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下马威——雷蒙多访华,恰逢华为突围成功、王者归来
音频在文末。
这可能是史上最打脸的下马威了,可以比肩当年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那一跤,甚至比那一跤还惨。
1982年,撒切尔夫人携马岛海战胜利的余威,盛气凌人地来到了北京谈香港问题。当时她的态度极其强硬,不肯把香港的主权交还中国。
结果中国在香港主权问题上是寸步不让,铁娘子在中国遭遇了钢铁公司。总设计师当场回应说,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也许是中国的坚定立场,让她乱了心智,第二天她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时,狠狠地摔了一跤。此后英国在香港的立场上逐渐松动,中英在1984年签署了关于香港回国的《中英联合声明》。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可以说是以彪悍著称,非常强硬,也可以说是美国的铁娘子。她担任美商务部长之后,把台积电、三星、海力士等企业驯得服服帖帖,韩国总统、日本首相都不敢吱声。
比如2021年9月,雷蒙多要求三星台积电半导体企业,必须在45天之内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机密数据。还赤裸裸地威胁,如果不交我们有其他办法,希望我们不要走那一步!
更可怕的是,这个雷蒙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手段果敢。今年的2月23日,雷蒙多在乔治大学做了一个演讲,分析了美国的芯片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也认清了美国的最大的威胁(中国)。
说话实说,看了她的演讲,蛋总惊出了一头汗,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竟然有如此冷静深刻的认识。而美国后边的脱钩断链,基本上就是按照她说的路子来的。
雷蒙多这次访华也是来极限施压的(来踢馆的),气势不输当年的撒切尔。来之前她就放话,如果华为继续深耕高科技领域,美国可能会实施更加严格的制裁措施,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历史何其相似!都是盎格鲁散克逊国家的铁娘子,都是气势汹汹来的,都是谈判第二天,都遭遇了下马威。
区别是撒切尔遭遇的下马威是上天安排的,而雷蒙多遭遇的,也是上天安排的,只不过天的定义要调整一下。
8月29日,也就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抵达北京的第二天,华为的最新手机Mate60Pro突然上线,而且多种迹象表明,华为已经一定程度上攻克了芯片问题。
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24日的新闻联播,任老爷子出镜了。而华为这款手机原本是要在9月12日发布的,不知为何突然提前至8月29日,我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
一般新手机发布都会有提前的预热,然后进行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介绍其亮点。而Mate60pro则是直接挂在了华为官网上开售。因此可判断是临时提前的。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2011年的1月11日,当时的美国防长罗伯特盖茨来中国访问刚下飞机,就收到了天意大礼包——歼20首飞成功。
说起这个,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巧合。7月3日中国财政部宣布美财长即将开启访华之旅。几分钟后,中国海关宣布,对镓锗等相关物资实施出口管制。
围绕雷蒙多访华,还有个巧合。央视小号玉渊潭天发布了一幅雷蒙多访华的现场照片,这照片是华为Mate60pro拍的。这么多天意,以至于我怀疑天上有个党支部。
发布会原本放在9月12日其实也另有深意,因为苹果的iPhone15发布会也是在9月12日。总而言之,这款手机就是“争气机”,就是要向美国展示华为、展示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不服输。
这款Mate60如同神兵天降,有很多高科技。有人已经第一时间进行了测评甚至拆解,拆解显示Mate60pro采用的是麒麟9000S芯片,代号HI36A0。
大家很关心是不是5G手机。首先华为商城没有说这是不是5G,信号显示也是4G,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4G改。
虽然是4G改,但根据多位网友实测,Mate60Pro的网速十分惊人,下载速率582.73/Mbps,上传115.26/Mbps。
一秒下载582.73Mb,也就是一秒大约72MB(字节),一分钟一部蓝光高清电影不在话下,一小时差不多就能下载253GB。
所以大家买这款手机大家要注意两点:第一,内存卡一定要大;第二,一定要注意流量使用。这个下载速率,别说内存有512了,就是有一千一万卡不到一天也能给你弄满。
这个下载速率,已经跟是5G手机的佼佼者了。这说明不管Mate60pro是不是叫5G手机,已经不重要了。
还有好事者非要跟苹果一较高下,他们直播了iPhone14和华为Mate60pro的PK视频,结果华为的4G改大胜苹果的5G,又快又平稳。
更令人称奇的是, Mate 60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
然而蛋总最关心的,还是Mate60pro的处理器芯片。由于美国举全国之力的制裁,华为海思设计的高端芯片一直无处代工。
而国产光刻机,虽然正在星夜兼程赶来,但是研制过程也是充满了坎坷。就算是国产光刻机解决了,高端制程制造工艺,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攻克。
所以Mate60Pro突然上市,且用到了麒麟9000S芯片,我依然不敢相信是纯国产高端制程芯片,这一天我一直在琢磨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个问题,雷蒙多不知道,孔子不知道,墨子不知道,庄子不知道,老子也不知道。我问了华为的同学,他也是一脸懵逼(也可能是不能说)。
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攻克高端芯片,其实比造原子弹和氢弹还难。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在当时就是国家最高机密。几十年后也只是解密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外围信息。
攻克高端芯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攻坚之战的关键部分,由此可以判断,一定也存在一个类似于两弹一星这样密级最高的专项攻坚工程,也一定是举全国之力。
虽然不能说,我还是从侧面印证了一些事情。我问他mate60系列的产能能保证不。他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产能的话终端有很宏大的计划。
他这样回答,我心里如同吃了定心丸,几乎可以确认华为的确解决了高端芯片问题。这时候我的心情,如同当年的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蛋总没有夸张,今天跑步越跑越兴奋,一不小心SB了(体育用语,Season Best赛季最佳)。自从春节阳康以来,我身体状态不太好,10公里一直在65~70分钟。
但是今天晚上越跑越快,竟然跑到了6分,最后一公里跑到了5分34秒。感谢华为给我的鼓舞,也感谢国家默默的努力,更感谢雷蒙多担任华为新任代言人。
2020年时,蛋总估计中国芯片突破应该在2024~2025年。就这,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30年能攻克就不错了,2035年都有点悬。
跑步的时候,蛋总脑子也在飞速旋转。结合现有的信息以及过往的蛛丝马迹,蛋总觉得华为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攻克高端芯片,可能有如下几种路径。
第一种可能,华为拥有了独立的非美生产线。
根据芯片上的代码,可以判断这是一款新批次的芯片,不是以前的库存。下图是Mate40和Mate60芯片的对比。
第一行是海思的标志,第二行是芯片代号,第三行是版图设计文件的版本(GDS版本);第四行是生产商代号,前者是台积电,后者是某神秘工厂。
最后一行是生产日期产地。TW表示产地是中国台湾,而CN则表示是中国大陆。产地前面的数字表示日期,2031表示2020年的第31周。
那麒麟9000s标注“2035”,是不是表示生产日期是2020年的第35周呢?是不是意味着麒麟9000s芯片依然是被制裁前的库存芯片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这个日期标注往往不是真实日期。很多厂商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考虑,不愿意标注真实的生产日期,怕友商反推出产品的时间节点。
其次,由于麒麟9000s芯片采用了独特的架构,导致在基准测试平台和第三方软件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甚至连Mate60pro的GPU都检测不出来。
安兔兔实测结果显示,麒麟9000s的小核是A510架构(其他测试软件也发现了),这架构2021年5月才刚刚发布的。
由此可判断,这款麒麟9000s是货真价实的新产品。而2035的寓意,应该是为了铭记华为遭遇终极制裁的开端(2020年第35周)。这款芯片能横空出世,肯定需要一条不怕制裁的非美产线。
早在2020年就传出消息,说是华为要打造一条独立的非美产线。这听起来似乎困难重重,光一个光刻机就令人绝望。但只要把敌人研究透了,可能也没那么难。
在党史上,我军最拿手的战术之一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2019年5月5日,特朗普给华为开出了第一份制裁令,要求美国技术超过25%的公司,必须对华为断供。
但是这个禁令对华为没有多大影响,反而加速的华为的去美国化。于是年底特朗普又把标准改了,说只要用了10%的美国技术,也必须断供华为。
制裁了几个月之后,特朗普发现华为还是活蹦乱跳的,尤其是台积电依然可以供货给华为,理由是台积电7纳米以下制程的美国技术含量不足10%。
这下特朗普急眼了,在2020年5月又把标准改为5%,这下台积电也扛不住了,从此华为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尴尬境地。
这也可以看出,美国是铁了心的要搞死华为,不惜为华为量身定做制裁规则。因此,要想彻底摆脱美国制裁,必须建立100%的非美生产线,不然美国随时可能更改制裁标准。
但是,美国也暴露给我们很多问题,那就是台积电先进制程所涉及美国技术(美国服务和软件)占比只有5~10% 。其实ASML的EUV光刻机中,美国技术含量也不高。
那么新的工作思路来了。就好比一位中国客户去买汽车,结果美国规定,卖给中国的汽车美国技术含量不能超过5%。
几乎所有的车商都很为难,不想得罪中国客户,但又不敢不遵守美国的禁令,因此只能无奈地表示遗憾。这时中国客户突然说,你这车上哪儿用到了美国技术?
车商说:轮子、后视镜、座椅、方向盘、雨刮器。中国客户说:你看这样行不行,轮子、后视镜、座椅、方向盘、雨刮器全给我拆了,我只要剩下的部分。
于是双方愉快地达成了共识,很快做成了生意,且完全不违反美国禁令。而中国客户,只要努力攻克只占整车5%的美国技术即可。
汽车如此,光刻机可以如此,先进生产线也可以如此。完全可以先化整为零、然后再各个击破,把少数美国技术、美国软件择出去即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