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如何脱实向虚?还乐此不疲?《泡沫经济学》
【1】泡沫经济学1:日本经济如何脱实向虚?还乐此不疲?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来讲经济,来讲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经济浩劫,这次浩劫就发生在我们的紧邻日本身上,这就是发生在90年代的日本资产大泡沫,而现在很多人都在担心,当年日本的悲剧会在我们身上重演,那么我们现在到底跟日本像不像呢?我们找来一本很经典的书,叫做泡沫经济学,作者是野口悠纪雄,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是研究日本大泡沫的专家,他还有另外一本书,同样很著名叫做日本的反省,回头我们也一并会讲到,用一个日本人的反思来看当年这场大泡沫,我想应该是客观公正的。
我们话不多说,进入主题,看看日本当年发生了哪些事情,跟我们现在究竟像不像。作者先表明了一个立场,他认为泡沫是十分糟糕的,首先,勤劳者不能获得正常的回报,会让社会价值观陷入扭曲,让很多人放弃经营和工作进入股市楼市,无需付出劳动就可以让财产迅速膨胀。而没有资产的劳动者则辛劳一生也买不起房子。其次,日本原本可以大有所为,但却在泡沫中蒙受了重大损失。泡沫引发了资源配置扭曲,是发生这种损失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在1992年,也就是泡沫让日本经济深陷崩溃的时候,他认为日本泡沫突然破裂,对于日本是好事而并非坏事。他认为不是由于泡沫的崩溃导致了日本的崩溃,而是恰恰相反,由于泡沫的崩溃而让日本经济走向新生。否则日本的情况肯定会更加糟糕。
我们先看第一章节,日本的泡沫经济,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怪相,资产价格异常暴涨暴跌,这个资产就是指股票和土地,股票指数从1986年到1989年的3年间,竟然涨了3倍,同期的土地价格也是上涨了3倍。如果正常的情况下, 股价和地价都是经济的参考指数,应该跟经济同向上涨,这本没什么问题,但涨幅基本跟GDP是差不多的。土地加上股票的市值,大概等于GDP,但是到了1987年,光土地的价值就已经是GDP的1.5倍了,1989年,股票市值也上来了,土地和股票加在一起,超过了GDP总量的1.5倍。
随后土地市场先见顶回落,1991年开始迅速下跌,到1992年,东京都下跌了15%,大阪府下跌了23.8%,二战以后日本的土地市场几乎跟我们一样都是只涨不跌,所以这当时惊呆了很多人,其实这一切早有先兆,如果看日本的利率走势,不难发现,从80年代初开始,就一路下行,到88年利率转跌为升,在利率下跌的过程中刺激了泡沫的膨胀,而当市场利率拉升,一切泡沫也就都被刺破了。
难道当时的那些经济学家们看不到吗?说来也巧,野村证券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当时野村证券说,因为新时代到来,所以股价上涨是必然的,当时这种观点是很普遍的,他们都认为,股价和地价的大幅上涨,正是因为认为日本经济一直强劲下去的提前反应。那会谁敢说这是泡沫,那就是与日本为敌,与日本人民为敌。
作者做了统计,在日本的新闻中出现泡沫的稿件数量,85年还有8篇,到了87年就只剩下了1篇,到了89年泡沫破裂之前,也只有11篇,而当泡沫开始破裂,90年出现了194篇,91年出现了2546篇,92年更是多达3475篇,所以基本得出一个结论,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大部分新闻媒体和经济学家只负责解释现象,而根本不会去做出预判。他们也没这个能力做出拐点的预判。
记得前一阵有经济学家表态,说我们的楼市是良性的泡沫。引发了大家的哄堂大笑,其实这种事在日本也出现过,80年代,大家并不认为资产泡沫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说这对日本经济是有利的。还有臭不要脸的经济学家解释,泡沫让家庭总资产提升,让日本人更富有了。所以他的结论就是,泡沫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没有参与泡沫,所以要想不被别人抛下,就去努力的拥抱泡沫吧,于是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不动产证券化的建议,也就是说一套房子你不是买不起吗?没关系,我给你拆分成证券,你就可以像买股票一样买房子的所有权了。这样房价上涨你也能够赚到钱。
资产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景气扩张,这就是当年的经济学主流观点。看来天下乌鸦真是一般黑,原来日本的书生也是误国误民的。
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资产价格的上涨,有利于消费提升,而且以土地为担保的贷款,当年在日本也相当流行,他们觉得这起到了增加设备投资,以及增加对外投资的作用,比如三菱地产买下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就被视为是日本的骄傲。作者做了个客观的评价,这些经济学家们说的有一定道理,资产价格上涨,确实促进了消费和对外投资,甚至资产膨胀,对冲了因为日元升值造成的出口萧条。就是这种消费和投资的冲动,让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在80年代末期也能保持5%的水平,当时有一组数据显示,平常一年也就是销售300万辆汽车,1989年和1990年,汽车销量上升到了500万辆。
但是这是一个典型的反身性理论,资产价格膨胀,让消费和投资增加,而消费和投资增加,反过来又刺激了资产价格膨胀,这使得日本在最后几年几乎疯狂的陷入了这种金钱游戏,股价和地价开始螺旋式上涨。其实咱们这也是一样,咱们这螺旋式上涨的是地价和房价,由于房价涨了, 拆迁成本就提高,拆迁贵了,地价成本就更高,地价高了房价只能更高。所以进入了只涨不跌的怪圈。在2008年之后,中国楼市已经过度金融化了。
这种资产价格上涨带来什么后果呢?就是让赌博经济盛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为投资家带来了太多财富,从而让价值观发生变化,实业不赚钱了,而金融很赚钱,大量的实业企业关闭,从事钱炒钱的金融赌博之中,1986年开始,日本全国都被卷入了赌博经济,表象就是实体制造业下行,而虚拟金融业上行。大家都想当债主,因为债主来钱快,但是谁去当创造价值的借款人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底层的借款人,上面一系列金融资产都变成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另外,那些真实的借款人,也由于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导致生意很差,最后无法还本付息,让整个金融链条中断,出现坏账,然后金融机构还去用自有资金堵抢眼,当年富士银行和东海银行就率先爆出了违规拆借。泡沫已经在这些丑闻中逐渐暴露。
股价和地价是一个很奇葩的资产,只要他们一直涨,就不会出现受害者,似乎就是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过地价的情况稍有不同,他引发了巨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购房人已经发现,靠劳动和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房了。资产价格的膨胀,已经让人们的奋斗和努力,变得毫无意义。这也就降低了劳动的相对价值。高房价搞得大家已经完全不想上班了。
当时的大型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开始出现,1991年的时候,银行不能由担保回收的部分,超过了银行业务收入的3倍,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另外,金融机构会持有股票,而股票的如果上涨了,就会产生溢价资产,作为对冲不良债权的工具,但是其实在不良债权大量出现之前,溢价资产就随着股价的下跌而逐渐消失,所以这种风控模式,根本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股债双杀就要了金融机构的命。甚至在日本当时一度引发了银行挤兑。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大泡沫的形成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金融管制的放松,与企业脱媒造成的。大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他们拿到了这么多的钱,并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投入到了大额定期存款,特定货币信托,信托基金等金融资产上面,有数据统计,金融资产增加额,占到当年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的64%。由于大企业自己能够融资了,所以金融机构就发生了资产荒,于是他们只能去支持那些有不动产抵押的房地产项目,流向房地产企业的钱越来越多。而开发商拿着这些钱,购买土地,投资建房。并且购买有价证券。炒土地,哄抬地价,等投机活动,时有发生。另外,日本在1979年逐渐实现了利率自由化,1985年引入了利率浮动型存款,这就让企业在金融上赚到的钱越来越多,金融部门也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大型企业凭借良好的信用,资金筹措成本只有2%,而金融资产收益率达到了8%,所以这就变成了一棵摇钱树。拿钱去炒钱,远比在实业中赚的钱更多,那么当时难道就没有人发觉这种资金脱实向虚吗?咱们明天接着讲
本内容节选自《泡沫经济学》本书已经播出
收听完整版+音频说书内容欢迎下载知识星球/齐俊杰看财经app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