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一拉一变
百变造型,肆意畅玩
魔幻创意拼凑,玩转空间魅力
点击下方图片 等你一起开发空间思维
本文由超模君撰写,参考来源:时代周报、三联生活周刊、环球网、百度百科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怎样找到回家的路……”
起初,只是网友提议拍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动画,将各个文物拟人化后历经艰险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的故事。
没想到的是,自媒体博主煎饼果崽在评论区留下的一句“等我”竟然让我们等到了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诞生。
他们远赴英国,只为一场盛大且浪漫的大洋彼岸、中华文物奔赴之旅。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不会在无数个深夜里,祈祷着回家呢?
然而就在前段时间,大英博物馆发生了一件很让人愕然的事情:当地时间8月16日,这个收纳了超过800万件文物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失窃……
更离谱的是,这次盗窃似乎已经持续了多年,且之前并没有被发现。直到一些文物被挂到了二手网站上,我们才得知此事。
图源:微博
虽然被偷的文物还没有被官方透露。
但据报道称,这次被盗走的文物主要是一些小件的黄金首饰、宝石以及玻璃珠宝等,估计丢失珠宝的真实数目远超一千,接近两千件。
这些文物大多不是用来展览的,而是专门用于学术研究的。
官方没有具体透露这些文物的价值,但是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因为它们的历史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公元前15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跨越了三千多年的时光。
大英博物馆作为全球游客最多,安保最为严密的博物馆之一,竟然发生了大量文物被盗的事件,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据博物馆官方声明,伦敦警察厅已经介入调查,博物馆也解雇了一名工作人员,但该员工并未被逮捕。而据《每日邮报》报道,警方内部人士表示,博物馆几乎没有公布任何细节,可能是因为他们“可能知道下落,并相信可以找到它们”。大英博物馆的馆长费舍尔表示,这次失窃的物品属于博物馆储藏室里的小件藏品,最近并没有公开展示,主要是为了学术、收藏和研究目的而保留的。然而,这并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发生失窃事件,实际上,它经常成为偷窃者的目标。1993年,窃贼从屋顶闯入,偷走了价值25万英镑的罗马硬币和珠宝;1997年,几本波斯书籍也被盗。2002年,一名观众在参观时偷走了一座价值约2.5万英镑、拥有2500年历史的希腊雕像。两年后,小偷再次光顾大英博物馆,盗走了15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0年至1400年,其中大部分是珠宝,如发夹、耳环和指甲护套。大英博物馆最近一次失窃事件发生在2011年,一枚价值75万英镑的卡地亚钻石戒指从收藏中失踪,但直到2017年才被公开披露。对此,大英博物馆的审查委托人博德曼爵士表示:“大英博物馆一直是盗窃案的受害者。”在全球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下,人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出“贼喊捉贼”、“监守自盗”的言论,甚至有人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国宝。作为收藏了全球最多“赃物”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再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有人声称:“中国最好的文物并不在故宫,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约存放着167万件中国流失的文物。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数量大概是这个数字的10倍。仅仅北京故宫所收藏的文物就有约180万件,简单计算一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数量几乎相当于十个故宫的规模。其中,大英博物馆可以被称为“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它收藏了约2.3万多件中国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据说大英博物馆实际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很可能超过20万件,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全部时期,并包含了各种艺术形式,如玉器、书画、刻本、青铜器、陶器、雕塑等等。随着18世纪“日不落”帝国的疯狂扩张,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也日益增长。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的,比如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石雕,以及中国的唐摹《女史箴图》和敦煌壁画等等。这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文物,没有一件是英国本土的物品。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这个以中国命名的中国馆,每个进入这里的中国人都既自豪又愤怒。展厅门口写着:“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商代的双羊尊是一件商代时期的青铜盛酒器,全球仅存两件,分别在这里和日本的根津美术馆。河北易县山洞中的辽代三彩罗汉坐像栩栩如生、雕工精美,色彩鲜艳。据目前所知,同类型的罗汉像仅存10尊,而令人痛惜的是它们全部流失海外。95号展厅收藏了1700多件中国瓷器,其中许多精美的国宝级瓷器在国内很难见到。元代的著名青花瓷瓶——大维德花瓶,成了每个人争相拍照的明星。北宋的乾隆御题汝窑青釉碗、定窑荷花叶纹瓷盆;南宋的官窑长颈瓶、建窑黑釉兔毫盏……各个朝代出产的名窑瓷器应有尽有。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就像是离家的孩子,他们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带着伤痕,让人感到心痛。在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发问:“博物馆中让你感到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有人回答说,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里的一个石枕,上面写着“家国永安”。把“家国永安”四个字刻在枕头上,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凡是去大英博物馆参观过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博物馆。但令人可悲的是,在一些视频评论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们不应该指责大英博物馆,反而应该感谢他们帮我们保存文物。”他们难道是为了帮我们保护文物才去抢劫的吗?这简直荒谬至极。有些文物甚至没有玻璃柜,更别提阻挡的栏杆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触碰。每年数百万人次的参观量,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比如在石壁上涂鸦、掰掉雕塑手指、打碎瓷器等等。对于那些流传千年的文物来说,他们显然不懂得如何妥善保护。就拿《女史箴图》来说,这幅画作被卖到大英博物馆后,工作人员对中国绘画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和保存。他们天真地以为这和日本的屏风画差不多,于是将这幅无价之宝切割成几块,不伦不类地装裱起来。后来发现画上的题注被当作边角料裁掉,有研究价值的印章也因为切割而被破坏。后来,大英博物馆无计可施,只能请来中国的修复专家邱锦仙老师。据邱锦仙老师回忆,当年馆内还有很多珍藏的绢本画作,但因为保存不善早就碎片化了,《女史箴图》只是极少数保存下来的“幸存者”。今天你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每一件完整的文物,背后都是数百件损坏的文物以及被毁掉的文物堆积而成的。大英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更是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西方列强的侵占掠夺史。“胜利者满载口袋,手牵手回到欧洲……今天,他们以一种所有者的天真,炫耀着圆明园里的灿烂古董……而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窃行为,和两个小偷。”时代周报:《近30年至少被盗6次,大英博物馆真的能保护好文物吗?》三联生活周刊:《大英博物馆又双叕被盗:千年黄金珍宝去哪了?》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还没把我们公号标星的读者,可能会越来越收不到我们的推送了看似每个立方体毫无联系,实则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