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逃难变为了一种旅行时,浪漫便照进了现实!
纪录片 // 电影 // 放映 // 课程
戒瘾是痛苦的,记忆是痛苦的、苦难是痛苦的,或在痛苦中挣扎死去,或在痛苦中挣扎活着。所有的这些痛苦都与社会摆脱不了干系,社会因人而存在,人因社会而痛苦。每一个人都有其选择生活的权利,却也摆脱不了社会的控制。
今天为大家带来五部获得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或者是获的提名的最佳纪录片,主要涉及主题有戒瘾、记忆、痛苦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影片聚焦于墨西哥恰帕斯州一家非正规的上瘾症康复中心。虽说这种类型的戒毒中心并不专业,有时甚至会采用非常手段,但却是大多数当地人接受治疗的唯一选择。影片没有从新闻调查的角度切入,而是借成瘾暗喻人的生存境遇,以此揭示人性的挣扎、困顿。
影片拍摄方式独特,全程除了后半段的采访环节,其余部分无任何人为干扰,摄像机就像是其中的一部分,静静地观察,记录这个康复中心不为人知的一面,符合“直接电影”的拍摄方式,这种拍摄方式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是比较单调枯燥的,需要静下心,耐下性子去观看,去思考。在这部都是男性的纪录片当中,个体或是群体的思考表现是重点,在外面的世界中他们是死的,是对生活没有希望的,在这个症状都相似的团体中,他们自身又有了一丝价值,他们互相分享,相互安慰,短暂的摆脱了外面世界的压抑和对生活的绝望,然而这种摆脱也只是暂时的。
该部影片是一部珍贵的家庭私人影像记忆,一个亲近而可以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导演从个人视角讲述了他应对父亲日益恶化的阿尔茨海默氏症和最终的死亡。父亲走向生命终结的时光记忆交织着作者自我成长的感悟,形成一个双重奏。克制的感情表达平静又散发出真挚的亲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其真实性契合了纪录片最本质的特征,真情实感的旁白,尽显人间大爱。影片节奏缓慢,依靠平凡生活中的简单情感引起共鸣。面对日渐病重的父亲,导演所能做的就是记录并且穿插自己的思考,用旁白的形式展现出来。影片中视听的表达可以说几乎没有,拍摄形式完全跟电影之初刚发明一般,只是简单的记录。遗忘没有因为拍摄而缓解,记忆却因拍摄而永恒长存。
精彩评论:
简单的镜头与旁白传递出极强烈的情绪,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记忆?当现实过于残酷让人无法接受时,是否应该在遗忘中寻找安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法国“真实电影”的先驱们开始探索一种现实主义电影,而魁北克的“直接电影”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时,波罗的海国家(今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却见证了新一代纪录影片工作者的诞生,他们更喜欢以浪漫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奥德里斯·斯托尼斯(拉脱维亚)和克里斯汀·布里亚德(立陶宛)的这部影片,巧妙地突破了一般史学研究的藩篱,与波罗的海新浪潮时期风格多样的作品相结合,描绘那一时期不太为人所知的电影工作者们,实现了对纪录片创作本体论的诗化处理。
影片采用补拍以及相关素材的形式呈现,即借鉴了一部分原有的相关纪录片的片段,合成了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纪录片,是纪录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内容上的突破。影片的配乐独具风味,意味深长,将整部片子衬托的富含诗意与哲理。用影像回顾从前,是这部记录片最大的魅力。
精彩评论:
通过重叠不同年代影像,探索生命意义的诗意电影,60年代浪漫主义影像实践者关于时间的呓语。看到岁月在一张张脸庞上镌刻的印记,格外动人。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叙利亚爆发战争后,约有九百万难民被迫离乡,其中很多人暂住到了黎巴嫩。然而恐怖组织ISIS夺权后,这批难民却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家乡了。在这片小小的暂住地里,他们办起了学校,举行过婚礼,还上演着各种家庭纠纷剧,同时他们也没有丧失回到故土的信念。与此同时,居民们日常赖以生存的物资,还需要依靠公交大巴的运输来供给。
影片真实而残酷,以手持的拍摄方式展现难民营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忘记飞机大炮所带来的伤害、简简单单的游戏都能让这些普通民众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一塌糊涂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当然,乐观的心态也并不能掩盖难民营的糟糕环境,杂乱、散漫、乱入、持久的争吵和无意义的交流,都充斥在这个大环境中。碎片化的呈现,缺乏连贯的故事,这也恰恰契合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
精彩评论:
天空澄澈而宁静,人们却像乱飞的鸽子、飘荡的气球。熙熙攘攘凑在一起,彼此横冲直撞,杂乱无章。不需要投以同情,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季节其实很漫长,只要有人在挣扎着生存,它就一直轮回,永世降临在大地之上。
在摩洛哥的一个沿海森林里,保罗与导演雅各布的相遇促使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保罗是一个来自喀麦隆的难民,他的经历深深地吸引了雅各布,并使之决定围绕其经历来拍摄纪录片。侥幸安全渡过地中海来到西班牙的保罗却被迫在移民拘留中心度过了漫长的两个月,所幸的是他被释放后再一次地遇到了雅各布。当得知保罗一心向往德国时,雅各布面临了一个抉择:是继续施以援手还是选择对其不闻不问?这部纪录片还表现了保罗与雅各布之间在这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寻常的友谊。
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讲述了导演与难民保罗的故事,但在叙事上并没有一味的强调保罗难民的身份,而是以一种平淡,不压抑的视角去讲述保罗从非洲想要移民到欧洲的颠沛流离的一身。影片风格褪去了以往讲述苦难所刻意营造的艰苦氛围,在影片表现上是明朗的,幽默化的。但是整部影片受导演个人影响比较大,保罗最后能够在德国安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是幸运的,但也是遇到了雅各布导演才能够如此幸运吧!
精彩评论:
简直是纪录片中一股清流,难民题材就一定要拍得苦大仇深吗?不夹带太多感性的同情心和政治诉求,克制的镜头语言,伴着轻松的旋律照样直指人心,能承受苦难,也不抗拒援助,九死一生从咯麦隆偷渡到欧洲的保罗,俨然比在自己的祖国无处为家的国人幸运得多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