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访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涛
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过两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过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过万亿元……作为全国工业大省、中西部地区经济强省,湖北省已然奏响新型工业化最强音。记者从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持续领跑全国工业大省;今年1—8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省正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九个新兴特色产业,超前布局等量子信息、类脑科学、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制造强国高地。
基础雄厚,工业大省稳中求进谋新章
受益于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湖北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成为国家实施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基地。随着大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武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拔地而起。比如生产出全国首座金属切削机床的武汉重型机床厂,抑或是造出第一艘潜艇的武昌造船厂等,撒下了一粒粒工业化的种子。
发展至今,湖北已经成为全国8个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基础扎实,拥有全部41个大类、206个中类工业行业,形成了光通信、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通信及网络应用等全产业链优势。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稳居全国10个工业大省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以上;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其中千亿元产业达到17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9家。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及北斗是湖北省的五大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已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引领力。”郭涛表示。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已经超过了21%。
除了这五大优势产业,湖北省还选取了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低碳冶金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创新工作机制,打造若干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
郭涛表示,聚焦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北正在全力推动形成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架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
突破高端,光电子信息产业多点开花
在荆楚大地上,一束束“光”点亮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600亿元、光纤光缆产品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设备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性发展,努力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郭涛表示。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在开发区的光谷大道上,坐落着一家全球领先的自主生产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的企业——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前,中国光纤光缆产品还处于难以自给自足的艰难境地。而今天,这里可以每天生产出长达几十万公里的光纤,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6月,我国第一台核心部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在华工科技智能制造未来产业园诞生,在半导体激光设备领域攻克多项中国第一。一路走来,华工科技从销售额不到亿元的“小块头”,快速成长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接连创造了60多项“中国第一”,成功迈入了全球行业第一梯队。
作为国内首家以激光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锐科激光牵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获得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等多项荣誉,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激光器制造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实现超越的辉煌旅程。
来到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动高速光模块生产线,记者看到了一个个高速光模块组装生产的过程。这些高速光模块将发往全球,广泛应用于超算、数据中心建设。专注于光通信领域40余年,光迅科技已具备光电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产品的战略研发和规模量产能力,拥有专利2300项,在行业中持续领跑。
“光电子信息已然成为湖北的一张重要产业名片!”郭涛感慨地说道。据悉,武汉市光电子息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承载区“武汉·中国光谷”汇聚光电子信息企业约1.5万家,成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高端激光设备生产基地的“四个第一”,连续4年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湖北已初步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以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涌现出国内首款1.6Tb/s硅光互连芯片、国内首款2K高频PWM柔性屏、国内首款7nm智能座舱芯片等一批国内首款产品、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工业发展迈向高端化的势头明显。
跨越增长,行动方案擘画“荆”彩蓝图
“我们认识到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脚步,必须更大力度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寻找突破口、抢占制高点,打造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郭涛表示。
早在2021年,湖北便开始实施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湖北省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链长”由省领导担任,“链主”是重点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链创”以省内外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高校院所、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为依托,“三链”融合工作机制将强化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通过持续推进“三链”融合,湖北工业发展逐渐呈现出“1+1+1>3”的效果。
“我们聚焦产业定位、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分行业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清单,绘制‘时间表’‘施工图’,强化省级统筹,实施挂图作战。每个优势产业都组建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搭建一个产业服务平台,分行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会等高端平台;强化一批项目牵引,建立五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科技攻关等项目;加快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28个重点技术方向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郭涛表示。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传统转向新兴、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突破、跨越,湖北取得了工业总量、增速和绩效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耀眼成就。尤其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已然成为湖北工业发展的一张“金字”招牌。
然而湖北并不满足于此,还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到2025年,电子信息、汽车、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将达到5500亿元,北斗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通过五大产业规模实力的稳步提升,带动湖北制造业产值迈上7万亿元新台阶。
“新型工业化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支撑点,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谁转得快,谁就能占得先机、就能赢得主动。”郭涛表示,“未来,湖北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产业集群‘提能’行动,重构集聚发展新优势;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护航’行动,打造优质企业新梯队;三是实施万企万亿技改‘蝶变’行动,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四是实施三链融合‘登峰’行动,打造产业创新新生态;五是实施产业集中发展‘协同’行动,优化区域发展新布局;六是实施供应链平台‘固链’行动,建设供应链产业链新体系;七是实施湖北制造‘出海’行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