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历史上的今天,我们该放假狂欢了!

历史上的今天,我们该放假狂欢了!

文化

还记得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墨西哥亡灵节吗?作为一个怀念逝者的节日,却热闹非凡十分有趣,很多人对这样的节日氛围羡慕不已。


亡灵节为墨西哥人怀念逝者的节日

视频来源:《寻梦环游记》


实际上,我们的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七月半,原本也是如此热闹狂欢,最近几十年才变得略显单调。


中元节游神


大家在日漫里经常看到的“夏日祭”,其实也是中元节,日语的“祭”是盛典、节庆之意,夏日祭就是泛指日本各地在夏天举行的一系列庆祝集会,夏日祭的高潮是游神赛社,众人扛着神轿环绕村邑奏乐游走,信众拥挤两侧观神祈福。


日漫中常出现夏日祭场景

视频来源:YouTube


说到这里,南方同学大概会恍然大悟:嗐,这不就是“迎老爷”、“游菩萨”吗?


北方的同学也可以想想传统的庙会,或者回忆迅哥的《社戏》——社就是土地神,社戏是中国游神的重要环节:在庙前搭台唱戏,酬谢社神,也酬谢所有观众。直到今天,南洋的很多华人社区,还保留着中元节游神的习俗


的短篇小说《社戏》: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虽然如今的大众认知里,中元节似乎和清明节内容重复,且远不如清明重要。但实际上短短一百年前,两个节日的内容还大不相同,而中元节的地位也要高得多:清明本质上是个节气,很晚才转化为节日。而中元节是和上元节(元宵)平级的盛大节日,儒释道三教共尊,历史非常悠久,源自夏商周的“秋尝”丰收节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就规定“(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也就是说在夏历七月,周天子要将新收获的谷物供奉于太庙,邀请祖先一起品尝丰收的喜悦。


直到今天,西南很多地方的七月半,仍然以庆祝丰收为核心。夜晚则燃起大火堆,投入谷物焚烧以祭祖。这些大火堆常常会引来飞鸟投火,2009年11月28日的《走近科学》,还曾为此专门做了一期“飞鸟自焚之谜”。


七月半前后的飞鸟自焚曾引起村民恐慌

图源:CCTV10


而“中元节”这个大名,则来自道教: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赐服;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水官解厄。道教设定中的中元节,是地官大帝生日。这位大帝全名也很拉风,叫“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民间传说中,这位大帝其实就是舜帝。


三教合一,请鬼聚餐


总之,道教视中元节为庆贺丰收,酬谢地仙,祭祀亡魂的节日,大体上来说和儒家的设定接近。而日本常见的“盂兰盆节”这一叫法,则来自汉传佛教:在佛教的老家南亚次大陆,每年夏天有三个月的雨季。这期间出家人停止云游,来到固定住所一起修行,僧团不允许随意外出,被称之为“雨安居”。


等到雨季结束,则要举行供僧大会。根据真实历史上的玄奘记录,雨安居应该是在夏历八月才结束。但是西晋时翻译的《盂兰盆经》,却说雨安居在夏历七月十五结束。


有学者怀疑这是因为历法换算带来的差异,也有学者认为是西晋佛教为了方便宣传,特意选了已经成为节日的七月半,来举行供僧大会——反正中国也没有雨季,提前开会吃饭也不担心淋着。


而《盂兰盆经》也巧妙利用了晋朝对忠孝的推崇(还记得语文课本中背过的“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出自哪个朝代哪篇课文吗?),这部经书里讲了著名的“目连救母”故事,说孝子目连历尽千难万险,入地狱救母最终失败。


孝子目连救母

图源:ctworld


但《盂兰盆经》讲完坏结局,又贴心给出了好结局触发条件:只有在七月十五,准备上好饮食,置入盆中供养众僧,才能帮助孝子母亲解脱地狱倒悬之苦——这个盆就叫“盂兰盆”,“盂兰”梵语意为“倒悬”。


宋朝到了,又该放假了


三教合一的助力之下,七月半自然也越来越隆重和丰富。在后来的唐朝、宋朝、明朝,“中元节”几乎成了古人的狂欢节,重要程度可与今天的五一、十一相媲美以放假闻名的宋朝,中元节更是连放三天假,也没什么禁忌,是名副其实的小长假+大狂欢。



《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漳州府志》等古籍,就详细记录了宋代中元节民俗,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七月十五早上,朝廷举行公祭大会,祭奠前线阵亡将士;普通民众则用鲜花、瓜果和糕点祭祖,邀请祖先共享秋天丰收。





【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


【以此祭祖宗,寓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宗者,谓之“洗手花”】




到了晚上各种仪式结束,就是中元节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灯。宋朝人自己感叹,中元节晚上热闹得简直像七夕,夜市长街人如潮涌,到处是美食小摊和戏台演出。朝廷还要出钱放万盏莲花河灯,并高悬竹竿灯祭孤魂野鬼,将夜景装饰得好似星空。





【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


【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以享江海鬼神】


【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谓之作中元】


也是唐宋时期,中元节传入日本,演变成后来的夏日祭——直到今天,日本中元节还要放一周假,是仅次于新年的重大节日。而日本夏日祭的夜市河灯,显然也是传承自唐宋中元节旧俗



宋朝亡于蒙古征服,元朝废除了中元节假期,以及几乎所有传统节假日,这可能就是岭南传说“提前过中元”的故事原型:相传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入境,岭南人民为逃难,只好提前一天过中元,因此岭南多在七月十四过节。


而在湖南很多地方,中元节却是在七月十三。更准确地说,是从七月初七开始,直到七月十三结束。从十三到十五都被认为是中元节,这或许就是宋代三天假期的遗留。


狂欢节的淡出


明朝建立后,虽然恢复了上元节放假,但中元假期却没恢复。不过明朝也以道教为国教,所以尽管不放假,但皇室和民众过中元节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大量明代文献里,中元节依然热闹得和宋朝一样。只是放河灯从朝廷出钱,变成了民众和寺庙道观自己掏钱。


而这样的热闹,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民国。1906年出版的《燕京岁时记》,描述了清末北京中元节胜景:



【中元日各寺院制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


台湾送王船

图源:newtalk.tw


【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北京最后一次中元节放河灯,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有数万市民自发参加。如今它的存在感已经没有那么强,只留下一些传说和烧香烧纸的简单仪式,让这曾经的丰收节和狂欢节,成了如今的“鬼节”



这其实多少有些遗憾,如果中元节适当保留一些传统的欢庆习俗,多一些丰富有趣的内涵,传统节日的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你老家的中元节是在七月哪几天呢?现在还保留着几分欢庆习俗?




撰文 | 小七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未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