见姜子牙谈论婚事的情况,婚媾的卦一共4个,屯、震、贲、睽。只有睽卦卦辞爻辞最符合,睽,表示乖离的意思,就是对立。 睽卦包含了一个这样的场景,没有共同语言,立场不一致,在一个充满肮脏和混乱的都市贫民窟中上门提亲,但是最后婚事谈成了,吉。根据睽卦的卦爻辞,周昌应当是驾车去的屠宰场,还把马车放在了巷子外,结果马丢了, 后又在巷子里找到了。他看见,有额头刺字、鼻子被割掉的贱民正赶着牛车运送骨头,而且很可能是人骨,因为有一个高个子正在捆绑俘虏。在笃信算命通神的周昌看来这简直是一车鬼魂。他还看见那家人更不体面,在啃吃肉皮(“厥宗噬肤”,应该是来自屠空场的下脚料,在姜里地牢里,周昌也经常吃) 。但最后的上九爻居然以婚事结尾 (“婚”)。也就是说,这次到访屠村,周昌应当是和吕尚达成了共识:此时,周昌已经在密谋“翦商”大业,吕尚表示支持这标志着周族要回归羌人的亲友阵营,一起对付强大而残暴的商朝。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