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INSGHT视界,微信号:weinsight,原作者:悠悠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2023 年以来,有关留学的负面新闻似乎很多。随着留学断供、留学生就业环境的话题引起多次热议,人们众口一词:留学是注定失败的投资。它会坏得很极端——比如在此之前,我们总能听到人们说:学习不好,才会出国镀金。它也会好得很极端——比如在往前更早的时候,海归都是金龟婿,是万里挑一的顶尖精英。似乎这一选择的结果必须是非 A 即 B 的、非好即坏的。这是旁观者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年,人们开始武断地给出答案——不会。偏见越聚越多,并逐渐成为部分人的共识:留学是退路,无法通过高考顺利升学的退路。其中第五集《留学大潮下》,专门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放弃高考的高中生。她的成绩足以考上清北,但她却毅然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刘云昊的视角,恰好是另一个切面——留学是一场更卷更难,且耗时耗力耗财的持久战。刘云昊出生在精英家庭,家境优渥,父母同为通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父亲是计算机领域专家,母亲则是公司副总。其二则是在刘云昊妈妈看来,美国任何一个排名前三十的学校,都要比清北更好。刘云昊的目标是耶鲁大学,从确定目标那刻起,她几乎每天都在备考,每刻都是高三......刘云昊妈妈坦言,从孩子两岁,那个中文还说不利索的年纪,她就决心“一定要让孩子先把英语这关打通”。于是不到五岁,刘云昊就开始学习英语,小学五年级词汇量甚至就足以应对托福考试,十五岁便精通英西法三门外语。刘云昊的妈妈并不例外,她为女儿放弃公司副总的职位,全程陪读。在刘云昊的妈妈看来,鸡娃上名校是比在公司做成一个项目,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要想留美不仅要考托福,还要参加 SAT 的考试,刘云昊的成绩,是其中非常优异的——她托福能考 119 分,SAT 同样能取得 2360 分的成绩。托福满分 120 分,改版前的 SAT 满分 2400 分,刘云昊和满分差距不过 41 分。这样一份成绩单,置身于任何一条赛道,都该是遥遥领先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要让招生官看到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潜质的人。这是一项很虚的参考,因为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想证明这件事甚至远比考满分更难。留学机构的老师直言:如果我是招生官,SAT 满分考生和姚明儿子之间,我一定会选姚明的儿子,如果你没有一个足够出名的爹,就要有一份足够厚重的简历。所以考场之外,留学生家庭还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送孩子去做志愿活动,科研项目,参加大小竞赛等等。有飞去非洲做志愿者的,有去南极科考的,还有去柬埔寨支教的......志愿活动要具有长期性才能展现坚毅品质,科研项目要有含金量才能证明学术能力。现如今,清北研学一周都得2万加,一趟美国夏令营,不算机票6万起步,而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假期的其中七天。
刘云昊也有过这些经历——演讲、辩论、社团活动,甚至真的去了柬埔寨做义工,但仍远远不够。因为耶鲁录取率实在很低,每年被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恨不得个位数,但为其备考的家庭却不计其数,随便拎出来一个孩子的履历都足以吊打职场打工人,这条赛道非常拥挤。现如今的小学生简历确实有很多留学生因为不适应国内的竞争环境,将留学作为另一条出路。但没能如愿耶鲁大学,去了另一所全美Top10名校西北大学的刘云昊,如果走高考这条路,不见得会差,她的刻苦和努力终将会助力她踏入名校大门。这是留学生群体中,另一个真实的横切面,印证着成绩好坏同是否留学并非因果关系。留学只是一个选择,仅此而已,一概而论的从来都是偏见。然而,顺利出国只是留学的第一步,这场持久战刚刚打响第一枪。且不说留学期间需要经历的学业压力、文化差异,留学生回国,才是真正的战场。数据显示:作为最大留学生生源地,中国留学生数量连年稳步增长,2020 年留学生回国人数达 77.7 万,同比增速高出 2019 年近三倍,2021 年人数直接突破百万......群体数量疯长,意味着个体贬值。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眼前,人们不得不回过头去审视,一如刘云昊的经历,她明明能考上国内很好的大学,却要放弃高考,父母全程陪读,再花费数百万出国留学是否值得?讨论开始偏向于另一个层面——留学是不是明智的投资?豆瓣上甚至专门有个五万多人小组就叫「海归废物回收自助协会」,这里几乎都是回国后待业在家留学生,他们达成一致共识:不是我想躺平,只是没有公司愿意要我。三年疫情结束,越来越多更实际的问题逐一浮出水面:留学断供、学历通胀、回国待业......即便是顺利找到工作的留学生也同样认定,留学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他们发现自己凭借现在的工资,要不吃不喝 20 年,才能勉强赚回出国留学的成本。至于那些卖房留学的,更是悔不当初,因为房产的增值显然比留学的回报高出太多。
他是教授口中天生的记者,上学期间,他就曾多次为《金融时报》等大媒体供稿。和章文雄一样,吴亦欢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她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很多次的报道和记录都是同届学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但是即便他们再优秀,他们也不能在哥大的毕业招聘会上收获到一份满意的 offer,连续求职挫败后,学院院长建议章文雄去看看心理医生,他坦言:就业的困难和社会的认同,就像是一堵横在面前的透明的高墙。他们都承认:这里的公司对中国人并没有太大兴趣,他们更不想找一个中国人来做美国新闻。这是 2015 年,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学费是不是花得值;如果将这几百万拿去创业,是不是早就成功了......故事最后,吴亦欢选择回国,章文雄家人则选择卖掉一套房,让他继续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每个人都身处于自己的围城中,隔着围墙假设另一种选择会更好。迷茫和困境并不是 2023 年突然产生的,只是三年疫情,将迷茫和困境再次放大。困境本身不是留学带来的,也不是只有留学生面临如此现状。周成刚是吃到过海归精英的蛋糕的,他出国留学很早,毕业后在 BBC 工作多年,直到被俞敏洪喊至新东方,2015 年他在面对无数留学生家长时仍肯定——我们永远不能认为,出国留学就意味着成功、幸福、金钱和财富,但它不能够否认的是,从世界名校出来的同学,在就业市场上胜出的概率会更大,比拼的永远概率。
在我们不断讨论留学生是否就业难时,并没有一条横向的对比线告诉我们,相比起没有出国留学的学生,他们是不是更难,显然这是一组没有对照组的实验,在应届生就业率不足 30% 的今天。刨除上百万留学生,上千万应届毕业生是有上千万个就业机会呢?还是一定比留学生更容易就业呢?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德国记者说:相比起中国学生,西方的学生都太懒了。周成刚很快回应道:但中国学生也会有自由感和独立性方面的问题。不可置否,留学让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更独立,视野更广阔,这同样很重要。不同的教育环境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勤奋是绝大多数中国考生身上都能看见的品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很多国内学生都具备全面的能力、优异的成绩,但留学所带来的视野上的补缺,独立自主能力的精进是同样重要的。今天的留学相较于投资属性,实则更像是一款消费产品。留学经历对人的塑造,不能简单以实际收益做衡量,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功利到具体数额来反馈回报,大部分留学生家长相信,孩子出国留学所培养的独立性、国际视野和阅历实则对他们产生了很多实际的帮助。简单地说:人生是没有最优解的,选择更没有绝对的好坏。香港散文家董桥家 1983 年曾写信寄给正在留学中的女儿:不要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堂和教科书里;多抽空交朋友,多出去逛逛。老远跑到国外去,不是为了拿一张文凭回来给我,学会生活比拿文凭要难。我们习惯于武断地去给任何事做绝对的定义,但仍要记得——只要没走出围城,我们对围城的风景永远是一知半解的。#如何找准规划黄金期?新生英美留学的方向选择专场
08月29日 19:30
👆点击预约,开播提醒👆
扫码加入讲座群
近期其他主题直播,欢迎点击红色预约按钮👇
9月9日在上海,英美低龄留学圆桌派!我们请来业内留学大咖,和大家聊:中学留学,去英国还是美国?论成本, 论未来,哪里更加适合我?2023年申请家庭,究竟该怎样准备?
长按海报,扫码报名参加👇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