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oungi G.Bawendi、哥伦比亚大学教授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科学家Alexe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图片来源:The Moscow Times (2023年10月4日)恰巧,稍早前的2023年4月,利亚德与赛富乐斯(Saphlux)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4K 162英寸QLED直显大屏,首次实现了将量子点应用于超100英寸的Micro LED直显大屏。
此后的半年里,双方的研发及产品团队经过更严谨细致的产品打磨和量产导入,已成功开发出从P0.9到P1.2,覆盖各个尺寸的量子点Micro LED直显产品,并将于四季度正式发布。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子点直显新品的发布,不仅将遥遥领先于行业,更将引领显示产业正式迈入量子点直显时代,真正将诺贝尔奖技术带进下一代新型显示。利亚德&赛富乐斯联合发布全球首款162英寸4K QLED直显大屏量子点红光芯片可视角达到150°大视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三色光源可视角一致,精确适配XR等终端场景。QLED中的量子点带来优秀色彩稳定性和色域,在温度变化和电流变化下保持稳定,波长不飘,满足各种环境下不同亮度的显示需求。传统红光芯片的材料——铝铟镓磷的制备过程中砷化镓和磷烷为不可或缺的生长原材料。两者具有剧毒性,对环境安全,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无机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有剧毒性的可致癌物质。而量子点芯片在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回收过程中规避了传统红光的砷化镓体系,减少了对砷等剧毒材料的使用。从根源减少了砷化物对空气环境,土壤,水质的污染,贯彻企业社会环境责任。其实,人类对半导体量子点的研究早在1980年便开始了。40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投身其中。量子点最重要的光学特性之一是可以能够通过改变尺寸来调整其发射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目前,量子点技术的一个代表性应用是:将量子点优秀的光致发光性能和另一项诺奖成果——氮化镓基蓝光LED进行结合,将LED背光源的色彩转化为高色纯度的红、绿、蓝三基色,实现超越传统液晶显示与有机LED显示的广色域。自2017年起,利亚德便开始与赛富乐斯合作,积极探索量子点和Micro-LED技术的最佳结合方式,以解决高光强下的可靠性和效率问题。赛富乐斯通过将量子点注入纳米孔中制成NPQD®色转换层,将色转换层与蓝光COW进行键合,从而获得了色彩纯正、稳定、具有高转化效率的量子点Micro LED芯片,并于2022年与利亚德共同完成了使用NPQD® R1 Micro LED芯片制备的显示屏幕的开发和测试。2023年,基于NPQD技术,利亚德与赛富乐斯实现了量子点技术和Micro LED技术两大主流显示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开始商业化。如今,在诺贝尔化学奖的加持下,从大屏显示、车载显示等应用,到VR头显、AR眼镜,量子点Micro LED显示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LCD/OLED技术,引领全新的显示技术革命浪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技术结合的产品将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