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0年爬上神坛又反复塌房,大学排名水太深了!
当地时间9月17日,U.S. News美国新闻“突然袭击”,提前一天发布了2024年全美大学排名,暂时结束了一年以来大学和各个排名之间的厮杀。
去年7月和今年6月,哥伦比亚大学先后两次官宣退出U.S. NEWS News大学排名;此外,哈佛、耶鲁、宾大等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也纷纷宣布退出排名。
在最新的排名中,哥大还会出现吗?惨遭群攻后,U.S. News会不会修改排名方式?
为什么大学和排名总是“相爱相杀”,却依然“难舍难分”?
这一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圈堪称“变幻莫测”,前有大学和排名之争,U.S. News排名陷入争议;后有哈佛、北卡教堂山被控招生不公平,“平权法案”在招生过程中正式被摒弃。
“公平”,是今年美国教育圈的关键词。
沉淀许久后公布的这份2024年U.S. News全美大学排名,或许是为了应对种种非议,今年直接大改排名规则,贯彻了“教育公平”这一关键词:
- 新增了第一代大学生毕业率、第一代大学生毕业表现、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于高中毕业生比例等因素
- 删去了借用联邦贷款的毕业生比例、高中班级排名、校友捐赠率、最终学位教师和班级规模这五个排名因素
在这一“顺应潮流”的排名因素改革后,今年的排名数据有了不少变动:
头部学校变化不大,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等名校依然位列TOP10;哥大虽然宣布不参与排名,但依然被排到了12名
最大“赢家”堪称公立大学,尤其是加州系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圣地亚哥分校并列28名,挤入TOP30行列;尔湾分校和圣塔芭芭拉分校则分列33和35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则与UCSB并列35名。
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纽约大学、塔夫茨大学、维克森林大学今年则掉出了TOP30的行列,这可能是因为排名放弃了有利于富裕私立大学的班级规模、捐赠率等因素。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了第一份大学排名,当时它还是一本印刷杂志。
当时,对于想要横向比较大学的高中生来说,资源不多,而这份排名显示了录取率、师生比等实用信息,因此很快流行开来。甚至可以说,大学排名带火了这家新闻媒体。
U.S. NEWS官网
紧接着,《福布斯》《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也开始发布自己的排名,一个小型产业就此诞生。
历经40年,U.S. NEWS终于“爬上神坛”,拥有排名界难以撼动的专业地位,却又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遭到质疑和大学们的抗议。
除了哥大数据造假风波外,哈佛、耶鲁、宾大等名校的医学院、法学院也开始抗议并退出U.S. NEWS排名。有了名校带头,U.S. NEWS的专业地位和排名含金量开始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关头,自我变革成了U.S. NEWS保住“江湖地位”的一大出路,因此他们甚至不惜删去最具代表性的班级规模、校友捐赠等排名因素。
此举卓有成效,比如同样是今年宣布退出排名的文理学院科罗拉多学院院长表示,更新后的方法“稍微好一些”。
在U.S. NEWS饱受争议的这一年,许多其他排名格外活跃。相信关注国际教育的读者们,今年应该在教育媒体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排名,包括但不限于《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财富》《福布斯》排名,以及毕业后收入排名、安全系数排名、食堂排名……
在信息透明、资源丰富的今天,要产出一份大学排名并非难事,U.S. NEWS“霸占”的这块蛋糕,不少媒体和机构也想分一杯羹。
所以我们能看到,包括U.S. NEWS在内的几大顶流排名,今年都开始大刀阔斧自我改革了。
比如QS排名,想必也有“危机感”,所以今年QS同样大改参考因素,新增就业成果、可持续性等因素,强化了雇主声誉等因素,进一步稳固自己在就业方面的权威性。
这边大学排名产业链发展得如火如荼,那边却有一群人在思考:排名对于择校的学生来说,意义到底有多大?
一个高等教育咨询公司调查了八百多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后发现,其实学生们根本没那么在乎排名!
研究显示,在今年春季毕业的高中毕业生中,有58%表示他们在择校时不同程度上考虑了排名,但只有5%的人认为,他们足够了解U.S. NEWS排名,并能由此确认首选学校;而真正能“用对排名”的学生更少,大约只有3%。
只有约25%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关注某一个特定的排名。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U.S. NEWS 排名是最常用的排名平台,有22%的学生在此寻求相关信息。但自 2016 年以来,其影响力已经缩小——调查结果显示,它与排名第二的美国 Niche Best Colleges 之间的差距缩小了 10%,而后者有 17% 的受访学生使用。
会参考特定排名的学生占比。来源:Art & Science Group
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怎么考虑排名,只是现在的学生们不再将排名作为大学决策中的“独立因素”,而是抽象并广泛地利用大学排名作为参考。
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受访学生不参考排名,在参考排名的学生中,超过四分之三都表示,排名可以用来帮助他们确定学校的学术质量、声望水平和其他细节,这让他们对某个大学可以建立更宏观的“地位概念”。
大学校长和董事会其实比学生更重视排名。他们认为,有竞争力的排名可以显著吸引学生——而根据这一研究,显然大学和学生双方的认知出现了错位。
学生们不会认真研究排名的每一项比重和数据,他们只想知道,“这是所好大学吗?”
名校们由于地位稳固,往往不在乎甚至批评排名的存在。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L·艾斯格鲁伯曾撰文称,“排名游戏有点恶作剧——这是种有点愚蠢的痴迷,如果大学、家长或学生过于认真地对待排名,反而会造成伤害。”
哥大更以实际行为表明了自己的“无所谓”,从第二名猛跌到去年的18名、今年的12名,主打一个有恃无恐。
而名声地位仍处于上升期的大学们则重视且欢迎排名的存在,这让它们的名字可以更多曝光在学生面前,增加申请学生人数。
一些反对大学排名的人则表示,U.S. NEWS牢不可破的地位,会让更多学校把重心放在花钱提升排名方面,歪曲了教学方面的优先级。
不得不说,尽管U.S. NEWS以及一众排名饱受争议,但排名依然是吸引潜在申请者、以及对大学做评估的有效方法。
而且,从大学走出去的校友和捐赠者们也同样带着热忱关注着每年的排名情况,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难以量化。
作为一份由公式和既定因素组成的榜单,不论U.S. NEWS如何修改因素,也总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可以参考排名,却不必迷信排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戴弗指出排名令人不适的根本原因:
“我们有着一种痴迷排名的文化,这一点难以改变。但大学的类型、形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要上大学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愿望、需求和偏好。
以U.S. NEWS为代表的这些排名旨在将所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提炼成一个单一的通用指标。而他们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大学开始改变自身独特的教育方式,只为获得更高的评分,造成了扁平化效果。”
多年来,戴弗见过无数的本科和研究生申请者,总结出一套学生择校的“新解法”:
“不要先问什么是最好的大学,而是要问:‘我是谁?我真正想从大学得到的是什么?’,比如更具体地思考——我真的是一个学术爱好者吗?我上大学只是为了找到一份高薪、有声望的工作吗?我想要在田径运动中出类拔萃吗?或者我只是想离开父母、过四年的派对生活吗?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非常诚实。
大学是自我发现和从童年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而选择自己的大学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当你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后,接下来再去参考外部信息。而戴弗的建议是,不要仅仅依赖U.S. NEWS排名提供的信息,他更推荐的是College Scorecard,一个教育部打造的直面学生市场的网站,可以按不同类别进行检索,比如地理位置、专业优势、收费水平等等。
关键在于,不要盲目接受某一份做好的榜单,而是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创建“自己的学校排名”,并随后开始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具体来说,指的是将学校数量减少到可控范围并按你自己最在意的因素排名。
此外,亲自参观学校也非常重要。
在大学中工作多年,戴弗发现,学生们经常会告诉他“我刚踏进这个大学的校园,就知道这里并不适合我。”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可能亲身访校会让你直接敲定梦校。
再好的学校,也要看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气场相合,“归根结底,大学生活是一场社交之旅,你要问问自己:‘我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吗?我可以在这样的地方和这些人一起出去玩吗?”
这些细节似乎有点“玄”,但对于要真正把接下来4年托付给一所大学的孩子来说,却比冷冰冰的榜单来得更为重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