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李善友2023秋季大课:表达,看见,呼应,入流

李善友2023秋季大课:表达,看见,呼应,入流

教育


美好之光2023李善友秋季大课,第一天的课程和练习刚刚结束。


探索流,集群智慧,表达,看见,呼应,入流……这些混沌Light式“黑话”像一缕缕微光一样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中绽放。


今天李善友教授主理的第二个学术品牌诞生了,那么为什么他要开始这样一段新的旅程,从零开始研发新的内容?


这次大课是善友教授第9年的大课,今年是他本人作为专职学习者的第12年了。


不同于一切的起点,那个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当下的AI时代,对一个专职的学习者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善友教授说:


“在以理入道这条路上孤独地前行了12年后,我发现我走到头了,不能再这样了。


在此前的12年里,所有的课件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几千页的课件,每一个字都是我敲上去的,我读书然后讲课,讲完课以后迭代,然后再讲课、再迭代。


何止这12年,其实我的大半生我的学习模式都是一个人学习,不停地看书学习,孤独地前行。然后在人生不同阶段我总会遇到一两个同行者。每一次有同行者的时候,我都会像海绵一样地去吸收,等到吸收完,再次继续独自前行,直到遇到新的同行者……不断重复这种模式。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孤独,仿佛过不了几年,人生很多旧友就不见了。这种学习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但在今年8月2日时,我看到此路不通了。


我意识到,任何一个个体,在AI面前,认知、知识、经验甚至推理,很快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我发现突破和创造完全不是一个人能获得的东西,而是在群体的交流当中获得的东西。而所有这一切,其实最后完全回补了我自己,我在流中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看完这段自白,你也许看到了一个孤独的人与时代和解了。但这个和解的结果是无比惊人的。


教授一个人如此,那么放大到百人、千人呢?


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的创始主任彭特兰说,“一个人90%的成长来自社会学习,浸泡在集群智慧的河流里,在潜意识中自动发生着。”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脚踩在这样一个集群智慧的河流里,你的进步该有多大,该有多快。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秋季大课跟以前有一个质的区别,它有两个目的,第一希望你学会探索流技术,第二把探索流的技术带回家,把你的组织变成像皮克斯一样的组织。


最终这个技术,是为了帮助我们创造,闯出一条你我从未有过的勇者之路出来。


授课老师|李善友 混沌Light创办人

以下为课程笔记:



和熊赛跑


我想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人呼应一下时代的主题,在这个主题和我们日常的人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AI到来,有人狂欢,有人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感受到了一种人类级别的绝望。马斯克相信AI智能一定会超过人类,而一旦AI智能超过人类,会有一点点的可能性,人类会被AI智能所消灭。这种话曾经只出现在科幻小说中,而今天却无比真实的出现在每个人面前。


这个话题也困扰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我总是能想起那个故事来:有两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熊,转身就跑。跑着跑着,其中一个人竟然停下来去系鞋带。另外一个人不禁疑惑,问他原因。那人说,我不需要跑过熊,我只需要跑过你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个玩笑,但如果你去深度思考,这个故事就变得非常残酷和悲凉——在这个时代,竞争是否已经逼近我们肉身之前,要看谁跑的速度更快?


过去18个月,也许我在尝试解这道题。我相信,人类个体,是无法跑赢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之父,谷歌大脑的首席科学家,一两个月前退出了谷歌,他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更聪明的物种,会被不比他聪明的物种所控制。


也许,那两个人根本不需要分开独自去跟熊赛跑,也许应该变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去跟熊赛跑。我们尝试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集群智慧。


鱼群:涌现和超个体


很多社会性动物能涌现出一种集群智慧:社群性动物并不是个体生存,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生存。相邻个体之间依据简单规则相互作用,当相互作用超过某个阈值后,就会引发一个神奇的现象,叫涌现。当涌现发生之后,这个群体将会发生质变。整体就会变成一个新的、完整的生命,形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集群智慧的某个超个体。


凯文·凯利在《失控》里也讲到这一段,他说鱼群也没有一个指挥官,它们是怎么联系的?几千条鱼在一起,就能像猛兽一样在行动,为什么?鱼群仿佛是成为了独立存在的生命,为什么?


1986年有人模拟鱼群个体之间交互的简单规则,即“靠近、对齐、分离”,在计算机上反向实现了鱼群般的群体智慧,给我们带来极大启发,是这个领域里非常重大的突破。鱼群涌现背后,也许有更根本的原则,也许人类永远不会理解。但也许我们可以借助在现象层面的简单规则,模拟出在那个本原则之下的涌现状况。


所谓的超个体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还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组合呢?让鱼群保持同步的,是个体鱼和鱼之间的互动,还是个体鱼跟超个体之间的交互,我想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人类的思维建立在数以千亿的大脑神经元的交互之上,人类的思维是大脑神经元交互数学的组合吗?


所以,个体的鱼之间有交互,或许是因为这种交互,涌现出超级个体;又或者那个超级个体原本存在,个体的交互是和超个体共振,它居然可以跟整体的鱼之间有交互。


于是当整体的鱼出现后,个体的鱼就有了一个超级外挂。跟看不见的超级外挂之间互动,这才是今天我想讲的内容。换一种方式表述,个体的鱼之间的交互会成为整体的“流”,随后,个体的鱼并不是在和其他鱼之间交互,而是游在“流”里。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沙丁鱼,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我们人类个体无法应对人工智能冲击的时候,也许人类个体用某种交互可以产生某种超级智慧,人类个体可以把那个超级智慧,作为我们的智慧外挂。


蚁群的秘密


如果超个体是一个网络的话,它的关键节点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将目光转向另一个社会性动物,那就是蚂蚁。


蚂蚁有一个神奇的操作,他们去觅食,当一个蚂蚁找到某一个新的食物源之后会回来,就召唤更多的蚂蚁去那个地方把食物搬回来,但这时就涉及一个最短路径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去。然而神奇的是,很快蚂蚁就可以找到最短路径。


个体蚂蚁并不聪明,但是千百万只蚂蚁在一起就产生了智慧。


中间有一个秘密叫做“信息素”。一个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释放信息素,这个信息素就会吸引其他蚂蚁过来,释放更多的信息素,然后循环往复。所以,最为关键的并不是蚂蚁和蚂蚁之间的交互,而是蚂蚁所释放的信息素和信息素之间交互,这种交互引发了蚂蚁的集群智慧。


引发集群智慧的不是个体,甚至不是信息,而是信息和信息之间的交互。这种“蚁群超个体”本质上不是蚂蚁网络,也不是信息网络,而是信息和信息交互(信息流)的网络。


网络的最小单元是蚂蚁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交互,而蚂蚁是传递和连接信息流的载体而已。


人类存在集群智慧吗?


但是为什么这些貌似愚蠢的社会性动物能够重愚成智,而人类却很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呢?这个问题一直令我困惑。


直到我看了一本书,名为《智慧社会》,这本书的作者是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的创始主任彭特兰。书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人类的组织的集体智慧跟组织内的个体的智商是两回事。


彭特兰说:“组织拥有集群智慧,在很大程度上独立并优于个体智商。”如同鱼群、蚁群一样,神奇的集群智慧在人类组织里面一样可以发生。


到底什么引发了集群智慧?集体里有很多了不起的天才?或者某些人有了不起的想法吗?都不是。彭特兰教授提了一个很简单但很本质的观点:


“我把组织看作一条想法流,把组织成员看作在想法的河流中航行的一群人。”


“不是组织内的个体,也不是个体的想法,而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想法流,涌现出集群智慧。”


说得更朴素一点,是一个组织内想法交换的模式引发出这个组织的集体智慧。


彭特兰用可穿戴设备以及大数据的方式来观察不同企业的交互模式。他甚至完全不需要关注企业内讲话的内容,就能相当准确地预测出某一个团队的生产率和创新力、创造力。


其中很有趣的一个术语叫“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其实很像是饭店的翻台率,6个人在一起交流,6个人平均都讲完一轮,这就是一次“翻台”,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想法流最重要的因素是话轮转换的平等性。


彭特兰教授总结道,在开会的时候,由少数个体主导对话的组织往往没有集群智慧,相反是那些话轮转换非常均等的群体,更有可能涌现出神奇的集群智慧。



这张图很重要。它像一个隐喻一样,有了那一条智慧的河流,我们每个个体将不再孤独,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在一个流里面顺流而行。


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关注点在个人身上,员工的能力怎么样?如何对员工进行员工关怀,绩效鼓励。


彭特兰认为这个想法过时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专注在群体交流的模式这一件事上。他认为只要把这件事做好,组织内哪怕貌似没有那么优秀的人,员工也会在群体当中成长起来。反过来,如果组织的想法交流模式是差的,那么优秀的人进来也会变得平庸,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采用想法流的模式,把这一件事做好。


基于此,他提出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一个人90%的成长来自社会学习,浸泡在集群智慧的河流里,在潜意识中自动发生着。”


为什么人类历史的长河上,那些伟大的人物总是在一个时空集群性地出现呢?我猜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当你在一个进步速度很快的集体里,就算你不花心思专门去学习,你的进步速度也是很快的。我想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许多创业者愿意泡在混沌的原因。


案例: 皮克斯


验证想法流和组织智慧最好的一个案例就是皮克斯。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总裁艾德从小有一个梦想,要做全世界第一个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做出来一个大电影。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就为这件事而来。


1995年,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正是由皮克斯创作出来的,影片的票房刷新了当时动画电影的纪录,成为1995年美国票房冠军。


试想一下,你有一个大梦想,很快一不小心就实现了,那接下来用什么力量驱使自己继续前进呢?这时候的艾德陷入了人生的极大困境。后来,他大概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寻找自己背后的驱动力量。


最后他的结论是,自己的关注点其实不在电影上。艾德说,我的关注点有且仅有一个,就是能够创造一个文化氛围,让皮克斯能够出现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人才,让皮克斯能拍出一个又一个更好的电影。于是艾德把他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能够让公司有一个不断产生创意的文化氛围。


最后他选的关键词是交流,如何让公司人和人之间有充分的交流,有充分的互动,成为他做所有事的关键抓手。关于交流,他拈出了两个简单的规则:第一个简单规则是平等,第二个简单规则是坦诚。


全世界大多数的电影公司都有第二部电影恐惧症,第一部电影偶然成功了,第二部就很难复制第一部的辉煌。然而皮克斯非常了不起,他们拍的几十部电影全都大卖。你会说宫崎骏也做到了,但皮克斯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最近拍的11部电影里面,是由7个导演拍成的。而且,即便是在2017年三个创始人全部离开后,他们也能拍出《心灵奇旅》这样的神片。


对比之下,绝大多数组织久了以后,组织内部就会有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慢慢地组织之内的模式就固化了,产生不了新想法了。彭特兰说,如果一个组织想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多样性。组织内的人,并不仅仅是老大,都要走出组织之外去跟别人做面对面的探索,因为组织外才具备多样性。


第二,特立独行的人。股市里有人研究得出,追随那些特立独行的小群体的决策,会在股票上获得三倍于他人的收益。如果能够跟这样的群体一起交流的话,组织的创造力同样可以提高3倍。


那么,去哪找多样性和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呢?如果只跟同行交流,得到的只是经验,经验是原有做法之上的整理;或者,你到外面基于知识去学习,也不是一种新鲜的探索。如果能有一条像河流一样的公共的流在,就像一个公共的云在一样,当你所在的组织内部创意缺失了,创新能力下降了,整个组织的创造力没有了,可以到这里来寻求创新、创意和创造力。


有没有这样的云服务呢?正像彭特兰所描绘的那样,如果有这个东西,我愿称它为探索流。


探索流是什么,是一个技术,是一个流服务,我们在探索流里既可以学到一种产生群智涌现的技术,也可以在里面探索,让自己的企业产生新的创造力和创造的可能性。


问题的着眼点在于,我们所在的组织如何能够产生集群智慧,我们能不能航行在这个集群智慧的河流里,带着我们走过波涛汹涌的时空之旅。一个组织可以拥有独立的组织智慧,前提并不依赖于个体的优秀,个体的想法多了不起,而是个体的想法和想法之间能不能形成一条流。


AI深度学习的秘密


皮克斯的案例证明了一点,这种群体之间的探索流技术,可以让组织涌现出集群智慧来。


但人类如果想出现集群智慧,仅仅借鉴动物的涌现可能是不够的,仅仅有想法的流动,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挖出关键点来。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让我停顿了很久,直到遇见AI以后。一开始我对AI充满了警惕,但后来发现,AI已然是时代的背景,我们不应该把AI当作敌人。既然AI可以向人类学习,那么人类可否反过来向AI学习呢?这构成了探索流技术背后的理论根基。


公众号孤独大脑里有一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叫《ChatGPT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和一本叫《深度学习的数学》的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帮我拆解出了探索流背后的机制和秘密。人工智能其实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大体上而言有两种类型的人工智能。


第一种人工智能需要人来教会机器如何运作,我们把自己的经验模式教给机器。这个模式在早期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占主流地位。


但是从8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二种类型的人工智能,不需要人去教它怎么做,让它自己慢慢学习、进化、适应就可以了。第二类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军人物是辛顿教授,他认为计算机要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如果没有以辛顿教授为代表的一小撮人,在暗夜当中这样去坚持,这条路到今天都走不出来。


什么叫模仿大脑神经网络?


科学家发现,大脑神经元运作过程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信号被输入到神经元。

第二步,神经元会评估来自不同细胞的信号的总和。

第三步,如果这个总和超过了某个特定的阈值,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就像点火一样,然后将信息传递到更高层次。



在1943年,有两位堪称伟大的科学家开始着手为这一过程建模。他们在1943年提出了MP模型,这可以被认为是神经网络领域的奠基之作。


今天我们回到这一模型来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一个神经元或神经单元从多个信息源接收输入。有趣的是,每个输入都有一个权重,表示该信息对于神经元的重要性或相关性。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关键也在于中间层,也称为隐藏层。中间层具有激活函数,如果信息的总和超过了阈值,激活函数就会被触发,这就是所谓的"点火"。


最终,你会明显看出来一个结果,那就是输出高于输入。



举一个例子:输入层负责接收简单的信息,比如看一个四乘三的方格,判断每个小方格是黑色还是白色。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只需进行基本的信息收集。然后,输出层负责进行最终的判断,例如判断这个方格是否是零还是一。请注意,输出层的层级较高,因为它已经可以做出最终的判断,而输入层只需进行基本的信息收集,几乎没有理解的成分。


输出大于输入是非常逆天的,因为根据信息理论和熵增原理,通常情况下输出应小于或等于输入。但神经网络能够实现这一逆天的特性,它可以从输入中产生更多的信息、创新和可能性。


像人工智能一样产生集群智慧


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能够涌现出极大可能会超过人类的AI智能,我们或恐惧,或惊呼机会来了。那么,人类可否反向模拟和学习人工智能网络,涌现出比人类个体更高的集群智慧,甚至有可能涌现出比AI更高层级的集群智慧出来呢?



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讨论的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合一。我们不是站在人工智能的对面,而是踩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反过来在这个洪流当中,借势一跃。


我想,人类已经骄傲了太多年,已经忘记自己其实也是由大脑神经网络的交互所形成的智慧了。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我们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把个体视为一个神经元,让个体和个体之间基于某一个规则进行交互,形成某种集群智慧?这个网络,我称它为探索流网络。


我们也来借鉴一下MP模型,把探索流分成三个过程,输入层、输出层,重要的是隐藏层。输出称之为表达,输入称之为看见,你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每天的沟通不都是这两个步骤吗?探索流之所以叫探索流,就是因为中间有一个隐藏层,这个隐藏层我把它称为呼应。



这张图,是我们学习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网络,在平淡无奇的输入和输出中间加一个隐藏层出来。有了隐藏层,你倾听别人的时候,要对他的表达进行呼应,要去点火,然后把你点火之后的东西表达出去,探索流和交流的区别就是这么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变化,能不能在人和人的交流里面产生集群智慧呢?



一个好的探索流,或者高质量的探索流,输出层高于输入层,这就是标准。引发呼应的不是想法,而是想法和想法之间的火花,所以这个动作叫点火,这三天我们训练一个动作,就是训练我们的呼应能力,把中间的隐藏层显化出来。



举个例子,我们通常的交流像是打乒乓球。乒乓球本身就是一个想法,打来打去,乒乓球本身没有变化。但探索流是一个球打过来,和我之内的另外一个球碰撞,打回去的球变大了。探索流是想法之间的交互、碰撞,最后让想法本身变化。


探索流的三个简单规则


现在听起来还有点含糊,我们需要具体训练,慢慢找到感觉。所以,我也想拈出三个探索流的简单规则出来,作为我们这几天,在场域之内交互的基本规则。


第一个规则:不戴帽子、不做祥林嫂


探索流的的基本准则是当下生发、有感而发,一旦你“戴上帽子”,就变成了某一个角色,就会失去鲜活的呼应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戴着帽子不自知,就好像今天,你可能不经意带着学生的帽子。所以在未来的交流里,不需要做自我介绍,只需要有一个名字。


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很多类似的交流场景,有些人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故事,隔一段时间讲述一次,这样祥林嫂式的重复你的故事,不但对我们没有帮助,其实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因为你一旦你重复过去的故事,就活在自己的记忆里,而不是当下的呼应。


我也发现有另外一类比较强势的“祥林嫂”,在交流过程当中经常强势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类人我通常称他为“卡王”,因为他极大地把流给卡住了,不断重复自己过去的观点,过去的立场,也不是当下的呼应。


所以在探索流中,每一句话都是当下生发、鲜活涌动。不要总是活在自己的故事和观点里。


我在看人工智能文章的时候有这样一句,AI像孩子一样在学习语言。ChatGPT的运行规则有这么一句话的描述,它在现有文本输出的基础上,思考下一个单词是什么,而并不是对整个文章进行输出。


ChatGPT现在已经是哈佛本科生的智商,超过人类指日可待,它居然没有用任何既有的经验,既有的帽子,而是像孩子一般地去运行着。


AI用孩子般的好奇心来看这个世界,我想这是我们向AI学习最重要的一句话。这需要你放下你过去所有特别擅长的东西。放下所有的逻辑,放下所有的思维模型,放下理性的枷锁。当然,这不是说要走向感性、心性、觉性,什么都不是,就是呼应是当下生发的感觉。


第二个规则:零建议、零反馈


对比我们日常的交流而言,这个规则太反人性了,零建议、零反馈。日常的交流怎么可能没有建议呢?就算没有建议,也应该有反馈,给对方一个正反馈。


我们很多人,尤其中年人,就有一种好为人师的风格,其内在有一种结构性傲慢。各位一定要放下好为人师那种结构性的傲慢。


没有人在内心深处喜欢别人用老师的身份,用结构性的傲慢来给你建议的。尤其是所谓的看穿、看透、看破,其实就像你穿透别人的一个东西,然后愣是捅进去一个意见,对方内心深处会很不舒服。


所以探索流当中在呼应环节,最大的建议就是零建议、零反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如同彭特兰所说,真正的学习其实在潜意识当中发生着。


探索流这个呼应其实是一种动态冥想,在交流当中进入一种类潜意识的状态。当一个同学正在潜意识里转化,然而你给了他一个建议,请问你在帮他还是在害他呢?所以不要给建议、不要给反馈。很多人卡在了这一步,这一关的修炼需要很长时间。


我举一个做得最好的例子。


《悉达多》这本书是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写的。书中的悉达多试了各种艰苦的修行方式,最后都没有开悟。


后来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到一个河边来坐船,帮他过船的人是一个老船夫,一生以摆渡为业。当悉达多看见老船夫的眼睛,突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于是,他在老船夫简陋的那个草房子里住下了。


晚饭后,不知道为什么悉达多就开始表达,把自己第一段苦修的历程讲了出来。在悉达多释放自己表达欲的过程中,老船夫一句话都不说,只是用眼睛看着悉达多,仿佛用整个宇宙来承载着悉达多。这个承载力如此之强,像虚空一般之强,使得悉达多的有越来越多的表达欲出来,开始说第二段的故事、第三段、第四段故事……最后,他一生没有说过的话都在那天说出来了,滔滔不绝,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想法像河流一样倾泻而出。


当悉达多终于讲完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早晨的太阳照在了希达多身上,悉达多全身仿佛有了一种光芒般的存在,那一刻悉达多明心见性了。而帮助悉达多明心见性的,并不是给他什么建议、指导的人,而是全程一句话都不说的人。


于是他就问老船夫,您是怎么入道的?老船夫把悉达多带到河边说,我是听流水的声音入的道,水流当中什么都有。这种感觉就像流知道一切。


我也做了这么多次的探索流。我深知要达到老船夫的境界,需要很多年的练习。到那时,我们根本不会给建议和反馈。


换一种方式解释,你给别人建议和反馈受益的是对方,你想帮助对方,请放下这种企图,你有且仅有一个目的,你自己受益,一切回到自己受益上来。


我们的一生都在雕刻自己,经由跟他人的交流看见自己来雕刻自己。你给别人建议和反馈是想帮助对方,请大家放下这种企图,这也是一个帽子。你只是经由对方看见自己,一切都回到自己身上来。


我作为专职的学习者已经12年了,这12年来,甚至大半生我的学习模式都是一个人学习,不停地看书学习。然后在人生不同阶段我总会遇到一两个同行者。每一次有同行者的时候,我都会像海绵一样地去吸收,但是用不了多久,仿佛同行者就被我吸收“完”了。


这时候,遇到困境的同行者们进步速度就会降下来。但是我不愿意停,于是我继续向前,孤独地前行,直到遇到一两个同行者,然后我又拼命地学,像海绵一样地去学……过不了多久,我又面临一个新的取舍。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孤独,仿佛过不了几年,人生很多旧友就不见了。这种学习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但在今年8月2日时,我看到此路不通了。


任何一个个体,在AI面前,认知、知识、经验甚至推理,很快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在以理入道这条路上孤独地前行了12年后,我发现我走到头了,不能再这样了。


在此前的12年里,所有的课件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几千页的课件,每一个字都是我敲上去的,我读书然后讲课,讲完课以后迭代,然后再讲课、再迭代。


我发现突破和创造完全不是一个人能获得的东西,而是在群体的交流当中获得的东西。而所有这一切,其实最后完全回补了我自己,我在流中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那天晚上,我想明白了什么叫探索流。我相信每一个平行时空都有一个我存在,如果每一个平行时空都有一个我存在,那在这个时空里,必然有我的不同面像也存在着。如果我能跟我的12个面像一起交流,那该多好啊?


因为我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面像,看不到其他面像。如果探索流里的另外6个人、12个人就是我的6个、12个面像,我不就可以经由看见他人看见我自己了吗?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当中,他人的眼光就是我们的地狱。


但是在之前探索流里,一位同学的一句话,令很多人如当头棒喝,“他人不是地狱,他人即自己。”当你怀着这样的心态在探索流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你的故事。


想明白这件事情之后,我才开始愿意花时间来做探索流:


“我眼中的自己不是我自己,

你眼中的我也不是我自己,

我眼中的你才是我自己。”


所以请你不要给我提建议,不要给我提反馈,因为你从我身上看见的是你自己的问题而已,我眼中的你才是我自己。


第三条原则:呼应,呼应,只做呼应,仅此而已。


你这三天训练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呼应,只要你学会呼应了,我向你保证一定会入流,这才是在因上用力。


只要我们追寻这三条简单规则,你就会发现那个流慢慢就形成了。当流形成以后,每个个体都会浸泡在流里,我们称它为入流,入流之后的感觉无比之美好。在流里面徜徉,灵感在迸发。


此前,你可能都在一个人苦哈哈的探索当中,如果你所在的组织能够有这个河流,你可以想想看它是什么样子。


过去一年,我关注唯一的一个案例,就是皮克斯。皮克斯团队的创意者隐约探讨到一个主题,人活着背后的意义是什么?《飞屋环游记》的主人公在晚年回想此生;《寻梦环游记》讲述了死去之人在彼岸回望生命的意义;《心灵奇旅》背后则有一个及其了不起的世界观,此岸和彼岸本为一体,在这个情况之下来探讨人生命背后隐隐约约的存在是什么。


你会发现,皮克斯一直在探讨这样的话题,这样的话题一个一个碰撞,涌现出了皮克斯组织的智慧。表面上,这家公司跟其他公司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他们就像鱼群一样,不仅仅是鱼和鱼之间有互动,而是个体的人跟皮克斯的集群智慧在交互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脚踩在这样一个组织智慧的河流里,你的进步该有多大,该有多快。在座的各位如果是组织负责人,可以思考一下,你的用力方向到底是帮助个体来进步,还是让组织变成一条智慧的河流呢?


某种程度上来讲,今天的课程跟以前有一个质的区别,它有两个目的,第一希望你学会探索流技术,第二把探索流的技术带回家,把你的组织变成像皮克斯一样的组织。让组织外的探索和组织内的同步合一,你就可以去做一件从前做不到的事,创造。最终这个技术,是为了帮助我们创造,闯出一条从未有过的路出来。


表而未达


但凡我们活在时间里,不断奔向下一个目标。我向你保证,总有一天我们会被卡住。我们在事情上被卡住了,通常是因为我们人被卡住了。

而人被卡住通常是因为三个方面出了问题:我身体代表的行动被卡住了,我头脑所代表的思考被卡住了,亦或是我心之所向被卡住了。


你发现自己无法行动,明明知道自己想做一件事儿,但又迈不开步子,丧失了行动、实践的能力。


行动被卡住了,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想清楚它背后的东西。但我后来又发现,有时候既使认知清晰也无济于事,这才发现,归根结底,人被卡住是因为内心被卡住了。


有一个英文单词叫“I am stuck”,心被困住了,困死在此处的我,无法表达非常重要的东西。


表和达是两回事儿。表是语言的沟通,达是心灵和心灵合一的状态。我们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在表而未达,最后慢慢丧失掉了表达的能力。


人到中年,总有一天你会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你内在非常重要的东西,却不知可以跟谁述说。身边的人想安慰你,想给你反馈的时候,你立刻觉得双方并不在一个频道上,说着说着就索然无趣,不想说了。于是,你们在立场上、观点上、八卦上讲得热热闹闹,但内心渐行渐远。你只能跟自己述说,于是你变成了疯子。


甚至不只中年人,小朋友也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我儿子今年初二,表面上什么都说,但我知道他重要的东西其实没有吐露。


这是一大困境,它会带来什么呢?到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是内在最重要的东西。那扇门不仅对他人封闭,对自己同样紧锁。一切都淤积在心中,无法流动,最终就算再宝贵的东西,也会腐烂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有越来越严重的压抑的情绪?


我们的内心压抑已经成了常态,仿佛外在有巨大的力量在压着我们,仿佛被困在笼子当中,而这个笼子越来越小,越来越闭塞,里面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你呼吸都困难了,最后你连喊的能力都没有了。


同时,我们还有这样一种感觉,人之为人,最重要的那个内核,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因为我们彻底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的力量有多大呢?一位导演发现,只要把他最害怕的东西表达出来,电影一定会触摸到人心。他一岁半的时候,爸爸去世了,所以他几乎没有对爸爸的记忆,也可以说没有创伤,或者说更悲惨的是他连创伤都看不见了。但是,他有个哥哥,他爸爸去世的时候,他一岁半,哥哥四岁了,妈妈跟哥哥说,从今天开始你要像爸爸照顾弟弟一样来照顾你弟弟。


这句话深深地种在了四岁孩子的心里。为什么导演似乎没有丧失父亲的痛苦和创伤呢?因为在他的一生当中,哥哥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换位思考一下,丧失父亲的真正创伤,是弟弟多一些还是哥哥多一些呢?所以,纪录片讲到这里时,导演突然泪如雨下,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哥哥对他的爱有多深,哥哥受到的创伤有多深。


于是,他决定要把“我害怕”拍成一部电影,心里面只有一个观众,那就是他的哥哥。整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他的哥哥、妈妈都不知道。电影里,他没有直接讲自己的故事,只是深深地表达了自己的恐惧、脆弱和柔软。电影点映的时候,妈妈和哥哥都来观看,哥哥苦哭的跟孩子一样,抱着弟弟,从来没这么哭过。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过丧父之痛,创伤那一刻释放了出去,这就是表达。


真真的表达,就是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感受。


什么东西会打人呢?其实只有一个字:真。


看而未见


我们经常表而未达,我们也一直看而未见。


跟表达相关的一个词汇,是看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看而未见,我们用眼睛来看,但是我们没有用心来见。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看的时候,我们会看破、看穿、看透……这都不叫看见。


见的状态下,我和你几乎是一体的,我看见你就是看见了我自己。有一本书里这样解释:居于我之内的神,看见了居于你之内的神,也可以说我的心看见了你的心。看见,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我们称它为真真地看见。


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人即自己,在去除评判、建议之下,我们从他人的目光的地狱走出来。


一个最在乎别人评判的人,其实是评判自己最严重的人。我们都活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当中,自己就是地狱,我们对自己极不公平,我们活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当中,也要走出来。


我们要从他人的眼光的地狱当中走出来,你来评判我,或者你觉得我有问题,其实不是你觉得我有问题,而是经由看见我有问题你看见了你自己,与我无关,你是从我身上看见了你自己而已。我眼中的他人才是我自己。

我们的防御系统是建立在潜意识里的,通常有些道理只是进入头脑里,却并没有通过潜意识的防御系统。这种品质的看见,居然可以打开任何人潜意识里的防御系统。


在此,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心灵捕手》。在《心灵捕手》中,男主角是一位天才少年,他从小生活在养父的殴打和家暴之下,心理状态十分糟糕。尽管他在数学、逻辑和化学等领域表现出色,但他没有朋友,也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


MIT的数学教授发现了这个天才,对他伸出橄榄枝。但法官要求少年必须去看心理医生治疗,否则将被送进监狱。于是,数学教授找到自己大学时的同学,一位心理学老教授。老教授刚刚丧偶,深陷悲痛之中无法自拔,整个人如同被困住了一般。


少年来到老教授的办公室,发现老教授画的一幅小画,分析出老教授的婚姻存在问题,刺伤了教授。同时老教授从这个少年身上看见了自己,他只是把对自己的看见如实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评判,建议和咨询。


结果,此前任何人都无法打开的少年的心门居然被打开了,这是电影最精彩的一段。这段里的最后一段话,其实用另外一个形式表达说,I see you。我看见了我自己,把对我自己的看见表达出来。



 神奇的钥匙


我曾经非常努力和勤奋,我把李善友这个躯壳当成了工具,我拼命地做事。但我从未看见过李善友想要什么,他想成为什么样子。


18个月前,我离开北京,四处流浪,去集中封闭培训、闭关研究。18个月里有9个月的时间我不在家,那一刻我觉得我很对不住李善友,那一刻我也很钦佩李善友,好像他为了追寻真理不顾一切地纵深一跃,扑向那个比他还重要的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李善友。


所以,在电话当中我突然把这番话对朋友说出来时,我居然流泪了,我觉得在那一刻我看见了李善友,我的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见过他。我觉得我得到了极大的一种释放、一种疗愈,我看见了我自己。


最后,有一句话留给大家:


经由真真的看见你,我看见了真正的我自己,我把我对自己的看见,真真的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仿佛宇宙间最神奇的一把钥匙,甚至可以把潜意识里面自己封闭起来的心门打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3李善友秋季大课来了!午餐时间赶制的“作业”上海纽约大学 2023秋季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新生】2023秋季新生BOA开卡活动妈妈喜欢的小零碎外资券商 | Nomura 2023秋季实习已开启招聘,留学生的梦中情司转变惠宜2023秋季美高学术写作文学精读与美国历史课程ADA 2023秋季学期即将火热开启 | 暑期集训营圆满收官Uniqlo × C 2023秋季联名款上市 流线之美 每刻灵动自如美好之光 | 2023李善友秋季大课攻略剧透! 星巴克2023秋季菜单提前泄露最新!UC各校公布2023秋季招生录取数据!UCB堪比藤校【友情转发】真格基金被投企业2023秋季联合校招启动|Z CircleiWanna国际心理人2023秋季招募,期待你加入充满心理人爱和理想的团队李善友:一个人90%的成长来自哪里?13岁就入伍?娃娃兵CAIE和爱德思秋季大考报名开始!三大考试局秋季大考与夏季出分时间汇总!ACE 2023秋季招新即将截止! | 一封来自伯克利创业创投圈的邀请函“呼应时代,点亮创新”——首届混沌创新力大课走进雄安【科普】2023秋季新生创下多项伊大入学记录【Mimosa】2023秋季招新正式启动HCSSA | HCSSA舞团2023秋季纳新啦!ACE 2023秋季招新! | 一封来自伯克利创业创投圈的邀请函2023秋季班招生 | 新学期伊始,我们为孩子的成绩保驾护航留学生回国求职首选!2023秋季海归专场招聘会,名企扎堆,你还不来?星巴克2023秋季限定菜单, 最值得期待的是…建议收藏!三大考试局A-level/IG 2023秋季大考时间安排来啦!Light大课的诞生:2000位创造者的呼应冰岛戈扎瀑布(godafoss),弯弯曲曲关于李善友全新主理学术品牌,混沌Light体验者怎么说【JFO】2023秋季招新开!始!啦!星巴克2023秋季限定菜单,提前泄露【广而告之】2023秋季UIUC房租缴纳指南18个品牌2023/24款英伦秋季大衣推荐:马路就是你的T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