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陪娃少于12小时就不配做父母?太奇葩了!
用小时衡量陪伴,可靠吗?
《奇葩说 第五季》的第三期中,辩手们讨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如果爸爸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于12个小时,就要被取消「爸爸」的称号,你支持吗?
相信宝爸宝妈看到这里,心里就已经有很多苦水想要吐了。「没时间带孩子」,这个问题可不仅仅存在于爸爸身上,几乎所有家庭都陷入或曾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
忙碌为家挣钱 vs. 花时间陪伴孩子,我到底该选哪个?
在这期节目中,作为导师的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观点:「有效陪伴」。
对孩子来说,陪孩子读童书是一种陪伴,陪孩子出国旅行也是一种陪伴,后者的花费远高于前者。
可出国游玩就是有效的陪伴了吗?为了创造这样的机会,父母奔波在外挣钱,却丢了陪孩子的时间。
但是,有效的陪伴一定意味着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投入么?
「有效陪伴」,顾名思义,就是「真的陪了孩子」,与孩子进行了高质量的互动。这就需要宝爸宝妈们在与孩子一对一的时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玩耍中,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孩子身上。
没有了你来我往的沟通,时间再长的陪伴,也只是低质量的。
无效陪伴,少了「爱的沟通」
看到这里,宝爸宝妈们可能要说了:
我知道和孩子互动很重要!可当我花时间陪了,却发现孩子不爱和我玩,对我说的话不感兴趣,很难有反应。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爱贝睿的早教课程教研设计师罗植文老师有话说!她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想和孩子玩,也不是不知道玩什么。真正让陪伴变得「无效」的原因其实是:
大人很容易用成人思维来理解孩子。
宝爸宝妈会把游戏当成是孩子的工作,追求结果和效率。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纯粹就是在享受「玩」的过程。可爸爸妈妈总催着要结果,就破坏了游戏乐趣。久而久之,孩子当然就不喜欢跟大人玩了。
其实陪娃,最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在玩的过程中,去真正了解和体会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平等沟通。
可我们毕竟不是孩子,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平等沟通呢?
植文老师说:用爱!
用「爱」沟通并不「虚」,只要学会看和听。用「爱」来沟通,其实就是提倡爸爸妈妈们,在和孩子互动时要培养情感联结,用全身心去看见孩子和听见孩子。
首先,想要看见孩子的需求,需要学会观察孩子。比如说,在积木游戏中,爸爸妈妈先不要过于「热情」地告诉宝宝该怎么玩,而是让宝宝自己探索一会儿,并「围观」宝宝是怎么玩的。
比如当你发现孩子玩不好就生气,那可能意味着游戏的难度对于孩子太高,让孩子没有成就感。那在下次玩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游戏变得简单一点,或者少一点竞争的元素,多和孩子合作。
至于「听」,其实是要学会使用孩子喜欢的「互动式对话」,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并聆听他们的需求。互动式对话的秘诀就在于有技巧地问孩子问题。
比如,多问「如果………,就?」和「我们如何能……?」等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看着啊,要像我这样做……」。
新手父母,怎么和 0-1 岁宝宝互动?
对大些的孩子,我们可以用语言或者手势与孩子沟通。那么,作为新手父母,面对 0-1 岁的宝宝,怎么有效互动?让他们更健康、更聪明地成长?
罗植文老师带来了她的新书《母婴互动》——专为新手父母打造的养育指南,为你揭秘0-1岁宝宝的成长密码!
9 月 20 日(周三)19:42,爱贝睿联合开智学堂、工业机械出版社举办《母婴互动》线上新书发布会。
👇立即入群,不错过宝宝成长关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