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许的区别体现在儿子身上
作者:圈儿
1
聊许家印,一定绕不开王健林。
这两天,我翻阅了很多资料,越看越觉得两个人就是中国的未来前途写照。
先容许我介绍一下王健林:
1970年,16岁的王健林参军,是吉林省军区边防四团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1982年,28岁的王健林已经成为全军最年轻的一名团职干部,但是到了1986年,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32岁的王健林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
可以说,16年的军旅生活,一定在王健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当过兵的人,都有股子血性。
转业后,王健林在大连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有两年公务员经历。
对于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应该是可靠的。
至于许家印:
1982年,靠着助学金完成学业的许家印,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系毕业,随后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工作。
当年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的时候,许家印曾经十年没有请过一天假。创业的头十几年,许家印经常深夜一点下班,怕影响家人休息,在客厅沙发上躺到凌晨4点去上班。
论工作狂,两人肯定不相上下。
但是和许家印相比,王健林讲求规律:每晚11点一定睡觉,早上6点一定起床,7点10分一定到公司,然后呢,就是工作。回家以后,还会打几个电话。打这个电话就是跟他的团队里几个核心骨干成员沟通一下当天的情况,然后呢,这些做完以后就会把《晚间新闻》看完,洗洗睡。早上起来如果天气好的话走走路,散散步,天气不好的话那就免了。
两人的工作作风有相似,但又有巨大的差异,许家印出身贫寒,从底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现在还保留着那种“谁叫你穷啊,顶硬上”的作风,而王健林呢?从早期的经历看,王健林是体制内的产品,而许家印,带有更多体制外的痕迹。
2
王健林的转折点,始于那句著名的“小目标”。那是2016年,那正是王健林志得意满的时候。彼时的王健林,不但在国内风头正健,而且开始了在海外的大举扩张。超越迪士尼,打造全球最大的文化娱乐集团,成为雄心勃勃的大目标。
没想到的是,自身的原因也好,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好,反正是不但没有接近目标,而是走到了雷区,甚至连自己的家底也有输光的可能。
一时之间,昔日的首富,几乎成了世人的笑柄。
那句小目标,不但没有成为励志的名言,反倒成为酒桌上的笑料。
但王健林毕竟有过人之处。就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候,他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腾挪躲闪,断臂求生。其旗下的房产、旅游项目、77家酒店、万达电影、商管股份等等,以人们看不懂的价格火速出售。
由此,他获得了2000多亿的现金,这不但大幅降低了自己的负债,而且为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2022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上,王健林以1050亿的身价排名全球第五,满血复活。王健林辉煌再现。
反观许家印,早在恒大内部出现资金链流转不通时,许家印还在扩展恒大“帝国”规模,在矿泉水、新能源汽车、中国国足等领域共投资800亿,这些钱最后也是打了水漂。
更有网友扒出,早前获得500亿分红的许家印通过香港的账户将这笔钱转移到国外,境内除了香港的一套房以外,并没有什么境内资产。
许家印,与王健林一样,同样是人中豪杰。我曾经去过大家都熟知的也是作为许家印象征的海花岛,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想做事的人,不但想做事,而且有想象力,有魄力。
但正是这个雄心和魄力,将自己送到了苦海当中。
许家印的故事,与王健林的故事是很相像的。差不多一样的雄心,一样的魄力,一样的困境,甚至连自救的措施都是差不多的。
差的的就是,王健林快了一步,许家印慢了一步。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步的差距。
前者的主动断臂源于预见与先知,后者的被动断臂则出于现实的无奈。
春江水寒鸭先知,王健林成了那只鸭,而许家印没有。
这背后的差别在哪儿?可能就是一点点,见识。
还要说回到两个人的经历。
王健林是一个从体制内出来的人,他既懂体制外,也懂体制内;既懂市场,也懂权力;既懂哪些是自己能左右的,也懂哪些是自己不能左右的。所以,他在别人还看不懂的时候看懂了,在别人犹豫的时候他行动了。
有人说,王健林靠的是幸运。不对的,不是幸运,是见识。
快一步慢一步的差别是见识的差别。
3
许家印差就差在这里。
论商业才能,许家印也许不输于王健林。
而且,无论是曾经的大举扩张,还是后来的断臂求生,也都是他们商海中见惯的商业套路。
但问题是,许家印沉醉在自己的商业逻辑里,对外部世界即将甚至已经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及时感知和醒悟。
大错由此铸成。关键的因素在他视野之外。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变化,谁能够说许家印不能再维持几年?
许家印的大儿子清华毕业后就去了加拿大,并且取得了永久居住权。许家印跟妻子丁玉梅技术性离婚,是为了分割财产。23亿的信托基金,是为了给儿子留后路。这些都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本来按照许家印的安排,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许智健,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出国留学,并取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二儿子许腾鹤则留在国内,在恒大金融工作。这样双边发展,不至于翻车之后,鸡飞蛋打。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本来自己也想要逃了,结果没走掉,把小儿子也搭进去了。
这一点他就不如老王了,王健林早在撕葱学业归来之后,就先拿了五个小目标,让王思聪去练手。
结果就是全部败光了,虽然最后败光了投资的钱,但是老王也试出来了自己的儿子不适合接管公司。
所以在后来的万达危机中,同样是企业负债,万达王健林却能割肉止损,而许家印却贪得无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反之王健林功成身退,天之道。
王健林还是有文化的,懂得这个道理。
许家印好大喜功,不懂敛藏,终究重蹈了前人覆辙,令人唏嘘。
广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