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计划|睡进苏州百年旧宅:在园林散步,感受旧人情
经由旧物,我们大多所经历的是我与“我”的重逢,在一个忙碌的时代里,它们都是拽你稍慢下来的好情绪!
我们喜欢旧房子,其实也就是喜欢这里所还能有的“旧人情”。
1. 今年已经去过哪些旅行目的地?感受如何?
每一天都在路上,这是我的常态。生活,工作与旅行都合成了一件事。今年因为项目所在地的缘故更关注的是故乡贵州黔东南及台州临海,以及苏州。在这三个地方工作时,会情不自禁地有偷懒欲哈,也即是说有度假感。
2. 接下来还有什么新的旅行计划吗?
希望今年能重返一次台湾及清迈,同时能认认真真的去一趟东京与京都,当成是一趟生活方式业态的十年反观学习之旅。
3. 关于旅行度假途中的住宿,你喜欢个性化的还是标准化的?还是其他?
这两种交错于我的生活,在城市间穿行时,几乎是标准化的酒店,追求是的是熟悉感和安全性!如果为度假而去,那一定是个性化的,能代表在地的,追求的是体验性与探索感。
4.入住精品民宿或者度假酒店时,你更在意它们哪个或哪些方面的品质?服务、设计、文化……或者其他?
核心是服务的情感及细节,这太珍贵了,只要有,就是大大的加分项。其次会看重美学感的塑造,是否自然与舒适,以及兼具了文化的用心传达。再来,就是一定要好吃!
5.完整入住体验喜林苑·容春堂之后,你觉得还有什么是值得改进的?
因为是冬天又加上疫情很少有人,以及老房子的保温性,夜晚会有些冷,所以除了空调,还可以有更多取暖的方式辅助。
← 旧物仓从左到右 →
北京仓 / 阿那亚仓 / 珠海仓 / 深圳仓
6. 旧物仓在做一件回到过去、回到在地、把旧物融入生活的事情,从旧物君的经历来看,你对一家民宿的在地化有什么建议吗?
原生空间,在地食物,与散步路线,这三者大概是我对在地民宿的三个期待点。一个是空间的原生性与自然性,后来的设计都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这种原生态,只有这样的,才会让我们有场景的差异感。食物其实就是在地的味觉传达,用心的料理,能让我们感知到在地风味及四季。再来就是从这里出发的“附近”,一定有我们内心的小风景,这种探索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留驻,比如我走出容春堂,就沿着银杏树的一抹黄进入了村子,后来才发现,这一带,是古银杏之乡。直到现在,似乎我的背包里,都还放着那时拾捡的几枚白果呢!
7. 从旧物仓的故事来看,「旧事物」「旧空间」要怎样成为潮流,被现代人接受呢?
我们选择的方法是,把它们重新应用于生活的场景,去探寻物背后的情感与生活美学智慧,而不是去制造这种旧与新的视觉冲突。时代里的记忆,包括生活记忆与城市记忆,都是我们情感共鸣的最大的公约数,所以接受,喜欢,爱是自然而然的事。
8. 旧物仓最近有什么新的动作吗?
这些新动作其实已经艰难筹备快两年了,受疫情影响的原因有些甚至超三年了。所以在9月,我们会有四座旧物仓同步开放,合肥,南京(城市记忆博物馆版型),北京(生活美学业态集合版型),其中合肥同时承担了两个新版型,代表城市更新场景产业链的“goodone设计中心”及代表主理人文化综合体的“复合肥”,面积加起来也近8000平方了。十年之旅的旧物仓,希望在这一年能有一次彻底的自我迭代。
9. 从2012年开始你一直在做把「旧物」变成「宝贝」这一件事,这个过程曲折。10年的时间,你觉得这件事值得吗?
我觉得特别值,我们实践了一场没有人做的事,也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商业门类。与此对比起来所有的困难与压力,都算不上什么。整个10年,最重要的六个节点我想是这样的:2012年7月31日的创立节点,完全无意识的清仓还债状态下产生的旧物仓;2015年,因为搬家危机得到刚兴起的众筹的支持,持续落地了时光花园,中古厨房等重要孵化模块;2017年,开始走出厦门落地广州及其它城市;2018年,参与人民日报时光博物馆巡展计划(改革开放40周年及建国70周年),城市记忆上升为时代记忆,传播引爆成为一种超极大众化的情感共鸣;2022年,因持续三年的疫情危机影响发起厦门旧物仓关停的告别季,也同步迎来绝境中的新生。接下来的节点,应该就是这个9月,新十年我们重新出发的日子了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