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鲜荣生:成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全国占比15%
8月22日,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鲜荣生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鲜荣生表示,去年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首次落地成都,发布了《成都宣言》,达成了“推进技术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开放合作,共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生态构建,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全球共识。成都坚定落实宣言精神,坚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动显示产业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
鲜荣生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取得的新成效。
一是显示技术新招“频出”,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落地了一批创新平台,四川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在去年落户成都。一些重要技术平台,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工艺技术、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制备技术等平台在成都高新区、双流区、崇州市等区(市)县建成投运,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了集创新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引进了一批显示人才,成都依托“岷山行动”计划,新引进显示领域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1000余名,特别是吸引“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赖文勇等高端团队汇聚成都、创新创业。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成都瞄准新型显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内首个点亮率为100%的超高亮度、超高色域、超高对比度的微米发光二极管实现无边框拼接显示,并将在成都建成投产;国内首款特殊气体环境制程中的自动光学检测机在蓉成功下线、填补国内空白。近三年,成都新型显示企业累计申请专利2万余件。今年大运会,金芒舞台、太阳神鸟火炬盘等“闪耀出圈”也正是“显示无处不在”独特魅力的生动展现。
二是显示能级加速“提升”,成果转化彰显新成效。成都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于一体的“5+N”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板块中的重要一极。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生产制造基地等43个项目落地建设并全部开工,新增工业实物投资近300亿元。比如,京东方车载显示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022年,成都市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占全国的规模超过15%,全球一半以上的iPad和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为“成都造”。完善了产业链条,得益于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成都构建起从玻璃基板、掩膜板、面板制造到终端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截至目前,产业链完善度71%、产业本地化配套率38%。带动了关联产业发展,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目前成都个人计算机产量居全国第二,投影机市场占有率为20%、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显示企业跑出“加速度”,市场主体实现新跃升。成都出台了全国首个支持显示产业企业发展的10条措施,实施了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显示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发展。2022年,显示领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在蓉投资企业的母公司有4家主板上市。目前,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家,其中产值过百亿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
四是显示“朋友圈”扩容,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成都推动与广州合作,成都牵头联合广州共同建设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集合成都和广州优势,加快完善显示产业制造领域创新体系。成都联合重庆共建电子信息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家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获批建设。目前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30%,是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柔性显示产业最大集聚地。成都加强与绵阳、眉山等地供需对接,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配套企业进入链主企业供应链体系,配套企业由原来的31家增加到72家,增长132%。
鲜荣生表示,这次显示产业大会,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成都特别邀请重庆和广州作为“主宾城市”,携手共建产业生态、共促合作发展。同时,也邀请绵阳、眉山等市州企业参展参会,携手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将于9月7日—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大会以“显示无处不在,创享未来世界” 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以及多场主题论坛、产业对接活动。同期,还将展示全球显示产业最新创新技术和应用成果,组织发布权威行业研究报告,举行产品推介、项目签约、企业路演、产融对接、展示交易、体验打卡以及专业赛事、行业沙龙、参观考察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